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選擇的時候,輕按兩下一個單獨的面可以同時選中這個面群組成這個面的線
2、兩次輕按兩下物體上的一個面,可以選擇整個物體的面和線
3、使用漫遊指令和相機指令的時候,可以在右下角的輸入框裡面輸入視線的高度
4、使用動态縮放指令的時候,可以輸入數字+deg(例:60deg)來調整相機視角
5、使用動态縮放指令的時候,可以輸入數字+mm(例:35mm)來調整相機焦距
6、把物體做成組群或者元件,可以在右鍵菜單裡面的沿軸鏡相裡面選擇鏡相方式

7、選擇物體,用比例縮放指令,選擇縮放方向以後輸入-1,可以鏡相物體
8、利用推拉指令一次,下次運用推拉指令時輕按兩下可重複上次的尺寸
9、選擇物體時按住ctrl可以增加選擇,按住shift可以加減選擇,同時按住ctrl和shift為減選擇
10、shift+滑鼠中鍵為pan功能
11、當鎖定一個方向時(如平行,極軸等)按住shift可保持這個鎖定
12、選擇狀态下單擊物體是選線或面,輕按兩下是線和面,而三擊可以選體選擇物體後。按住CTRL 用移動複制指令可以直接複制物體,而如果該物體已經做成組的話複制出來的物體依然在同一組裡使用橡皮檫,隻能删除線而不能删除,是以如果要删除一個面上雜亂的線,用橡皮檫要比框選物體後用DEL指令友善。
13、滾輪+左鍵全按是pan哦,注意先按滾輪,在按左鍵。
14、在複制移動(按CTRL複制)後輸入x/ 的數值時,如輸入5/則兩物體之間出現4個物體,如輸入4/則兩物體之間出現3個物體,陣列也一樣!
15、在導出cad時有一個選項(options,在save/cancel鍵下方),進入其中并選擇邊線(edges)和面(faces),導出後就線和面都有了。
16、檢視--顯示隐藏元件,快捷鍵是shift+a。crtl+A全選,同時按住Shift和ctrl點選不想隐藏的物體,再按隐藏的快捷鍵就可以了
17、SK-技巧-空間分割, 用畫直線的工具在一表面停留(不要點選滑鼠),按住SHIFT鍵,移動滑鼠,會有一條平行于此表面的輔助線(虛線)出現,用來畫空間分割是一個很好的方法。
18、su的捕捉就好象cad裡面的極軸,就是比如當你移動一個物體的時候,大緻的移動方向接近某個軸方向的時候,會自動捕捉,分别顯示紅綠藍三色輔助線,當然畫線等等操作的時候也是同樣的。
19、快捷鍵在視窗-系統屬性-快捷鍵 裡面可以設定
20、在确定方向以後,可以點住SHIFT鍵來鎖定方向
21、縮放視圖的時候按住shift可變為廣角鏡頭。
22、在一個新的面上輕按兩下可以重複上次拉伸的尺寸。
23、用右鍵點取面可以讓視圖或者坐标軸對齊到這個面。
24、設定-渲染-邊線-使用軸的顔色,可以檢視模型的面是否出現問題。
25、要實作多重複制物體時,将複制物體拖出設定的距離在資訊欄輸入數值+小鍵盤的*号可實作再制。
26、按住shift同時使用删除可以隐藏邊線。
27、在選擇物體時從右向左拖拉選擇框可以選擇與視圖交*的所有物體。
28、3.0中使用測量工具時按住shift在2點間輸入新的數值可以整體縮放模型(是模型的縮放不是視圖)4.0可以直接輸入,不按shift。
29、cad中的solid,也就是快捷鍵so畫出的實體,導入到su中後為一個面,而不是線框。 有寬度的多段線可以導入到su裡面變成面,填充指令生成的面導入後不能生成面。
30、合理的分層把暫時不需要的層關閉可提高運算速度(大檔案)。
31、推敲布置方案階段,用二維元件代替可提高運算速度。
32、關掉陰影顯示,也可提高運算速度。
33、不顯示材質效果,也可提高運算速度。
34、測量:按Ctrl鍵=僅僅測量距離,不生成輔助線;輸入數字=重定義模型大小 畫圓弧:畫完圓弧,在右下角框内輸入數字r比如(500r),圓弧會變成是從半徑為500的圓上取下來的一段.如果直接輸數字,則表示圓弧最高點到兩端點連線的距離.
35、圓:輸入:數字S=定義圓的段數
輸入:數字R=定義圓的半徑
畫圓的時候,先畫圓,然後改右下角框的數字,就可以重新定義剛畫圓的半徑.畫完圓,在右下角框内輸入數字s比如(24s),就可以重新定義組成圓的線段數,也就是光滑程度,上限1024.
36、陣列,先複制一個,再在右下角數字框内輸入數字x比如(5x),就複制5個。
37、用徒手畫工具的時候,按住shift,會增加曲線的光滑度。
38、由于用此軟體制作一棟大型的建築物,一般的計算機會變得速度很慢,(這一點令我差點放棄這軟體了),現在我先把一棟建築物分成若幹個單元來畫,制成群組後一個部份儲存成一個檔案,然後用導入指令把所有檔案在一個檔案中合并,徹底解決了速度問題,呵呵!!!也可以将每個單元設定成一個層,把層關閉也可以的。記得多使用編組,也可以将組關閉,這樣畫起來友善的多。
39、抓點的時候利用shift鍵,應該會非常精确的。有各種鍵和shift或ctrl或alt組合來用,常有意想不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