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為何上雲就上阿裡雲,企業怎麼做阿裡雲

雲伺服器又稱為雲計算伺服器或雲主機,是雲計算服務體系中的一項主機産品。近年來,越來越熱的雲計算被推倒風口浪尖,各大中型企業紛紛把企業服務遷移到雲上,衆多的創業公司也把雲伺服器作為資料服務的首選。上雲隐隐地成為了大家的一種默契,使用傳統伺服器早就成為了例外。其實雲計算并沒有想象中的那樣“高大上”,隻有清楚為什麼上雲,用什麼雲,怎麼上雲等問題,才能發揮雲計算帶來的巨大作用。

為何上雲就上阿裡雲,企業怎麼做阿裡雲

首先企業為什麼上雲,換言之就是企業上雲有什麼好處。

第一,雲伺服器的成本比較低。傳統的伺服器是使用者租用或購買的形式,由于服務商在前期投入比較多,為了較快的回收資金,服務商就要求使用者一次性交完費用,這個一次性一般是以一定的其限期為标準,比如一年。但是,雲伺服器卻是使用者使用了多少就交多少的費用,按需收費,傳統的伺服器是包幹價,一次性交完錢後,你可以随意地使用資源。

第二,雲伺服器的性能要比傳統伺服器優越。雲伺服器實作了硬體上的隔離以及寬帶上的獨享,但是傳統伺服器就不能達到這點,它還是會受到地域,流量等的限制,很難獲得可持續的産品性能。

第三,雲伺服器擁有更強大的管理能力,雲伺服器可以實作遠端集中化管理,以及各種業務的備份,隻要是在這朵大雲中,我們就可以通過線路遠端遙控,資料的調取,資料的傳輸,而且雲伺服器可以自己實作即時備份,我們不必擔心由于網絡問題導緻資料的缺失等問題。

第四、雲伺服器相對于傳統伺服器更安全,這些做雲伺服器平台的大公司為了保證雲平台的可靠性,在安全投入和團隊組建上都下了很大的功夫,有一套可靠的安全保障系統,甚至于可以主動檢測到你伺服器程式上的漏洞并及時的通知你檢查修複。

其次,怎麼上雲

企業IT上雲是一個系統性的工程,不是簡單租用幾台虛拟機部署應用,不是将實體配置直接搬到虛拟機上,不是簡單地将實體機架構上的應用直接遷移到虛拟機上。需要結合企業IT發展的規劃,現有IT資源的現狀,應用的需求等因素來确定。一般來說首先要完成三步:

一:确定搭建雲服務的目的,并制定出基本的使用場景

這一點看是人人都懂的常識,但實際情況是很多企業還沒有制定出好的計劃或基本性的設計就開始行動了。記住:搭建雲服務時,你的責任和那些規模更大的面向公衆的雲計算提供商是一樣的;是以,對于剛剛嘗試的項目,在設計和規劃環節不要吝惜人力物力。

二:确定什麼樣的資訊需要外部化

包括資料存儲在哪裡,如何獲得資料,還有任何安全或管理事項。這就要求你必須了解資料和中繼資料的實體地點,以及從源系統到承載雲服務系統的內建路徑。

三:制定一個API服務管理戰略

選擇最好的外部化和管理途徑。這主要是指服務呈現的機制,包括具體使用什麼樣的技術。很多公司都提供API管理技術,既有軟體形式的也有雲計算形式。然而,更重要的是考慮這些服務在生産過程中要怎樣管理,包括使用者接入驗證和防止服務飽和。服務管理技術可以解決這些問題。

企業上雲的腳步近年來的确可以說是如火如荼,利用雲伺服器較為完善的網絡接入能力、計算、存儲、内部網絡、安全等能力,在公有雲内建立企業的“私有雲”,把這個私有雲的IT資源作為企業IT體系的有效補充。可以通過網絡将公有雲内的IT資源和企業原有的IT資源池打通,形成雙活或者容災體系的“混合雲”,可以進一步提升企業IT服務能力,提升IT資源可靠性。

據統計,全球雲計算市場規模在2015年就達到了522.38億美元,2015-2020年市場将保持22.10%的複合增速;預計到2020年,全球雲計算市場将達到1435.28億美元。其中,中國雲計算市場增速更快,将達到29.45%;預計到2020年,國内雲計算市場規模有望達到52.42億美元。

中國市場的快速增長,源于雲計算對傳統行業的效率提升。基于産業AI模式,天河光能、協鑫光伏、中策橡膠等一大批工業制造企業正在通過雲計算打通各個環節的制造資料,進而提高生産效率。此外,城市治理、機場排程、環境保護等各行各業都開始引入物聯網、雲計算技術,進而變革傳統的管理服務模式。

從産業格局來看,雲計算市場佔有率向頭部企業集中的趨勢日益明朗。3月20日,英國調研機構Canalys釋出了2019年第四季度中國公共雲服務市場報告。報告顯示,阿裡雲排名第一,市場佔有率環比上漲至46.4%。同期,騰訊雲市場佔有率18%,百度雲份額8.8%。

為何上雲就上阿裡雲,企業怎麼做阿裡雲

2019年第四季度,中國雲計算市場規模達33億美元,持續保持高速增長。相比上一季度,市場領頭羊份額進一步擴大。

資料顯示,在2019年第三季度,阿裡雲排名第一,份額為45%;騰訊雲份額18.6%、AWS份額8.6%、百度智能雲份額8.2%。到2019年第四季度,阿裡雲份額擴大至46.4%,騰訊雲18%、百度智能雲8.8%。

阿裡雲領先優勢明顯,幾乎等于其他所有企業總和。

這也是為什麼阿裡雲敢說,上雲就上阿裡雲,過硬的産品品質和服務,良好的口碑,鑄就了阿裡雲成為廣大站長和企業上雲的第一選擇。

面對國内衆多的雲平台,個人和企業該如何選擇呢?可以參考這篇文檔:【雲伺服器推薦】2021年騰訊雲、阿裡雲、華為雲伺服器價格和配置評測

雲伺服器又稱為雲計算伺服器或雲主機,是雲計算服務體系中的一項主機産品。近年來,越來越熱的雲計算被推倒風口浪尖,各大中型企業紛紛把企業服務遷移到雲上,衆多的創業公司也把雲伺服器作為資料服務的首選。上雲隐隐地成為了大家的一種默契,使用傳統伺服器早就成為了例外。其實雲計算并沒有想象中的那樣“高大上”,隻有清楚為什麼上雲,用什麼雲,怎麼上雲等問題,才能發揮雲計算帶來的巨大作用。

為何上雲就上阿裡雲,企業怎麼做阿裡雲

首先企業為什麼上雲,換言之就是企業上雲有什麼好處。

第一,雲伺服器的成本比較低。傳統的伺服器是使用者租用或購買的形式,由于服務商在前期投入比較多,為了較快的回收資金,服務商就要求使用者一次性交完費用,這個一次性一般是以一定的其限期為标準,比如一年。但是,雲伺服器卻是使用者使用了多少就交多少的費用,按需收費,傳統的伺服器是包幹價,一次性交完錢後,你可以随意地使用資源。

第二,雲伺服器的性能要比傳統伺服器優越。雲伺服器實作了硬體上的隔離以及寬帶上的獨享,但是傳統伺服器就不能達到這點,它還是會受到地域,流量等的限制,很難獲得可持續的産品性能。

第三,雲伺服器擁有更強大的管理能力,雲伺服器可以實作遠端集中化管理,以及各種業務的備份,隻要是在這朵大雲中,我們就可以通過線路遠端遙控,資料的調取,資料的傳輸,而且雲伺服器可以自己實作即時備份,我們不必擔心由于網絡問題導緻資料的缺失等問題。

第四、雲伺服器相對于傳統伺服器更安全,這些做雲伺服器平台的大公司為了保證雲平台的可靠性,在安全投入和團隊組建上都下了很大的功夫,有一套可靠的安全保障系統,甚至于可以主動檢測到你伺服器程式上的漏洞并及時的通知你檢查修複。

其次,怎麼上雲

企業IT上雲是一個系統性的工程,不是簡單租用幾台虛拟機部署應用,不是将實體配置直接搬到虛拟機上,不是簡單地将實體機架構上的應用直接遷移到虛拟機上。需要結合企業IT發展的規劃,現有IT資源的現狀,應用的需求等因素來确定。一般來說首先要完成三步:

一:确定搭建雲服務的目的,并制定出基本的使用場景

這一點看是人人都懂的常識,但實際情況是很多企業還沒有制定出好的計劃或基本性的設計就開始行動了。記住:搭建雲服務時,你的責任和那些規模更大的面向公衆的雲計算提供商是一樣的;是以,對于剛剛嘗試的項目,在設計和規劃環節不要吝惜人力物力。

二:确定什麼樣的資訊需要外部化

包括資料存儲在哪裡,如何獲得資料,還有任何安全或管理事項。這就要求你必須了解資料和中繼資料的實體地點,以及從源系統到承載雲服務系統的內建路徑。

三:制定一個API服務管理戰略

選擇最好的外部化和管理途徑。這主要是指服務呈現的機制,包括具體使用什麼樣的技術。很多公司都提供API管理技術,既有軟體形式的也有雲計算形式。然而,更重要的是考慮這些服務在生産過程中要怎樣管理,包括使用者接入驗證和防止服務飽和。服務管理技術可以解決這些問題。

企業上雲的腳步近年來的确可以說是如火如荼,利用雲伺服器較為完善的網絡接入能力、計算、存儲、内部網絡、安全等能力,在公有雲内建立企業的“私有雲”,把這個私有雲的IT資源作為企業IT體系的有效補充。可以通過網絡将公有雲内的IT資源和企業原有的IT資源池打通,形成雙活或者容災體系的“混合雲”,可以進一步提升企業IT服務能力,提升IT資源可靠性。

據統計,全球雲計算市場規模在2015年就達到了522.38億美元,2015-2020年市場将保持22.10%的複合增速;預計到2020年,全球雲計算市場将達到1435.28億美元。其中,中國雲計算市場增速更快,将達到29.45%;預計到2020年,國内雲計算市場規模有望達到52.42億美元。

中國市場的快速增長,源于雲計算對傳統行業的效率提升。基于産業AI模式,天河光能、協鑫光伏、中策橡膠等一大批工業制造企業正在通過雲計算打通各個環節的制造資料,進而提高生産效率。此外,城市治理、機場排程、環境保護等各行各業都開始引入物聯網、雲計算技術,進而變革傳統的管理服務模式。

從産業格局來看,雲計算市場佔有率向頭部企業集中的趨勢日益明朗。3月20日,英國調研機構Canalys釋出了2019年第四季度中國公共雲服務市場報告。報告顯示,阿裡雲排名第一,市場佔有率環比上漲至46.4%。同期,騰訊雲市場佔有率18%,百度雲份額8.8%。

為何上雲就上阿裡雲,企業怎麼做阿裡雲

2019年第四季度,中國雲計算市場規模達33億美元,持續保持高速增長。相比上一季度,市場領頭羊份額進一步擴大。

資料顯示,在2019年第三季度,阿裡雲排名第一,份額為45%;騰訊雲份額18.6%、AWS份額8.6%、百度智能雲份額8.2%。到2019年第四季度,阿裡雲份額擴大至46.4%,騰訊雲18%、百度智能雲8.8%。

阿裡雲領先優勢明顯,幾乎等于其他所有企業總和。

這也是為什麼阿裡雲敢說,上雲就上阿裡雲,過硬的産品品質和服務,良好的口碑,鑄就了阿裡雲成為廣大站長和企業上雲的第一選擇。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