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又一位主持人離開央視,鐵飯碗怎麼不香了?

作者:呆王希希

文丨希希

作為群居性動物,人類的生活工作往往需要一些身份證明,就市場認可度而言,央視主持人就是一個值得尊重的标簽,對于能夠成為央視主持人的那批人來講,他們也是觀衆心目中優秀的存在。

基于此,想要從事主持工作的人們開始想方設法得到央視的垂青,想要在央視舞台上得到施展自己才華的機會。

另外一方面,主持行業的更新換代也需要很長的時間,這就讓主持人入職央視的機率更低,而在央視主持陣容中站穩腳跟則更加困難。

又一位主持人離開央視,鐵飯碗怎麼不香了?

對于央視主持崗位的概述,足以證明該工作的重要性,這也是央視主持人的工作崗位被觀衆視為鐵飯碗的原因:有身份認可度、有市場影響力。

當然看好央視主持人的工作并非所有人的想法,也有年輕面孔選擇放棄央視的邀約,也有中生代主持人選擇在事業發展階段離開央視,他們選擇離開的原因各不相同,但可以肯定的是央視舞台不是所有人的選擇。

又一位主持人離開央視,鐵飯碗怎麼不香了?

那麼離開央視的主持人為何會進行該選擇呢?難道被觀衆所看好的央視主持崗位吸引不到他們嗎?

這個問題可以從多個角度進行回答,首先從央視和主持人之間的關系進行分析:工作意向的達成需要央視和主持人具備一緻的想法,其中離職與否則以主持人主觀判斷為标準。

又一位主持人離開央視,鐵飯碗怎麼不香了?

主持人選擇入職央視自然是為了實作自己的主持夢想,或者在央視舞台上施展自己的才華,一旦覺得央視舞台無法提供給自己更多機會,選擇離開或許是更好的決定。

要知道能夠入職央視的主持人自身也足夠優秀,除了主持人之外,除了央視舞台之外,實作自己的理想也能夠通過其他管道。

又一位主持人離開央視,鐵飯碗怎麼不香了?

就這個角度進行讨論的話,确定離職的張蕾顯然就是該原因。

在郎永淳、歐陽夏丹、蔡紫等主持人相繼離開央視舞台之後,中生代主持人代表張蕾的發展也開始朝向其他角度,她選擇以央視主持人的身份和觀衆告别,轉身以另外一種身份繼續追求自己的夢想。

又一位主持人離開央視,鐵飯碗怎麼不香了?

站在張蕾的角度,離開央視未嘗不是一個正确的選擇,即便央視是主持人們夢寐以求的舞台,但是對于張蕾來說似乎沒有足夠大的吸引力。

一方面是自己不被重用缺少主持大型晚會的機會,另外一方面則是越來越多新面孔被給予重用,對比之下讓張蕾的發展欠缺動力,也讓她在央視舞台上看不到自己成為門面的可能性。

又一位主持人離開央視,鐵飯碗怎麼不香了?

除了機會之外,央視主持人的薪資也沒有觀衆想象中那麼高,尼格買提面對鏡頭分享過自己的工資水準不超過五位數。

門面主持人的身份、北京生活的壓力,顯然這些薪酬很難和觀衆内心的預期達成一緻。

同時直播帶貨的網紅們卻屢屢曝出高收入的消息,對比之下内心難免産生落差,畢竟就硬實力來講,專業的主持人顯然碾壓那些網紅。

又一位主持人離開央視,鐵飯碗怎麼不香了?

當綜合對比之後,那些離職的央視主持人們對自己的未來有了其他方向的規劃,這個時候央視的鐵飯碗自然也就顯得不那麼“香”了,這也是央視主持人離職人數增加的原因之一。

又一位主持人離開央視,鐵飯碗怎麼不香了?

在此基礎上,央視依然在不斷重用新面孔,同時安排不同管道邀請新面孔完成入職,競争壓力的增加也是部分央視主持人選擇離職的原因。

總而言之,央視主持人這個标簽的背後其實還是一份工作,當這份工作不能夠讓主持人滿意的時候,選擇離開又有什麼錯呢?

-【全文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