如何通俗的了解電流、電壓、電阻、電容和電感?
答;下面本人來簡單通俗說一下。
①電流→通常人們把電荷的有規律的運動叫做電流。
電流分為交流電流和直流電流兩種。交流電流是指大小和方向都随着時間發生周期性變化的電流;例如人們普遍使用的電網中的三相、單相交流電(我國交流電頻率為50Hz,線電壓380V,相電壓220V)。
直流電流是指方向不随時間發生周期性改變的電流,它一般由直流發動機、化學電池、燃料電池、太陽能電池産生;它主要應用于各類生活小家電、各種電子儀器、電解電鍍、直流電機電力拖動等。
電流的符号用 I 表示,電流強度的機關是“安培”,用A表示。比安培小的機關有毫安(mA)和微安(uA),它們之間的換算機關 1A=1000mA,1mA=1000uA。
②電壓→指靜電場或電路中兩點之間的電位差,其機關正電荷在電場力的作用下,從一點移動到另一點所作的功,用字母U表示,它的電位為伏特;
1V=1000mV,1mV=1000uV。
③電阻→電流通過導體時,由于各種導體中的電阻率(ρ)存在,它一方面允許電流通過,另一方面又阻礙電流的通過,這種阻力叫做導體的電阻;用字母R表示,其機關為歐姆Ω,比歐姆大的機關有千歐(KΩ)和兆歐(MΩ);
當某段電路兩端施加1V電壓,其通過電路的電流為1A,則這段電路的電阻為1Ω。

在明白上述三個實體機關後,就能清楚歐姆定律了,即 I=U/R 電流機關為A,電壓機關為V ,電阻機關為Ω。
④電容→表示被媒體分隔的兩個任何形狀的導體,在機關電壓作用下,容儲電場能量(電荷)能力一個參數,用字母C表示,機關是法拉(F);常用的基本機關還有毫法(mF)、微法(uF)
、納法(nF)、皮法(pF),它們之間為1mF=10∧-3F,1uF=10∧-6F,1nF=10-9F,1pF=10∧-12F。
電容在交流電路中對電流通過有阻礙作用,它簡稱容抗,用符号Xc表示,容抗的計算公式為Xc=1/ωC=1/2πfC。
⑤電感→自感與互感的統稱。
自感→當閉合回路中的電流發生變化時,則由這個電流所産生的穿過回路本身的磁通也發生變化,是以在回路中也将産生感應電動勢,這種現象稱為自感現象。穿過回路所包圍面積的磁通與産生此磁通的電流之間的比例系數,叫做回路的自感系數,簡稱自感或電感,其數值等于機關時間内,電流變化一個機關時間由于自感而引起的電動勢,用字母L表示,機關為亨(H)。
互感→如果有兩隻線圈互相靠近,則其中第一隻線圈中電流所産生的磁通有一部分與第二隻線圈相環鍊。當第一隻線圈中電流發生變化時,則其與第二隻線圈環鍊的磁通也發生變化,在第二隻線圈中産生感應電動勢。這種現象叫做互感現象。兩個線圈之間感應的大小用互感系數表示。也是用字母L表示。電感的基本機關為亨利(H),常用機關有毫亨(mH)、微亨(uH),其換算關系為;1H=10∧3mH=10∧6uH。
電感在交流電路中對通過的交流電流時,線圈中就會産生感應電動勢以阻礙電流的變化,俗稱感抗;用字母XL表示,它與電壓、電流之間的變化用公式表示為XL=UL/IL。電感線圈的感抗和電源頻率、線圈的電感量之間的關系為;
XL=ωL=2πfL。
以上為個人觀點,僅供提問者和有類似需要的閱讀者們參考,希望對大家有一點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