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概述
想知道活躍使用者的身份,以便向他們提供個性化内容或交易的機會。
示例

用途
- 用于想限制通路特定的内容;
- 用于想控制哪些使用者可以通路内容;
- 用于需要向使用者展示上下文資訊時。上下文可能取決于使用者的地理位置、時區、年齡、興趣,甚至取決于使用者先前與網站的互動(添加的好友、送出的内容等);
- 用于想保護使用者資訊。
解決方案
讓使用者新增賬號以提供個性化體驗。使用者注冊帳号後,能夠使用你提供的服務儲存資訊,享受個性化體驗,或接觸有限的資源。
注冊和登入功能的常見設計缺陷有:
- 可見性。確定“登入”和“注冊”按鈕清晰可見,容易看到,易于使用。不要隐藏“登入”按鈕/表單;
- 行為召喚。注重關鍵操作,例如注冊新帳戶、賬号登入、我忘記了密碼等。確定動作按鈕具有吸引力,吸引新使用者點選按鈕
- 助推。在關鍵位置提供賬号注冊機會,而不是僅能在某個位置進行注冊[1];
- 備援。在關鍵位置提供“登入”功能。使用者通常等到最後一刻才登入,關鍵位置就是行動點。例如,當使用者想向部落格文章中添加評論時;
-
複雜性。不要讓複雜的密碼要求挫傷使用者。密碼強度要與防護的需求等級相比對,過于嚴格的密碼政策可能會妨礙注冊,讓潛在使用者望而卻步[2]。
以下幾點讓使用者新增賬號更友善:
- 用簡單易懂的描述說明使用者名和密碼的填寫要求;
- 另外,可以提供密碼強度檢測功能,即時回報輸入的密碼與要求的符合程度,不用等到使用者點選送出按鈕後再顯示錯誤提示;
- 類似的,還可以使用AJAX 技術在每次輸入字元後檢查使用者名的可用性,這讓使用者在注冊成功前不用多次送出整個表單内容[3];
- 登入後,傳回使用者之前所在的頁面。如果行動點是向部落格文章添加評論,則登入後将使用者重定向到評論表單;
- 考慮在網站或者程式中支援社交網站賬号登入,例如Facebook賬号登陸等,避免完全使用全新賬号方式登入[4]。
說明
本模式讓授權使用者檢視個性化内容及上下文内容[5]。
帳戶注冊記錄使用者的詳細資訊:産品收藏夾、偏好、興趣、發貨和賬單位址、賬單的增值稅号等。
使用者注冊網站賬号帶來的好處有:
- 知道誰在使用系統;
- 知道使用者通路網站的頻率;
- 知道使用者在網站中做什麼;
- 儲存使用者後續可能需要的資訊,例如賬單資訊、後續購物收藏夾等;
- 通過賬号注冊從普通使用者處擷取特定資訊;
- 根據登入賬号的身份來确定價格、資訊顯示、通路權限[6]。
讨論
是否有必要新增賬號?什麼時機注冊?
使用者在需要時才會透露身份,他們決定采取行動時才會給出個人資訊,例如購物時。在此之前,不要阻止使用者采取行動或浏覽網站。通常,隻想保護實際需要了解使用者身份的頁面。使用者讨厭做些簡單的操作都要先新增賬號。過早登入賬号的例子是在浏覽網上商店的産品之前強制使用者必須登入。使用者希望在建立帳戶之前了解程式所提供的内容,而不是相反。
你在經營什麼類型的網站?你的網站是否真有必要與客戶(使用者)建立關系,或者網站客戶的典型行為是匿名的?後者的話,可能要考慮根本不需要新增賬號——甚至使用者購物都是匿名的[7]。
使用者為什麼要新增賬號
新增賬號對使用者來說是種負擔,需要清楚明白的說明使用者注冊網站賬号有什麼好處。一種方式是直接用文本說明好處,例如跟蹤您的訂單、稍後更改您的預訂或接收我們的時事通訊(是的,這實際上對某些人來說是好處)。
另外一種方式是阻礙行動點,例如在向網站送出評論或内容時提示需要使用者賬号。
問了太多(不必要)的問題
了解使用者是很重要,但要想深入了解就會妨礙使用者新增賬號。即使市場部門特别想知道使用者的确切愛好、電話号碼、年薪水準,但要告訴他們這未必是什麼好主意。由于垃圾郵件是種常見現象,普通的網際網路使用者不願意相信你需要這些資料[8]。
某些情況下,可能需要使用者的個人資訊,為了維持信任,要确切的說明為什麼需要這些資訊。簡單的“萬一需要聯系你,請提供電話号碼”就可以。
對使用者來說,想個使用者名和新密碼出來就已經是重要任務了。使用者需要對這些事情進行思考和決定,這意味着使用者的注意力已經從他或她手頭的任務中移開了。[9]
原文位址:http://ui-patterns.com/patterns/AccountRegistration
[1]原文:Nudge: Exploit sign-up opportunity at key locations, don’t just rely on one point of action.
[2]原文:The strength of the password you require needs to match the need for protection. A password policy that is too strict can hinder sign-up and may discourage potential customers.
[3]原文:Similarly, you might also want to use AJAX to check for the availability of the username on every keystroke, so that the user does not need to submit the entire form several times before he is allowed entrance.
[4]原文:Consider incorporating a social sign in options such as “Facebook Login” into your website/application and avoid the entire new password paradigm entirely.
[5]原文:Account registration enables personalized and contextual content to be presented to authenticated users.
[6]原文:You can differentiate prices, information displayed, and access rights depending on who the logged in user is.
[7]原文:What kind of site do you run? Is it really necessary to develop a relationship with your customers (or users) or is the typical behavior of your kind of customers to stay anonymous? In the latter case, you might want to consider not requiring an account registration at all – even when the user is purchasing a product.
[8]原文:With spam e-mails being a common known phenomenon, the average internet user is reluctant to trust you with such data.
[9]原文:Making up a user name and thinking of a new password are big tasks for the user already. The fact that the user needs to think and make up their mind about these things means it has taken away the user’s focus from the task he or she had at h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