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隻有部分内容,請到一牛網閱讀全文:
http://www.16rd.com/blog-4-1129.html
LTE是英文Long Term Evolution的縮寫。LTE也被通俗的稱為3.9G,具有100Mbps的資料下載下傳能力,被視作從3G向4G演進的主流技術。
LTE的研究,包含了一些普遍認為很重要的部分,如等待時間的減少、更高的使用者資料速率、系統容量和覆寫的改善以及營運成本的降低。
3GPP長期演進(LTE)項目是近兩年來3GPP啟動的最大的新技術研發項目,這種以OFDM/FDMA為核心的技術可以被看作“準4G”技術。 3GPP LTE項目的主要性能目标包括:在20MHz頻譜帶寬能夠提供下行100Mbps、上行50Mbps的峰值速率;改善小區邊緣使用者的性能;提高小區容量; 降低系統延遲,使用者平面内部單向傳輸時延低于5ms,控制平面從睡眠狀态到激活狀态遷移時間低于50ms,從駐留狀态到激活狀态的遷移時間小于 100ms;支援100Km半徑的小區覆寫;能夠為350Km/h高速移動使用者提供>100kbps的接入服務;支援成對或非成對頻譜,并可靈活配 置1.25 MHz到20MHz多種帶寬。
LTE的主要技術特征
3GPP從“系統性能要求”、“網絡的部署場景”、“網絡架構”、“業務支援能力”等方面對LTE進行了詳細的描述。與3G相比,LTE具有如下技術特征:
(1)通信速率有了提高,下行峰值速率為100Mbps、上行為50Mbps。
(2)提高了頻譜效率,下行鍊路5(bit/s)/Hz,(3--4倍于R6版本的HSDPA);上行鍊路2.5(bit/s)/Hz,是R6版本HSU-PA的2--3倍。
(3)以分組域業務為主要目标,系統在整體架構上将基于分組交換。
(4)QoS保證,通過系統設計和嚴格的QoS機制,保證明時業務(如VoIP)的服務品質。
(5)系統部署靈活,能夠支援1.25MHz-20MHz間的多種系統帶寬,并支援“paired”和“unpaired”的頻譜配置設定。保證了将來在系統部署上的靈活性。
(6)降低無線網絡時延:子幀長度0.5ms和0.675ms,解決了向下相容的問題并降低了網絡時延,時延可達U-plan<5ms,C-plan<100ms。
(7)增加了小區邊界比特速率,在保持目前基站位置不變的情況下增加小區邊界比特速率。如MBMS(多媒體廣播群組播業務)在小區邊界可提供1bit/s/Hz的資料速率。
(8)強調向下相容,支援已有的3G系統和非3GPP規範系統的協同運作。
與3G相比,LTE更具技術優勢,具體展現在:高資料速率、分組傳送、延遲降低、廣域覆寫和向下相容。
LTE的應用發展
目前,移動無線技術的演進路徑主要有三條:一是WCDMA和TD-SCDMA,均從HSDPA演進至HSDPA+,進而到LTE;二是CDMA2000 沿着EV-DO Rev.0/Rev.A/Rev.B,最終到UMB(Motorola最近提出的新方案是,CDMA2000也通過一定方式演進到LTE,3GPP2也基 本放棄了UMB的計劃);三是802.16m的WiMAX路線。這其中LTE擁有最多的支援者,WiMAX次之。
本文隻有部分内容,請到一牛網閱讀全文:
http://www.16rd.com/blog-4-1129.html
轉載于:https://my.oschina.net/cy2/blog/73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