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片,這個看似微不足道的小東西,卻是當今世界科技發展的核心要素。沒有晶片,就沒有智能手機、電腦、網際網路、人工智能、雲計算等等一切高科技産品和服務。晶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晶片的生産卻并不容易,需要高昂的投入、複雜的技術和精密的裝置。目前,全球晶片産業鍊分工明确,美國主導設計和制造,日本和荷蘭掌握關鍵裝置,中國則是最大的市場和消費者。
然而,近期有媒體曝光了一個驚人的消息:美國、日本和荷蘭之間存在一項關于晶片出口限制的協定,旨在遏制中國晶片産業的發展。這一消息引起了中國政府和社會各界的強烈關注和反對。中國在世界貿易組織(WTO)貨物貿易理事會上要求這三個成員國澄清該協定是否存在,如果存在的話,是否應該通知WTO成員并由WTO成員審查。中國認為該協定違背了WTO的公開透明原則,破壞了WTO規則的權威性和有效性,并呼籲WTO加強對這些措施的監督。
那麼,這一協定究竟是真是假?如果是真的,它對中國晶片産業會造成多大的影響?中國又該如何應對這一挑戰?本文将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分析。
一、晶片出口限制協定到底是怎麼回事?
根據媒體報道,美國、日本和荷蘭之間關于晶片出口限制的協定是在2022年底達成的,目前還沒有官方資訊。該協定涉及到23種半導體制造裝置,這些裝置是生産先進晶片所必需的。根據該協定,這三個國家将對向中國出口這些裝置進行嚴格審查,并可能拒絕或延遲發貨。該協定旨在阻止中國擷取最先進的晶片技術,并削弱中國在全球晶片市場上的競争力。
該協定被認為是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對華科技戰略的一部分。美國長期以來以國家安全為名,對來自中國的某些商品征收301關稅,并對華實施出口管制措施。美國認為中國是其最大的戰略競争對手,試圖削弱中國在科技領域的創新能力和競争優勢。日本和荷蘭則是美國的盟友,也是全球最重要的半導體裝置供應商,與美國有着共同的利益和目标。這三個國家通過這一協定,試圖形成一個針對中國的半導體技術封鎖聯盟。
二、晶片出口限制協定對中國晶片産業會造成多大影響?
晶片出口限制協定如果真的存在并實施,對中國晶片産業會造成一定程度的沖擊和挑戰。根據前瞻産業研究院《2023-2028年中國內建電路(IC)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中國內建電路産業主要分為設計、制造、封裝測試三個環節,其中制造環節是最為核心和關鍵的環節,也是最依賴進口裝置的環節。
據知乎專欄《中國晶片行業現狀分析》介紹,目前全球隻有美國、日本、荷蘭三個國家能夠生産先進的半導體制造裝置,而且這些裝置的市場佔有率高度集中。其中,荷蘭的阿斯麥公司(ASML)壟斷了極紫外光刻機(EUV)市場,這種裝置是生産7納米以下晶片所必需的。美國的應用材料公司(Applied Materials)和朗姆研究公司(Lam Research)則分别占據了刻蝕機和化學氣相沉積機(CVD)市場的近半壁江山。日本則在晶圓切割機、晶圓清洗機等裝置領域有着較強的競争力。
由此可見,如果美日荷三國對中國實施晶片出口限制協定,将會嚴重影響中國晶片制造企業擷取先進裝置的能力,進而限制中國晶片制造水準的提升,導緻中國晶片産業在全球市場上處于劣勢地位。同時,由于中國是全球最大的晶片消費國,如果供應鍊受到幹擾,将會影響中國各行各業對晶片的需求和使用,進而影響中國經濟社會發展。
三、中國該如何應對晶片出口限制協定的挑戰?
面對可能存在的晶片出口限制協定,中國不能坐以待斃,而要積極應對和化解。具體來說,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第一,加強在WTO等多邊貿易機構中維護自身合法權益。中國已經在WTO提出了要求美日荷澄清是否存在晶片出口限制協定的訴求,并指出該協定違反該協定違反了WTO的基本原則和規則,損害了中國和其他成員國的合法權益。中國應當積極利用WTO等多邊貿易機構,維護自身在全球半導體市場的地位和聲譽,争取更多國家的支援和了解,反對美日荷三國的不公平貿易行為。
第二,加大在晶片産業的投入和支援。晶片産業是一個資金密集、技術密集、周期長的産業,需要持續不斷的投入和支援才能實作突破和發展。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加快建設國家內建電路産業創新中心、國家新型顯示器件創新中心等創新平台,加強關鍵共性技術研發和産業化應用。中國應當加大對晶片産業的财政支援、稅收優惠、金融服務等政策措施,鼓勵社會資本參與晶片産業投資,促進晶片産業鍊上下遊協同發展。
第三,加強在晶片領域的自主創新和國際合作。晶片領域是一個高度全球化的領域,沒有哪個國家能夠完全自給自足,也沒有哪個國家能夠完全封鎖别的國家。中國應當堅持自主創新為主導,不斷提升晶片設計、制造、封裝測試等各個環節的技術水準和産品品質,縮小與國際先進水準的差距,形成自主可控的晶片技術體系和産業生态。同時,中國也應當積極開展與其他國家和地區的合作交流,參與國際标準制定,推動晶片産業的共同發展和進步。
總之,晶片出口限制協定是美日荷三國針對中國晶片産業發展而采取的一種貿易保護主義措施,旨在遏制中國在科技領域的崛起。這一協定對中國晶片産業會造成一定程度的沖擊和挑戰,但也會激發中國晶片産業更加努力地追趕和超越。面對可能存在的晶片出口限制協定,中國應當從維護自身權益、加大投入支援、加強自主創新和國際合作等方面進行應對和化解,堅定不移走自主研發之路,實作科技自立自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