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則要求前妻“退錢退房”的判決引起了廣泛關注,事件的主人公是一對年輕的夫婦,5年前,因妻子翟欣欣索要千萬離婚費,IT男蘇享茂跳樓自殺,一時間轟動全網。
蘇享茂是北京郵電大學碩士畢業生、知名網際網路科技公司創始人,年紀輕輕就擁有千萬身家。
沒想到,在見到翟欣欣後的300多天裡,他的生活瞬間從雲端跌入地獄,不僅所有财産都被榨幹,還在“你死呀!你去死呀!”的威脅聲中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為什麼這樣一位在學業、事業上都一帆風順的精英男,最終卻敗倒在了“蛇蠍美人”的手中?
家有男孩的父母,又要如何避免孩子成為學業上的高人、情感上的矮子呢?
01
寒門學子、創業精英與情感PUA
回顧蘇享茂和翟欣欣的戀愛過程,會發現情感操控其實早有端倪。
通常,男女雙方第一次見面,都要詳細了解對方的情況,和對方相處一段時間才能判斷出對方是不是真的适合自己,而翟欣欣初見蘇享茂後,就頻繁給他發消息,說自己喜歡上了他。
後來,翟欣欣更是不斷明示暗示蘇享茂給她花錢。見面三四天後,她就給蘇享茂發送了一段視訊,裡面是一棟漂亮的别墅。
為了向面前喜歡自己的女孩展示财力,蘇享茂立即把自己所有的賬戶資訊截圖發給她。
翟欣欣知道他的家底後,更加變本加厲,前後向蘇享茂索要了300餘萬元的奢侈品,要求他在海南為自己購置别墅,甚至到了民政局門口,都要讓蘇享茂支付45.8萬後才能領證。
結婚後,翟欣欣也沒有像蘇享茂所期望的那樣“消停”一些。她拒絕和丈夫一起居住,如果不能滿足她的要求,就必須離婚,而離婚還需要給她千萬賠償金,否則就曝光丈夫公司的秘密。
而這個時候,蘇享茂哪裡還拿得出一千萬呢?最終,在翟欣欣百般羞辱,甚至帶人上門騷擾之下,他結束了自己年輕的生命,此時距離他們結婚隻有短短的41天。
那麼,為什麼蘇享茂會成為情感PUA的對象呢?
蘇享茂出身寒門,是家裡最小的兒子,在父母、哥哥姐姐的呵護下,他的成長幾乎沒有遇到什麼坎坷。
一路努力學習、成績優異的他,考上了北京郵電大學的碩士研究所學生,畢業後更是搭乘網際網路行業的東風,創辦了自己的公司——北京曳尾科技有限公司,專研網際網路即時通訊。
校園時期,蘇享茂一心撲在學習上,對感情之事毫不分心,畢業後又忙于自己的創業公司,從來不知道談戀愛、喜歡别人是什麼感覺。
當他面對貌美如花、出身不凡,又對他“一見傾心”的翟欣欣時,立刻就掉進了情感的漩渦,被虛假的愛情所蒙蔽。
可以看出,蘇享茂身上有諸多沖突的特質:優秀但自卑、多金但單純、缺乏經驗但向往愛情。
單純有錢使他成為被狩獵的目标,心中的自卑是他的軟肋,讓他輕而易舉就被牽着鼻子,走向萬劫不複的深淵。
02
擺脫情感操控,關掉心中的“瓦斯燈”
心理學家通常用“瓦斯燈效應”來形容情感操控,它通過對受害人的長期否定、打壓,扭曲受害人眼中的真實世界,進而達到心理操控的目的。
就像打開的瓦斯燈會使人中毒、感到眩暈一樣,“瓦斯燈效應”也會讓受害者産生慢性的心理中毒,造成對自己、對世界、對人際關系的認知偏差。
那麼,什麼樣的人容易受到“瓦斯燈操縱”呢?
一方面,瓦斯燈操縱中的受害者都有一定程度的自卑心理,容易産生自我懷疑、自我否定,是以輕易就會被操縱者所利用。
另一方面,受害者對外界常常有着盲目的、無條件地信任,會不斷對操縱者進行美化,允許操縱者定義自己的世界。
這二者共同構成了被操控的理想條件,是最容易被盯上的受害者類型:他們出身平凡,依靠着自己的努力獲得了一些成就,但内心深處的自卑感讓他們不敢相信自己配得上美麗聰慧的另一半,哪怕這種外表隻不過是操縱者不完美的僞裝。
于是,在面對一份來之不易的情感時,他們隻能不斷退讓和妥協,一次次降低自己的底線。
為了避免孩子掉進情感PUA的陷阱,父母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着手提升孩子的思維和能力:
一是培養孩子正确的自我認知,既要看到自己的不足,又要認識到自己的優勢所在,不要過度打壓孩子,避免養成孩子的自卑心理。
二是培養孩子正确的情感認知,明白感情不是一個人對另一個人無條件地付出、包容和妥協,而是雙方共同的磨合和成長。
父母要讓孩子知道,世界并不都是單純美好的,我們要時刻準備好與黑暗的鬥争。
03
識别男孩成長危機,養育孩子别掉坑
許多父母在養育男孩時,都會有這樣的想法:反正是男孩子,養得粗糙點也無妨,就不必花那麼多精力了吧。
然而,男孩的教養方式雖然與女孩不同,卻一樣不能馬虎,否則一個不留神,就容易掉進這些“坑”。
學業危機
在公務員、教師編考試中,一個越來越突出的現象是,男生越來越考不過女生了。一些機關為了多招男生,會為男生設定單獨的招錄通道,甚至出現了筆試分個位數卻被錄取的情況。
也有很多家長發現,孩子班級裡學習好、擔任班幹部、性格成熟的孩子,大多數都是女孩,而在學曆越高的地方,男女比例失調的現象就越嚴重。
這反映了男孩所面臨的普遍問題:學業危機。
與女孩相比,大多男孩小時候貪玩、注意力不集中,語言、情商等方面的發展也比較緩慢,在考試應試的時候拼不過女生。
自尊危機
在傳統的教育模式下,家長常常教育男孩要堅強、獨立,“男兒膝下有黃金”、“男兒有淚不輕彈”,是以男孩的自尊心往往要強于女孩。
是以,當男孩感到自己的自尊被侵犯時,往往會産生強烈的情緒反應。
比如說,青春期的男孩變得叛逆,就是因為父母的要求與孩子的自尊心産生了嚴重沖突,導緻孩子用比較激烈的方式來反抗父母的管教。
值得注意的是,這樣的自尊危機并不會随着年齡而消失,當男孩走上工作崗位、組建家庭,甚至養育孩子時,過度的自尊心都會對他們的人生産生負面的影響。
人際危機
人際關系指的是包括友情、愛情、親情、師生情等在内的一系列人際情感聯系。
語言學家黛博拉·坦納針對孩子的社互動動開展了一系列研究,發現女性在語言交流和表達方面表現更好,而男性在親密關系方面則有着天然的劣勢。
如果缺乏人際關系方面的教導與練習,就讓孩子直接面對社會中複雜的關系,孩子很可能會感到不知所措、盲目地信任他人,進而掉進别人提前布置的陷阱。
事件發生五年之後,翟欣欣終于受到法律的制裁,然而蘇享茂年輕的生命卻再也回不來了。
這告訴我們,情感操縱并不可逆,不是每個父母都有亡羊補牢的機會,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防患于未然。
在孩子成長的道路上,父母多一些贊揚,孩子就會多愛自己一點;父母多一些指引,孩子就會少走一點彎路。
願每個孩子都能擺脫情感中的“瓦斯燈”,遇到真正值得去愛的另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