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工信部全面啟動人工智能揭榜,17大領域遴選中國頂級AI機關!

工信部全面啟動人工智能揭榜,17大領域遴選中國頂級AI機關!

新智元報道

來源:工信部官網

編輯:克雷格

【新智元導讀】11月14日,工信部啟動了人工智能産業創新重點任務揭榜工作,計劃在17個方向及細分領域擇優遴選不超過5家揭榜機關,擇優公布揭榜成功機關不超過3家,樹立人工智能領域标杆。快來看你家公司是否可以上榜?

官方AI揭榜來了!

11月14日,工信部釋出關于印發《新一代人工智能産業創新重點任務揭榜工作方案》的通知,啟動了人工智能産業創新重點任務揭榜工作,以下稱“人工智能揭榜工作”。

人工智能揭榜工作将征集并遴選一批掌握人工智能核心關鍵技術、創新能力強、發展潛力大的企業、科研機構等,調動産學研用各方積極性,營造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萬船齊發的良好氛圍。

原則上,在17個方向及細分領域擇優遴選不超過5家揭榜機關,擇優公布揭榜成功機關不超過3家,樹立人工智能領域标杆。

來看看這17個領域中你家公司/機關是否能上榜。

17大領域揭榜,總計不超過85家機關

人工智能揭榜工作是圍繞工信部去年印發的《促進新一代人工智能産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确定的重點任務方向,在17個方向及細分領域,開展集中攻關,重點突破一批創新性強、應用效果好的人工智能标志性技術、産品和服務,覆寫了四個方面:

工信部全面啟動人工智能揭榜,17大領域遴選中國頂級AI機關!

在智能産品方面,選擇智能網聯汽車、智能服務機器人、智能無人機、醫療影像輔助診斷系統、視訊圖像身份識别系統等産品作為攻關方向。

根據《三年行動計劃》,其中的突破目标是:

1、智能網聯汽車:到2020年,建立可靠、安全、實時性強的智能網聯汽車智能化平台,形成平台相關标準,支撐高度自動駕駛(HA級)。

2、智能服務機器人。到2020年,智能服務機器人環境感覺、自然互動、自主學習、人機協作等關鍵技術取得突破,智能家庭服務機器人、智能公共服務機器人實作批量生産及應用,醫療康複、助老助殘、消防救災等機器人實作樣機生産,完成技術與功能驗證,實作20家以上應用示範。

3、智能無人機。到2020年,智能消費級無人機三軸機械增穩雲台精度達到0.005 度,實作 360 度全向感覺避障,實作自動智能強制避讓航空管制區域。

4、醫療影像輔助診斷系統。到2020年,國内先進的多模态醫學影像輔助診斷系統對以上典型疾病的檢出率超過95%,假陰性率低于1%,假陽性率低于5%。

5、視訊圖像身份識别系統。到2020年,複雜動态場景下人臉識别有效檢出率超過97%,正确識别率超過90%,支援不同地域人臉特征識别。

6、智能語音互動系統。到2020年,實作多場景下中文語音識别平均準确率達到96%,5米遠場識别率超過92%,使用者對話意圖識别準确率超過90%。

7、智能翻譯系統。到2020年,多語種智能互譯取得明顯突破,中譯英、英譯中場景下産品的翻譯準确率超過85%,少數民族語言與漢語的智能互譯準确率顯著提升。

8、智能家居産品。到2020年,智能家居産品類别明顯豐富,智能電視市場滲透率達到90%以上,安防産品智能化水準顯著提升。

在核心基礎方面,選擇智能傳感器、神經網絡晶片、開源開放平台等開展攻關。

根據《三年行動計劃》,其中的突破目标是:

9、智能傳感器。到2020年,壓電傳感器、磁傳感器、紅外傳感器、氣體傳感器等的性能顯著提高,信噪比達到70dB、聲學過載點達到135dB的聲學傳感器實作量産,絕對精度100Pa以内、噪音水準0.6Pa以内的壓力傳感器實作商用,弱磁場分辨率達到1pT的磁傳感器實作量産。在模拟仿真、設計、MEMS工藝、封裝及個性化測試技術方面達到國際先進水準,具備在移動式可穿戴、網際網路、汽車電子等重點領域的系統方案設計能力。

10、神經網絡晶片。到2020年,神經網絡晶片技術取得突破進展,推出性能達到128TFLOPS(16位浮點)、能效比超過1TFLOPS/w的雲端神經網絡晶片,推出能效比超過1T OPS/w(以16位浮點為基準)的終端神經網絡晶片,支援卷積神經網絡(CNN)、遞歸神經網絡(RNN)、長短期記憶網絡(LSTM)等一種或幾種主流神經網絡算法;在智能終端、自動駕駛、智能安防、智能家居等重點領域實作神經網絡晶片的規模化商用。

11、開源開放平台。到2020年,面向雲端訓練的開源開發平台支援大規模分布式叢集、多種硬體平台、多種算法,面向終端執行的開源開發平台具備輕量化、子產品化和可靠性等特征。

在智能制造關鍵技術裝備方面,選擇智能工業機器人、智能控制裝備、智能檢測裝備、智能物流裝備等進行揭榜攻關。

根據《三年行動計劃》,其中的突破目标是:

12、智能制造關鍵技術裝備。到2020年,高檔數控機床智能化水準進一步提升,具備人機協調、自然互動、自主學習功能的新一代工業機器人實作批量生産及應用;增材制造裝備成形效率大于450cm3/h,連續工作時間大于240h;實作智能傳感與控制裝備在機床、機器人、石油化工、軌道交通等領域的內建應用;智能檢測與裝配裝備的工業現場視覺識别準确率達到90%,測量精度及速度滿足實際生産需求;開發10個以上智能物流與倉儲裝備。

在支撐體系方面,選擇高品質的行業訓練資源庫、标準測試、智能化網絡基礎設施、安全保障體系等作為揭榜攻關任務。

根據《三年行動計劃》,其中的突破目标是:

13、行業訓練資源庫。到2020年,基礎語音、視訊圖像、文本對話等公共訓練資料量大幅提升,在工業、醫療、金融、交通等領域彙集一定規模的行業應用資料,用于支援創業創新。

14、标準測試及知識産權服務平台。到2020年,初步建立人工智能産業标準體系,建成第三方試點測試平台并開展評估評測服務;在模式識别、語義了解、自動駕駛、智能機器人等領域建成具有基礎支撐能力的知識産權服務平台。

15、智能化網絡基礎設施。到2020年,全國90%以上地區的寬帶接入速率和時延滿足人工智能行業應用需求,10家以上重點企業實作覆寫生産全流程的工業網際網路示範建設,重點區域車聯網網絡設施初步建成。

16、網絡安全保障體系。到2020年,完善人工智能網絡安全産業布局,形成人工智能安全防控體系架構,初步建成具備人工智能安全态勢感覺、測試評估、威脅資訊共享以及應急處置等基本能力的安全保障平台。

17、其他人工智能産業發展涉及的其他重要技術、産品、服務和平台等。

人工智能揭榜工作将從上述17個方向和細分領域中開展,原則上,在每個細分領域擇優遴選不超過5家揭榜機關,這樣算來,揭榜機關不超過85家,不過,每個細分領域擇優公布揭榜成功機關不超過3家,以樹立人工智能領域标杆,激發競争活力、培育行業龍頭,推動形成一批具有國際競争力的人工智能企業。

為什麼要開展人工智能揭榜工作?

工信部的通知中指出,人工智能揭榜工作選拔領頭羊、先鋒隊,按照 “揭榜挂帥”的工作機制,突破人工智能産業發展短闆瓶頸,樹立領域标杆企業,培育創新發展的主力軍,加快我國人工智能産業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促進創新發展。具有如下突出特點:

一是揭榜挂帥,探機制促創新。探索“揭榜挂帥”創新機制,鼓勵創新主體自願申請,積極主動承擔揭榜攻關任務,明确揭榜責任機關和責任人,突出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激發揭榜機關自身能動性,集中力量攻克産業發展瓶頸。對揭榜攻關成功的機關,給予大力支援和推廣,形成龍頭帶動、萬船齊發的局面,建構良好的産業發展生态。

二是優中選優,樹标杆育主力。從衆多人工智能創新活躍的創新主體中,優中選優,遴選一批創新能力強、掌握關鍵核心技術的機關“揭榜挂帥”。原則上,在每個細分領域擇優遴選不超過5家揭榜機關,擇優公布揭榜成功機關不超過3家,樹立人工智能領域标杆,激發競争活力、培育行業龍頭,推動形成一批具有國際競争力的人工智能企業。

三是聚焦重點,補短闆攻難關。聚焦我國人工智能産業發展面臨的關鍵短闆,瞄準《三年行動計劃》目标,促進創新要素更多投入到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中。特别是針對智能傳感器、神經網絡晶片等薄弱環節,引導企業加大投入,集聚資源,攻克發展短闆,夯實産業發展基礎。

四是形成合力,聚資源共發展。鼓勵各地以揭榜行動為抓手,結合本地區人工智能産業發展基礎和優勢,加強部省協作,産業協同,營造良好環境,對接揭榜機關給予重點支援,夯實基礎,積累優勢,打造特色鮮明、優勢互補的人工智能産業叢集,實作差異化發展。

揭榜工作主要步驟流程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内注冊并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企業、研究院所等創新主體,以自願的原則申請成為揭榜機關,登陸申報系統(http://www.aibest.org.cn),新增賬號,按要求填報相關申請材料。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新疆生産建設兵團工業和資訊化主管部門、中央企業、人工智能相關行業組織作為揭榜推薦機關,各地結合自身人工智能發展基礎優勢和産業布局,推薦具有競争力的企業、科研院所等揭榜機關,報送至工業和資訊化部。

工業和資訊化部将組織集中評審和現場評估,擇優确定揭榜機關。揭榜機關集中力量開展創新攻關工作。工業和資訊化部組織行業專家和評測機構進行評價,擇優确定并釋出攻關成功機關,給予重點推廣和支援。

具體流程如下:

(一)申報。申報機關登入“新一代人工智能産業創新重點任務揭榜工作申報系統”(http://www.aibest.org.cn,以下簡稱“申報系統”),完成注冊後填寫申報所需材料。申報機關條件詳見《工作方案》。申報截止時間為2018年12月10日。

(二)推薦。推薦機關使用給定的賬号密碼登入“申報系統”,确認推薦揭榜機關後,系統自動生成報送推薦表,推薦機關列印并加蓋機關公章。各地主管部門和人工智能相關行業組織推薦數量原則上不超過15個,中央企業集團推薦數量原則上不超過3個。推薦截止時間為2018年12月26日。

(三)報送。推薦機關通知被推薦機關登入“申報系統”下載下傳列印申請材料并加蓋機關公章,報送至推薦機關。推薦機關統一将推薦表、紙質申請材料(一式兩份)郵寄至中國資訊通信研究院(北京市海澱區花園北路52号,胡昌軍,郵編100191)。紙質版材料應與網上填報内容一緻。紙質版材料報送截止時間為2018年12月31日。

更多資訊請通路工信部網站:

http://www.miit.gov.cn/n1146295/n1652858/n1652930/n3757016/c6489400/conten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