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龍馬精神》上映:寫實極差煽情極多,硬轉折,對不起大咖成龍

4月7日,電影《龍馬精神》在院線上映。該片由成龍大哥主演,劉浩存擔任女主角。影片兩條線索,一條緻敬龍虎武師精神。一條感慨父女情。兩條線索,雖然都是老生常談,但認真創作,依舊大有可為。然而,《龍馬精神》編劇和導演水準的相對較低,造成整部電影的品質很差。

先說龍虎武師精神。

這是香港電影的重要精神,提到龍虎武師精神,所有中國電影人都會為之一振。但是,龍虎武師精神可貴,和一部打着龍虎武師精神羊頭賣自己那啥肉的電影,是截然不同的兩碼事。真正的龍虎武師精神緻敬,不能是虛空的、猥瑣的、錯誤百出的。

在《龍馬精神》的開局,成龍大哥飾演的替身演員,真打真上真拼搏,确實令人動容。但是,影片叙事在中途突然出現了斷崖式的問題。這也是編劇和導演楊子近乎全部電影都存在的問題——他善于抓住一個口号式的主題,羅列故事,但因為自身能力之不足,在故事中途,便漏洞百出,錯誤頻發,乃至結尾,隻能各種煽情與絮叨。

《龍馬精神》當中,劉浩存飾演的女兒,幫父親簽約了一場需要搭建大景緻的戲份。當男主到達現場之後才發現,這個景緻要人騎着馬跳躍下去,是做不到的,會有很大的危險。男主去交涉,女主卻被所謂的已經簽合同束縛住。最終,男主和赤兔,要直接跳,呈現龍虎武師精神了。

這場戲,是龍虎武師精神的重要一筆。然而,楊子導演如何拍攝與完成的呢?他采用了大量分鏡頭和特效制作的方式,進行了“虛假拍攝”。等于說,影片通過自己的後期合成,告訴影迷,龍虎武師精神是假的,隻能依靠特效與後期合成。這場戲的拍攝,是對成龍大哥巨大的侮辱。

用一個導演無法實拍完成的鏡頭,去緻敬龍虎武師精神,這難道不是楊子導演通過自己的電影,諷刺自己嗎?整部《龍馬精神》因為這場戲,而全部垮掉。因為影片沒有讓影迷看到真正的龍虎武師工作現場,看到的,都是楊子虛構出來的。這是編劇導演創作上的巨大誤區。

值得注意的是,在《龍馬精神》當中,成龍大哥和赤兔拍戲的很多“戲中戲”内容,都是實拍無法獨自完成的,都是需要後期大量特效加持的。而影片當中,把這些内容,歌詠為實拍和一遍過,略微電影拍攝常識,就會覺得,異常尴尬。這種做法,和抗日神劇如出一轍。說抗日神劇緻敬抗日英雄,大家肯定不會相信。說《龍馬精神》緻敬龍虎武師,到這裡,影迷們也隻能呵呵了。

再說編劇導演楊子極差的寫實能力。

要緻敬龍虎武師精神,為什麼需要寫實呢?因為隻有在寫實當中,才能發現真正的龍虎武師精神。不虛構,不降低,與不拔高,都是寫實的重點要求。可惜,編劇導演楊子并不懂得或者尊重這個常識。這位編劇導演以往的作品評分,似乎可以證明這一點。

《戀愛三萬英尺》3.4分,《宅男總動員》3.7分,《對不起,我愛你》4.2分。即便是在評分虛高的《喊·山》當中,也呈現了寫實能力嚴重不足,編劇導演對于所呈現地域和角色的過分陌生,造成整部電影錯誤頻出。

編劇導演楊子缺乏一種寫實的真誠感,卻會很多并不好看的花架子。《龍馬精神》當中塑造的近乎全部角色,都失真嚴重。而為了彌補這種失真,楊子選用了大量的所謂的好看的橋段去填充,最終造成這部電影的所有好看的瞬間,都是人家成龍以前拍攝的影片截取。而大量影片截取的堆砌,又造成了這部電影叙事上的沉悶感。

然後說《龍馬精神》的沉悶感,和煽情的無度。

雖然楊子導演試圖拿大量被特效拼接出來的“人馬瞬間”來湊足時長,湊足看點,但《龍馬精神》整部電影依舊沉悶無趣。這種沉悶感主要源于,編劇楊子會喊龍虎武師精神的口号,卻不會講一個龍虎武師精神的好故事。影片開局,因為口号的存在,尚且能看,等到了中途,因為編劇能力的匮乏,就已經故事渙散了。到了影片的後半程,編劇已經不知道應該如何收尾了。最終的結果,就是各種煽情,煽一個情之後,就再煽另一個,直到湊足影片時長。

電影劇本創作,講頭、腰和尾的關系。楊子近乎全部的影片,都在腰部無力,尾部隻能硬煽情湊時長。腰部的無力感,造成了整部電影的垮掉。尾部的煽情,又造成了整部電影的沉悶,和最終走向“小作文”的水準。編劇試圖用廉價的眼淚掩蓋自身編劇水準的不足,但最終,卻掩蓋不住,淪為電影當中的大尴尬。

繼而說這部電影的硬轉折。

這其實就是腰部無力的問題。好的電影劇本,在腰部内容的時候,當然要有轉折。但所有的轉折,都需要水到渠成才行。《龍虎武師》當中,為了呈現龍虎武師們的工作危險極高,就來了一個硬轉折,男主的女徒弟,直接被爆破紮傷,造成下肢癱瘓。男主角則直接從馬戰當中摔下來,造成昏迷等等。

這些轉折,都太生硬了,為轉折而轉折,為小作文而小作文了。這類内容,剛一出現,便寫滿了目的性:影迷們注意啦,我要感動你們啦,你們哭啊。編劇楊子的劇本駕馭能力,極低,大量内容,還沒露出來,就讓影迷們知道了他的目的性。

可以說父女情了。

父女情的電影,當然有很多優秀的。但是,楊子這一部,屬于典型的西方叙事之下的拾人牙慧。父女之間,從誤會,到幫助,到最終和解,這是典型的西方商業電影的叙事老套路。楊子把這個老套路直接搬過來,毫無創新地就使用起來,造成整部電影的骨架已經缺乏原創價值。

同時,這種老套路的西方叙事,隻适合于爆米花特效大片,因為故事主幹已經非常薄弱,隻能拿爆米花特效去填充了。《龍馬精神》拿了人家的老套路,卻拿不出爆米花特效,最終的結果便是,故事薄弱,讓影迷看開局,就知道結尾,最終,整部影片煽情無度,絮絮叨叨,沉悶非常。

最後,說一些影片當中的常識錯誤。

從我個人角度來講,這樣的拾人牙慧式的電影,真的沒有必要浪費時間,多次觀看。是以,我隻提兩點影片當中非常膈應人的錯誤。第一點錯誤,剛出生的小馬駒不是影片當中那個樣子的,而是更小,更弱。導演楊子不知道是缺乏基礎生活常識,還是拍攝上故意偷工減料,把一匹馬染上墨汁之類的東西,就假裝剛出生的馬駒了。略微有生活常識,看到這個所謂的剛出生,都會發笑,太糊弄事兒了。

第二處錯誤,男配角有句台詞說:證據确鑿。注意“鑿”的發音。正确的發音是“zao”.男配角的發音則是“zuo”。這麼明顯的發音錯誤,是編劇導演楊子故意為之的,還是男配角自身文化水準低,造成的不認識台詞呢?即便是男配角文化水準低,那拍攝的時候,全劇組,都發現不了這個問題嗎?後期制作的時候,所有從業人員都發現不了嗎?這種錯誤,放在院線電影當中,真的是工作上的不專業,不認真,不用心。(文/馬慶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