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AIX學習記錄

IX上的使用者管理、組管理

使用者管理

smit user

直接建立使用者

mkuser username

删除使用者

rmuser username

更改使用者的屬性 smit chuser

新建立的使用者是不能登陸的,首先要有root使用者添加密碼,并且使用者在登入時會提示更改密碼

組管理

smit group

安全檔案

/var/adm/sulog 用于記錄su記錄

/var/adm/wtmp 使用者的曆史登陸資訊 用who /var/adm/wtmp來檢視

/etc/securlty/filelogin

/etc/password

/etc/group

/etc/securilty/limi。。 fsize 限制建立檔案的大小,任何值為-1的都是不限制, nofiles限制用時打開檔案的數目

/etc/security 限制使用者的...

cat 。sh_history 使用者執行的指令

alog boot 啟動日志

alog -s -l min 網絡安裝程式的提示

alog console

alog是制定大小的檔案,寫滿後會覆寫之前的log

裝置管理

裝置資訊記錄在ODM庫中的

lsdev -P檢視系統中預定義的裝置

lsdev -C 目前已經裝的裝置

cfgmgr 裝載裝置(支援熱插拔的裝置)

prtconf 配置資訊

lscfg 配置資訊

lsarrt -Er mem0--記憶體 檢視裝置詳細資訊

lsarrt -Er intt0

删除一個裝置 rmdev -l hdisk1

rmdev -dl disk1 徹底删除

錄音帶機的操作(tape)

lsdev -Cc tape

tctl -f /dev/rmt0 倒帶

tctl -f /dev/rmt0 offline 出倉

tctl -f /dev/rmt0 fsf 2

tcopy /dev/rmt

終端、序列槽

tty裝置

列印機的操作

smit printer 來設定

軟碟和光驅

dosdir 檢視軟碟上的内容

lslpp -l bos.dos.utils 需要有這個包

光驅

mount -rv cdrfs /dev/cd0 /cdrom

unmount /cdrom

網絡管理

lsdev -Cc adapter|grep ent

ifconfig -a 檢視配置

netstat -in

netstat -rn 檢視路由表

route add/delete 重新開機失效

添加永久路由 smit route

如何檢視打開服務

lssrc -t 服務名

lssrc -t telnet /ftp

/etc/inetd.conf 定義使用那些服務,不适用那些服務

修改後,使用refresh -s inetd重新整理生效

設定成DHCP伺服器

NFS檔案系統

showmount -e檢視共享的目錄

mount ip:/lujing mountpoint

-------------------------------------------------------------------------------------------------------------------

UNIX入門

--------------------------------------------------------------------------------------------------

AIX啟動流程

1.AIX系統的模式

 normal模式 (多使用者模式)

 SMS模式 (沒有啟動AIX系統,從firmware啟動,做硬體維護)

 maintenance模式 (單使用者模式、沒有對外服務、做系統維護)

 diagnostics模式 (診斷狀态、要啟動AIX系統、做系統和硬體診斷)

 2.正常啟動的過程

 階段1:讀取ROM.POST,初始化基本裝置,裝入bootimage

 階段2:運作/etc/rc.boot1激活根卷,安裝/

 階段3:運作/etc/rc.boot2 ,裝入ODM資料和裝置檔案

 階段4:啟動/etc/init,PID為1,init啟動後運作/etc/inittab(運作每一個條目)‘

 init檔案是一個文本檔案,最好不要手動修改

 3.IAX系統之ODM

   AIX系統用一種獨特的方法來管理和維護系統的配置資訊,裝置資訊和關鍵産品資訊。所有這些資訊都儲存在/etc/objrepos,/usr/lib/objrepos和/usr/share/lib/objrepos目錄中,位于這些目錄中的檔案被稱為系統對象類。

------------------------------------------------------------------------------------------------------------------------

AIX的SMIT介紹

1.smit的介紹

可以完成99%的系統管理操作

采用階層化的方式

快捷方式進入

2.smit的基本用法

smit執行的指令存放在 /usr/bin/smit

smit有兩個版本:smit、smitty (圖形化下,輸入smit進入圖形見面的smit菜單)

圖形化得smit菜單選項和字元下的菜單是一樣的

smit tcpip;回車确認後,running代表指令正在執行、ok代表執行成功,filed失敗,在下面可以檢視失敗的資訊,/可以查找錯誤資訊特殊字元串

* esc+0完全退出,esc+3退回上一步

smit的快捷菜單

smit tcpip /smit chlv /smit mkuser(可以記住一些常用的方式皆可)

3.smit日志記錄(smit不會覆寫日志,通常由root執行,日志儲存在/(根)目錄下)

---不會記錄在指令行中執行的指令的記錄

smit.log 記錄smit操作的詳細資訊,時間、操作、指令、輸出...

smit.script 記錄實際運作指令(執行腳本),(多台機器執行統一操作的時候,可以記錄scriptr,在多台機器上執行)

smit。transaction

4.smit的四種螢幕類型(主菜單、對話框(*為必填項、+為可選項,[]填寫項可以自行填寫可以選擇)、選擇器(esc+7可以選擇多個-在可選的情況下,前面帶上>代表已經選擇))

 主菜單

 對話框(* 必填項,後面# 輸入數字 + 可以選擇 沒有的可以自行輸入)

 選擇器(esc+4(F4)彈出的對話框就是選擇器)

 指令執行輸出狀态:回車确認後,running代表指令正在執行、ok代表執行成功,filed失敗,在下面可以檢視失敗的資訊,/可以查找錯誤資訊特殊字元串

---------------------------------------------------------------------------------------------------------------------------

AIX系統裝置管理

1.lsdev |more 檢視系統的所有裝置

左側第一列:裝置名 第二列:狀态 第三列:裝置的位置号,子裝置在主裝置之下 第四列:裝置描述

2.lspv 檢視系統上的硬碟裝置

lsdev -l hdisk3

rmdev -l hdisk3 邏輯上删除裝置,改變狀态為defined

mkdev -l hdisk3 激活裝置,改變狀态為available

rmdev -l hdisk3 -d 從CDM庫中删除

cfgmgr 檢查系統新硬體并配置,

3.lsattr -El hdisk3 檢視裝置屬性

chdev -l hdisk3 -a start_timeout=60 修改裝置屬性(啟動逾時時間修改為60)

4.lsdev -Cc adapter (裝置類别)

lsdev -Cc disk (磁盤)

-----------------------------------------------------------------------

Oracle的安裝

 1.檢查

  lsdev -C |grep proc 處理器

  lsattr -El mem0

  lsps -a 換頁空間

  lslpp -l 檢查軟體包

 2.Oracle安裝

  配置.profle

  。dtprofile 删除最後一行前面的注釋,不管是在那登陸,都是。profile檔案生效

  使用者root使用者執行安裝腳本

  使用Oracle使用者執行./runinstall開始安裝

  export display=127.0.0.1:0:0

 --------------------------------------------------------------------------------------------------------

 AIX系統管理與監控

 1.AIX系統服務管理(SRC)

 lssrc檢視服務

 lssrc -a|more 檢視所有系統資料總管下的資源

 lssrc -s inetd 檢視inetd服務的資訊

 lssrc -s sendmail 檢視senmail服務

 lssrc -ls inetd 檢視inetd下所有的子服務

 lssrc -t telnet 檢視子服務telnet的資訊

 stopsrc 停止服務

 stopsrc -t ftp 停止ftp服務

 startsrc 啟動服務

 startsrc -t ftp 啟動ftp服務

 refresh 重新整理服務

 refresh -s inetd 重新整理服務

 2.AIX系統的程序管理

 ps -ef檢視系統運作的全部程序

 ps aux

 程序操作:

   結束程序: kill PID

            kill -9 PID 不可忽略的,強制停止

  3.性能監控

   topas

   左上角的一塊是反映CPU的使用情況:kernel核心使用的情況(一般不會太多),user使用者程序使用CPU的比例(主要關注),wait等待I/O完成的比例(高時要要就I/O讀取的..)idel空閑比例

   下一塊反映網絡接口的情況(如果網絡不正常)

   netstat -v ent1 檢視到相應網卡的詳細資訊,有木有沖突包...

   中間下一塊:磁盤的使用情況

    磁盤的名字  busyz(>85時磁盤繁忙)

   左下角:程序情況,列出占用CPU高的程序

   右上方:事件和隊列(分析時一般不涉及)

   右中間:記憶體資訊

    有大量的pyspin、pyspout有大量的進出時。。。

    記憶體洩漏:申請記憶體後,沒有使用也沒有釋放,消耗系統的記憶體

   右下角:

 vmstat 2 10(檢視記憶體和CPU的情況)2秒重新整理一次,重新整理10次

 iostat 2 10 (I/O情況)

 3.故障監控和檢查

   檢視故障燈

   HMC

  **檢視AIX系統日志

   errpt 檢視系統中有哪些報錯

   标示符 産生時間 類型T 類C 資源名 報錯描述

                    P     H

   errpt -a -j 标示符   檢視一條報錯的資訊

   errclear 0 清楚所有的報錯資訊

  4.診斷系統軟硬體

   diag

  5.snap資訊收集

a.snap -r 清除以前的資訊

 --如果以前未做過snap系統會報錯說明沒有可清理的内容,顯示“nothing to clean up”

       --如果以前做過snap,顯示Do you want me to remove these directories (y/n)?回答“y”

b.sngc -gcl 收集資訊

 等待資訊收集完成

c.完成後通過FTP到主機,用binary方式下載下傳

 /tmp/ibmsupt/snap.pax.*(snap.pax.Z 或者snap.tar.Z) 

ai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