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馬克龍的訪華團帶了哪些旅遊大拿,他們打卡的網紅景點你去過嗎?

作者:潮新聞

4月5日至7日,法國總統馬克龍對中國進行國事通路。

法國一直是深受中國遊客青睐的旅遊目的地,2019年共接待中國遊客220萬人次。在今年3月中國公布的第二批出境團隊遊試點國家裡,法國位列其中。

馬克龍的訪華團帶了哪些旅遊大拿,他們打卡的網紅景點你去過嗎?

潮新聞記者注意到,本次法國代表團裡的60多家法國大公司高管中,有全球最大旅遊度假連鎖集團地中海俱樂部(Club Med)董事長兼總裁亨利·吉斯卡·德斯坦,他已經是今年第二次來到中國,上一次是在2月中旬,考察在華的旅遊投資項目。據媒體報道,地中海俱樂部旗下短途遊品牌Club Med Joyview表現不俗,去年6月開業的Club Med Joyview千島湖度假村在8月實作了7次滿房,暑期平均出租率達到90%以上,成為江浙滬家庭短途出行的首選度假目的地之一。

馬克龍的訪華團帶了哪些旅遊大拿,他們打卡的網紅景點你去過嗎?

法國博瓦勒動物園 據新華社

此外,法國博瓦勒動物園(ZooParc de Beauval)園長魯道夫·德洛爾也是代表團成員。博瓦勒動物園是法國唯一一家擁有大熊貓的動物園,共有5隻大熊貓:媽媽“歡歡”和爸爸“圓仔”(2012年抵法)、兒子“圓夢”(2017年出生)、雙胞胎女兒“歡黎黎”和“圓嘟嘟”(2021年出生)。法媒報道,在新冠疫情暴發前動物園年營業額已高達6400萬歐元。為期10年的中法大熊貓繁育合作計劃本應在2022年到期,但因疫情延遲到2024年,德洛德此次随訪的重要任務之一就是解決大熊貓的租借問題。

4月6日下午,中法元首會談後共同會見記者,一緻同意全面重新開機人文交流。2024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暨中法文化旅遊年,雙方将以兩國人員往來全面重新開機為契機,推動文化、教育、語言、出版、影視、旅遊、地方、青年等各領域交流。據《歐洲時報》報道,此次凡爾賽宮和故宮博物館還達成協定,于明年在北京故宮舉辦“凡爾賽宮中的中國”展覽,屆時有來自凡爾賽宮收藏的150件文物在中國展出。

馬克龍的訪華團帶了哪些旅遊大拿,他們打卡的網紅景點你去過嗎?

“凡爾賽宮/故宮文物的‘互換’展覽,使人想起2004年中法文化年的盛況。法國是世界和歐洲旅遊大國,旅遊收入對法國經濟相當重要。明年的中法文化旅遊年必将成為法中文化交流的‘大年’,中國遊客重返巴黎的願景也已‘靴子落地’,我們已經可以感受到中法文旅交流複蘇的積極信号,大家都充滿信心。”歐洲時報社長張曉貝告訴記者。

人文交流是馬克龍此次訪華的重要亮點之一,行程中所前往的兩個地方也是所在城市的網紅景點。

5日,馬克龍來到北京紅磚美術館為第十七屆中法文化之春藝術節揭幕,并參觀了中法當代藝術交流展“趣時”(Bon moment),以及在紅磚美術館同時展出旅法藝術家安塞姆·基弗(Anselm Kiefer)“軍械庫”常設展和沈遠個展“垂釣”。

馬克龍的訪華團帶了哪些旅遊大拿,他們打卡的網紅景點你去過嗎?

北京紅磚美術館在哪?有什麼特色?為何有能力承辦高規格的國際性交流活動?潮新聞記者查閱其官網了解到,這座美術館位于北京市朝陽區崔各莊鄉,于2014年5月23日正式開館,是一座以紅磚為主、青磚為輔建造出的園林式美術館。據文旅中國報道,2020年11月,紅磚美術館入選首屆北京網紅打卡地文化藝術類上榜名單。館内充分利用光線打造光影交錯的視覺空間,重重疊疊的幾何圖形令人如夢如幻。

馬克龍的訪華團帶了哪些旅遊大拿,他們打卡的網紅景點你去過嗎?
馬克龍的訪華團帶了哪些旅遊大拿,他們打卡的網紅景點你去過嗎?
馬克龍的訪華團帶了哪些旅遊大拿,他們打卡的網紅景點你去過嗎?

過去三年,這裡曾舉辦過多場高品質的國際藝術展覽和活動。最近一次是去年4月-7月舉行的“自由影像——親密關系”巴黎現代藝術博物館影像收藏精選展覽,為第十六屆“中法文化之春”的重要項目。

馬克龍的訪華團帶了哪些旅遊大拿,他們打卡的網紅景點你去過嗎?

官網截圖

這次的行程中,除了北京外,馬克龍還會前往廣州,在廣州中山大學發表演講并與學生交流,他也是首位到訪廣東的在任法國總統。

中山大學一直是國内高校和法國高校在教育領域展開合作的領頭羊。在上世紀20年代,近代中國在海外設立了唯一一所高等教育機構——裡昂中法大學,當時的國立廣東大學(中山大學前身)便是裡昂中法大學籌備委員會的成員。目前在前往中法大學的學生中,就有三分之一來自廣東。

馬克龍的訪華團帶了哪些旅遊大拿,他們打卡的網紅景點你去過嗎?

中山大學一共有4個校區,南校區即本部,是以前的嶺南大學,又因康樂翁謝靈運發配之地,故名康樂園。校園内最特别之處,就是迄今仍保留許多一百年前的民國建築,大都布滿青苔,部分已經殘垣斷壁。

馬克龍的訪華團帶了哪些旅遊大拿,他們打卡的網紅景點你去過嗎?

懷士堂

紅樓建築群中上鏡率最高的是懷士堂,1916年建成,南邊立着孫中山先生親筆題寫的校訓,北邊對着中軸線上的先生銅像。這裡還有始建于1905年的馬丁堂、陳寅恪故居、明代建築風格的乙醜進士牌坊以及美國設計師設計的哲生堂、陸佑堂等。漫步其中,細心觀賞,能感受到百年前校園的樣子。

(圖檔來源:視覺中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