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豆瓣9.5,這大概是今年華語劇的Top1了

豆瓣9.5,這大概是今年華語劇的Top1了

"什麼是濫殺?"

"犯罪嫌疑人和被害人沒有仇,随機選擇犯罪對象,在犯罪現場看誰殺了誰。

"他應該如何懲罰一名造成9人死亡,21人受傷的囚犯?"

"死刑。

"他是不可饒恕的,但你為什麼要讓民主和法治陪他去參加他的葬禮?"這是李曉明的辯護律師王大赦(吳彥仁飾)最傷心的哭喊。

豆瓣9.5,這大概是今年華語劇的Top1了

道德審判和程式正義,對精神疾病的污名化,新聞道德......任何主題都可能引發公衆的激烈讨論和瘋狂。

而《我們與邪惡的距離》就像一張蜘蛛網,把這些沉重的話題貼在同一條視線上。今年到目前為止,他也獲得了最高的華語劇聲譽,豆瓣評分為9.4。

豆瓣9.5,這大概是今年華語劇的Top1了

這部由HBO和台灣公共電視台聯合制作的電視劇,從誕生起就被安排在口碑炸彈上。HBO一直是公衆心目中的"衆神工廠",是《權力的遊戲》和《黑社會家族》等劇集的制片人。

台灣公視,作為台灣唯一的非商業無線電視台,生來就是一匹不接受紀律的野馬。節奏和細膩的筆觸的結合是一個令人沮喪和沉重的話題 - 在這場悲慘的人類災難之後有很多生活。

豆瓣9.5,這大概是今年華語劇的Top1了

我們都被輿論推下了懸崖

不分青紅皂白的殺人犯可能是最難容忍的,除了許多罪行。這是一種道德和法律的雙線踐踏行為,沒有不公,而是九家為李曉明"不得不做大事"而破碎。

豆瓣9.5,這大概是今年華語劇的Top1了

而李曉明還表現出一種"應該"表現出一切的反社會人格:拒絕見父母,拒絕律師的詢問和幫助。似乎他從出生到死亡都與世界無關,隻留下世界的痛苦。

但媒體和公衆都不會同意,至少以最大的熱情和耐心去挖掘與李曉明血有聯系的人。

豆瓣9.5,這大概是今年華語劇的Top1了

如果你的兒子殺了人,當你在陽光下悲傷和震驚時,你會被長槍包圍。無數人對你的家庭、教育和孩子的成長有着細緻入微的剖析。當你尋求幫助時,就像醫生在四面八方尋找珍貴的标本一樣。

所謂的非人類酒吧

即使沒有言語可以道歉,因為不得不跪在下面,問一個問題,"這是真的嗎?"

豆瓣9.5,這大概是今年華語劇的Top1了

我們可以批評李曉明的父母,包括他改名的妹妹李大志(陳偉飾)軟弱、逃避。因為除了賣房子補償和幾次露面外,他們确實試圖逃跑,試圖與李曉明分開。

但至少,劇中的公衆是沒資格的。

豆瓣9.5,這大概是今年華語劇的Top1了

"為什麼你兒子是殺人犯?"這句話,說了十次是懷疑,是生氣,是要問。說10,000次是對受害者家庭的第二次傷害。

當媒體兜售李曉明帶來的社交焦慮和不安全感時,公衆理所當然地将其傾倒在他的家人身上。問他父母的聲音毫無意義,他們不知所措。但公衆可以滿足道德審判的快感。

豆瓣9.5,這大概是今年華語劇的Top1了

最後,沒有人關心這些瀕臨崩潰的"邊緣人"将如何應對,他們将如何反思和重生。由于公衆通過了道德高标準,另一群人在法律之外被處決。

豆瓣9.5,這大概是今年華語劇的Top1了

那麼,社會真的容忍這九個完全無辜的家庭嗎?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豆瓣9.5,這大概是今年華語劇的Top1了

廖紐西(洪勝德飾)曾對宋巧安(賈景軒飾)說,我非常希望老戰友的心很溫柔,快點回來。

小兒子死在李曉明的槍口下,宋喬安作為媒體人,事業堅強,但她的心早已破碎。兒子去世後的家庭危機,自己的精神問題肯定需要面對,但社會的願景可以用同情心來概括嗎?

豆瓣9.5,這大概是今年華語劇的Top1了

在《我們與邪惡的距離》中,除了人口販運的社交焦慮之外,社交平台上還充斥着對受害者的廉價同情。

責備李曉明的家人也不錯,同情遇難者家屬,歸根結底是一種消費行為。宋巧安不敢提及兒子的過去,不僅因為悲傷,還因為自己的軟弱被當成别人的談話。

這就像她和李大治對峙時,身後開着紅燈的錄像機。

豆瓣9.5,這大概是今年華語劇的Top1了

無論是李大志和她的父母,還是代表遇難者家屬的宋巧安。在這個輿論狂歡節已經成為一種媒體商品,但沒人在乎自己搖搖欲墜的心。

豆瓣9.5,這大概是今年華語劇的Top1了
豆瓣9.5,這大概是今年華語劇的Top1了

我們應該需要一個答案

"你是一個著名的邪惡律師。

這是姐姐對王特赦的評價,的确,在外人眼中,王特赦确實是老虎的代言人。為李曉明,為殺害女孩的精神疾病陳暢擔任辯護律師。

豆瓣9.5,這大概是今年華語劇的Top1了

但事實上,程式正義倡導者的身份,或者隐形主題記者的身份,比一個邪惡的律師更适合他。

法律援助律師在一個工資微薄的案件中,王的妻子早産後連住不起一間房。但他為李曉明的案子持續了兩年,直到槍聲響起,他喝醉了。

豆瓣9.5,這大概是今年華語劇的Top1了

這大概是劇中最大的争議點,甚至連三兩篇期刊社論都無法解決這個問題。

被糞便包圍,受到家人的威脅,被辱罵和恐吓包圍,王全都面帶微笑。但此時此刻,他傷心欲絕——"因為我們的法律可以跳過我們面前的五十二人,合法地殺死他。"

豆瓣9.5,這大概是今年華語劇的Top1了

王特赦并不完美,他忽略了照顧家人,在理想的道路上奔馳,卻忽略了他勤勞的妻子。他跑到雙方家屬之間,用李大志的話提醒他們,傷口就在眼前。

豆瓣9.5,這大概是今年華語劇的Top1了

可以說,王大赦是程式正義,也可以說他是一個詭辯家,不管道德人權捍衛者如何,但他絕對不是處女白蓮。

他所做的每一項努力都不是為了證明他的捍衛者沒有死而有罪,而是要找到這些看似無端的愛與恨背後的根源,這是他的常态。

其實他或許已經有了答案,比如陳暢問媽媽,比如李曉明最後還留下了一封信。

豆瓣9.5,這大概是今年華語劇的Top1了

而非常巧合的是,宋巧安面對這個程式的合理詢問,也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豆瓣9.5,這大概是今年華語劇的Top1了

一切似乎都是對的。因為這是一場程式正義和結果正義的遊戲,但沒有赢家。

《我們離惡的距離》更常被當成一個旁白,他原本在當地告訴大家,世界上有王大赦這樣的人,也有宋巧安這樣的人。

我們隻相信我們想要看到的東西

公衆是劇中最有趣的角色之一。

李曉明被捕時,他們認為這個家庭已經腐朽了。

當應思聰(林哲東飾)沖進幼稚園時,他們認為精神疾病應該被關起來。

當砍傷男子的孩子和母親都自殺時,他們認為是肆無忌憚的媒體的污名欺騙了他們......

豆瓣9.5,這大概是今年華語劇的Top1了

因為公衆害怕從心底裡了解精神疾病,因為用标簽來判斷一個人并不難,因為在這個時代,說話的成本太低了。有很多因為,但隻有一個結果

豆瓣9.5,這大概是今年華語劇的Top1了

《我們與邪惡的距離》最成功的部分不僅在于創造個人"點"的豐滿,還在于放置和與大衆互動。他們不是局限于自己簡單生活圈子的個體,創造了驅動角色互動的轉變。

比如宋巧安自己對新聞概念的思考,比如王某對家庭的重新審視,并沒有為了完整和捏造而強行,觀衆會真的覺得,經過這麼多,都會改變。

豆瓣9.5,這大概是今年華語劇的Top1了
豆瓣9.5,這大概是今年華語劇的Top1了

縱觀《我們和邪惡之間的距離》這個角色,觀衆最能同情大衆。這個角色,從來就不是單獨出現過,一直占據着重要的角色。

豆瓣9.5,這大概是今年華語劇的Top1了

為什麼真人秀節目很容易口碑化?這不一定是人類思維在多大程度上引起了共鳴,但真理是必不可少的。

也許大多數人不會經曆失去親人的痛苦,但我們總是被這些看似熟悉但不友善的言論弄得臉紅。《我們與邪惡的距離》就像一面鏡子,展現了光與地的所有生命。

是以,不要責怪現實的戲劇容易爆口相傳,因為真相是戳心的。

豆瓣9.5,這大概是今年華語劇的Top1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