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明熹宗22歲逝世,弟弟朱由檢繼位後,如何處理21歲的皇嫂?

明熹宗22歲逝世,弟弟朱由檢繼位後,如何處理21歲的皇嫂?

崇祯皇帝繼位時,他那被後世稱為“五大絕世豔後之一”的皇嫂張嫣隻有21歲。

此時,對于如何确定這位皇嫂的地位和尊号,成了禮部大臣們頭疼的一件事。

畢竟自古正經傳位都是子承父位,不論孩子是否皇帝親生,順理成章登基後都要尊稱上一任皇帝皇後為父母。

可崇祯皇帝不一樣,他繼承的是自己哥哥的位置,自己的皇嫂如何安置就成了一個大問題。

明熹宗22歲逝世,弟弟朱由檢繼位後,如何處理21歲的皇嫂?

最終,由崇祯皇帝朱由檢親自尊皇嫂為“懿安皇後”,并讓她在宮中安度餘生。

在朝堂上和深宮中謀生的人們,向來是容易勢利眼的,很多人一開始以為崇祯給張嫣的體面不過是做做樣子,一個失去丈夫的寡婦,能依靠誰呢。

崇祯時期的一位總管太監仗着自己官職大,故意找借口在張嫣晨起時進入她的宮室,想要親眼看看她的美貌。

他以為皇帝不會和自己計較,沒想到轉天張嫣将此事告發後,崇祯帝直接将他趕去了明孝陵種菜。

明熹宗22歲逝世,弟弟朱由檢繼位後,如何處理21歲的皇嫂?

對于這位對大明功不可沒的皇嫂,崇祯給了她最好的禮遇。

年少入宮,力保皇位

張嫣入宮時,隻有十五歲,放在現代不過是剛剛國中畢業的年紀,她卻坐上了皇後的位置,承擔起了母儀天下的職責。

她的夫君明熹宗朱由校,是一個非常重情重義的人,其他皇帝在生命的盡頭,擔心的都是皇位傳承之事,而朱由校擔心的卻是下一任皇帝崇祯薄待張嫣,還特意囑咐了崇祯一番口谕。

正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因為重情,朱由校對張嫣是百分百的信任。

明熹宗22歲逝世,弟弟朱由檢繼位後,如何處理21歲的皇嫂?

也是因為重情,朱由校放任乳母客氏弄權,導緻客氏和奸黨魏忠賢蛇鼠一窩,為禍朝政多年。

礙于還有張嫣這個皇後在一旁心明眼亮,魏忠賢一黨總想除之而後快。

朱由校的乳母客氏甚至編出了皇後張嫣并非張國紀親生女兒,而是某位罪臣之後的謠言,令人四處傳播,還找到朝臣上奏彈劾張國紀。

所幸朱由校并沒有相信風言風語,還狠狠地處罰了彈劾之人,這下魏忠賢等人都不敢輕舉妄動了。

明熹宗22歲逝世,弟弟朱由檢繼位後,如何處理21歲的皇嫂?

張嫣和朱由校成親兩年就懷孕了,身為一名孕婦,張嫣時常會身體不适,這又讓那些小人抓住了機會。

他們買通了一名服侍張嫣的侍女,讓她在給張嫣按摩腰背時,故意下狠手擊打張嫣的腰部,緻使張嫣年紀輕輕便硬生生地流産了。

古代婦女流産和生産,都不亞于在鬼門關走一遭,哪怕放在科學技術相當進步的今天,這兩件事也馬虎不得。

張嫣是幸運的,她又一次在魏忠賢的陷害下活了過來,可對于年僅十七歲的她,有一件事是萬分不幸的——那就是她再也不能生育了。

明熹宗22歲逝世,弟弟朱由檢繼位後,如何處理21歲的皇嫂?

由于沒有證據直接指向魏忠賢,即使朱由校将那名宮女再怎麼處罰,也沒什麼大用處。

張嫣頗有作為皇後的一身傲骨,經過這件事情的打擊,她不僅沒有一蹶不振,反而更生鬥志。

有一次,朱由校去看望張嫣,見她的桌上擺着一本書,便問她在看什麼。

張嫣回答說是《趙高傳》。

趙高就是成語“指鹿為馬”裡的那名小人,我們都知道的典故朱由校當然更清楚,他明白張嫣這是借這本書提點自己,魏忠賢不是什麼好人。

明熹宗22歲逝世,弟弟朱由檢繼位後,如何處理21歲的皇嫂?

面對皇後張嫣的提點,朱由校雖沒反駁,但也隻是尴尬地笑了笑,便把話題搪塞了過去。

這就是朱由校做事平庸的地方了,他既不允許魏忠賢傷害妻子張嫣,也不想徹徹底底地清掃朝堂,令人大有“恨鐵不成鋼”之感。

雖然朱由校對“趙高”一事隻是敷衍過去并未放在心上,但“趙高”本人可不是。

聽說了此事的魏忠賢惱羞成怒,竟在宮中安插了一批帶着武器的外人,并故意引導朱由校親自發現。

朱由校驚怒之餘,立刻将這件事交由魏忠賢上司的東廠處理排查。

明熹宗22歲逝世,弟弟朱由檢繼位後,如何處理21歲的皇嫂?

魏忠賢正是計劃借由這件事誣告這批人是張國紀安排進來的,一旦事成,張嫣一族便再無回天之術。

當他沖沖地找到自己的心腹商量此事時,那人提醒了他一句:“主上凡事愦愦,獨于夫婦、兄弟間不薄,一不慎,吾輩無遺類矣。”

意思就是朱由校雖然在許多事的處理上都是一副頭腦不清晰的樣子,但是唯獨在非常看重夫妻和兄弟手足之間的血緣親情,誣陷這件事一旦失敗,那麼他們這些隻是依靠奉承皇帝而存活的人,便再也沒有活路了。

聽了這話,魏忠賢也是後怕,遂放棄了誣陷張嫣一家的想法,随意找了個由頭那幾人處置交差了。

明熹宗22歲逝世,弟弟朱由檢繼位後,如何處理21歲的皇嫂?

後宮客氏獨大,經常會安排一些宮女服侍皇帝,後宮嫔妃倒是少有生育。

等到朱由校生命将盡時,客氏找了一名懷有身孕的宮女,對朱由校說懷的是他的血脈,如果生下的是個男孩就能繼位當皇帝了。

本來朱由校很高興自己後繼有人,但這等大事他還是要和張嫣商量一下,結果被張嫣義正言辭地拒絕了。

按理說後宮不得幹政,何況是國本繼立這樣的大事。

明熹宗22歲逝世,弟弟朱由檢繼位後,如何處理21歲的皇嫂?

但此刻的張嫣滿目堅毅,她勸說朱由校不可輕信客氏,應将皇位傳給自己的弟弟朱由檢,這樣起碼可以保證皇家血脈。

看着妻子不容置疑的神情,朱由校從一開始的心中有氣,慢慢轉為了欽佩和疼惜。

最終,朱由校同意了張嫣的建議,想來他多少也明白,因為自己在魏忠賢一事上的優柔寡斷,為了保住大明,張嫣是多麼的辛苦和不易。

而被臨時通知繼位的朱由檢,心中也是對這位皇嫂也是欽佩不已。

兄長托付,崇祯禮遇

皇室兄弟間的關系最為複雜,能繼位的怕其他人有野心,不能繼位的又怕自己被猜忌,彼此之間都存着提防之心。

明熹宗22歲逝世,弟弟朱由檢繼位後,如何處理21歲的皇嫂?

皇位繼承本就是敏感話題,兄終弟及這種事實在是太少了,是以,朱由檢對于繼位一事存了萬分的小心,不敢輕易答應。

可時間不等人,誰知道魏忠賢一黨又謀劃着什麼壞主意,為了國家大業,張嫣親自出面勸說朱由檢,這才讓他答應下來。

臨終前,朱由校将弟弟朱由檢叫至病榻之前,語重心長告訴朱由檢:自己和張嫣的感情很好,張嫣也是個正直有遠見的人,雖然她做為後宮婦人會有議論朝政和谏言皇帝的舉動,但是她的話對于治理國家都是非常有益的,以後張嫣年紀輕輕就要守寡了,你(朱由檢)務必要善待她。

明熹宗22歲逝世,弟弟朱由檢繼位後,如何處理21歲的皇嫂?

劇照

可以說,朱由校在生命的最後一刻,都在擔心張嫣獨自一人會受人欺負,這番話語雖短,卻将張嫣的為人處世都和朱由檢交代了一遍,意在讓朱由檢務必信任張嫣,否則,如果皇帝不能成為張嫣的後盾,她肯定會受很多委屈。

其實,哪怕沒有朱由校的這番囑托,朱由檢不會薄待張嫣。

雖然朱由檢隻比張嫣小五歲,但他也是看着皇嫂如何與魏忠賢“鬥法”長大的,旁觀者清的他深知皇嫂的才能與不易,是以,朱由檢自小對張嫣就非常敬重。

這次繼位之事,若沒有張嫣的勸說,隻靠朱由校一人恐怕很難讓朱由檢放心繼位。

明熹宗22歲逝世,弟弟朱由檢繼位後,如何處理21歲的皇嫂?

在他眼裡,政事之上,皇兄可沒有皇嫂“靠譜”,可見朱由檢對張嫣是發自内心的敬佩,是以,朱由檢登基後沒多久便尊皇嫂張嫣為懿安皇後,賜居慈慶宮。

當時許多宮人認為張嫣不過是“前朝舊人”對她并不十分尊重,時常在服侍張嫣時偷懶怠惰。

張嫣知道一朝天子一朝臣的道理,對這種事并不十分在意。

但朱由檢知道後,或讓周皇後處理,或親自出面,總不會姑息養奸。

加上之前觊觎張嫣美貌的太監總管被罰去皇陵種菜的事,朱由檢将張嫣在後宮的地位維護得極為穩固。

明熹宗22歲逝世,弟弟朱由檢繼位後,如何處理21歲的皇嫂?

而後的朱由檢要做的便是整頓吏治,張嫣手中有着不少魏忠賢的罪證,人證物證俱全,朱由檢下令逮捕魏忠賢。

而魏忠賢自知難逃一死,還沒被抓捕回京便自缢身亡,失去了朱由校和魏忠賢的客氏等人,也如喪家之犬一般盡數伏誅。

至此,明朝江山算是在張嫣的努力下保住了。

朱由檢剛剛親政時,有很多地方不明白,但有一點他很清楚,就是後宮不得幹政。

畢竟他是親眼看着客氏是如何以婦人之身在後宮為禍朝政的,是以對這種行為頗為忌憚。

明熹宗22歲逝世,弟弟朱由檢繼位後,如何處理21歲的皇嫂?

在他眼裡,除了為大明鞠躬盡瘁的張嫣,其他人都是不可以完全信任的。

可張嫣和朱由檢到底是隔了一層的叔嫂關系,還是不能時時插手政治的。

朱由校在位時不介意張嫣這樣做是因為他看重夫妻感情勝過帝王的猜忌之心,但朱由檢可就不一定了。

作為前任皇帝的遺孀,她如果總插手當今聖上的朝政總是不好,是以,張嫣便找到朱由檢的妻子周皇後,希望借周皇後之口提點朱由檢。

有一次周皇後和朱由檢談論起一些朝臣的欺上瞞下之舉,朱由檢的臉色立刻就不好了,他以為周皇後是動了什麼不該動的心思,便問她是從哪裡知道這些事的。

明熹宗22歲逝世,弟弟朱由檢繼位後,如何處理21歲的皇嫂?

看着朱由檢一臉不滿的樣子,周皇後十分害怕,當即就坦白說是懿安皇後張嫣告訴她的,怕皇帝被小人蒙蔽,是以要周皇後幫忙勸誡。

果不其然,朱由檢一聽到是張嫣說的,便放下心來認真采納了周皇後的建議。

可見,朱由檢對張嫣同樣是十分信任且尊重的。

生為大明,死為大明

崇祯帝對張嫣如此禮待,除去張嫣曾經匡扶朝政在他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之外,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張嫣本身也是一位非常明事理的人。

明熹宗22歲逝世,弟弟朱由檢繼位後,如何處理21歲的皇嫂?

她雖然有着不同于那個年代一般女子的真知灼見,也對朱由檢有着非同一般的影響力。

但她正直清廉的性格令她做人做事都很本分守己,不會因為皇帝的器重就有什麼僭越之舉,她隻在朱由檢允許的範圍内做一些自己的貢獻。

不過這也導緻,張嫣在崇祯時期的作用沒有在前朝那麼大了,畢竟朱由檢不可能天天和皇嫂聊朝政,但他又信不過周皇後。

是以,朱由檢比起哥哥朱由校就少了一大助力。

明熹宗22歲逝世,弟弟朱由檢繼位後,如何處理21歲的皇嫂?

倒黴的是,崇祯後期,東林黨人出現一家獨大的局面,人都是有貪欲的,沒有了其他敵對勢力的制衡,東林黨中也出現了不少貪腐之徒。

崇祯遠在朝堂之上,很難對底層百姓的生活有什麼深刻的了解。

正趕上崇祯時期的蝗災旱災接二連三地發生,老百姓本就過着水深火熱的日子,再讓那些貪官剝削掉一層皮,各地的起義軍紛紛揭竿而起。

還不等朱由檢将國内的暴亂好好解決,外部的努爾哈赤在統一了女真族後,便對大明虎視眈眈。

明熹宗22歲逝世,弟弟朱由檢繼位後,如何處理21歲的皇嫂?

最終,在闖王李自成的鐵蹄下,大明宮的宮門終是被踏破了。

大明的江山就此落下帷幕,朱由檢發誓甯死不做俘虜,為防皇室血脈被人踐踏,他先是親手斬殺了自己的女兒,而後命各種妃嫔盡數自缢,其中也包括周皇後和懿安皇後張嫣。

當然,做為皇帝的朱由檢也不可能獨活,安排完這些後,他遠上煤山,用一根白绫了結了自己的生命。

張嫣看着亂做一團的大明皇宮,深深地歎了口氣,她舉頭望天,腦海中将自己這些年的浮沉都回顧了一遍:“夫君,我已竭盡所能了。”

明熹宗22歲逝世,弟弟朱由檢繼位後,如何處理21歲的皇嫂?

而後,端莊無比的她邁着堅定的步伐走上了黃泉路,與身邊哭喊逃竄的宮人們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懿安皇後張嫣,一生剛正不阿,清代文學家紀曉岚評價她:“其開國及中興之際,代有聖後輝贲彤史。”

魏忠賢害不了她,這些外邦外族更别想侵犯她的生命,她是大明朝的皇後,自然也要為大明殉葬。

就這樣,“一代賢後”張嫣,義無反顧地消逝在了生養自己的土地上。

生,她見證了大明的榮耀和風雨;死,她亦成全了皇室的驕傲和骨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