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看兒科醫生•澳門

作者:六渡橋土著李民新
看兒科醫生•澳門

(2023 . 04 . 08)

小孩子在幼兒期都有個免疫力低的階段。孫兒過了兩歲多就容易生病發燒,經常一燒就是39℃多,直到6、7歲後上了國小才好些。那時候在北京生活,家附近的東方醫院,遠一點的兒研所、兒童醫院都去過。小孩發燒看醫生,紮指頭驗血是必須的檢查項目,各個醫院都一樣。兒童醫院是國内著名的兒科醫院,醫院排隊人特多,候診時護士就把驗血單子開好了,利用候診時間抱着去孩子繳費、紮指頭,拿着化驗單去看醫生,病人節省了排隊時間,醫生節省了診療時間。醫生對着檢查報告單檢查、診斷、寫病曆、開處方,也就幾分鐘的事情。

北京的醫院十年前對抗生素管理就很嚴格,不輕易挂瓶打吊針,就是開的藥多,尤其是中成藥,每次看完病都要拎一大袋子藥,看回病不花上個幾百塊錢回不了家。

中藥苦、品種又多,一開就是十天半個月的。給孩子喂藥蠻淘神,經常是好不容易灌進的藥,孩子腸胃不适應又給嘔吐了出來,拿回來的藥品大都浪費掉了。孩子3歲半去澳門生活,離開北京時扔掉了半抽屜的藥品。

澳門社會福利非常好,實行全民免費醫療。在澳門期間孫兒也可以享受免費醫療的福利待遇,但小孩生病了,還是會去私立的鏡湖醫院看醫生,說是醫療水準和服務都要好些。

澳門是個小城市,隻有三所大一點的綜合醫院,澳門半島這邊有兩所,公立的山頂醫院和私立的鏡湖醫院。澳門的公立社群醫院覆寫了各個街區,一般的常見病隻能去社群醫院就診,要去山頂醫院需要社群醫院轉診。孫兒去社群醫院就是接種疫苗,小孩子9歲時打過免費的9價hpv疫苗。在澳門期間沒有去公立醫院看過病,具體流程也不太清楚。去私立醫院自己花錢看病,随時都可以去看醫生。

私立的澳門鏡湖醫院的曆史蠻悠久,孫中山在香港的醫學院畢業後第一份工作,就是在鏡湖醫院做西醫,醫院大門口立着孫先生的全身塑像。

到鏡湖醫院看病的人蠻多,尤其是小兒科,去晚一點就隻能挂上低級别醫生的号。剛去澳門時,普通門診部的兒科挂号費統一為60澳門元,那裡叫診金,約相當50元人民币,後來漲到80澳門元。挂号時不用交錢,看了病後拿着處方一并繳費,開病假條要收10塊錢。十年前還沒有網絡預約挂号,挂号時不需收費,電話預約挂号就蠻友善,報上就診卡号就可以了。

小孩在兒科候診時,如果發燒高了,護士會用退燒藥及時進行處理,這是不用收費的,護士會視患兒病情提前安排就診。澳門醫院一般都是一診室、一醫生、一護士,病人由護士領進診室、就診結束後由護士送出診室,再領下一位病人進診室就診,這感覺蠻舒服。

澳門的醫生問診是相當詳細盡責,檢查好仔細,查口腔、看耳朵…,聽診器在孩子前胸後背聽好長時間,然後邊收聽診器邊告之:“還好!肺部沒什麼問題。”這場境好難忘、好有聯想。最後會跟家長對孩子的病情作相關的解釋說明,囑咐注意事宜。整個診療過程,一般都在20分鐘左右。

澳門醫生開藥少!通常就是抗病毒、抗過敏、止咳之類的藥,還會問一句:家裡還有退燒藥嗎?除了開過幾次香港的止咳糖漿外,就沒有開過中成藥,三天的用藥量,藥房發藥按粒發。如果是抗生素藥就是5天的藥量,藥房兌成了水劑,用小塑膠瓶裝着,配一個量杯,水劑小孩喂服友善,藥房囑咐回家放冰箱存放。三天或五天的藥量服完就沒有了,家裡不可能有存藥的。

在澳門生活了8、9年,孩子上鏡湖醫院看醫生2、30次是有的,沒有紮過一次手指頭,沒有打過一次吊針,沒有做過一次檢查。吃過幾次抗生素,也是因扁桃體發炎引起高燒。倒是有一年暑期回内地,小孩發燒去醫院,又是查血、又是查尿,還拍了胸片,開了一大堆藥。去年暑期回武漢,櫃子裡還放着上次早已過期的存藥。

澳門看醫生挂号費貴,進口藥也可能要貴很多。沒有檢查、藥用得少,看次醫生費用一般也就300多元澳門币,比内地上醫院看病實際還要少花錢。

澳門城市小、病例少,整體醫療水準一般,大些的手術都要轉診到香港治療。澳門市民的轉診費用,包括往返的船票都由政府理單。

澳門醫院裡有好多從内地來的醫生,山頂醫院就有北京協和醫院的醫生擔任顧問醫生(進階醫生)。澳門的醫生好多都是内地醫學院培養的學生,我知道鏡湖醫院門診部的一位主任,就是暨南大學畢業的武漢姑娘,她說老家住武昌閱馬場,兩人在醫院大堂用家鄉話交談,好親切!

看兒科醫生•澳門
看兒科醫生•澳門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