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體壇銳評」“四不象”的國足,何時找到自己的套路?

作者:羊城派

溫/陽城晚報 全媒體記者 柴志

世界杯預選賽在亞洲12強賽四輪的較量中,中國隊主教練李鐵對陣四個截然不同的對手犧牲了四套完全不同的首發陣容,可以看出根據對手的實力,在戰術部署上付出了很多努力,但最終收效甚微。

國家隊通常的戰術打法和通常的陣型究竟是什麼?究竟誰是主要的開胃菜?對于這些問題,相信很多人都感到困惑!

「體壇銳評」“四不象”的國足,何時找到自己的套路?

中後衛繼續"變臉"

回顧前12名前四場比賽的陣型和首發名單,第一場對陣澳洲的比賽是4-4-2,中後衛組合是姜光泰和于大寶,第二場比賽是5-3-2,姜廣泰、張臨沂和萊昂搭檔三名中後衛,第三場對陣越南,李鐵激活了4-2-3-1陣型, 中後衛搭檔改為張臨沂和姜廣泰的40強正常陣型;

「體壇銳評」“四不象”的國足,何時找到自己的套路?

可以看出,國共在四場比賽中采取三種完全不同的陣型,隻有武磊、吳偉、王偉超、姜廣泰、張臨懯和閻俊淩都首發,也就是說,每場比賽都有近一半的首發調整。最關鍵的中後衛位置也不盡相同,除了前鋒和門将的位置都比較穩定,中場和防守線幾乎在場上"大變臉"。

防守,比穩定一直是生存的競争,意大利國家隊一直在洲際比賽中用具體風格的防守,而德國的德國戰車常年主力4-2-3-1陣型,其整體足球使他們成為比賽中最穩定的球隊之一。與日本隊在前12名的首發相比,雙後衛柴月和元托,防守左撇子尤杜,中後衛傅安建陽和吉田馬也是雷霆的主力軍。穩定的中後衛配置是球隊的基礎。

國足聯賽多變的開局可以算是針對不同對手的主動權,李鐵似乎在追求"改變原則",但歸根結底是對自己的實力沒有信心,而這種缺乏自信也感染了不少國腳。

既然陣型的改變沒有達到預期的目标,為什麼不能改變不變,從國足的實力和球員的特點出發,量身定做國家隊的陣型打法和固定的開局?

進球有俱樂部的"标記"

多年來,看着日本隊、泰國隊甚至越南隊逐漸形成了自己的足球風格,而中國隊則來自巴西、德國、荷蘭等足球強國,到最後的足球風格"四不一",進攻無法無天,防守淩亂。

「體壇銳評」“四不象”的國足,何時找到自己的套路?

事實上,很多國家隊在戰術體系的建設中都提供了"樣本"。德國體系來自拜仁慕尼黑,意大利體系是尤文圖斯,西班牙隊的風格在很大程度上被巴塞羅那複制。裡皮在最近12場比賽中的執教表現還不錯,更多的是利用自己球隊在廣州的進攻和防守體系。俱樂部的戰術體系與國家隊一緻,在傳統球隊中早已發展起來。

回顧國家足協在前12名打進的5個進球,除了吳偉的遠射送出送給沙特隊替補門将失誤外,王玉超送給武磊的兩次助攻,都算是兩位來自上海港崇明足球學校的球員之間的默契;

四球的路徑,可以看到中國超級俱樂部進攻體系的痕迹。李鐵在戰術體系建設上為什麼不能直接複制相對成熟穩定的俱樂部打法,因為裡皮四年前就開始結出果實,既然武磊作為核心戰術打法是不可行的;(欲了解更多新聞,請關注羊城餡餅 pai.ycwb.com)

源|羊城晚報 綿羊城餡餅

圖檔|視覺中國

|趙良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