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更新電腦全部國産化,5000萬台電腦訂單,聯想有資格拿下入場券嗎

作者:商海風雲事

5000萬台電腦,1500億的訂單,國家決定替換事業機關舊電腦,采購全新一批裝置!此消息一出,科技圈都沸騰了,企業更是兩眼冒金光。這麼大的單子無疑是諸多企業争搶的目标,不過想入門可沒那麼簡單,國家采購條件的一個要求,将很多企業拒之門外,但卻讓老百姓拍手叫好!

這個條件到底是什麼呢?為啥這麼苛刻!其實一點也不高,就是要求全部國産化,無論是系統還是晶片,必須是中國制造!這也是很多企業頭疼的地方,畢竟這搞電腦的企業有很多,可說到底靠自主研發的可還真是屈指可數!聽說這個消息,一衆網友跟着沸騰了,國家能下這個訂單,提出全部國産化的要求,不就證明大陸這麼多年科技研發沒有白費麼,以後再也不用看别人臉色了!就是對很多企業來說,形成了一個天然屏障。

5000萬台電腦,可是足足占據了全球1/4的市場,就連聯想2021年全年銷售量不過也才6000台!你說誰能不心動?按照三千元一台來計算的話,這批電腦整整需要1500億。就連聯想都忍不住了吧?不過這次聯想能入圍嗎?除了聯想,還有哪些公司能承接這麼大的體量?别着急,先點贊關注,我們用一條視訊的時間,讓你知曉大陸都有哪些企業是搞自主研發的,聯想是否有機會拿下該訂單!

更新電腦全部國産化,5000萬台電腦訂單,聯想有資格拿下入場券嗎

首先就是近幾年爆火的華為,華為在科研之路取得了不小的成就,這份成就讓美國都感到心驚,為了扼殺這樣的科研公司,美國是醜态百出,動用了許多不正當的手段,但好在華為也不是一個任人拿捏的軟柿子,美國的制裁不僅沒有成功,反而成為了華為前進的動力,在許多手機零件供應商終止了與華為的合作後,華為通過自己成功完成了一萬三千個器件的替代開發,四千多的電路闆反複換版開發,直到現在,電路闆才算穩定下來,因為已經有了國産零件可以替代,任正非表示,2022年,華為的科研經費投入是238億美元,後續在公司盈利增加的基礎上,這個數字也會繼續上調。從技術層面來講,華為對接手這份訂單也有着足夠的實力,首先是系統上,華為擁有着自己的鴻蒙系統。

鴻蒙系統經過這些年的發展,已經趨近完善,并不弱于當下的幾大主流系統。再然後就是晶片,麒麟晶片、鲲鵬晶片等多種型号已經被華為應用到自家産的電腦上,并受到了大衆的一緻好評。雖然這裡面有許多人的好評是基于對國産産品的一份寬容,但更多的也是對華為自研晶片的一種認可。

雖然硬實力華為具備接受這份大訂單的資格,但是我們不得不考慮目前華為的基礎狀況,華為在面對美國制裁下,将自身大部分人員資金都投入到了科研領域,對手機晶片的供應都快跟不上了,更何況是這麼大的一筆單子呢?是以,華為想要獨吞這份蛋糕還是有相當大的一份壓力的。

更新電腦全部國産化,5000萬台電腦訂單,聯想有資格拿下入場券嗎

除了華為外,另一家以科研著稱的商家小米也必須得提一下,小米的饑餓營銷取得了巨大發展,為自己積累了大量财富,小米并沒有貪戀眼下的利益,而是将這些财富中的大部分都投入到了科研領域,并且在各個行業都取得了巨大成就,小米智能家居已經成為了年輕人住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對于這份訂單來說,小米發展現狀即是優點,也是缺點。這是為什麼呢?首先,小米在多領域取得的成就讓衆人都看到了小米的科研能力,這也讓小米具備了上這個訂單的餐桌,但小米想要在這個餐桌上用餐還是有困難的,因為小米的科研方向已經太過多向了,這也就導緻小米在電腦科研速度上受到了限制。是以說,小米的發展方向,有利也有弊。而且這批電腦的首要要求就是必須全部國産,這對小米來說可是一個不小的挑戰,是以這份蛋糕,小米也很難吞下。

說完小米,我們再來說說華碩和神州,這兩家也是國産電腦中排得上号的巨頭産業了,這兩家企業算是後起之秀,尤其是神州,創辦至今也僅有二十多年時間,但這兩家企業的發展勢頭都很猛,華碩更是在2006年入選世界五百強企業。這兩家企業為什麼會發展如此迅猛呢?這跟兩家企業的定位和科研方向都有關系。首先,在中國人的觀念中,會更偏向于簡約、實用、專用這幾個字眼。神州電腦的外觀就完全诠釋了簡約這一點,純色的外表加上簡單的品牌logo,給足了消費者安全感,在花哨的外觀與品質上,神州毫無猶豫的選擇了品質。而消費者也确實更吃神州電腦的這一套發展路線,購買者越發增多。而華碩的發展則是向專用上靠攏,他逐漸放棄了家用電腦的市場,更重視商用電腦和遊戲本的發展,這樣的專向發展也給華碩帶來了一批忠實粉絲。

那這兩家有沒有接手這批訂單的能力呢?答案是肯定有的,但想要獨吞也都有難度,以兩家目前的生産線來說,生産五千萬台國産電腦也是一件十分困難的事,其次就是這兩家生産的也并非純國産電腦,有些零件還是要依賴國外輸送,也要達成純國産條件還是有些困難。

更新電腦全部國産化,5000萬台電腦訂單,聯想有資格拿下入場券嗎

除此之外,我們的國産電腦企業還有海爾、清華同方、七喜、方正、長城等,這些企業也都在當今的電腦市場占據着一定份額,但在這份大訂單面前,都顯得有些力不從心,畢竟這可是五千萬台電腦的大訂單啊。就從生産線上來講,幾家公司加在一起都很難在規定時間内完成這麼大的一筆訂單,更何況這些電腦還必須是純國産電腦呢?這些企業能接手訂單嗎?也有機會,不過肯定不會是由某一家獨吞這份訂單。

看到這,應該有人要問了,說了這麼多國産電腦品牌,怎麼就是沒有聯想呢?别急,聯想這就來了,畢竟,誰的青春裡沒有過一台聯想電腦呢?作為電腦界曾經的巨無霸,聯想公司怎麼能錯過這塊大蛋糕呢?不過聯想公司跟以上其他公司有些不同,據相關資料表明,聯想的科研投入僅有115億元,這可跟華為的科研投入差了許多,更加值得一提的是,這些資金的投入僅僅占了聯想營業總額的2.5個百分點。這還是有點出人意料的,畢竟聯想公司總部可是彙聚了全球大量頂尖科研天才的,更是在美國芝加哥、日本橫濱等多地建立了研發中心,怎麼聯想的科研投入會這麼低呢?

這件事得追溯到1994年,,直至今日,還有許多人會在茶餘飯後聊起這段趣事。彼時,聯想集團出現了有名的柳倪之争柳傳志為了推廣中國制造的成本優勢,不斷宣傳自主建立的電腦品牌,企圖通過知名度等方式來促進企業發展,柳傳志的發展路線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績,在那段時間,聯想電腦的銷量幾度暴增,而倪光南則認為,不斷的發展創新,打破晶片封鎖才是聯想未來的道路,但科研不僅需要大量投入,還不會在短時間内獲得成效,許多聯想高層并不贊同倪光南的觀點,這場柳倪之争最後也以倪光南失敗告終,這也為聯想的發展方向奠定了基礎。

更新電腦全部國産化,5000萬台電腦訂單,聯想有資格拿下入場券嗎

在柳傳志的發展理念下,目前,聯想公司的銷售人員已經占據了整個公司的百分之八十,相比于科研突破,聯想更在意的是銷售的穩定性,現有産品品質的精益性,這樣的發展方向更像是一個傳統的企業,穩定中求發展,雖然很難成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但我一定會出現在餐桌上。是以,聯想高層更多的都是銷售型人才,這些銷售型人才占據了聯想薪酬分布的大半,科研人員的收入不及銷售人員的一半,這讓許多科研人員也會産生不平的心理,導緻聯想企業科研發展的惡性影響。聯想的這種發展觀念一定不是錯的,但也讓聯想失去了很多次占據市場的先機,例如3G、4G橫行的時候,聯想都隻是搭上了末班車,這樣的境遇讓人想起了諾基亞高層的一句話,我們明明沒做錯什麼,但我們就是輸了。

不過,聯想與諾基亞還是有很大差別的,聯想擁有着成熟的技術和銷售團隊,并在國内外擁有一份穩定的消費群體,這都讓聯想不會走諾基亞的老路,但是言歸正傳,聯想能不能接受這份五千萬台電腦的訂單呢?

從實力上看,聯想是具備的,畢竟成熟的生産線對于生産這批電腦來說壓力并不大,從品質上看,聯想電腦久經不衰的發展也證明了産品優劣性,這些都不是問題。但擺在聯想面前的卻是一個更大的難題,那就是完全國産,聯想電腦的零件有許多是依賴進口的,聯想的科研投入相比于其他公司也并不占優勢,想要在短時間内突破這個禁锢還是一個難事,不過以聯想的科研團隊來說,隻要加大投入,還是有希望在訂單選擇企業前完成純國産電腦之路。隻是,以聯想的體量,本可以在這個訂單來臨之前就做好準備,而不是每次都臨時抱佛腳,這一點還是很讓聯想粉絲擔憂的。

更新電腦全部國産化,5000萬台電腦訂單,聯想有資格拿下入場券嗎

而且,除了對聯想産品的需求以外,我們也對其抱有更高的期望,中國的電子産品國産發展靠華為一個人肯定是撐不起來的,不是華為不夠優秀,而是獨木難支,一個英雄也打不赢敵人千軍萬馬的部隊,如果華為回頭一看,這條國産之路上隻有自己一個人,不也是傷了英雄的心,而聯想完全具備自主研發的條件,或許在不久的未來,聯想也會加大對科研的投入,成為華為的盟友。

國産之路一定是異常艱難的,但道路盡頭的夕陽一定是足夠耀眼的,并且這份光芒永遠不會離開祖國大地。近些年,國産發展每被提及,都是一個重磅話題,消費者越來越關注産品的制造商,并且紛紛選擇國産商品,想要為大陸企業的研發貢獻一點微薄之力,雖然一個人的力量是微網誌的,但老話說,衆人拾柴火焰高,每個人都支援國産就一定能夠促進國産企業的發展。

而促進國産企業發展的原因也不是表面上那些淺顯的道理,相信很多人對于華為事件都有所了解,美國的制裁這一度讓華為的發展陷入了低谷,而美國做的僅僅是拒絕向華為出售技術和相關産品,僅僅是這樣簡單的制裁就讓華為遭受到了巨大的打擊,那如果有一天美國企業不再向中國提供作業系統技術,中斷對中國企業cpu的供給,那中國的電子發展還不得直接癱瘓?中國企業的發展未來怎麼能交到别人手上呢?我們無法得知美國明天的政策,對此,隻有未雨綢缪,做好十足的準備,才能不怕美國在技術層面對大陸實行制裁。是以,國産之路,勢在必行。

更新電腦全部國産化,5000萬台電腦訂單,聯想有資格拿下入場券嗎

其實通過這份訂單,我們也看到了中國電腦市場的未來發展趨勢,無論是機關機關還是中小企業,對國産電腦的需求量一定都會劇增。國産電腦企業也會得到快速發展,替換非純國産電腦的背後,其實還說明了一點,那就是國家對于資訊安全已經愈發重視。

這份訂單究竟花落誰家,我們也尚不可知,但是可以知道的是,該訂單一定會成為不少企業自主研發的催化劑,完全國産化這件事,相信未來一定會有更多企業加入進來!話說回來,這份訂單,您最希望哪家公司拿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