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企業将更多的工作負載遷移到更多的雲計算提供商的平台上,許多IT和網絡管理者對其工作感到不知所措,因為每個雲計算提供商都有自己的工具集、規則和使用者需求。在多雲環境中,這種錯綜複雜的混合部署很快導緻企業陷入複雜、混亂、成本的困境中。

很多企業認為,采用多雲管理工具可以為不同的環境帶來秩序、控制、洞察力。
随着企業将更多的工作負載遷移到更多的雲計算提供商的平台上,許多IT和網絡管理者對其工作感到不知所措,因為每個雲計算提供商都有自己的工具集、規則和使用者需求。在多雲環境中,這種錯綜複雜的混合部署很快導緻企業陷入複雜、混亂、成本的困境中。
如今,從IT支援者到初創公司都提供多種管理工具,旨在為處理多種雲計算服務的資料中心帶來秩序、控制和洞察力。IBM、BMC Software、Cisco、Dell Technologies Cloud、DXC Technology、VMware、Hypergrid和DivyCloud隻是其中一些有望實作穩定可靠的多雲管理的公司。許多雲計算供應商還提供一定程度的管理和與其他雲計算提供商的雲服務內建。
數字咨詢服務機構Sparkhound公司休斯頓辦事處總經理PeterPhillip說,“在多雲環境下工作更是一項艱巨的任務。管理、保護、配置設定和運作雲計算環境的複雜性非常複雜,但添加多個環境會以指數方式增加難度和風險。”
多雲管理的挑戰
IT咨詢機構Ten Mile Square公司進階技術顧問Jason Mao表示,管理多個雲計算服務提供商的技術資産是一項巨大的挑戰。企業需要為每個雲計算提供商管理每種技術資産的至少一個版本,例如配置、密碼、加密密鑰、應用程式和部署管道。如果企業希望能夠部署或重新部署任何版本的生産環境,例如技術資産快照的容器,企業必須不僅能夠跟蹤技術資産的修訂,還能跟蹤這些資産之間的關系。對于遷移到單個雲平台的企業而言,此類任務已經成為一個挑戰。
“不用說,這一挑戰随着其他雲計算服務提供商呈指數級增長。”Jason Mao說。
戴爾技術公司雲計算副總裁Varun Chhabra說,“進入多元化領域的組織需要找到一種方法來推動不同環境的一緻性,這使得多雲環境,無論是公共雲、私有雲還是邊緣的任何組合,都可以通過一個控制台進行管理、監控和自動化。它還打破了孤島,并在所有資産中創造了透明度,無論它們駐留在哪裡,提供更多控制,并大大減少維護時間和工作量。”
對于富達投資公司副總裁兼共享安全服務主管Steve Macintyre來說,建立一個統一的管理結構對于跟上分散在多個提供商中的大量雲計算資源的步伐至關重要。他解釋說,“管理多個雲計算環境的最大挑戰之一是,需要以有意義的方式持續評估和顯示雲計算資源和服務配置的目前狀态。每個雲計算環境都有自己獨特的服務和功能,是以很難能夠從單一平台上預防、檢測、響應。”
與MacIntyre一樣,管理和IT咨詢公司GrayBeard公司創始人兼管理合夥人Christopher Gerhardt也贊同利用多雲環境的靈活性,使用管理工具消除基礎設施中固有的營運複雜性。
“從勞動力的角度來看,如果企業的雲計算服務提供商之間沒有共同的管了解決方案,那麼營運成本會增加,進而抵消多雲的價值。”他說。Gerhardt公司的調查報告表示,該方法還縮短了教育訓練時間,因為其團隊隻需要接受教育訓練即可從單一平台管理服務,進而降低對特定雲計算服務(如AWS和Azure)的專業知識要求。他說,“在未來,如果我們發現有必要添加谷歌雲,我們就會這樣做,而不會對我們的人員配置模式、員工教育訓練、咨詢費用産生重大影響。”
雲端監控在增強和更新企業開發團隊的思維方式方面也發揮着重要作用,幫助他們實作新的職責和目标。
MacIntyre說,“開發團隊不再僅關注業務能力。他們現在必須專注于從基礎設施到網絡和安全的應用程式的多個方面。讓團隊了解并接受他們的新職責是絕對必要的。為了支援這種文化轉變,我們必須透明地監督,是以開發團隊可以不斷地衡量自己的規範,并迅速檢視企業業務範圍之外的事物。”
合規性和安全性
雖然成本控制通常是促使企業研究多雲管了解決方案的初始症結,但該技術也可用于解決與在多個平台上操作相關的各種其他問題,如監督、自動化、安全。
DivvyCloud公司首席技術官Chris DeRamus表示,管理跨多個雲計算提供商和帳戶/訂閱的不同資源和服務對系統管理者來說是一個難以置信的挑戰。他說,“在如此複雜和動态的環境中,很難獲得全面的可見性,更不用說能夠審計和執行安全政策,甚至可以确定誰負責修複什麼。”
DeRamus表示受監管嚴格的行業中的組織(如醫療保健和金融服務)可以從多雲監控工具的合規性和治理監督洞察中獲益最多。此外,還包括進行兼并和收購活動的企業。
治理、風險和合規(GRC)軟體提供商MetricStream公司戰略技術部副總裁Vallinayagam Nallaperumal表示,他依靠多個雲平台為公司的客戶提供最高水準的性能和安全性。但其多雲環境帶來了兩大挑戰:快速發展的GRC領域和具有廣泛獨特需求的客戶。Nallaperumal解釋說,“有資料主權和客戶特定的要求需要解決,是以,沒有一種适合所有雲平台的功能。”
Nallaperumal認為,強大的多雲管理政策是確定實際利益的最佳方式,包括節省成本,提高生産力,簡化雲管理,加快産品上市時間,最重要的是雲計算安全和治理。
Nallaperumal說,他的公司使用HyperGrid公司的HyperCloud工具進行多雲管理,使MetricStream公司能夠實作一緻的控制和簡化的雲監控。
選擇多雲管理工具
很多供應商都可以提供多雲管理技術,找到合适的工具來協調特定的多雲環境可能是一項具有挑戰性的任務。
MacIntyre說,“該工具應該在雲端提供通用監控和控制,包括AWS、Azure、GCP、阿裡雲和Kubernetes。”他表示,采用工具還應該能夠使用自動化來修複雲計算和容器的錯誤配置和政策違規,使企業能夠實作持續的安全性和合規性,并實作雲計算和容器的好處。
DxC技術雲服務部門DxC Concerto的首席技術專家Greg Pierce說,“跨平台和跨團隊協作功能對于實作完整的多雲控制和優化也至關重要。内部團隊成員應該完全了解正在采購和配置的内容。”
要尋找的其他關鍵功能包括操作儀表闆、可視化服務、企業報告和高架構圖功能。
Jason Mao說,“可擴充性也很重要。工具本身需要能夠像它管理的雲計算服務那樣經濟高效地擴充。該工具還應該提供被配置為‘即代碼’的能力。畢竟,它是操作工具鍊的一部分。”
Jason Mao還建議密切關注管理工具的內建功能。産品應該至少包括一個成熟且公開的API,企業工具鍊中的其他工具可以與之內建。最理想的情況是,工具的企業軟體內建還應該允許連結到警報/通知工具,例如Slack和PageDuty,以及Jira和ServiceNow等票務/變更管理工具,以及基于ITIL的服務台産品。
注意事項和建議
Gerhardt警告說,在部署多雲管理工具時,嚴格的業務要求可能是比技術問題更大的部署障礙。他解釋說,“認識到在遇到工具問題之前,将很快遇到管理政策的瓶頸。”
Gerhardt建議說,“出于實用性原因,尋找一種不要求使用者擁有深厚技術知識的管理技術非常重要。選擇一個隻有IT管理者可以使用的工具,并利用專家SRE或DevOps工程師來設定它。”
他建議,企業在購買技術時,需要專注于每個工具的核心功能。首先關注成本管理和治理的最高價值功能,然後再關注酷炫功能。
Nallaperumal認為,對于從雲采用的初始階段向更複雜的雲環境邁進的企業來說,多雲管理至關重要。他說,“人們需要了解這是從早期雲計算需求到更成熟需求的一個過程。”
(來源:企業網D1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