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風險承擔水準的相關理論有哪些?風險承擔水準的影響因素有哪些?

文|聽文

編輯|大樹

若企業風險承擔水準越高,說明企業對高風險項目的接受能力越強,管理者也更願意承擔更多的風險投資項目。

風險承擔水準的相關理論有哪些?風險承擔水準的影響因素有哪些?

一、風險承擔水準的理論内涵及度量

風險貫穿企業經營活動的始末,風險承擔反映出企業在經營決策中對預期收益存在不确定性的活動的選擇傾向,是對投資項目風險接受能力與意願的重要展現。

綜合現有關于風險承擔的文獻,風險承擔水準的内容主要包涵管理者風險态度、風險承擔能力和風險承擔行為三個角度。

風險承擔水準的相關理論有哪些?風險承擔水準的影響因素有哪些?

其中,管理者風險态度主要從企業家角度出發,展現企業管理者對風險承擔的主觀偏向;

風險承擔能力則是從企業整體角度出發,受企業資源水準、經營能力限制;

而風險承擔行為則是企業實際進行的相關風險活動。

一定程度上來說,風險行為受限于企業管理者主觀意願以及企業實際風險承擔能力。

企業家進行風險投資時,會均衡自身風險偏好以及企業經營實力,綜合考量風險承擔的最大限度。

是以,風險承擔水準是企業家風險投資意願以及企業實際經營能力互動作用下的綜合名額。

風險承擔水準的相關理論有哪些?風險承擔水準的影響因素有哪些?

但是企業家風險承擔意願需要與企業經營實力相比對,才能在投資風險控制的前提下最大化風險收益。

若企業家風險承擔意願較強,但企業經營實力較弱,容易導緻企業風險控制失衡,進而導緻虧損。

反之,若企業風險承擔實力較強,但企業家是風險規避型,則企業會更傾向于風險低但利潤率也低的投資項目,此時收益波動處于較低水準。

有效度量風險承擔是進行實證檢驗的重要前提。總結現有文獻對風險承擔的度量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幾種:

一是股票收益率和盈利的波動程度。風險承擔水準較高的企業會較少的放棄高投資、高收益的投資項目。

風險承擔水準的相關理論有哪些?風險承擔水準的影響因素有哪些?

這對企業的資本支出提出了較高的要求,且由于項目收益存在滞後性與不确定性。

是以,企業盈利水準往往存在較大的波動。

二是從企業風險行為角度,通過研發投入強度、資産負債率、資本強度等企業實際經營狀況衡量企業風險承擔水準。

風險承受能力強的企業更願意進行高風險的創新活動,且高投入也會導緻企業增加負債水準。

三是從企業家角度出發,測量企業家風險承擔意願以及行為傾向。

例如李慶華等利用CEO過度自信和公司戰略差異度捕捉企業家風險承擔意願。

風險承擔水準的相關理論有哪些?風險承擔水準的影響因素有哪些?

有學者利用企業家對失敗的容忍度進行衡量,馬永強和邱煜利用盈利波動性對管理者風險意願進行觀測。

風險承擔水準的相關理論有哪些?風險承擔水準的影響因素有哪些?

二、風險承擔水準的影響因素

風險承擔是企業決策擷取利潤的必要内容,尤其是創新研發等高風險項目,不僅是企業擷取高額收益并且增強核心競争力的途徑,也是促進技術進步的橋梁。

根據現有文獻,學者們主要從宏觀環境、企業内部治理以及管理層個人特征三個方面考察對風險承擔水準的影響。

從宏觀層面來說,地區經濟發展水準、政府補貼、經濟政策不确定性、社會沖突等都會影響企業風險承擔。

風險承擔水準的相關理論有哪些?風險承擔水準的影響因素有哪些?

當經濟發展向好時,企業對于項目投資的預期也更加積極,融資成本降低,也有利于增強管理者承擔風險的信心與意願。

逐漸完善的制度環境和規範的市場規則也能提高資訊透明度,降低交易成本,營造良好的市場競争環境。

對企業行為形成限制的同時,也保障企業經營的相關合法權益,減少企業進行風險承擔的“後顧之憂”。

政府補貼作為一項宏觀政策,為企業提供資源扶持,增加企業資源儲備,直接提高企業承擔風險的能力。

其次,政府補貼還向市場傳遞了一定的“認證”信号,無形中拓展了企業擷取外部資源的管道,間接性的增強了企業管理者承擔風險能力與信心。

風險承擔水準的相關理論有哪些?風險承擔水準的影響因素有哪些?

關于企業内部治理對企業風險承擔的影響主要在于企業内部激勵與監督機制。

所有權與控制權的分離引起了委托—代理問題,管理者為保證企業經營的穩定性,維護自身利益,往往更偏向風險規避,不願意承擔風險,進而錯失潛在的收益。

是以,學者們從管理者激勵與監督兩個方面研究對風險承擔水準的影響。

薪酬激勵、股權激勵和晉升激勵能緩解上述代理問題,增強管理者承擔風險的意願。

在監督方面,事務所審計、分析師等向投資者提供有效可靠的資訊,作為資訊中介,降低企業控制人和所有人的資訊不對稱性,進而起到監督的作用。

風險承擔水準的相關理論有哪些?風險承擔水準的影響因素有哪些?

其次,企業内部嚴格的授權審批等制度也會牽制管理層權力,抑制管理者機會主義傾向。

從管理層個人特征來看,高管的社會網絡、性别、婚姻、年齡等都會影響企業風險承擔水準。

根據相關文獻的結果,風險承擔水準會因高管的社會網絡和過度自信而提升,但會随着CEO年齡的上升而下降。

此外,女性CEO相對于男性CEO,對風險承擔表現出更強的規避心理,相對于丈夫單獨持股。

夫妻共同持股的公司由于女性管理者的加入,在風險承擔上表現更為“保守”。

風險承擔水準的相關理論有哪些?風險承擔水準的影響因素有哪些?

風險承擔水準是企業在風險與收益相權衡的結果,直接反映了企業内部治理與财務水準現狀,對企業行為和績效産生重要的影響。

綜合現有文獻,直接研究風險承擔水準對企業行為或績效影響效果的文獻較少。

董保寶認為不論是規避風險或者是過度承擔風險,都會導緻企業業績的降低,風險承擔水準和企業業績的“倒U”型關系對新企業的發展提出了風險平衡的要求。

餘明桂等則發現,風險承擔水準對資本配置效率和企業價值具有促進作用。

學者們更多地關注風險承擔水準在企業層面研究的傳導效應和情境效應。

風險承擔水準的傳導效應,在研究中多表現為中介機制。

風險承擔水準的相關理論有哪些?風險承擔水準的影響因素有哪些?

通過承擔風險擷取利潤是企業經營基本邏輯,多位學者研究發現風險承擔水準在“企業内外部因素—企業行為或績效”的影響路徑中存在一定的中介傳導作用。

李慶華等發現,衍生品使用所表征的高管高風險承擔意願是導緻創新水準增加的真正原因。

曾春華和李開慶研究發現高管薪酬差距會激勵管理者進行企業創新,其中,風險承擔水準是重要的中介傳導因素。

有學者發現性别對企業風險承擔水準的影響,女性CEO對風險的規避傾向會導緻企業資本配置過程的扭曲。

風險承擔水準的相關理論有哪些?風險承擔水準的影響因素有哪些?

李健等基于企業經營期望落差對創新可持續的影響,考慮了風險承擔水準差異化下的情境,發現風險承擔水準越低,經營期望落差對創新可持續的正向作用越強。

有學者在研究資本結構與保險績效的關系中,發現風險承擔水準具有調節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