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Scrum vs Kanban,如何選擇?

兩大方法

雖然靈活誕生隻有20年的時間,但卻幫助了很多企業取得了成功,在這期間也出現了各種靈活方法論和思想體系,這篇文章,我們試圖去讨論一個問題:對于準備實施靈活的團隊,在Scrum和Kanban兩種方法之間如何選擇?(特别說明:有人會說Kanban其實是一套思想體系,不是方法論,這裡我們不想陷入概念之争,隻想解釋他們适用的場景,是以下文中都會稱呼他們為方法,而不會刻意加以區分)。

Scrum和Kanban兩者都作為符合精益思想和靈活的思考結果,他們之間必然會有一些相似點:

  • 兩者都限制開發中工作數目
  • 兩者都是通過透明度來驅動過程改進
  • 兩者都提倡提及時且穩定的傳遞價值
  • 兩者都基于自組織型團隊
  • 兩者都要求把工作細分
  • 兩者都是基于經驗資料持續優化

再來看看兩者之間的一些差別:

Scrum vs Kanban,如何選擇?

下面結合執行個體來示範Scrum和Kanban這兩種方法如何在Worktile Agile中展現。

Scrum

在标準的Scrum流程定義中,有兩個關鍵的産物:Product Backlog和Sprint Backlog,以及四個關鍵的會議:計劃會議、每日立會、評審會議和回顧會議。

在Worktile Agile産品中,我們把Product Backlog分為需求和缺陷,其中需求部分使用Epic-Feature-User Story三級體系來表示。

  • Epic:史詩,表示比較大的特性,開發周期一般是1-3月,用于産品路線圖的規劃
  • Feature:特性,表示相對小一些的特性,開發周期一般是1-3周,用于産品版本的規劃
  • User Story:使用者故事,表示最小的使用者場景,開發周期一般是1-3天,用于疊代規劃。
Scrum vs Kanban,如何選擇?

圖1 Worktile Agile中需求管理

在每個疊代開始時會召開計劃會議,全員都會參加,這個會議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确定Sprint Backlog,由Product Owner按照優先級介紹Product Backlog,然後團隊決定是否把某一個條目放入目前疊代。

Scrum vs Kanban,如何選擇?

圖2 Worktile Agile中疊代規劃

疊代進行的時間内,每天都會有10-15分鐘的站立會議,團隊中每個成員基于Worktile中的疊代任務闆介紹前一個工作日所做的事情,以及遇到的問題。

Scrum vs Kanban,如何選擇?

圖3 Worktile Agile中的疊代任務闆

疊代結束時召開評審會議,在評審會議上每個人基于産品示範自己在這個疊代中所完成的成果,團隊成員可以針對完成的事項提一些建議。在評審會議結束後,團隊成員會一起召開疊代回顧會,回顧會是Scrum疊代實踐中的最後一環,也是最重要的一環,疊代回顧會将整個疊代形成了閉環。回顧會上大家提出的問題通過疊代回顧面闆記錄。

Scrum vs Kanban,如何選擇?

圖4 Worktile Agile中的疊代回顧面闆

在Scrum實踐中,大部分團隊都會忽視版本管理,疊代是針對Scrum團隊的活動行為,而版本管理是針對産品的,它定義的是一個批量的概念,用于版本進度管理和傳遞風險管理,明确在一個版本中的最終傳遞物,Worktile Agile中你可以建立版本并把它與疊代關聯,或者隻是單純的設定某個使用者故事/缺陷屬于某個版本

Scrum vs Kanban,如何選擇?

圖5 Worktile Agile中的版本管理

Kanban

對于一個團隊采用Kanban方法來管理是否能夠成功,取決于使用Kanban後能否為你的團隊帶來以下幾點改進:

  • 幫助團隊可視化整個鍊條的價值流動
  • 幫助團隊識别價值流動中的風險點
  • 幫助團隊度量價值流動中的各種浪費,并加以消除

基于這些考慮,在Worktile Agile中的Kanban項目類型,目前支援以下的能力:

  • 能夠清晰定義在制品WIP
  • 能夠清晰定義在制品限制WIP Limit
  • 明确定義DoD
  • 支援多泳道分割
Scrum vs Kanban,如何選擇?

圖6 Worktile Agile中的Kanban項目

在Worktile Agile中的同一個項目中,支援同時建立多個看闆,便于你根據業務場景的不同,或者團隊角色的不同定義多個看闆,并且可以針對每個看闆的需要進行個性化的配置。

Scrum vs Kanban,如何選擇?

圖7 根據團隊的需要個性化你的看闆

因地制宜

講完了Scrum和Kanban的基礎知識,以及在Worktile Agile中對于Scrum和Kanban的支援,我們來看看在實際團隊落地時,如何結合實際情況在二者之間選擇。

  1. 如果你的團隊是産品導向型的,推薦使用Scrum;如果是研究導向型的,比如性能優化、編碼優化等不确定性非常大的,推薦使用Kanban。
  2. 團隊規模适中,5-9人左右,并且有跨功能團隊成員,推薦使用Scrum;相反如果你的團隊規模比較小,隻有2-5人左右,推薦使用Kanban,相對效率較高。
  3. 産品或者項目傳遞是按照一定的周期來計算,比如每2周或每個月要求有一個新的版本,推薦使用Scrum;如果産品或者項目的傳遞不是按周期來計算,而是按照某個特定的事件為标志,比如性能提升了10%釋出一個新版,推薦使用Kanban。

    當然這些隻不過是一點經驗之談,具體還要看團隊的實際情況,因地制宜,來推動靈活在團隊的真正落地,而不是流于形式。

Worktile官網: https://worktile.com

本文作者:Worktile CTO Terry

文章首發于「Worktile官方部落格」,轉載請注明來源。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