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培養國小生健康心理的政策創新機制

一、尋找身邊的榜樣,激發學生克服困難的勇氣并形成堅強的意志力 

  那是在三年級下學期,班裡一位學習還不錯的同學,突然連續幾次忘記帶作業,我開始懷疑有問題。六一節那天下午竟沒來上學,經了解得知這位同學因覺得學習越來越難,由開始厭學到不想上學。我知道這位同學家庭條件很好,可以說是孩子的要求家長無不滿足。恰好那幾天我看了“做客生活幫”,正好播出了“中國的維納斯——薛玉霜的故事”,第二天我便在班裡讓同學們看了視訊。薛玉霜兩歲時被火車軋斷雙臂,6年中傷口不能愈合,8次截肢,失去了右臂和左臂下部。他身殘志堅,憑自己的嘴和腳,不僅學會了書法和縫補衣服,而且書法作品多次在全國、全省組織的青年書法比賽中榮獲大獎,曾在全國首屆殘障人士運動會上獨攬長跑和跳遠兩枚金牌。多年來,她不僅沒有讓社會救助,而且還無數次回報社會。當天晚上,這位同學就寫了一篇日記,決心要克服困難,不向困難低頭,而且長大了也要向社會獻愛心。這次觀看視訊,收到的教育效果讓我感受到了一絲成功的喜悅。此後,我十分關注生活中不斷湧現和報道的能教育和激勵孩子的人和事,如被稱為“向日葵女孩”的湖南女孩何平帶着弟弟上大學的故事;“用歌聲走路”的陳州等。這些榜樣的力量比起枯燥的說教更能激發孩子們戰勝困難的勇氣和力量,更有利于正确地面對枯燥和平淡的學習,進而形成堅強的意志力,去面臨許多困難和挑戰。 

  二、換位思考,和諧相處 [本文轉自:lunwen.1kejian.com]

  在學習和生活中,同學之間、舍友之間、同桌之間發生些摩擦、磕磕絆絆是難免的,但這都會給同學心裡帶來許多不愉快,甚至傷害。減少摩擦和沖突,讓大家更多地享受快樂,這也是作為班主任每天要面對和解決的事情。每當有事情發生時,我常常會問當事雙方:換做是你你會怎麼做?你覺得自己有沒有不對的地方,如果你做得不對應該怎麼辦?假如你對别人笑,别人對你什麼态度?你對同學多一些寬容和諒解,同學會怎樣對待你?讓學生明白,你尊重、信任、了解他人,别人也同樣尊重、信任、了解你,這樣才能建立良好的同學關系,同學之間才會和諧相處。 

  三、家校溝通,增強自信 

  記得有一次學校搞班級文化,經過和一位家長的溝通,得知班裡的一個同學在回家的路上哭了,說自己的美術作品怎麼沒入選張貼;而且這幅作品自己覺得很好,美術老師也說不錯;經了解是因他的英語和國文作品都沒按時上交,沒見到自己的作品上牆而失望。我跟家長說,還有幾幅很好的作品因為規格不同也還沒貼,正在選擇一個合适的地方把孩子的作品一塊張貼,後來把這孩子的那張作品和另幾張一塊張貼在教室的合适位置。這名同學很高興,第二天早早就起床了,跟媽媽說家長會一定要去看看他的作品。一張小小的畫竟激發了孩子的自信心,轉變很大,聽講更專心,課堂作業做得更快,正确率不斷提高,活動更積極。和家長真誠溝通,及時了解孩子的思想變化,更多地關注孩子的閃光點,能更大限度地激發孩子的自信心,會讓每一個孩子快樂學習、快樂成長。 

  四、開好班會,積澱成就人生的高度 [本文轉自:lunwen.1kejian.com]

  大家都知道,現在課程緊,課時也少,有的老師有時就利用班會做幾道題。幾年來,我深刻認識到:“态度決定一切”。如果沒有一個端正的态度,沒有一個健康的心态,即使多做幾道題也不會收到好的效果。學生有了一個健康的心理,學習積極性就會提高,學習能力就會增強,就能夠正确地面對各種挑戰,就會有更遠大的目标。教書育人是一項工程,怎能貪圖捷徑?讓學生認識到:人生通往成功的道路上又豈能貪圖捷徑,豈能滿心浮躁,豈能看重表面浮華;想成功就要能承受向下紮根時的平淡、寂寞與煎熬,隻有這樣才能長大成才,才能養成熱愛生活、 積極向上的生活态度,才能樹立遠大的理想和信念;隻有這樣才能性格開朗,目光遠大,心境愉快,才能勝不驕,敗不餒。正所謂“磨刀不誤砍柴工”,開好班會對國小生成就人生的高度意義重大。 

  我們要培養學生健康的心理,以愉悅的心境,飽滿的情緒,自尊自愛,善待自己,誠懇謙讓,團結互助;面對困難,要提高受挫力,不斷堅定自己的信念;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質,要以昂揚的鬥志面對生活的各類挑戰。隻有擁有了健康的心理,才能走向成功的人生。21世紀,人與人的競争,最終歸于心理的競争,誰比誰更能調節自己的心理,誰就能戰勝誰,誰就能成為這個社會最優秀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