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看了武則天複原圖,才明白為何唐太宗不愛?李治卻被迷得神魂颠倒

作者:南宮一木木

中國的文明長達幾千年,其中封建社會占了很長一段時間,我們對曆史與傳統的認知也來自于這個時期。

然而,封建社會固然有自己的優秀之處,可也有很多的糟粕缺點蘊含其中,其中最出名的一項就是“重男輕女”。

封建時期,因為生産力的不足與技術水準的限制,導緻力量在很長的時間裡,都是評估地位的存在。

看了武則天複原圖,才明白為何唐太宗不愛?李治卻被迷得神魂颠倒

而女性由于需要承擔生育的職責,在激素水準的影響下,體力與力氣就遠遠不如男性。

是以,封建時期的“男尊女卑”制度,就這樣誕生了。

不論是政治官場與女性無緣,繼承權也随着時間的發展被一步一步剝奪。

是以這也是為什麼,在幾千年的封建社會中,絕大部分的君主都是男性。

但是有這樣的一個存在,她打破了男權社會的桎梏與歧視,以女子之身登上了皇帝的寶座,她就是武則天。

看了武則天複原圖,才明白為何唐太宗不愛?李治卻被迷得神魂颠倒

武則天的一生都充滿争議,有些人覺得她心狠手辣、無道;有些人覺得她功在千秋、治國奇才。

但是無論如何有一點是必須要承認的,那就是武則天的早年經曆十分坎坷。

也為這位女皇帝的一生,平添了幾分傳奇與神秘。

武則天的丈夫有兩任,雖然她一生中的絕大部分時間,都以“唐高宗的皇後”這個身份度過。

可是在她豆蔻年華的時候,還有另一個身份——“太宗的妃嫔”。

雖然武則天的嫔妃生涯,并沒有留下太多的筆墨。

看了武則天複原圖,才明白為何唐太宗不愛?李治卻被迷得神魂颠倒

但是從為數不多的史料中,我們還是可以窺探出,她早年的生活經曆。

可以肯定的是,武則天在太宗的後宮稱不上得寵,甚至可以說是邊緣的存在。

那麼,為什麼這樣一個默默無聞的小才人,卻能得到唐高宗的情有獨鐘。

甚至冒着天下之大不韪,也要讓她成為自己的妻子呢?

嫔妃生活

武則天的傳奇,從她母親那一輩就開始顯露出來。

武則天的母親出身高貴,是弘農楊氏的直系女兒。

不過這樣一位名門女子,卻并沒有在芳齡出嫁,而是到了40歲才在皇帝的指婚下,嫁給了武士彟。

看了武則天複原圖,才明白為何唐太宗不愛?李治卻被迷得神魂颠倒

原來,衆所周知,唐代女性的地位相對于其他封建朝代要高一些,是以在當時有一種“在室女”制度。

這種制度就是專門用在隻有女兒,沒有兒子的家庭身上。

如果想要讓唯一的女兒擁有繼承權,那麼女兒就可以選擇不出嫁,成為“在室女”。

武則天的母親就是這樣的存在。

一直到了40歲那一年,因為皇帝要封賞武士彟,是以給喪妻多年的武士彟,賜下了同楊家這段婚姻。

很明顯,大齡的出嫁與生育,并沒有影響到楊氏的健康。

看了武則天複原圖,才明白為何唐太宗不愛?李治卻被迷得神魂颠倒

楊氏先後生下了3個女兒,其中次女正是後來的武則天。

後來的事情我們大體也都了解了,14歲的武則天奉诏入宮,成為了唐太宗的才人。

或許是武則天年紀太過稚嫩,也或許武則天并不是唐太宗喜歡的類型。

武則天很快就被皇帝遺忘在了一邊,成為了一個默默無聞的低位嫔妃。

12年的才人生活,讓武則天從豆蔻少女成長為了成熟的女性,也讓唐太宗迎來了自己的駕崩時刻。

看了武則天複原圖,才明白為何唐太宗不愛?李治卻被迷得神魂颠倒

随着皇帝的死亡,武則天等這些妃子們的生活,也迎來了天翻地覆。

唐朝規定,妃嫔有子者,在皇帝駕崩後可以留在宮中成為“太妃”,而生育了公主的妃子也能被封為“太儀”,由女兒奉養。

不過沒有子女的妃嫔可就慘了,皇宮不會養着吃白飯的人。

那些沒有子女傍身的後宮娘娘,隻能被送到感業寺出家,從此和青燈黃卷相伴,了此殘生。

武則天就是來到感業寺的一員。

看了武則天複原圖,才明白為何唐太宗不愛?李治卻被迷得神魂颠倒

不過或許是老天爺,注定不會讓如此優秀的女子埋沒于寺廟;

也或許武則天自己不甘命運的沉浮,很快她便得到了唐高宗的兒子的垂愛。

不久之後,武則天被再次迎入皇宮,開始了自己在帝王之路上的奮鬥生涯。

女皇的相貌

那麼看到這裡有些人可能就有疑問了,為什麼同樣是武則天這個人,唐太宗和唐高宗對她的态度卻截然不同呢?

看了武則天複原圖,才明白為何唐太宗不愛?李治卻被迷得神魂颠倒

或許可以從武則天本人,和當時的政治局勢來一起分析。

武則天究竟長相如何已經無從考證,那幅著名的畫像也是後人所做。

但是從一尊佛像上,我們或許能窺得這位偉大的女性的容顔。

一般情況下,帝王為了突顯自身的尊貴與法統,都會編撰一些“祥瑞之兆”。

武則天為了登上皇位,也安排了“女皇是彌勒佛轉世”的說法。

同時,在如今龍門石窟附近命人開鑿了著名的“盧舍那大佛”。

據說,這尊大佛就是仿照着武則天的相貌雕刻的。

如果仔細端詳大佛的面龐,确實能發現佛像的五官與線條,更加柔和寫實。

後來的專家結合史書與這尊大佛,複原了武則天的相貌,也揭開了武則天能得到唐高宗垂青的原因。

看了武則天複原圖,才明白為何唐太宗不愛?李治卻被迷得神魂颠倒

毫無疑問,武則天的五官的确美麗,并且依照史書記載,專家推測武則天晚年身高在165cm、130斤左右。

考慮到人在晚年會,出現身高縮水和發福的情況,那麼年輕時的武則天,一定要更高更瘦一些,這樣的身材放在現在也是一位不錯的美人。

然而美麗也分成很多種風格。

或許唐太宗并不喜歡武則天這樣的美麗,是以就此冷落了她多年,卻能引得唐高宗在年輕時對她一見傾心。

看了武則天複原圖,才明白為何唐太宗不愛?李治卻被迷得神魂颠倒

那麼,唐高宗青睐武則天,真的僅僅因為她美麗麼?

其實不然,唐高宗當時的處境,明顯需要武則天這樣的“拯救者”。

唐高宗執政初期,皇權被門閥士族所把持,皇帝本人想要行使權力卻處處受到限制。

國家的發展也就此受到影響,是以,如何削弱根深蒂固的世家大族的勢力迫在眉睫。

這時候武則天就成為了最好的利用對象,她一方面沒有有權有勢的家族,一方面也能夠和皇帝在同一條戰線。

看了武則天複原圖,才明白為何唐太宗不愛?李治卻被迷得神魂颠倒

再加上李治對她确實十分喜愛,并且她自己也十分有政治才能。

可以說在機緣巧合之下,武則天就這樣改變了唐朝乃至中國的曆史,也給封建社會的父權夫權勢力迎來了一次沖擊。

結語

雖然論文治武功,武則天并不能同秦皇漢武相提并論。

在她執政時期,唐朝的對外戰争也是敗多勝少,但是這不能夠否認她的權謀與政治能力。

她不是一個隻會以色侍人的庸俗女子,也不是一個賢良淑德的賢妻良母,她是一個懂得以權謀去成就自己與他人的女政治家。

看了武則天複原圖,才明白為何唐太宗不愛?李治卻被迷得神魂颠倒

哪怕後人對她诟病頗多,那也不過都是馬後炮罷了。

試問一下如果你穿越到封建社會,從一個出身不高的低級才人做起,又能有她這樣的成就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