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月6日,我的大四,就這麼開始了。
大三的暑假在家裡都幹了些什麼?其實是帶了一堆書回家的,主要是C#和資料庫。然而最終也沒能跳出暑假看不進書的怪圈,不僅沒怎麼翻書,反而讓從路上撿回家的狗寶寶啃壞了好幾本!
大四剛開始,找工作的壓力就就氣勢洶洶地來了。然而在還沒想好到底要從事什麼職業之前,一切都可以用“迷茫”兩個字概括。好在大方向是有的,那就是IT,網際網路,反正和這些沾邊。至于具體的職位,無非就是開發、測試、産品、運維這幾個方向。當然,最向往的一定是開發,因為代碼這個東西實在是讓人着迷啊,不過又覺得自己基礎實在太爛,約等于沒有,怎麼做開發?。。。似乎是不可能通過任何一家軟體公司的面試的。反正網上投履歷是沒膽量投開發的了。
開始投履歷的時候,投了兩家(因為對所謂的“海投”比較反感,是以隻投兩份),一個是江蘇通用資訊技術有限公司,那個崗位叫做“在校實習生”,是個很模糊的叫法,至于下面的崗位要求,也是簡簡單單,無非就是那些套話,什麼英語四級之類的,不過最後有一句“能編寫簡單的腳本”,頓時感覺着似乎是個技術崗位!另一個是新中大的技術支援,開發不夠格,技術支援總可以先試試吧?。。。後來,新中大沒有回音,倒是江蘇通用第二天就來電話讓去面試了。
這可是人生第一次面試啊,說不緊張是假的。這家江蘇通用在南京的珠江路華利大廈13樓租了半邊,反正看上去很小~剛進去不是面試,而是做了一份測試題,分為英翻中和軟體測試知識兩部分。第一部分,給了一段英文,讓翻成中文,看了一遍,難度不大,大緻的意思是怎樣把電腦中的作業系統從XP換成Win7,呵呵,真是撞在槍口上了,重裝系統這事兒我在學校幹了估計不下60遍,自己的電腦估計就至少有10遍,還有就是同學的電腦。是以雖然很多生詞不認識,但因為對重裝的流程比較熟悉,是以比較順利的翻譯完了。話說這片文章一看就是美國的書報上轉過來的,在美國重裝系統還就是繁瑣,那文章裡說要什麼先準備個外接的磁盤,把資料先備份到磁盤裡,然後把系統CD光牒放進光驅,然後怎樣怎樣,具體記不清了,不過文章中多次提到了“賽門鐵克”,好像是說會用到賽門鐵克的一個軟體,那個軟體的名字沒能弄明白是什麼意思,大概是“冰點還原”之類的意思。至于軟體測試那部分,因為沒接觸過,是以瞎寫寫就交上去了。接下去就被喊去會議室面試了。
坐在對面的面試官是一男一女,男的是技術總監,他們叫他Kevin,大約30多歲,膚色比較白,臉上有明顯的刮過的絡腮胡子的影子,聲音很輕柔,給人的總體印象是非常秀氣的一個人~旁邊一個女的大約二十七八歲的樣子,好像是人事主管。剛開始随便聊了些,後來說到正題了,原來我要做的事情叫做“本地化測試”。比如,美國的歐特克公司要出一個新産品,AutoCAD 2013,這個産品是面向全球的,是以得有多個語言版本,然而研發的時候一定是用英語的,是以它的界面等等的元素也都是英文。問題就來了,當要把某些界面(比如工具欄和下拉菜單)的英文換成其他語言(比如中文)的時候,不同語言的詞彙占的面積可能并不一樣,這樣就有可能出現一些諸如部分文字不能顯示的問題,這就是bug。是以本地化就是把某個産品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作修改的一個過程,本地化測試就是要去測試本地化過程中出現的bug。然而歐特克、微軟、谷歌是不會幹這事的,是以,本地化測試一定是外包出去的。反正聽技術總監講了一堆話之後,我就心動了呗~
國慶節回來之後,就開始上班了。回過頭來看,這注定是一段不會很長的旅程。
第一天,周一,入職,桌上有兩個桌上型電腦,一台測試,一台對照。學用VMWare虛拟機。一來一回8塊錢地鐵,那邊的餐館一頓中飯至少10塊,天哪,這開銷真心有點接受不了。
第二天,周二,學用HyperSnap,這是一個截圖軟體,非常非常的好用。看了一個PPT,全英文,講的是本地化測試的一些概要性的東西。
第三天,周三,按照要求做了幾個測試的case,用的就是CAD2013。 同時,認識了一個南農來的實習生,GYB,中飯時候,他的觀點就是這份工作沒有技術含量,因為他那一番話,我便陷入糾結了~晚上回去想了很久,似乎該做出一個真正的決定了。
第四天,周四,繼續做測試case,然而越做越沒勁,GYB那句“這工作沒技術含量”時刻沖擊着大腦。整個下午就在昏沉與低迷中度過,下班之前,把VMWare、RedHat Linux、HyperSnap、本地化測試的PPT,還有那些個case檔案上傳到了金山T盤,等下班。回校的路上,想好了,明天不來了。晚上給Kevin發了封告别的郵件,帶着莫大的愧疚,覺得自己對不起人家。話說幾天下來越來越膜拜Kevin了,簡直就是城市白領中的典範~沒能跟着Kevin混,算是一個遺憾吧。
第五天,周五,又躺在學校休息了,繼續當我的學生,繼續享受學校裡的安逸生活~後面事情後面再說吧,也許是還沒做好面對工作的準備。
兩天後,周一上午上課的課間,人事主管打電話過來問我情況,希望我能繼續去工作,大意是因為CAD項目快開始了,而我英語确實不錯,是以很合适,希望我回去。人事主管能打電話過來,已經是莫大的安慰。在叙述了一些情況之後,還是婉拒了對方的請求。且不說不想再見到那個南郵女生的嘴臉,是的,我确實很合适那個工作崗位,然而我要對自己負責,現在回過頭來看,當初的選擇是對的,那個外包的工作就是沒有技術含量,那個本地化測試的市場就是太小。
這樣,第一次的求職與工作經曆就匆匆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