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網際網路概述

1、網絡的網絡

    起源于美國的網際網路現已發展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國際性計算機網際網路。

    網絡由若幹結點和連接配接這些結點的鍊路組成。網絡中的結點可以是計算機、集線器、交換機或路由器等。

    網絡和網絡還可以通過路由器互聯起來,這樣就構成了一個覆寫範圍更大的網絡,即網際網路。是以網際網路是網絡的網絡。

    網際網路是世界上最大的網際網路絡。大家把連接配接在網際網路上的計算機都稱為主機。

    網絡把許多計算機連接配接在一起,而網際網路則把許多網絡連接配接在一起。

    網絡互連并不是把計算機僅僅簡單地在實體上連接配接起來,因為這樣做并不能達到計算機之間能夠互相交換資訊的目的。我們還必須在計算機上安裝許多使計算機能夠交換資訊的軟體。是以我們說到網絡互連時,就包含了這些計算機上已經安裝了适當的軟體。

2、網際網路發展的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從單個網絡ARPANET向網際網路發展的過程。1969年美國國防部建立的第一個分組交換網ARPANET最初隻是一個單個的分組交換網。所有要連接配接在ARPANET上的主機都直接與就近的結點交換機相連。但到了上世紀70年代中期,人們已經認識到不可能僅使用一個單獨的網絡來滿足所有的通信問題。于是ARPA開始研究多種網絡互連的技術。這樣的網際網路就成為現在網際網路的雛形。1983年,TCP/IP協定成為ARPANET上的标準協定,使得所有使用TCP/IP協定的計算機都能利用網際網路互相通信,是以人們就把1983年作為網際網路的誕生時間。1990年,ARPANET正式宣布關閉。

    internet(網際網路)是一個通用名詞,它泛指由多個計算機網絡互連而成的網絡。在這些網絡之間的通信協定可以是任意的。

    Internet(網際網路)是一個專用名詞,它指目前全球最大的、開放的、由衆多網絡互相連接配接而成的特定計算機網絡,它采用TCP/IP協定族作為通信的規則,且前身是美國的ARPANET。

    第二階段的特點是建成了三級結構的網際網路。從1985年起,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就圍繞六個大型計算機中心建設計算機網絡,即國家科學基金網NSFNET。它是一個三級計算機網絡,分為主幹網、地區網和校園網(企業網)。這種三級計算機網絡覆寫了全美國主要的大學和研究機構。1991年,美國政府決定将網際網路的主幹網轉交給私人公司來經營,并開始對接入網際網路的機關收費。1992年網際網路上的主機超過100萬台。1993年網際網路主幹網的速率提高到45Mb/s。

    第三階段的特點是逐漸形成了多層次ISP結構的網際網路。從1993年開始,由美國政府資助的NSFNET逐漸被若幹個商用的網際網路主幹網替代,而政府機構不再負責網際網路的營運。這樣就出現了一個新的名詞:網際網路服務提供者ISP。

    ISP可以從網際網路管理機構申請到很多IP位址同時擁有通信線路以及路由器等連網裝置,是以任何機構和個人隻要向某個ISP交納規定的費用就可從該ISP擷取所需IP位址的使用權,并通過該ISP接入到網際網路。上網就是指接入到網際網路。

    網際網路交換點IXP的主要作用就是允許兩個網絡直連相連并交換分組,而不需要再通過第三個網絡來轉發分組。典型的IXP由一個或多個網絡交換機組成,許多ISP再連接配接到這些網絡交換機的相關端口上。IXP常采用工作在資料鍊路層的網絡交換機,這些網絡交換機都用區域網路互連起來。

    網際網路迅猛發展始于20世紀90年代,有歐洲原子核研究組織CERN開發的網際網路WWW被廣泛使用在網際網路上,大大友善了廣大非網絡專業人員對網絡的使用,成為網際網路的這種指數級增長的主要驅動力。

3、網際網路的标準化工作

    網際網路在制定其标準上很有特色。其中的一個很大的特色是面向公衆。網際網路所有的RFC文檔都可從網際網路上免費下載下傳,而且任何人都可以用電子郵件随時發表對某個文檔的意見或建議。

    1992年由于網際網路不再歸美國政府管轄,是以成立了一個國際性組織——網際網路協會,以便對網際網路進行全面管理以及在世界範圍内促進其發展和使用。ISOC下面有一個技術組織叫網際網路體系結構委員會IAB,負責管理網際網路有關協定的開發。IAB下面又設有兩個工程部:

    (1)網際網路工程部IETF

    IETF是由許多工作組WG組成的論壇,具體工作由網際網路工程指導小組IESG管理。這些工作組劃分為若幹個領域,每個領域集中研究某一特定的短期和中期的工程問題,主要是針對協定的開發和标準化。

    (2)網際網路研究部IRTF

    IRTF是由一些研究組RG組成的論壇,具體工作由網際網路研究指導小組IRSG管理。IRTF的任務是進行理論方面的研究和探索一些長期需要考慮的問題。

    所有的網際網路标準都是以RFC的形式在網際網路上發表的。RFC的意思就是“請求評論”。所有的RFC文檔都可以從網際網路上免費下載下傳。但不是所有的RFC文檔都是網際網路标準。

    指定網際網路的正式标準要經過以下的四個階段

    (1)網際網路草案——在這個階段還不是RFC文檔

    (2)建議标準——從這個階段開始成為RFC文檔、

    (3)草案标準

    (4)網際網路标準

    網際網路草案的有效期隻有六個月。隻有到了建議标準階段才以RFC文檔形式發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