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蘇聯為何被芬蘭打得顔面盡失?斯大林背鍋,他讓蘇聯紅軍元氣大傷

作者:米利翁

故事發生在二戰爆發前一周。

一個不被英法等國信任的人和一個被英法等國打壓的人走到了一起,他們決定抱團取暖。

這兩個人就是大林子和小胡子。

雖然兩人身處不同陣營,但兩個人有一個共同點:擴張的野望。

蘇聯為何被芬蘭打得顔面盡失?斯大林背鍋,他讓蘇聯紅軍元氣大傷

斯大林作為「大俄羅斯主義」的粉絲,繼承了沙俄對領土擴張的基因,立志收回曾屬于帝國的故土。

希特勒則為了德國的生存,決心占領東歐的原料産地。

兩人一拍即合簽定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秘密約定平分東歐,最終波蘭被蘇德一分為二,波羅的海三國也被劃歸蘇聯版圖。

鮮為人知的是,芬蘭也是兩兄弟秘密協定中被劃歸蘇聯的一部分。

可結果卻是蘇聯發動了兩次戰争也沒有拿下芬蘭全境,反而是丢盡顔面,慘勝而歸。

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蘇聯為何被芬蘭打得顔面盡失?斯大林背鍋,他讓蘇聯紅軍元氣大傷

芬蘭自獨立以來,蘇聯就一直在找茬。

焦點問題就是芬蘭邊境離蘇聯第二大城市列甯格勒(聖彼得堡)太近,直線距離僅32公裡,這對于蘇聯來說是個重大威脅。

是以蘇聯耍起了無賴,談判、威脅或嘗試颠覆芬蘭政府等方式輪番上陣。

芬蘭就覺得很冤啊,誰讓咱倆靠着,那怎麼辦嘛?

斯大林說,好辦啊,芬蘭并入蘇聯就沒有邊界問題了。

隔壁瑞典急了,下一個是不是就是我了?

面對蘇聯的無賴行為,芬蘭立國後的20多年裡一直以蘇聯為假想敵,盡量用外交手段來和這個不講理的鄰居周旋,避免熊急了咬人。

但蘇聯開口就是芬蘭小弟割塊地給哥哥,給列甯格勒點戰略緩沖區。

這種流氓條件放誰頭上都不能接受,況且有第一次就有第二次,兩國永遠都有邊界線,蘇聯永遠都有理由。

是以19世紀30年代以來的幾次談判,雙方都不歡而散。

于是蘇聯不想裝了,下定決心動手不動口。

蘇聯為何被芬蘭打得顔面盡失?斯大林背鍋,他讓蘇聯紅軍元氣大傷

1939年9月1日,大林子和小胡子兩兄弟按計劃起事,兩人聯手滅了波蘭,斯大林拿回了一半的波蘭領土和波羅的海三兄弟。

此時,隻差計劃之内的芬蘭還沒到手。

這個從帝國獨立出去的舊疆域在斯大林心中早已是囊中之物。

可無故開戰有損大國風範,總得找個理由才行。

10月5日,蘇聯給芬蘭發了條短信:速來莫斯科談判,否則後果自負。

芬蘭收到消息,馬不停蹄連夜坐頭等艙飛赴莫斯科,開始了為期一個月的「受辱之旅」。

談判中蘇聯舊事重提,以保護列甯格勒安全的名義提了幾個小要求:

芬蘭把卡累利阿地峽的蘇芬兩國邊境北移40公裡;

芬蘭把芬蘭灣内的幾個島嶼和雷巴奇半島割讓給蘇聯;

芬蘭把漢科半島租給蘇聯30年,蘇聯年付800萬芬蘭馬克租金;

芬蘭總共要割讓給蘇聯2761平方公裡土地。

提完這三點要求蘇聯慷慨的表示要補償一下芬蘭,願意把奧涅加湖西北兩倍于芬蘭所割讓地區的土地,共計5529平方公裡交給芬蘭。

蘇聯為何被芬蘭打得顔面盡失?斯大林背鍋,他讓蘇聯紅軍元氣大傷

為此斯大林還笑談,老子夠慷慨了吧,從來都是我拿别人的,什麼時候換過?

小小芬蘭,切莫貪心。

芬蘭代表聽完怒從心起,要不是在莫斯科早就掀桌子了。

蘇聯要的是什麼地方?

整個卡累利阿地峽,這是芬蘭最重要的工業區,還包括維堡這個芬蘭第二大城市。

芬蘭得到的是什麼地方?

5529平方公裡的樹林子。

更何況給不給還是個問題呢。

芬蘭人算是看明白了,這是談判嗎,這明明就是給開戰找個理由。

斯大林說,沒錯,你看的非常明白。

11月12日,芬蘭代表拒絕了蘇聯談判的提議。

11月20日,蘇軍制造「曼尼拉炮擊事件」,宣傳芬蘭給了蘇聯一炮,芬蘭否認。

11月30日,斯大林派出23個師,共計45萬人侵略芬蘭,「冬季戰争」爆發。

1940年2月第二階段又投入75萬人。

這場為期四個月的戰争,芬蘭投入20萬兵力,最終硬捍蘇軍120萬大軍,以10萬的傷亡換取蘇聯50萬傷亡,蘇聯慘勝。

蘇聯為何被芬蘭打得顔面盡失?斯大林背鍋,他讓蘇聯紅軍元氣大傷

蘇聯為什麼付出了這麼大的代價呢?

第一個原因是驕傲自大,戰略上輕敵。

蘇聯元帥伏羅希洛夫說:「在開戰之前,我們并沒有掌握太多關于芬蘭兵力、武器、戰力、素養等準确情報,甚至卡累利阿地峽的設防情況也了解甚少。」

在這種情況下,沒有把芬蘭放在眼裡的蘇聯認為50萬大軍足以實作目标。

可戰争爆發後他們才意識到,芬蘭人的戰術素養和單兵作戰哪能力以及芬蘭複雜的地形,不是50萬人可以拿下的。

于是蘇聯開始不斷調兵投入戰場,最後依靠120萬兵力,利用力量不對等的優勢耗死芬蘭。

第二個原因是寒冬來襲,地形不明,協同不靈。

雖然蘇聯軍隊也大都是在冰天雪地裡長大,可他們遇上了芬蘭曆史上有記錄以來最寒冷的三個冬天之一。

在蘇聯看來,這場戰争可以在嚴冬來臨之前就能結束,是以禦寒服裝沒有準備充分,蘇軍輕裝上陣準備打個閃擊戰。

可寒冬驟然來襲,蘇軍在芬蘭湖泊縱橫的地形、崎岖不平的道路和茂密森林裡造成兵力擁擠,步兵和坦克脫節,被依托地形而戰的芬蘭士兵逐個擊破。

蘇軍首尾難以相顧,舉措緩慢,指揮陷入混亂。

第三個原因蘇軍指揮官能力低下,經驗不足。

這是蘇軍慘勝的根本原因,參與這種戰争的蘇軍指揮官很少有熟練指揮軍隊的能力和經驗,沒有随機應變的能力和膽魄,也缺乏必勝的信心。

有些軍官甚至都無法建立和維護秩序,導緻大批部隊在後方閑散無事,化身街溜子到處遊蕩。

蘇聯為何被芬蘭打得顔面盡失?斯大林背鍋,他讓蘇聯紅軍元氣大傷

那麼蘇軍指揮官為什麼這麼拉胯呢?

大林子同志有話說:「能打,會打的都被老子團滅了。」

沒錯,一場大清洗下來蘇聯紅軍的軍官階層近乎團滅,直接斷代:

「5名元帥中的3人、4名一級集團軍級将領中的3人、12名二級集團軍級将領的全部、67名軍長中的60人、199名師長中的136人、397名旅長中的221人全部被斯大林嘎了。」

而蘇芬戰争就是蘇軍大傷元氣,指揮階層被團滅後的第一次出征,結果就是顔面盡失,慘勝而歸。

蘇軍以數倍于敵方的兵力出戰,卻一度被打得落花流水,傷亡慘重。

最終耗時4個月,才迫使派出20兵力,總人口300萬人的芬蘭屈服停戰。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