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亞曆山大大帝的馬其頓帝國真的無法戰勝戰國七雄嗎?

作者:曹植KBZ

亞曆山大大帝東征到印度這段曆史可以說是廣為人知,但是長期以來在中文網際網路上一直流傳着這樣一種說法“亞曆山大幸虧沒遇到秦國”“馬其頓方陣在秦軍面前不堪一擊”“戰國七雄随便一個國家都能和馬其頓掰掰手腕”,那麼曆史事實到底是什麼樣子?亞曆山大大帝和馬其頓軍隊真的就這麼不堪一擊嗎?今天我就這段曆史,看一下曆史的真相到底是什麼。

1.糾正各種曆史錯誤認識(軍事方面)

一、馬其頓方陣很呆闆嗎?

這種認識真的對亞曆山大的軍種配置一無所知,我先貼一下出征亞洲時亞曆山大的軍隊情況:

亞曆山大大帝的馬其頓帝國真的無法戰勝戰國七雄嗎?

騎兵

亞曆山大大帝的馬其頓帝國真的無法戰勝戰國七雄嗎?

步兵

總計:步兵30000人,騎兵5200人,全軍35200人。亞曆山大給安提帕特留了12000步兵和1500名騎兵來鎮守希臘、抵擋波斯艦隊并防止他人篡奪馬其頓王位、鎮壓不滿勢力。操作攻城器械的士兵在當時并不被視作軍隊組織的一部分,是以沒有計算在總兵力内。 可以看出馬其頓的兵種配置從步兵到騎兵以及各種攻城器械是應有盡有,非常齊全。

亞曆山大大帝的馬其頓帝國真的無法戰勝戰國七雄嗎?

戰鬥時的方陣陣型

而今天所流傳的兩個經典的論斷就是用騎兵和弓箭(弩)手來對付馬其頓方陣,覺得馬其頓方陣就是個方陣,完全無視兩側的重騎兵和各種輕步兵,是以閑很顯然是大錯特錯,根本就不成立。

在實際作戰中陣型也會調整,比如下面幾場戰役

亞曆山大大帝的馬其頓帝國真的無法戰勝戰國七雄嗎?
亞曆山大大帝的馬其頓帝國真的無法戰勝戰國七雄嗎?
亞曆山大大帝的馬其頓帝國真的無法戰勝戰國七雄嗎?

同樣亞曆山大的指揮體系也是非常的完善

作為總結,在此列出一個大方陣的編制和官階序列: 行(班),16名重步兵,由行長(士官)指揮; 四行隊(排),64名重步兵,由四行隊長(排長)指揮; 連,128名重步兵,由連長指揮; 營,256名重步兵,由營長指揮; 團,1024名重步兵,由團長指揮; 方陣(旅),4096名重步兵,由方陣司令(旅長)指揮; 雙倍方陣(師),8192名重步兵,由雙倍方陣司令(師長)指揮; 四倍方陣/大方陣(軍),16384名重步兵,由四倍方陣司令(軍 長)指揮; 輔以騎兵和輕步兵,構成總計擁有28672名士兵的軍隊,由國王或特别指派的指揮官(通常是一名侍從副官)作為其總指揮官。

步兵可以分為四個等級:第一等為步行夥伴,即使用薩裡沙長矛的方陣步兵;第二等為使用單手長矛的持盾兵;第三等則是輕盾兵, 他們可以算作組織整齊、裝備精良的輕步兵;第四等則是散兵,包括弓 箭手、投石手和标槍手。在騎兵中,第一等為夥伴騎兵、色薩利騎兵以 及一部分希臘重騎兵;第二等為輕騎兵和裝備優良的雇傭騎兵;第三等為槍騎兵和龍騎兵;第四等為非正規遊牧騎兵,其裝備五花八門。

方陣内部也是有不同的陣型的

亞曆山大大帝的馬其頓帝國真的無法戰勝戰國七雄嗎?
亞曆山大大帝的馬其頓帝國真的無法戰勝戰國七雄嗎?
亞曆山大大帝的馬其頓帝國真的無法戰勝戰國七雄嗎?

腓力和亞曆山大的方陣能夠做到向左右兩側旋轉90度或45度,甚至完全轉向背後。無論橫排前進或是縱排行軍時都可以做到随時掉轉方 向。如果想要将正面的橫排人數加倍,則由每個縱行的雙數排士兵向前 一步站到前排士兵的左側。方陣步兵們也可以在前進過程中為前排的兩 側提供掩護,此時每行後半的士兵将不再跟随前排士兵,而是分成小隊 填充在左右兩側的空當之中。方陣步兵還會接受使用不同武器的訓練, 以及用不同的速度向左、右兩翼甚至背後前進。除此以外,馬其頓人在 訓練中還會訓練很多其他的陣型或者機動。

在通常的戰鬥隊形下,一行的深度為48英尺。在每人占據3英尺見 方空間的情況下,一個連正面寬24英尺,一營寬48至50英尺。在不計每營之間空隙的情況下(關于各營之間空隙的問題,史料記錄往往互相 沖突,無法準确估計),每個方陣步兵團的寬度即為200英尺。這樣一 來,在将輕步兵和輕盾兵分别布置在方陣前後的情況下,一個方陣将占 據800英尺寬的正面,而一個四倍方陣則占據3200英尺的正面,也就是 0.6英裡左右。

指揮官的密碼、号聲、軍徽、短劍或者長矛都可以作為向方陣步兵 下令的手段。高舉的軍徽代表前進,放平的軍徽代表撤退,豎直舉起一 根長槍并立定在原地則意味着要求談判。

騎兵也有

亞曆山大大帝的馬其頓帝國真的無法戰勝戰國七雄嗎?
亞曆山大對騎兵的大幅改良使他們遠比先前的任何騎兵都要優越。 這些騎兵以一排四騎的縱隊行軍,做小規模沖鋒時則組成寬度、縱深均 為八騎的正方隊形。他們也能組成楔形或三角形的隊形,視情況以人數 最少的頂角或人數最多的底邊發動沖鋒。有時他們還會以菱形隊形 發動沖鋒,以便能夠随時轉向任何一個側面。在面對數量更多的敵人時,馬其頓騎兵經常被史料描述為“一個中隊接一個中隊”地發動沖鋒, 這一說法的具體戰術意義我們已經無法準确得知。可能這代表着某種斜形序列。通常來說,騎兵會被部署在方陣的兩翼,以保護其脆弱的側翼

可以看到馬其頓方陣不僅有各種各樣的陣型,甚至還能非常靈活的機動。

二、用戰車真的能打敗馬其頓方陣嗎?

這個問題隻要你看過亞曆山大的戰例就會知道,波斯的大流士三世曾經在高加米拉會戰中使用過鐮刀戰車。

在右翼騎兵部隊英勇抵擋住優勢敵軍進攻的同時,波斯人開始了被 他們寄予厚望而馬其頓人也十分恐懼的戰車沖鋒。不過就像諸多會戰中 的戰象或其他反常行動一樣,這次沖鋒也歸于失敗。在戰車快速越過平地向方陣沖刺時,重步兵們用長矛敲擊盾牌驚吓馬匹,阿吉裡亞人、弓箭手、标槍手也用密集的矢石标槍攻擊它們。在這些輕步兵的攻擊下, 一部分馬匹隻因為恐懼便停下了腳步,另外還有一些馬匹受傷。由于長期伴随騎兵行動,這些輕步兵腳步十分迅捷。他們跳到拉着戰車的馬背上,拉住缰繩切斷繩索,殺死馬夫和士兵。另外一部分戰車則要麼從馬 其頓軍隊讓出的通道中穿了過去,要麼便撞在林立的薩裡沙長矛上,或斃命或掉頭逃跑。那些穿越到了戰線後方的戰車則幾乎全部被非戰鬥人 員俘獲,第二線的輕盾兵也摧毀了部分戰車。最終這些負有盛名的戰車 并沒有達成任何波斯人期望或馬其頓人擔心的效果,不少戰車甚至還沖回了波斯陣線中。由于波斯人戰線縱深更大,這些戰車給己方造成的 損害遠比它們給馬其頓人造成的更大。相比之下,馬其頓戰線隻發生了 很小的混亂,他們憑借着優良紀律很快便重建了秩序。

可以看到戰車并基本沒有造成一點影響,甚至還沖回波斯人的陣線,是以很遺憾戰車這個例子大流士用親身經曆告訴我們,不管用。

三、軍隊的人數問題

還有一個廣為流傳的誤解,馬其頓軍隊的人數非常少,而戰國各國動不動就動員幾十萬人,靠數量也能把馬其頓軍隊打敗。這又是一個錯誤。

首先我們來看看薩爾浒之戰

薩爾浒之戰中,明軍集結全國精銳20萬和北韓等軍隊,号稱47萬大軍,向遼東發起進攻,兵分四路進軍,左側中路杜松領兵六萬,右側中路李如柏領兵六萬,左側北路馬林領兵四萬,合葉赫兵,右側南路劉铤領兵四萬,合北韓兵。後金方面,努爾哈赤“憑爾幾路來,我隻一路去”,就是集中兵力進攻一路,以消滅敵人有生力量為主。5天之内連破三路明軍,殲滅明軍約5萬人,繳獲大量軍用物資,明軍除行動遲緩的李如柏一路敗退幸存外,其餘幾路被後金全殲。薩爾浒大戰以後金全勝、明軍大敗而結束。

嗯,為啥到了明清時期,出兵的人數反而不如戰國呢?曆史難道還倒退了?實際上這涉及到一個問題,就是軍隊号稱的人數和實際的人數之間有很大差距。

《史記項羽本紀》記載彭城之戰,劉邦有56萬大軍,似乎已成定論,殊不知劉邦出發時,才“步卒五萬人,騎五千”,而這數字同樣出自《史記黥布列傳》。

(注)史記黥布列傳:項籍死......上折随何之功,謂何為腐儒......随何跪曰:“夫陛下引兵攻彭城,楚王未去齊也,陛下發步卒五萬人,騎五千,能以取淮南乎?”上曰:“不能。”随何曰:“陛下使何與二十人使淮南,至,如陛下之意,是何之功賢於步卒五萬人騎五千也。然而陛下謂何腐儒,為天下安用腐儒,何也?”

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昆陽之戰,王莽賬面有42萬人,但才動員1個月,實際不到10萬人;淝水之戰,從動員到兵敗才110天,前線的秦軍,不超過20萬。

再來看古代斬首數字的水分是如何記載的:

(注)三國志國淵傳:破賊文書,舊以一為十,及淵上首級,如其實數。太祖問其故,淵曰:夫征讨外寇,多其斬獲之數者,欲以大武功,且示民聽也。

報捷文書都至少“以一為十”,把斬首數字誇大10倍以上。看史記裡,戰國一場有趣的戰事,兵力和斬首的數字精分現場:

(注)史記秦本紀:七年(前330年),公子昂與魏戰,虜其将龍賈,斬首八萬。
(注)史記魏世家:五年(前330年),秦敗我龍賈軍四萬五千于雕陰。

秦魏雕陰之戰,雙方記載的人數卻有差異,魏世家記載魏軍才4萬5千人,而秦本紀卻是秦軍斬首8萬。

當然不光中國古代有這個毛病,西方也是有的:

古典史學家們對高加麥拉戰役中參戰的波斯軍隊數量衆說紛纭,亞裡安認為有騎兵4萬人,步兵100萬人,戰車200輛;迪奧多羅認為波斯騎兵有20萬衆,步兵80萬人,戰車200輛;最保守的科丘斯認為波斯步兵戰鬥部隊有20萬人,騎兵4萬5千人,戰車200輛。後世史學家大多認為科丘斯提供的數字比較合理,因為在古典時代一支百萬人的大軍根本無法供給。但當代的看法更認為大流士的實際戰兵數量隻有十萬左右。

最誇張的還有這個

亞曆山大大帝的馬其頓帝國真的無法戰勝戰國七雄嗎?

這是要對付三體人嗎?

是以亞曆山大出征亞洲時所帶的3萬多人實際上已經是比較龐大的軍隊了,高加米拉之戰馬其頓有47000人參加戰鬥,雙方的交戰兵力總共接近20萬。已經是非常驚人的數字了。

2.波斯帝國究竟是一個怎樣的帝國?亞曆山大征服波斯是一項怎樣的壯舉?

我先說結論,在亞曆山大征服之前,波斯帝國應該是當時全世界最強大的帝國。

公元前553年,波斯帝國建立時,疆域僅限于波斯高原西南部。随着居魯士二世、岡比西斯二世東征西讨,波斯帝國疆域不斷擴大。到大流士一世統治時期,波斯帝國疆域西起色雷斯、小亞細亞和尼羅河流域,東到帕米爾高原和印度河平原,北抵黑海、高加索山脈、裡海、鹹海和錫爾河,是世界曆史上第一個版圖地跨亞洲、非洲、歐洲三大洲的大帝國。波斯帝國建立時,首都在帕薩爾加德,後增設埃克巴坦那、蘇薩和巴比倫。公元前522年,大流士一世上台統治後,建造了新首都波斯波利斯。在國王大流士一世統治時期,波斯帝國達到鼎盛時期,其疆土東起印度河流域,西至巴爾幹半島,北起亞美尼亞,南至埃塞俄比亞。包括70個民族,5000萬人口,近700萬平方公裡土地,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地跨亞、非、歐三大洲的帝國。
亞曆山大大帝的馬其頓帝國真的無法戰勝戰國七雄嗎?

波斯在當時的國力碾壓戰國各國,波斯的人口和秦朝差不多,而大流士三世可以說也是個中興之主,之是以成了亡國之君就是因為他碰上了亞曆山大。

亞曆山大的征服範圍從希臘到印度,這是個什麼概念?雅典至孟買是5178 公裡,而戰國的交戰範圍很顯然比這小多了,其後勤難度和軍事組織能力完全不在一個等級上。

亞曆山大大帝的馬其頓帝國真的無法戰勝戰國七雄嗎?

這裡有一份後人統計的亞曆山大的行軍記錄:

希臘佩拉至科林斯 240英裡 科林斯至佩拉 240英裡 佩拉至多瑙河 350英裡 普斯至佩利烏姆 300英裡 佩利烏姆至底比斯 300英裡 底比斯至佩拉 180英裡 佩拉至赫勒斯滂海峽 300英裡

小計 1910英裡

小亞細亞赫勒斯滂海峽至格拉尼卡斯河 50英裡 格拉尼卡斯河至薩迪斯 180英裡 薩迪斯往返士麥那 100英裡 薩迪斯至以弗所 50英裡 以弗所至米利都 60英裡 米利都至哈利卡納蘇斯 60英裡 哈利卡納蘇斯至特爾梅蘇斯 160英裡 特爾梅蘇斯至法瑟裡斯 160英裡 法瑟裡斯至錫德 85英裡 錫德至特爾梅蘇斯 85英裡 特爾梅蘇斯至薩迦拉蘇斯 70英裡 薩迦拉蘇斯至切蘭納 60英裡 切蘭納至戈爾迪烏姆 170英裡 戈爾迪烏姆至安卡拉 80英裡 安卡拉至塔爾蘇斯 320英裡 塔爾蘇斯往返西裡西亞碎地 160英裡 塔爾蘇斯至邁利昂得魯斯 100英裡 邁利昂得魯斯至伊蘇斯 25英裡

小計 1955英裡

腓尼基伊蘇斯至泰爾 300英裡 西頓及黎巴嫩山戰役 100英裡 泰爾至耶路撒冷 120英裡 耶路撒冷至加沙 60英裡 加沙至佩盧西烏姆 140英裡 小計 720英裡 埃及 佩盧西烏姆至孟菲斯 120英裡 孟菲斯至亞曆山大城 150英裡 馬雷奧蒂斯湖周邊 120英裡 亞曆山大城至帕拉托尼烏姆 140英裡 帕拉托尼烏姆至阿蒙神廟 170英裡 阿蒙神廟至孟菲斯 340英裡

小計 1040英裡

從埃及到波斯波利斯孟菲斯至加沙 260英裡 加沙至泰爾 135英裡 泰爾至塔普沙卡斯 380英裡 塔普沙卡斯至貝紮布德 290英裡 貝紮布德至阿貝拉 125英裡 阿貝拉至俄庇斯 180英裡 俄庇斯至巴比倫 90英裡 巴比倫至蘇薩 230英裡 蘇薩至烏克西亞城 130英裡 烏克西亞城至凱·埃·色菲 190英裡 凱·埃·色菲至波斯波利斯 85英裡

小計 2095英裡

米底和裡海沿岸 波斯波利斯至埃克巴塔納 480英裡 埃克巴塔納至裡海門 285英裡 裡海門至赫卡東比魯 215英裡 赫卡東比魯至紮德拉卡塔 115英裡 馬底亞戰役 600英裡

小計 1695英裡

從裡海到高加索紮德拉卡塔至蘇西亞 550英裡 蘇西亞至阿塔柯亞納 130英裡 阿塔柯亞納至普洛法西亞 200英裡 普洛法西亞至阿拉霍西亞的亞曆山大城 450英裡 阿拉霍西亞的亞曆山大城至尼西亞 200英裡 尼西亞至高加索亞曆山大城 35英裡

小計 1565英裡

巴克特裡亞和索格迪亞納 高加索的亞曆山大城至德拉普薩卡 110英裡 德拉普薩卡至紮瑞亞斯帕 220英裡 紮瑞亞斯帕至那烏塔卡 205英裡 那烏塔卡至馬拉堪達 120英裡 馬拉堪達至查可薩提河 170英裡 西徐亞及七城戰役 100英裡 查可薩提河至馬拉堪達 170英裡 波利提米圖斯河戰役 150英裡 馬拉堪達至紮瑞亞斯帕 325英裡 五支縱隊戰役 450英裡 索格迪亞納的最後戰役 200英裡 克塞尼帕戰役 150英裡 往返希西米特裡斯之岩 250英裡 至索格迪亞之岩和科瑞尼斯之岩 700英裡 至紮瑞亞斯帕 200英裡 至高加索的亞曆山大城 330英裡

小計 3900英裡

科芬河谷高加索的亞曆山大城至尼西亞 35英裡 尼西亞至歐拉 400英裡 歐拉至阿斯提斯的要塞 100英裡 阿斯提斯的要塞至阿爾諾斯 75英裡 阿爾諾斯至戴塔 180英裡 戴塔至印度河 40英裡 印度河至架橋渡河點 175英裡

小計 1005英裡

五河之地印度河至塔克西拉 50英裡 塔克西拉至海達斯佩河 100英裡 海達斯佩河會戰 30英裡 海達斯佩河至格勞西亞 170英裡 格勞西亞至阿塞西尼斯河渡口 70英裡 阿塞西尼斯河至海德勞提斯河以遠地區 60英裡 至品普拉馬和桑加拉 100英裡 至索培西斯王及費格烏斯王的領土 250英裡 至希發西斯河 60英裡 至尼西亞 180英裡

小計 1070英裡

沿印度河的行動尼西亞至印度河及阿塞西尼斯河交彙處 250英裡 馬裡戰役 210英裡 印度河下遊的戰役和探索 800英裡

小計 1260英裡

傳回蘇薩印度河至阿拉比烏斯 85英裡 阿拉比烏斯至保拉 450英裡 保拉至帕薩加迪 400英裡 帕薩加迪至蘇薩 420英裡

小計 1355英裡

最後幾次行軍蘇薩至海岸 220英裡 海岸至俄庇斯 450英裡 俄庇斯至埃克巴塔納 330英裡 科薩亞戰役(四十天後傳回蘇薩) 400英裡 蘇薩至巴比倫 230英裡 巴比倫至海岸 350英裡 傳回巴比倫 350英裡

小計 2330英裡

總計21900英裡(令人驚歎)

馬其頓軍隊的傷亡率

從傷亡數字來看,馬其頓的戰鬥力也是非常強悍。

亞曆山大大帝的馬其頓帝國真的無法戰勝戰國七雄嗎?

鐵器問題

說實話這個問題我實在不想再多說什麼,中國鐵器普及的時間是在漢朝,戰國時期各國還是銅鐵并用,和馬其頓的差距并不是很大。

3、馬其頓的軍功和獎懲制度

還有一種說法是是以秦國為例,說秦國的士兵有軍功爵制度,是以積極性高,戰鬥力強大,那我就列舉一下同時期馬其頓的情況:

在當時,并不存在嚴格的所謂“工資标準”。小居魯士為克利爾庫斯 (11)的重步兵每人每月支付1個達裡克(Daric),約等于4美元。德摩 斯梯尼在《斥腓力》一文中曾提及一名步兵每月的軍饷為10德拉克 馬,約為兩美元。雅典和阿戈斯(Argives)之間曾達成過協定,每 天為每位騎兵支付1德拉克馬,而步兵則為3奧波勒斯(Oboli),前者合27美分,後者則為13美分。在戰争中失去一條肢體的士兵每天能夠 得到1奧波勒斯(4美分多一點)的補助。息諾普(Sinope)和赫拉克裡 亞(Heraclea)為色諾芬的士兵開價每人每月1基齊庫斯 (Cyzicus)。索瑟斯(Seuthes)也為他們開出了同樣的價格,相當 于5.5美元。其餘想要雇傭他們的人則開價每人每月1達裡克(4美元)。

德洛伊森(Droysen)曾進行過非常細緻的估算,認為馬其頓騎兵的軍饷為每人每月300德拉克馬,約為60美元;同盟騎兵250德拉 克馬,約50美元;方陣步兵84德拉克馬,約17美元;除此以外每人還能 得到相似數量的補助以供購買食物。

同樣還有非常豐厚的獎金

按照寇蒂斯和狄奧多拉斯的說法,亞曆山大也将在這座城市(巴比倫))裡俘獲的财物慷慨地分發給了士兵們。每位馬其頓騎兵收到了6邁納(Minae)或600德拉克馬(相當于120美元),希臘騎兵和輕騎兵每 人5邁納(100美元),馬其頓步兵每人得到了大約40美元,同盟步兵和輕盾兵則為兩個月額外軍饷。這些貨币在當時的購買力要比現在大得多。

到達埃克巴塔納之後,亞曆山大解散了手下的色薩利騎兵和希臘盟騎兵,因為這些部隊的服役年限已經到期。除全額軍饷以外,他們還額外得到了2000台侖黃金的獎賞。在配置設定這些黃金時,最優秀的騎兵所 得金錢相當于1100美元,即使最低級的步兵也得到了價值400美元的黃 金,二者之間的其餘各兵種也依次獲得相應賞金。另外,亞曆山大還為他們安排了從黑海回國的運輸工具,并指派米尼斯負責相應細節。色薩利騎兵的馬匹似乎屬于本人,是以他們也在離開軍隊前賣掉了馬匹。不 過這些士兵中也有大量人員自願延長服役期留在軍中。這批人所獲的獎 賞,可能也包括先前所提到的軍饷和賞金在内,每人多達3300美元。

是以說馬其頓軍隊的積極性同樣很高。

總結

寫了這麼多,我就來總結一下,本文主要針對的是一些網上廣泛流傳的曆史錯誤,所謂戰國各國或者秦國能輕松擊敗亞曆山大可以說是一個徹底的錯誤。雖然當時戰國各國也不乏像秦國、楚國這樣的大國,但是比起橫跨歐亞非的亞曆山大帝國來說,實力還是有些相形見绌。

曆史沒有假設,即使是亞曆山大到達的最遠的印度河流域和中亞,距離中原地區還有數千公裡的距離,中間相隔着帕米爾高原、戈壁荒漠以及東南亞的熱帶雨林,是以亞曆山大基本上是沒有能力繼續前進,抵達中原地區的。今天的我們,暢想亞曆山大和戰國七雄的故事,不僅感慨,如果人類曆史上東西方各自的文明強者互相碰撞的時候,又會産生怎樣的火花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