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時報(www.chinatimes.net.cn)記者 闫曉寒 盧曉 北京報道
由ChatGPT引發的“新一代AI技術”的爆發,也讓雲服務廠商赢得了更多投資者的青睐。作為二級資本市場上為數不多的獨立雲廠商,金山雲自今年3月以來,在港股市場股價開啟新一輪上漲行情。截至4月4日收盤,金山雲股價一個月時間漲超98%。今年以來,其股價累計漲幅超過126%。
伴随着金山雲股價上漲,今年整個三月份,科技巨頭之間圍繞生成式AI的競賽持續升溫。國外微軟投資的Open AI再度釋出更新後的GPT-4,谷歌正式推出旗下對标ChatGPT的産品Bard。國内網際網路大廠百度釋出類ChatGPT産品文心一言,360則公開展示具有類ChatGPT能力的360搜尋。隻是,當下GPT的火熱對雲服務廠商來說,是否能真正落到其實際業務中并實作商業化?
股價與業績倒挂
随着ChatGPT引領的AIGC持續催化,雲服務市場被認為市場空間廣闊,包括金山雲在内的雲服務廠商今年以來股價也随之起飛。除金山雲外,今年以來,A股的優刻得股價也上漲超過111%,青雲科技股價漲幅達155.3%。
尤其3月14日,Open AI推出GPT-4後,再次激發資本市場熱情。次日,金山雲股價漲幅達到21.8%,并就此拉開新一輪上漲序幕。
即便金山雲在3月29日于港股盤後釋出的年報并未顯示其業績出現明顯好轉,金山雲股價卻在這之後連續三天大漲。3月30日和31日,金山雲股價漲幅均超過13%。4月3日,其股價漲幅達到30.7%,當天金山雲5.65港元的盤中最高價為港股上市以來的最高點。而自3月6日至4月3日的一個月内,金山雲股價漲超150%。
不僅僅是港股,今年以來,金山雲在美股市場股價也上漲超過136%。而在金山雲于去年年底回港股實作雙重主要上市之前,其在美股市場已經曆經一年多的低迷期。
但股價飛漲的另一面,金山雲在2022年出現三年來首次營收負增長,虧損也再次擴大。
根據金山雲釋出的2022年業績報告,去年其81.8億元的營收同比下降9.7%;淨虧損為26.88億元,同比擴大68.9%。
金山雲在财報中表示,收入下降主要由于其主動縮減公有雲服務的傳遞規模及更嚴格地選擇行業雲服務項目。虧損擴大則是因為收購英國企業管理平台Camelot(柯萊特)的股份支付開支和港交所上市開支,以及裁員帶來的相關薪酬大幅上升。
不過,金山雲收縮低毛利的業務規模,也帶來了毛利的上升。去年金山雲的毛利同比增長22.3%,毛利率也由上年的3.9%提升至5.3%。
金山雲在财報釋出當天的業績電話會上表示,雖然公司的營收增速與過去相比放緩,但盈利能力大幅提升,“其實就是因為我們過去關停并轉了一些低品質、不可持續發展的項目。并不是我們不追求成長性,而是從過去單一追求成長性,變為追求高品質、可持續發展的成長性,這從長遠看更具備戰略價值。”
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長張孝榮對《華夏時報》記者分析認為,包括金山雲在内的雲廠商近期股價上漲與GPT熱有關。但金山雲的基本面沒有發生好的變化,2022年财報其業績出現進一步下滑的勢頭。金山雲自港股上市以來股價持續上漲,應源于短期資金炒作,從長期來看,金山雲股價并不具備持久上漲的動力。
GPT熱潮能否帶來新機會
雲服務廠商因ChatGPT爆發而被看好的原因在于,有觀點認為,GPT發展需要大量算力,會增加資料存儲和計算需求,進而擴大雲的市場。
在ChatGPT帶來的熱潮仍在持續之時,金山雲也在尋找其可能帶來的增量市場。
金山雲在上述電話會上表示,自GPT3.5釋出以來,公司保持高度關注并積極拓展相關業務的機會,GPT需要巨量的算力與資料,是以與雲計算天然高度耦合,無論是模型訓練還是場景應用,都需要雲計算為其賦能。
但張孝榮認為,這種需求隻是一個美好幻象,與大多數雲廠商并無關系。因為雲服務市場擴大的前提并不成立,即國内GPT的發展不僅目前達不到GPT3.0,後期也很難趕得上4.0、5.0。
金山雲方面強調自己不做大語言模型,并且其也同樣認為中國短期内很難真正作出達到美國水準的GPT4.0,但“不是隻有走大語言模型這條路,AI才有價值”。是以,金山雲選擇“退而求其次”,将GPT可能帶來的增長空間放在了中小型AI創業公司身上。
“60億到100億個參數的小模型在一些領域已經得到了非常鮮活的應用。我們認為,以GPT這個新一代的AI技術方向,小參數的行業應用模型可能在中國更具備現實價值。尤其是這一波AI創業公司中,未來大機率會逐漸細化到做很多具體行業的中小模型的研究上。這也是我們潛在的客戶來源,甚至成為我們未來的業務方向。”金山雲方面在電話會議上表示。
按照金山雲方面的解釋,由于頭部雲廠商也在做相關布局,是以AI中小型創業企業為保護商業機密,會選擇作為第三方獨立雲廠商的金山雲作為其算力提供的服務商。
不過,張孝榮并不認同AI創業公司更偏向選擇獨立雲廠商的說法,并且他認為這種小模型的AI創業公司數量很少,并沒有太多增長空間。
他同時表示,其實GPT并不能給金山雲帶來增長機遇。“GPT4.0技術正在部署到微軟雲Azure,大陸科技巨頭企業也在研發大模型以部署到自家雲服務。國内中小AI創業公司在選擇雲廠商方面,可以等待GPT4.0的微軟雲進入中國營運,也可以等騰訊、阿裡等雲廠商推出各自的基于AI大模型的雲服務。金山雲目前沒有看到在這個方向的投入,未來競争力将會受到一定影響。”
4月4日,記者就對公有雲業務表現預期及未來增量市場聯系到金山雲方面,截至發稿,暫未得到回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