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當心!孩子走路腳痛,可能是平足症,科學防治很關鍵

作者:醫聯媒體

“醫生,我孩子她最近每天走路都會喊腳痛,已經持續好幾個星期了,我以為給她換雙舒服的鞋子就好了,可是也沒用。”孩子媽媽有些着急了,在網上搜了相關文章,才發現孩子可能患有平足症,于是趕緊到醫院問診。

如果發現自己孩子走路總是說腳痛,家長千萬不能大意,一旦錯過幹預的黃金時期,可能會對孩子造成嚴重的影響。

近日,南方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足踝外科曾參軍主任醫師和郭浩醫生做客醫聯媒體《對話名醫·林欣》直播間,進行了一場主題為“孩子走路腳痛,當心是扁平足“惹禍””的直播,一同探讨了網友們所關心的平足症治療的相關問題。

當心!孩子走路腳痛,可能是平足症,科學防治很關鍵

(曾參軍主任醫師和郭浩醫生在直播中)

科學認識足弓

足弓是人類進化過程中直立行走後的産物,分為内側縱弓、外側縱弓和橫弓。在我們平時的肢體活動中,比如跑、跳、走,都需要足弓給我們提供穩定的支撐和充分的推力。

骨性足弓及其上附着的韌帶、筋膜、肌腱組織,也可以幫助我們抵消活動時對足部的沖擊。是以足弓的健康對我們來說十分重要。

當維持足弓的結構薄弱或受損時,則很可能會導緻足弓塌陷,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扁平足。

理論上來說,扁平足人群行走或運動時推進力不足,運動能力可能削弱,然而也有一些足弓扁平但運動能力超強的特例(比如“飛人”博爾特),這與他們後天的努力和訓練有關。

是以,個人感覺無症狀的扁平足不需要治療。當扁平足引發足部疼痛、無力、易累的症狀,甚至影響站立平衡功能時,我們就需要及時地去發現、去幹預。

當心!孩子走路腳痛,可能是平足症,科學防治很關鍵

觀察扁平足,牢記這2個方法

通常來說,我們正常的腳底是呈自然的弓形,在平時走路時足弓着地會跟地面有一定的空隙,而扁平足患者,因内側足弓塌陷,那麼足弓與地面之間的空隙就消失了。足弓塌陷以後,還會出現前足的外展和後跟的外翻,走起路來有點像“外八字”。

想要知道孩子是否患有扁平足可以從這兩個方面來觀察:

第一,打赤腳,腳底沾上一層水或者無毒無害的顔料,在紙上或者地面上留下一個腳印,就可以初步判斷有沒有扁平足。

第二,讓孩子站在地上,家長從後面觀察孩子的兩個腳跟,如果兩個腳跟像個“八”字一樣,那就可能存在扁平足。

大部分扁平足人群沒有明顯症狀,少部分患者會出現足踝部疼痛、無力、易累、步态異常、走路不穩、關節僵硬甚至行走障礙等症狀。

扁平足可能合并足底筋膜炎進而導緻足跟痛,也可能合并拇外翻進而導緻前腳掌痛,還可能因為“下梁不正上梁歪”而導緻膝關節痛等。有症狀的扁平足,我們稱之為“平足症”。

郭浩醫生說道:“扁平足,作為一種足部畸形,可能會進展,也可能不進展,是以單純因為害怕畸形越來越嚴重而去過分地幹預是沒有必要的。需要臨床幹預的指征主要有兩個——最重要的一個就是要有症狀,有症狀的扁平足可能會越來越嚴重,疼痛的部位和程度也會發生相應的變化;另外,假如沒什麼症狀,但發現畸形實在太明顯,也可以考慮尋求治療。”

當心!孩子走路腳痛,可能是平足症,科學防治很關鍵

掌握足弓的發育規律,把握平足症治療的關鍵期!

在臨床上就有這麼兩種極端現象,有一部分人滿不在乎,覺得扁平足有點痛問題不大,等年紀大了之後發現整個腳都僵硬了。

還有一部分人太過緊張,孩子隻有兩三歲時,就帶到醫院問診治療。

在這裡曾參軍主任提醒大家:“足弓的發育是需要時間的,2歲的孩子90%以上都是扁平足,4歲以前,隻要畸形不是太過嚴重,注意觀察就好,家長們不用焦慮,也不用去花高價訂做鞋子、鞋墊,不但沒有幫助,反而可能有害。理論上講,讓孩子光腳走路其實更有利于足弓發育。5歲之後孩子逐漸懂事了,如果家長發現孩子還是扁平足,也不要緊,繼續觀察,或者把孩子帶到門診來,我會教孩子做一些簡單的足部訓練,幫助足弓形成。8歲以後,如果孩子仍然是扁平足,同時出現了一些不舒服的症狀,那請一定要及時到足踝外科就診,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

當心!孩子走路腳痛,可能是平足症,科學防治很關鍵

那麼有些什麼辦法可以對付平足症呢?

1.保守治療。保守治療的方法有很多,比如充分休息、使用預制的足弓支撐型鞋墊或者定制鞋墊、足部功能鍛煉、藥物治療等等。

2.手術治療。手術方式主要包括微創手術、軟組織手術加截骨手術和關節融合手術等。由于每個患者的病情嚴重程度不同,相應采取的政策也就不同。

總的來說,扁平足是否需要治療?如何治療?一定要尊重足弓的發育規律,要等孩子成長到一定年齡之後,讓足踝外科專家來進行專業評估,指導選擇合适的處理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