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低碳經濟兩大主線及13條分支投資機會全景掃描

從12月7日,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在丹麥首都哥本哈根緊鑼密鼓地舉行。昨日開始,各方代表将逐漸進入到對協定草案的核心讨論之中,本周末(18日)将上演大結局。雖然哥本哈根協定最新草案——長期合作行動計劃(LCA)和《京都議定書》的最終版本尚不确定,各國對到2050年,全球共同減排的目标還有分歧,但全球加大限制碳排放力度是明确的。以低能耗、低污染為基礎的“低碳經濟”已然成為全球熱點,節能減排和新能源建設是實作低碳經濟的兩大重要途徑。

    從國内資本市場的角度來說,低碳經濟概念主要涉及新能源與節能減排兩大闆塊。其中,新能源闆塊包括風電、核電、光伏發電、生物質能發電、氫能等5大分支;節能減排闆塊包括智能電網、新能源汽車、建築節能、半導體照明節能、變頻器、餘熱鍋爐、餘壓利用、清潔煤發電和清潔煤利用闆塊(包括CMD項目)等8大分支。國内各大實力機構對相關行業的各種研究報告數量衆多、繁雜且多有重疊,我們彙總包括中信證券(600030)、中信建投、招商證券(600999)、長江證券(000783)、申銀萬國、長城證券、海通證券(600837)、世紀證券、安信證券等數十份研究報告,在此将盡可能多的相關上市公司分類呈現出來,以期對廣大投資者的投資決策有所幫助。

  新能源主線5大分支

  1。風電:風電行業業績确定性強,估值有優勢,具有較強的防禦性。根據風電産業鍊的各個環節利潤的高低以及發展趨勢,首選龍頭整機生産廠商和核心零部件生産廠商。具體公司包括:金風科技(002202)、湘電股份(600416)、東方電氣(600875)(整機);中材科技(002080)(葉片);華銳鑄鋼(002204)(鑄件/風機輪毂);天馬股份(002122)(風電軸承).

  2。核電:核電在營運穩定性、盈利能力方面都有較大優勢。目前中國核電裝機容量906萬千瓦,預計到2020年中國核電運作裝機容量7000萬千瓦,在建3000萬千瓦,10年增長約10倍。核電行業的高壁壘性使相關上市公司能充分享受行業發展帶來的收益。大型核電裝置制造商與核電細分子行業的龍頭企業,如東方電氣、海陸重工(002255)、中核科技(000777)、寶钛股份(600456)等值得關注,另外相關個股還包括上海電氣(601727)、哈空調(600202)、自儀股份(600848)、奧特訊、蘭太實業(600328)、海陸重工、方大碳素、嘉寶集團(600622)。

  3、光伏發電:三部委聯合釋出通知督促金太陽實施程序,中投50億元入股保利協鑫,這些都表明政府推動光伏市場發展的決心和信心。光伏上網标杆電價也有望在近期确定,标杆電價的确立将帶動中國光伏市場新的一輪需求。中國光伏産業正處于探底回升的階段,本土市場啟動是光伏産業複蘇的關鍵。依據太陽能行業需求回暖時,各環節的受益程度的不同。機構優先推薦高端薄膜電池廠商及零配件供應商,其次是晶體矽電池下遊或一體化廠商,再次是晶體矽電池上遊多晶矽。看好擁有光電一體化産業鍊的天威保變(600550)和航天機電(600151),以及在細分子行業具有先發優勢的金晶科技(600586)、江蘇國泰(002091)、杉杉股份(600884)、南玻A(000012)、中航三鑫(002163)、拓日新能(002218)、孚日股份(002083)、川投能源(600674)。

  4。生物質能發電:生物質能是世界第四大能源。全世界每年通過光合作用生成的生物質能約為50億噸,其中僅1%用作能源,但它已為全球提供了14%的能源。目前,國外的生物質能技術和裝置多已實作了規模化産業經營。美國、瑞典和奧地利生物質轉化為高品位能源利用方面已具有相當可觀的規模,分别占該國一次能源消耗量的4%、16%和10%。我國擁有豐富的生物質能資源,每年我國理論有生物質能資源50億噸左右,其中農作物殘留物占一半多。近年來,我國在生物質發電領域取得了重大進展。國家電網公司、五大發電集團等大型國有、民營以及外資企業紛紛投資參與我國生物質發電産業的建設營運。在油氣價格的不斷走高的背景下,該行業具有長期投資價值。凱迪電力(000939)拟通過定向增發的形式募集約18億元的資金投資建設7個生物質能電廠,其他涉及生物質能發電領域的上市公司還有華光股份(600475)、泰達股份(000652)、豐原生化(000930)、北海國發(600538)等。

  5。氫能領域:氫能是一種二次能源,它是通過一定的方法利用其它能源制取的。氫能經濟産業鍊包括,氫燃料電池、氫燃料電池驅動系統、制氯、加氫、加氫站建設幾個方面。相關的上市公司有同濟科技(600846)、中炬高新(600872)、科力遠(600478)等。

節能減排主線8大分支

  1。智能電網:智能電網包括發電、變電、輸電、配電、用電五個環節,特高壓、柔性輸電、數字化變電站、智能電表四個環節将會首先受益于智能電網投資。值得關注的上市公司包括特變電工(600089)、榮信股份(002123)、國電南瑞(600406)、長園集團(600525)、科陸電子(002121)、思源電氣(002028)、長城開發(000021)。

 2。新能源汽車:我國政府正不遺餘力推動新能源動力汽車發展,未來政策的重點将放在消費補貼和關鍵技術推廣上。新能源汽車産業鍊包括礦産資源、電池材料部件與子產品、新能源汽車。涉及上市公司相當多,宇通客車(600066)、金龍汽車(600686)、福田汽車(600166)、中通客車(000957)、安凱客車(000868)、時代新材(600458)、一汽轎車(000800)、上海汽車(600104)、萬向錢潮(000559)、長安汽車(000625)、長城電工(600192)、同濟科技、新大洲A(000571)、卧龍電氣(600580)、甯波韻升(600366)、複星醫藥(600196)、江蘇國泰、杉杉股份、科力遠等。

  3。建築節能:根據建築業協會智能建築專業委員會和賽迪咨詢預測,預計未來三年智能建築面積增速達20%,2008年智能建築專業委員會統計市場容量超過300億元,預計到2010年全國智能建築市場容量将達到2000億元。建築節能已日趨成為建築智能化的發展方向,其核心業務是建築電氣節能改造。智能建築行業的核心投資要素是智能建築面積及建築節能改造面積增長率将超過20%,符合節能減排和集約式經濟增長模式發展方向。申萬預計,未來幾年建築電氣改造面積增速超過30%,2008年市場容量超過30億元。目前,國内企業占據智能工程業務市場,兩類企業成為市場主體——建築智能內建方案提供商和建築電氣裝置制造商。從事智能建築行業的上市公司包括:同方股份(600100)、泰豪科技(600590)、延華智能(002178)和華東電腦(600850),另外具有核心技術優勢的智能建築安防裝置供應商大華股份(002236)也值得關注。

  圍繞建築,除了節能電氣化改造之外,節能建材還有廣闊的市場前景,在建築環節運用各種新型節能材料如新型牆體材料、保溫材料、門窗材料等,在老建築改造上還包括外牆節能改造。招商證券看好居于優勢地位的子行業龍頭企業,涉足節能建材相關産業鍊的上市公司包括北建立材(000786)、海螺型材(000619)、南玻A、煙台萬華(600309)、紅寶麗(002165)等。

4。半導體照明節能:國家半導體照明工程研發及産業聯盟副秘書長阮軍日前在業界研讨會上表示,明年我國會持續推動LED照明,包括發改委拟将LED照明納入補貼範圍,以及地方政府對LED路燈進行補助。LED照明市場若能大規模啟動,對于行業發展絕對是飛躍性的提升,僅需要想像一下龐大的家用照明、路燈、景觀燈全部換成LED燈,投資者已能自行估量市場大小。業内調查公司預計,随着技術進步和應用領域的開拓,到2012年LED照明市場規模将達到16億美元,期間複合增長率為37%。在LED領域,除去市場較為熟悉的三安光電(600703)、聯創光電(600363)、同方股份等,下遊燈具中浙江陽光(600261)、雪萊特(002076)、佛山照明(000541)有望受益;光伏建築一體化和智能建築方面除泰豪科技、延華智能外,太陽能薄膜電池廠商及上遊原材料廠商也會進入受益序列,如南玻A、金晶科技等;幕牆方面則還有方大A(000055)、中航三鑫;節能材料方面以北建立材、煙台萬華為代表。

5。變頻器:變頻器作為節能降耗減排的利器之一,在電力裝置中的應用已經極為廣泛而成熟,是以,對于變頻器廠商而言,在未來三十年,變頻器,尤其是高壓變頻器在電力節能降耗中的作用極為明顯,是以,變頻器也成為越來越多電力行業改造技術的首選。主要的上市公司有智光電氣(002169)、科陸電子等。

  6。餘熱鍋爐:在節能、環保政策的大力推動下,餘熱鍋爐的需求迅猛增長,市場容量巨大。随着煤炭為主的能源價格上漲趨勢确定,餘熱鍋爐的應用領域不斷擴大。瓦斯輪機循環發電機組增長迅速,發展前景極為廣闊。餘熱鍋爐是瓦斯輪機循環發電的重要裝置,瓦斯輪機發電的高速發展必然帶動瓦斯輪機餘熱鍋爐的高速發展。主要上市公司有海陸重工、川潤股份(002272)、華光股份、上海電氣、東方電氣等。

  7。餘壓利用:餘熱餘壓利用工程主要是從生産工藝上來改進能源利用效率,通過改進工藝結構和增加節能裝置以最大幅度的利用生産過程中産生的勢能和餘熱。作為“十一五”期間國家十大重點節能工程和建設節約型社會重點工程之一的“餘熱餘壓利用工程”及相關技術應用正逐漸推廣。随着能源價格的節節升高,餘熱餘壓利用的投資回報逐漸被人們認可,餘熱餘壓利用對企業節能減排工作也日趨重要。鋼鐵、煤炭、建材、化工、紡織、冶金等行業相關公司在未來該項目上的推進值得關注。

  8。清潔煤發電和清潔煤利用闆塊(包括CMD項目):富煤貧油少氣的資源條件,決定了火電為主體的能源格局短期内不會改變,發展無污染的清潔煤發電技術是我國實作低碳經濟的關鍵。雖然目前有整體瓦斯化(000968)聯合循環發電技術(IGCC)及碳捕集與封存(CCS)兩種技術,然而CCS目前成本過高,IGCC雖然也存在成本問題,但在循環效率、廢物利用、碳減排、節水等方面優勢明顯。以IGCC系統各環節裝置商來說,氣化爐部分的上市公司有華光股份、海陸重工、東方電氣、科達機電(600499)等,瓦斯輪機有東方電氣、上海電氣,空分爐方面則有天科股份(600378)。

  對于CDM項目來說,歐美國家對高耗能高污染行業開征“碳關稅”,将成為我國企業發展CDM項目的最大動因。産業要提高能效更新換代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高耗能行業要規避或彌補“碳關稅”的影響,通過CDM項目獲得收益是比較現實的選擇。目前我國開發CDM項目的上市公司多集中在化工領域,未來可拓展到煤炭、鋼鐵、水泥、造紙等其他行業。CDM項目雖然有相當的想像空間,但實際受益如何要視上市公司情況而定“。如寶鋼股份(600019)、國電電力(600795)開發的CDM項目,每年一個多億的收入相對公司總收入來講并不突出,是以受益更多的是中小規模公司。有CDM項目的上市公司還有神馬實業(600810)、柳化股份(600423)、興化股份(002109)、川化股份(000155)、韶能股份(000601)、三愛富(600636)、巨化股份(600160)、天富熱電(600509)等,但有些公司的貢獻收益要等明年之後才能兌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