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國曆史十大謀略家之謀略鼻祖 姜尚

作者:季萌澤

2.朝歌歲月

朝歌是商朝的陪都。在這裡,姜尚遇到了一位舊相識,就是當年九姓會盟的林氏族長林虎。林虎那年與商軍作戰被俘,半路上逃掉了。後來逃到朝歌,隐匿在一位親戚家中。這位親戚在朝裡作官,替他張羅,開了一家客店,接待南來北往之人,生意倒還興隆。

林虎聽姜子牙說這些年一直在外流浪,嗟呀不已。兩個人回憶起當年九姓結盟時的盛況,再看着今日的遭際,真有恍若隔世之感。林虎說:“既然現在到了我這裡,賢侄就不必再操心生活上的事了,吃住我都會安排好。”

姜子牙知道林虎是豪爽痛快之人。便說:“叔父,在朝歌這地方能遇到您,我心裡非常興奮。我可以先住在您的店裡,但要自己做點小生意,不能總是靠您養活。”林虎問:“你準備做什麼生意?”子牙說:“複雜的事咱也幹不了,不如賣面吧,從磨房裡買幾袋面,擔到街上去叫賣,隻要能換口飯吃就可以了。”林虎見子牙決心已定,就說:“行,面由我買,再買一付籮擔,你挑到街上試一試,不行了再說。”

林虎替他把一切準備停當之後,次日一早,姜子牙就擔上面粉,上街叫賣去了。他從東市挑到西市,又從北街轉到南街,竟沒有碰到一個買面的。等到日落,隻好拖着沉重的步子回到林虎的店裡來。林虎一見此情,安慰道:“賢侄不必着急,萬事開頭難嘛,吃完飯好好歇息一夜,明日一定發市。”姜子牙自知晦氣,無話可說,悶悶地吃了飯便蒙頭睡去。

第二天早上,他又擔上面粉走街串巷。結果又是整整一天,沒賣掉一兩。眼見得又近黃昏,他覺得實在倒黴,便将面擔子停在一棵大樹下,坐在扁擔上歇息。

這時候,忽聽得“潑喇喇”一陣聲響,從東面飛奔來一輛戰車,四匹驚馬發瘋似的狂奔,車上卻無人駕馭。姜子牙見狀不妙,急忙躲避,但已經來不及了。車馬閃電般從他身邊馳過,車輪從面擔子上軋了過去,掀起的風浪把撒在地上的面粉刮得四處飛揚。姜子牙也被馬車挂倒在路邊,不能動彈。待他掙紮着爬起來時,車已不知去向,隻剩下被碾爛的籮筐、砸斷的扁擔和滿地的面粉了。姜子牙氣極,大叫一聲:“蒼天啊!你莫非要我死?!”便暈了過去。

半夜裡,林虎和夥計打着燈籠四處尋找,才在大樹下找着他,把他擡回店裡。數日後方慢慢恢複。

這時,朝歌東市豬肉看漲,不少生意人去外地販豬,運來倒賣,賺利不少。林虎聽到這個消息,告訴了子牙,并借給他銀兩做本錢。姜子牙大喜,去鄉間買回20頭生豬,晝夜不停地吆到朝歌。等他到達東市,東市的豬已經無人問津了。原來這幾日豬瘟流行,市人聽說豬有瘟病,便不買豬肉了,生豬也就沒人要了。姜子牙的20頭生豬果然也染上瘟病,兩三天内全都死亡。

姜子牙屢經挫折,近乎瘋狂。他病倒在床,不思飲食,隻是望着天花闆發呆。幸虧林虎特地派了一個夥計照料,又請大夫治療,又親自勸解安慰。如此過了一個多月,才漸漸康複。

一日,天氣暖和,姜子牙覺得店裡很悶,便出去散步。走到宰牛場,見門口貼了一張告示,說是屠場要招收一名屠夫,月薪紋銀十兩,願者可于次日一試。

姜子牙回到店裡并沒有将此事告訴林虎。第二天一早,便悄悄來到宰牛場。屠場主人給來應試的六人每人一頭牛,一把刀,要他們依次宰牛。前五名宰牛者,宰前都是先将牛的四蹄捆綁起來,然後絆倒在地,方才宰殺。姜子牙卻直撲牛頭,雙手抓住牛角,使勁一扭,便将牛推倒,就在牛将要倒地之時,“嗖”地一刀戳進牛的心髒,不讓牛有掙紮的機會。那動作連貫迅速,幹淨利索。屠場主人一見十分高興,六人中隻錄取了他一個。原來姜子牙年輕時喜好打獵,常常徒手殺死虎豹熊等猛獸,用的就是剛才這套技術。宰牛對他正合适。屠宰場過去宰15頭牛要兩個壯漢用一天時間才能宰完,現在,姜子牙一人隻用兩個時辰便宰完。屠宰場主人便又給子牙每月另加紋銀5兩。從此,姜子牙的生活便有了着落。

自從鎮壓了國内“叛亂”,平定了東夷部族,商纣王便得意忘形,自以為再沒有人敢和他作對了,于是便下令修建鹿台。

那管建築的大臣往日經常請姜子牙為他家宰牛,明白子牙的宰牛本領。是以他便召子牙為工匠們宰牛殺羊。

姜子牙為工匠們宰牛殺羊,一幹就是七年。七年之後,鹿台修成,那鹿台有百丈之高,直插雲霄,四面裝飾盡為美玉黃金,輝煌閃爍。鹿台落成,纣王和大臣登台觀覽後,心中大喜,遂降下旨意,要給建造鹿台的有功之人,全部加爵晉級,以示褒獎。建築大臣念起姜子牙宰牛殺羊有功,立即向纣王推薦,将子牙提升為大夫之職-專管一些宰牛、殺羊、屠豬之事。

姜子牙在商都朝歌宰牛屠羊、賣面販豬,已有好多年了。這些年來,他飽覽了商纣王的累累暴政,目睹了老百姓的斑斑血淚,深感腐敗的商朝滅亡是遲早的事。他聽說西岐有個周文王,正在勵精圖治,改革内政,省刑罰、薄賦稅,廉潔愛民,禮賢下士,為政以德,受到周人的衷心擁護,使國勢一天比一天強盛。心想,我要找機會投奔西岐,輔助文王,消滅商纣,為父母報仇,拯救天下百姓于水深火熱之中。

有一天夜裡,他與林虎閑聊,林虎告訴他,近來有一個“鳳鳴于岐”的故事:

周文王經常親自給種地的農民送飯,鼓勵農民種好莊稼。他還親自帶領王室成員下地勞動,和老百姓一樣過着勤勞儉樸的日子。他還教化西岐的人民孝敬父母,撫愛幼子,提倡公正節操,救濟鳏寡孤獨,使西岐成為禮儀之邦。由此,周原一帶欣欣向榮,引得周圍小國的老百姓攜兒帶女,投奔西岐。于是,西岐周圍的十幾個小邦國紛紛前來,要與周國結盟,尊文王為盟主。在結盟的那一天,文王登上祭壇,正在祭天,忽然從岐山飛來一隻神鳥,那鳥色彩斑斓,停在祭壇前面的高杆之上。大夫散宜生驚叫道:“此乃鳳凰也!”隻見那鳥長鳴一聲,聲震九霄,遠傳百裡。刹那間,從四面八方飛來千萬隻形狀各異的鳥類,罩于壇頂之上,圍着那隻鳳凰,旋轉飛舞,似在朝拜。朝拜完,群鳥舞蹈歌唱,那歌聲婉轉悠揚,令人陶醉。如此半響-那鳳凰才帶着群鳥向岐山飛去。于是,四方諸侯都向文王叩拜祝賀,說這是文王德感天庭,鳳凰是以來朝。鳳為百鳥之王,剛才正是百鳥朝鳳的奇觀。這正是文王将得天下,受八方來朝的征兆。

姜子牙聽了林虎講的這個傳說,中心下十分高興。他想:“纣王昏庸無道,文王賢明有德,兩相對照,何等鮮明!掃滅商纣,獲得天下者,一定是文王無疑。我要把商朝的内情弄清楚,将來投奔西岐時,也好幫助文王。”

林虎對姜子牙的心意早已洞察,但也不去點破。他又對子牙說:“還有一件大事,不知你知道否?”子牙問:“還有什麼大事?”林虎說:“纣王聽到鳳鳴西岐的傳說以後,大發雷霆,說這是文王妖言惑衆,圖謀不軌。已經派人把文王抓來,就要殺死他。”

姜子牙一聽,大驚失色,不禁連聲說道:“這卻如何是好?這卻如何是好?”

林虎見子牙已經憂形于色了,知道子牙心向西岐,便說道:“賢侄稍安。聽說西岐那邊已經派文王的長子伯邑考和大夫散宜生等人來到朝歌,用大量金銀财寶,賄賂商朝大臣。同時還給纣王送來了不少美女。纣王已經改變主意,不殺他了,現在已經把文王囚在羨(yu)裡。”子牙聞此方放下心來。又問道:“伯邑考、散宜生等人能救出文王嗎?”

“吉人自有天相。目前朝歌很多百姓和大臣都心向文王,他們正極力協助伯邑考和散宜生等人,救助文王。連我們做生意的人,都希望有朝一日,由文王來做天子,是以暗中紛紛捐獻金銀财寶,幫助伯邑考和散宜生救文王出獄。說實話,我林虎也捐了50兩銀子哩!”

姜子牙一把抓住林虎的手說:“叔父真乃深明大義之人,我這裡代文王向您施禮了!”

姜子牙在朝歌以宰牛為生,又做了官,日子慢慢好過了,于是開始給叔父林虎還帳。林虎本來堅持不肯收下,但姜子牙非還不可,也就隻好收下了。

一日,姜子牙回來的早,林虎陪他閑聊。林虎說:“賢侄,你這幾年生活安定了,大小也做了個官,也該娶妻生子,成家立業了,總不能一生就這樣過下去吧!”姜子牙說:“謝謝叔父美意,但我現在已經是快60歲的人了,還娶什麼妻,生什麼子?”林虎笑了笑說:“如果賢侄有意娶親,我倒認識一個姓馬的人家,叫馬才。他有個妹子叫馬珠,今年四十六七歲。他家離此不遠,我現在就去找他說說,看看情況怎樣。”說罷便出門去了,姜子牙也沒有阻攔。

晚上點燈時分,林虎笑吟吟地回家,一見面就給姜子牙說:“侄兒,我向你恭喜!馬家兄妹很中意你,他們說如果你沒有意見,就早點把這事辦了,也不必講究繁文缛節,不知你意下如何?”姜子牙心想,這樣也好。一來好給姜家留下後代,承繼香火,二來也不負林虎一片好心。于是就答應了。

林虎給他們擇了黃道吉日,準備好酒宴。喜日一早,請下一頂花轎,幾名鼓樂,吹吹打打,便将馬珠迎娶過來。新房就在林虎店内。

人說“新媳婦有三日勤。”馬珠過門之後,開始也還說得過去。誰料時間一長,真面目也就漸漸暴露出來。原來,那馬珠是個好吃懶做的女人。整天在西家串門子,東家扯閑話,不理家務。晚上卻不願入睡,要子牙與她取樂。早上不起床做飯,日上三竿還在被窩裡做着夢。那姜子牙每天一大早就要入朝做事,無奈隻好帶一個冷饅頭而去。午間歸來,馬珠胡亂弄些飯菜,如同打發叫花子一般,應付了事。幸虧子牙慣于吃苦,也不與她争論,倒還相安無事。如此湊湊合合,又過了一年,馬珠為姜子牙生了一個女孩,取名邑姜。小邑姜生得聰明伶俐惹人喜愛。長到7歲時,更加天姿聰穎,善解人意。子牙見她如此可愛,就把一顆心全都放在了女兒身上。閑暇時節,便教她些詩文書畫,邑姜一學就會,日漸出息。她還常常握着父親的那把青龍劍,指指劃劃,十分喜愛。姜子牙也就因勢利導,指導她學習劍術。

—日,姜子牙從屠場回來,時辰尚早,便約馬氏說話。馬氏隔着房門嚷道:“有什麼屁就放!老娘在這裡聽着!”姜子牙說:“你我夫妻一場,也算有緣,現在都上了年紀,且女兒邑姜伶俐,也算有了結果,還是和和睦睦地過日子為好,何必天天發火?”

馬氏說:“自從嫁到你家,沒吃過一頓好飯,也沒穿過一件好衣,這種日子我再也過不下去了。我已想了很久,和你的緣份已盡。隻有和你離婚,各走各的路。”

姜子牙見無法使馬氏回心轉意,遂找來林虎夫婦,林虎夫婦也好言相勸了半天,但馬珠離意已決,哪裡聽得進去?

姜子牙隻好寫了休書,由林虎作證,通報馬才将馬珠領回。姜子牙念及馬氏與他夫妻一場,且生下一個女兒,便将平生積蓄全部送給馬氏,以備後用,女兒邑姜便跟父親子牙一起過日子。

後來姜子牙遇到文王,一下子當上了文王的太師,榮耀非常。此時馬珠後悔不疊,便親自來到太師府,要和姜子牙複婚。姜子牙雖然尚未續弦,但對馬氏在他最困難的時候與他離婚,怎麼也不能原涼,他從廚下端來一盆冷水,“嘩”地一聲潑在地上,問馬氏:“你能把潑在地上的水再收起來嗎?”馬氏見狀,心知子牙對她已經死心,複婚已不可能,遂淚如雨下。回至家中,關起門來吊死了。姜子牙聽到馬氏自缢身亡的消息,想起她與自己夫妻一場,不禁流下了幾滴眼淚。他命人将馬氏的棺椁運回西周故地,舉辦了隆重的安葬儀式。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