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創作挑戰賽#
有提問者認為,航空航天專業和一些理工科專業,普遍男性占比更高。女性是不是,不适合科研或者能力不行呢?
其實,認為女性不适合科研或者能力不行,其實都是100多年前的老黃曆了。
19~20世紀,腦科學才剛剛發展,研究者發現男性的腦容量比女性腦容量大10%左右。
在不知道、不清楚其它任何變量的基礎上,當時的研究者直接得出了男性智商優于女性的荒謬結論,進而長期把女性角色限定在撫養孩子和家務之中,幾乎沒有從事科學事業的機會。
一直到20世紀初,随着心理學和神經科學的發展,人們才逐漸認識到,男女的大腦差異并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大。
時至今日,長達100年的時間,關于男女大腦之間差異,也有了足夠多的研究資料。
現代腦科學證明,雖然男性比女性腦容量更大,但女性具有同樣多的神經細胞和突觸連接配接,二者的工作能力是相當的。
由于女性的大腦更小,其實機關容量的工作效率反而比男性更高。是以,女性的大腦皮層更厚,皮層的複雜性也更高,皮層表面積與體重的比值也更大。
研究表明,雖然人類的腦容量占了智力因素的 6-12%,但大腦皮層厚度也提高了5%[1]。除此之外,白質完整性、大腦整體發育穩定性、頂額神經元網絡、神經元效率和皮層溝回,也對智力有着重要影響。
對于男性來說,額葉和頂葉的灰質體積與智商相關;對于女性來說,額葉和布羅卡氏區(語言中樞)的灰質體積與智商相關。
是以,男性在腦容量上的優勢,女性通過大腦結構進行了彌補。
除了大腦結構外,男女智商相關的測試也顯示,雖然男女優勢各有側重,但整體同樣沒有表現出顯著差異。
根據智商測試的内容不同,有的測試男性得分更高,而有的測試則女性得分更高[2]。一般來說,女性在記憶、語言上表現出更有優勢,尤其是在論文寫作和演講制作上面;而男性則在空間感覺、空間想象、心理旋轉中更有優勢[3]。
心理旋轉測試:哪個選項和題目中的圖像是相同的?
從進化的角度來說,我們的女性祖先需要在廣泛的區域尋找水果、蔬菜以及根莖,是以需要更好的記憶能力,交流能力,甚至視覺能力(一些女性具有四色視覺)。
而我們的男性祖先,因為狩獵導航的需要,是以進化出了更好的空間想象能力。
其實從科研的角度來說,男女互相搭配,可能更有利于科學上的成功。
當然,也有觀點認為,因為教育和選擇偏好的差異性,女性可能在閱讀上進行了更多的訓練,而男性則可能在想象上進行了更多的訓練。男女大腦差異,可能後天的影響占據了主導。
其實從現實中我們也能得到相似的結果。
例如,雖然我們往往有女性比男性更路癡的印象,但如果到具體的原因時,我們往往會發現,決定是否路癡的因素往往和長期以來的空間訓練有關。
對于長期訓練的女性,并不會路癡;而欠缺訓練的男性,同樣會路癡。
隻不過,有可能更多的女性從小便有識路依賴性,進而在成長過程訓練不足。
另外,即便曾有一些測試顯示男性智商更高,但在消除社會經濟因素的影響後,往往會發現男性的智商不再具有優勢。
例如,在美國以前的諸多研究中,發現男性在數學上表現比女性更優勢。但随着美國女性地位的提升,接受了更多的科學教育,女性與男性的數學差異明顯縮小,甚至最後并沒有多少差別。
諸多國家和地區的男性,之是以存在數學優勢,往往是文化因素的産物,和生物學性别差異無關[4]。
這些國家和地區,男女從小在科學上的接觸,是極其不平等的。
在家庭環境中,父母對孩子學習能力以及成功的期望,決定着孩子的自我認定以及未來表現。
例如,當父母與孩子進行大量科學知識的談話,可讓孩子在2年後對科學讀物的了解明顯提升。
然而,從全球範圍來看,父母向男孩解釋科學原理的可能性,往往是女孩的三倍。
在絕大多數家庭中,女孩和男孩是在完全不對等的科學環境中長大的。
而在足夠對等的家庭中,男孩的優勢會明顯縮小,甚至女孩可能表現出更有優勢。
這是因為,男孩和女孩大腦的發育快慢有所不同,一般來說女孩的大腦發育會更快,青春期之後,男性會逐漸趕上女性,随後不再有多大差異。
這就造成,在國小和國中,女生的計算能力往往略優于男生,在高中以後便逐漸沒有了差異。而在數學概念的了解上來說,不少社會環境往往形成女性了解更差的刻闆印象。但實際,消除教育傾斜的影響後,男女之間的差異便不再明顯。
考慮不同國家和地區的文化差異對兩性教育的影響時,研究顯示,男女兩性在生命科學上的性别差異最小,在實體科學上的差異較大,在數學上的差異是巨大的。
著名女實體學家居裡夫人
從學科性質來看,不難發現,從生命科學到數學,後者往往需要更多的思維和想象訓練。
女性數學表現更差的國家和地區來說,不僅女性相關的科學教育欠缺,帶給女性文化氛圍也往往與空間想象無關。
例如,在遊戲選擇上,男孩往往親睐第一人稱射擊、冒險遊戲、體育遊戲等動作類電子遊戲,而女性玩家則更喜歡解謎、卡牌、模拟經營等遊戲。
除此之外,在事物認知方面,女性也更傾向于以人為本,而男性更傾向于以物為導向[5],這也可能影響兩性在後天的選擇偏好。
長期訓練後,大腦皮層會經曆深度學習過程,突觸連接配接就會發生相應的改變,進而讓男女性在不同的領域表現出各自的優勢。
也有一些智力研究顯示,不同男性的上限和下限表現得比女性更差。
某些能力上,女性整體發揮都比較穩定,但一些男性表現比女性整體更差,而另一些男性表現得比女性整體更好。
也就是說,男人和男人的差異,可能比男人和女人的差異更大。
這其實,在腦科學和遺傳學上是同樣有依據支撐的。
女性左右腦之間的胼胝體比男性更大,她們的神經連接配接比起男性多30%。
通過對8-22歲的青少年進行腦成像,研究者發現,男性的大腦連接配接主要出現在單個大腦半球内部,而女性的大腦則有更多的連接配接把左右兩個半球連接配接了起來。
也即,男性偏向于使用單側大腦,而女性則偏向于使用雙側大腦。
男性更容易出色地完成一件事情,而女性更擅長同時處理很多事情。
具體到某一方面來說,男性在數學、空間知覺、以及運動能力上往往表現得更強。而女性則在語言、速記,以及社交等各個方面表現得更有優勢。
一些研究者還掃描并對比了男性大腦各部分功能區域,也同樣發現,不同男性之間的差異是大于女性[6][7]。
從遺傳的角度來說。
女性的性染色體是XX基因型,而男性是XY基因型。
Y染色體比X染色體短很多,很多X染色體上有的配對基因,它都沒有。
當男性的X染色體上,存在人類隐性緻病基因,而Y染色體上又不存在配對的健康基因時,就會導緻遺傳病的發生。而人類的X染色體上,具有較多的隐性緻病基因[8]。
是以,男性胎兒往往有着更多的先天缺陷和發育障礙,獲得遺傳病的發病機率和死亡率都遠遠高于女性。
這導緻男性的夭折率不僅更高,壽命也會大大縮短,同樣也可能導緻智商方差比女性更大。
總的來說,男女的大腦雖然存在一定的差異,但主要表現在分工的不同,整體上并不存在明顯的優劣之分。
目前航空航天女性從業者比較少,本質展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1、在大部分國家和地區,在家庭和社會中,相比起男孩,女孩從小受到的科學教育依舊是更欠缺的。這造成喜愛理工科和工程學的女性偏少,自然選擇專業的就更少,進而最終造成女性從業者更少。
但其實,我們不難發現,雖然女性進入相關領域的比率不高,但成為大牛的機率卻并不低。
2、認為相關專業應該男性去讀,也是造成女性選擇相關專業過少的重要文化因素。女性少了,相應崗位自然男性就會更多。但其實,對于已經選擇科研且同樣優秀的女性來說,她們的就業難度,并不比男性更高。
是以,有機會選擇的女性已經做出了選擇,而沒有機會選擇的,這個問題對于她們并沒有多少實際意義。
多少女孩心中曾有過燃燒着的科學火焰,但最終卻被父母無情地澆滅。
總之,要讓更多的女性參與到工程技術行業中來,最需要解決的是相對于男孩科學教育不足的問題。
隻要讓喜愛科學的女孩越來越多了,并讓他們有和男孩同等的教育機會,以後從事相關崗位的女性自然就會越來越多。
這将是一個水到渠成事情,,但也是足夠漫長的過程。
參考
- ^ Pietschnig J , Penke L , Wicherts J M , et al. Meta-analysis of associations between human brain volume and intelligence differences: How strong are they and what do they mean?[J]. Neuroence & Biobehavioral Reviews, 2015, 57.
- ^Hunt, Earl B. (2010). Human Intelligenc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National Ac ademy of Sciences (US), National Ac ademy of Engineering (US), and Institute of Medicine (US) Committee on Maximizing the Potential of Women in Ac ademic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Biological, Social, and Organizational Components of Success for Women in Academic Science and Engineering[J]. Acta Seismologica Sinica, 2006, 11(4):507-510.
- ^Hyde J S , Mertz J E . Gender, culture, and mathematics performance[J].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2009, 106(22):8801-8807.
- ^Kite M E . Gender, nature, and nurture.[J]. Archives of Sexual Behavior, 2003, 32(6):590-591.
- ^Ritchie, S.J., et al., Sex differences in the adult human brain: Evidence from 5,216 UK Biobank participants. bioRxiv, 2017: p. 123729.
- ^Ingalhalikar, M., et al., Sex differences in the structural connectome of the human brain.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2014. 111(2): p. 823-8.
- ^Bribiescas R G . Why Men Don't Live as Long as Women.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