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數百人投履歷,0錄取!做熊貓的飼養員有多難?

作者:環球網

來源:錢江晚報

時下,

人工圈養大熊貓們的

一舉一動正受到“空前關注”,

“雲端吸貓”視訊風行各大自媒體平台,

成為新晉解壓良方,

就連國民女神舒淇也直言愛上了

“萌萌哒”“很療愈”的熊貓吃播。

同時,動物園、風景區成熱門打卡點,

熊貓界“頂流”們的圈舍前人潮洶湧,

即便不得已采取“定時限流”的方式

“排隊一小時,看貓3分鐘”,

人們依舊樂此不疲。

熱鬧之下,一種昔日頗為低調的職業也突然受捧——能日日與萌獸們近距離接觸的“大熊貓飼養員”。

前不久,位于江蘇常州溧陽南山竹海景區的熊貓館因招聘大熊貓飼養員一事上了熱搜,“#招聘大熊貓飼養員數百份履歷零錄取#”,十六個字引發人們的一連串疑問:

為什麼大熊貓飼養員這麼難招?他們的日常究竟是怎樣的?如何才能做好這份工作呢?

帶着這些問題,潮聲記者走進江南的竹海,探訪兩位年輕的大熊貓飼養員,揭開了這一人氣職業的神秘面紗。

大熊貓的糞便,要掰開來細瞧

大熊貓的家鄉在長江上遊的高山深谷,雲霧缭繞,竹林青翠。數百萬年以來,為适應環境逐漸改變食性,大熊貓一步步演化成了如今以采食竹子為主的熊科動物,它們每天進食的食物裡,竹子就占了90%以上。

在江南,浙江安吉的“中國大竹海”和江蘇溧陽的“天目湖南山竹海”同樣萬竹參天,漫山遍野長滿了茂密的竹子,自然也是圈養大熊貓的理想之地。長住于此的大熊貓們,每天都有新鮮的本地竹享用。

清晨五點半,江蘇天目湖南山竹海熊貓館的值班飼養員李子潇便起床洗漱,自己還顧不上吃一口東西,就去給大熊貓“華麗”和“星安”準備早飯。

“現在是冬春之交,正是吃水竹的季節,景區筍園的雷竹筍也開始冒頭了,我們會和勞工們一起給大熊貓挖筍吃。”他舉起水管,将提前砍好的竹竿和竹筍沖了沖水,再成捆地抱起,扛向熊貓們的室外活動場。

一批吃完了便要補充下批,一隻成年大熊貓每天都要吃掉50斤左右的竹子,一天中,飼養員們需要來回扛上好幾趟。

數百人投履歷,0錄取!做熊貓的飼養員有多難?

“看它們吃,好像自己也飽了。”這位90後“熊貓奶爸”幹勁十足,滿臉笑意。2015年,從江蘇農林職業技術學院的畜牧獸醫專業畢業後,李子潇應聘上了天目湖景區的動物飼養員。

“來之前,我以為是養些風景區常見的猴子、仙鶴,報到第一天才發現,居然能養國寶大熊貓!”直至今日,他還記得當初像“開盲盒開出了隐藏款”般意外、激動的心情。

準備好一天的第一頓竹子大餐後,李子潇打開獸舍的移動拉門,将“華麗”和“星安”放入室外活動場享用早餐,自己再進入夜晚它們進食和休息的室内區域,開始打掃衛生。在清理糞便前,他留神觀察了一下熊貓們排出的糞便,還随機拿起一個掰開來細瞧。

原來,大熊貓們的糞便裡頭,有講究。

“先看外形,如果竹竿和竹葉吃得多,糞便就是成型的青團或金黃團,如果竹筍或精料窩頭吃下去,排出的就會是軟便。”他解釋說,一旦出現泡沫狀或是果凍狀的糞便,說明熊貓可能有些鬧肚子了,就得引起重視,增加竹纖維的攝入量。

至于用手掰開糞便來進一步檢視的原因,則是觀察是否有寄生蟲。

蛔蟲病、癢螨病等一系列寄生蟲病是大熊貓最易患上的疾病類型。在野外,七成以上大熊貓的死因,都是由寄生蟲引起的腸梗阻、腸道破裂等一系列突發情況。李子潇解釋說,掰開糞便後,一旦發現有五六厘米長、肉眼可見的寄生蟲,飼養員們就要給大熊貓及時服用驅蟲藥。平日裡,每個季度他們都會給大熊貓進行定期的用藥驅蟲。

“其實,我們熊貓飼養員不僅僅是大熊貓的‘鏟屎官’,更是看護員,日夜照顧的同時,也要随時察看它們的健康狀态,作出應對。”李子潇說。大熊貓在排黏、假孕等生理周期到來時,也會一反常态,變得不愛吃也不愛動。每當這個時候,飼養員們總會更加忙碌,想盡辦法增強它們的食欲,陪護在它們身邊,直到不适過去。

要蒸四小時的“愛的配方”

大熊貓們都是“直腸子”,吃得快,排得也快。

原來,它們的始祖是食肉的,雖然慢慢演化成了吃素,但它們依舊保留了典型的肉食性消化系統——沒有盲腸,腸道較短,無法像大多數食草動物一樣消化植物纖維,隻能吸收汁液中的營養。

成年大熊貓都是兩三百斤的龐然大物,如何能維持自身生理需要?靠的就是“多食多餐多睡覺”,增加攝入,減少消耗。是以,大熊貓的作息和人挺不一樣的:

醒着的大部分時間,都用在吃東西上面,吃飽了心情好,就溜達溜達、爬爬樹、擺弄下玩具,沒心情或累了,躺下倒頭一睡,直到再次被咕噜噜叫的肚子喚醒,開啟新一輪進食。

數百人投履歷,0錄取!做熊貓的飼養員有多難?

“它們總是吃吃玩玩一小時,再睡上兩小時,幾度循環,不論白天黑夜。”李子潇笑說,這般慵懶閑适的生活狀态,着實令人羨慕不已,但也給飼養工作帶來了更高的要求。即便到了夜裡,也得留下一個人值班。

在南山竹海的熊貓館,飼養員休息的木屋與大熊貓的獸舍間隻有一條過道的距離,每隔幾小時夜班飼養員就要起夜巡視,察看熊貓們的狀态,如果竹子吃完了,就要及時添加。“大熊貓的視力不好,就像人的近視,大約在裸眼視力4.8的程度,但是它們的嗅覺非常靈敏,晚上如果餓了,不開燈也能找到竹子啃起來。”

在不停為“華麗”和“星安”添置竹子的同時,為了均衡膳食、增加營養,飼養員們還會定時定量投喂洗淨切好的蘋果、胡蘿蔔,以及一種特别制作的“精料窩窩頭”。

這是一種棕黃色的實心大糕點,需飼養員們每天親自做。用大米粉、玉米粉、黃豆粉、白糖、鹽等兌水揉成團,中途再打個雞蛋進去,隔水蒸上4個小時,安全健康無添加劑,李子潇把它稱為“愛的配方”。

“窩頭的味道我也嘗過,淡淡的紮實的口感,蠻不錯,咬起來就像個硬蒸糕。”他說,雖然竹子才是主食,但是精料窩窩頭是圈養大熊貓們共同的偏愛。每天早上10點、下午2點、5點,飼養員都會給熊貓們切好6至8兩的窩窩頭,送到嘴邊。

“我們需要控制好量,每天給每隻大熊貓吃1200克的窩頭,雖然它們喜歡但也不能吃太多,還是得以竹子為主。”李子潇寵溺地說。

當沖動過去後,很多人選擇了放棄

鏟屎、消毒、挖筍、做窩頭、運竹子、獨自守夜……做熊貓飼養員,是個辛苦的體力活。

上個月底,李子潇的一名飼養員同僚因為身體原因辭職離崗,南山竹海景區公司的人力部門随即放出了招聘啟事。令他們驚異的是,與前幾年不同,這一回,伴随熊貓熱度的持續發酵,原本少有人問津的崗位突然人氣爆棚,最多的時候,一天就收到了280份履歷。

奇怪的是,一時間,數百份履歷背後的錄取率竟然為0,引得一衆網友紛紛驚呼“最高不可攀的崗位竟是大熊貓飼養員”。

對此,“知情人士”李子潇笑了。他告訴記者,其實并不是這份工作的門檻太高,隻要有畜牧或農校的相關專業背景,飼養熊貓所需的專業技能都可以在入職後跟着團隊快速學會,而對于有相關飼養經驗的老手,則會進一步放寬學曆的要求。

“我們向幾位投來履歷的年輕人都抛出過橄榄枝,隻是,當詳細了解了工作内容以後,他們猶豫了一下,都選擇了放棄。”他說,“特别是女生,一聽說要獨自留在景區山上的小木屋裡值夜班,基本都會打退堂鼓。”

的确,離開城市的繁華與喧嚣,到僻靜的竹林深處日夜看護大熊貓,對于大部分年輕人來說,是需要足夠的勇氣的。更何況,這份工作薪酬并不算豐厚,每個月到手大約五千塊錢,全年做六休一,不僅法定節假日不休,越是節假日還會越忙。

當為大熊貓而“狂熱”的沖動勁頭逐漸過去後,少有人願意真正赴約。

但李子潇卻把這個人生第一份工作堅持了下來。“我的老家在500公裡開外的江蘇徐州,跑到這裡來養國寶,我覺得挺幸福的,空氣清新,熊貓可愛。”他笑說,前兩年,自己還把奶奶從老家接來這裡養老。如今,他已打算在附近的天目湖鎮買房定居。

志同道合的人,總是有的。李子潇欣然告訴記者:這兩天,館裡的新飼養員總算是招到了,是個男生,老家貴州,畜牧獸醫相關專業的應屆畢業大學生,不日便會入職報到,開始專業的教育訓練。

看來,“華麗”和“星安”又多了一位寵愛它們的“新奶爸”,這,可真是個好消息。

數百人投履歷,0錄取!做熊貓的飼養員有多難?

它們就像十幾歲的孩子

熊貓飼養員這般辛苦的日子,安吉竹博園熊貓館的85後館長諸康樂一過就是十二年。從最初的“安安”“吉吉”,到如今的“慶仔”“珍巧”“珍好”,他已陸續照顧過8隻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借展在安吉的大熊貓了。

當記者在大熊貓室外活動場的圍欄邊碰見諸康樂時,他正一邊查探着熊貓的進食狀态,一邊幫安保人員維持參觀秩序。最近遊客多了不少,此時幾位國小老師正帶着一整個班級的同學駐足在這裡。“一旦發現有投喂熊貓、攀爬圍欄等行為,一定要第一時間阻止,如果遊客投的食物真的進了場,就通知飼養員,立即想辦法取出來。”他叮囑保安。

眼看人流逐漸疏散,諸康樂這才松了口氣,轉過頭來。隻見他的左臉頰上起了幾道紅紅的劃痕。“不打緊,前幾天扛竹子的時候,被竹葉邊劃起的。”他解釋,平日裡熊貓飼養員們總是戴着手套工作,就是預防被竹子的鋒利部位割到,“這不,防不勝防,難免的。”說完,他憨厚地笑了起來。

作為一位入行十餘年的資深熊貓飼養員,諸康樂對于熊貓的喜愛,是發自内心的。在他眼裡,不論是步入老年的慶仔,還是正值壯年的珍巧珍好,每一隻成年大熊貓都好像一個十幾歲的人類孩子,有不同的個性。

“慶仔特别聰明,對于飼養員的指令總能準确完成;珍巧是這裡唯一的女孩子,有時乖巧有時調皮,有自己的小心思,龍鳳胎弟弟珍好雖然好動,但膽子比較小,最害怕打雷了。”長久的陪伴看護之中,諸康樂對熊貓們的性情已了如指掌,隻需一個動作或一個眼神,他就能猜到它們的心中所想。

春光暖暖,遠處吹來了一陣清風,正在啃食安吉本地紅竹竿子的珍巧忽然停了下來,眯起眼睛聽了一會兒風,再繼續左一口,右一口,用牙一條條撕掉外面的竹皮,嚼起裡面的竹肉。

數百人投履歷,0錄取!做熊貓的飼養員有多難?

“像不像一個小淑女在啃帶皮的甘蔗?惬意得很。”諸康樂說,最近的珍巧格外愛吃竹竿子,不怎麼吃竹葉。眼見它手中的竹子不多了,他便喊上徒弟,去後屋挑出竿子脆嫩、少長葉子的竹子,給珍巧送了過去。

數百人投履歷,0錄取!做熊貓的飼養員有多難?

套着熊皮的“老友”

讓大熊貓們保持快樂,是諸康樂放在心上的重要之事。

沒錯,在他眼中,大熊貓們也有喜怒哀樂。如果砸玩具、拍圍牆,發出狗狗一樣的汪汪叫,說明它們生氣或恐懼,情緒激動了;如果發出尾音很長、類似羊叫的咩咩聲,說明它們心情不錯,在撒嬌,甚至發情了。

“我這裡的幾隻貓都不愛水,如果竹子不好吃,或者下雨天覺得煩,它們就會上樹‘思考熊生’。”諸康樂說,每當這個時候,他就會琢磨着自己去周圍的山上劈些不一樣的竹子,給“貓”們換換口味,換換心情。

而每年的8月、9月,慶仔和珍巧姐弟過生日的時節,諸康樂還會帶着飼養團隊,用它們愛吃的蘋果切成小片,拼出“生日快樂”的字樣;再用箬竹葉包着窩窩頭,搭配剝好的嫩筍,裝成滿滿一盆的生日大餐;如果天熱熊貓胃口不佳,他們還會用西瓜和火龍果給冰塊染上鮮豔的顔色,變着花樣,做出既好吃又好看的“生日蛋糕”,給它們慶生。

“過生日的時候它們都很開心,半個小時不到,就會把我們精心準備的東西都統統吃完。”說到此,諸康樂眼中泛起笑意。

圈養中的大熊貓,如果室外活動的環境過于單調且一成不變,容易出現不斷搖頭晃腦、甩動舌頭等刻闆的機械行為,需要定期豐榮,時不時改變一下居住環境、藏食方式,讓它們有條件進行富有一定刺激性、挑戰性的行動或娛樂。

雖然養的熊貓們并沒有出現這樣的情況,但是諸康樂也坐不住。“這幾天,我看着以前給熊貓搭的木架子、做的小涼亭,總覺得還是單調了些,必需構思着改造一下了。”于是,他拿上紙筆,化身熊貓的住所設計師,站在室外活動場邊構思起來:

珍巧園内有幾棵高大松樹,可以借勢在它們之間搭建一個能攀爬的梯架;慶仔的闆凳型采食架太無趣了,可以用木頭加麻繩做一個能靠能躺的采食平台;珍好的園子一眼就能看到頭,要多種點灌木增加神秘感;還要在它們的草地裡做些小圓孔,把投喂的竹子豎起來插在地上,而不是平鋪着攤放……

養“貓”多年,諸康樂早已将大熊貓的快樂視為自己的快樂。他說,與大熊貓們待在一起的時候,心裡會特别踏實。空下來時,他也會和它們說說話、談談心。

“它們雖然不會與你對話,但真的很聰明,看着你走過來的眼神,就透着一種親切和熟悉。”諸康樂說,“有時候,我老有一種錯覺,好像眼前的大熊貓就是套着熊皮的一個人,一位認識好久的老朋友。”

熱愛可抵歲月綿長。與大熊貓們朝夕相伴的日子,他很知足。

來源:潮新聞 執筆 來逸晨 圖檔 孫潇娜 姚朱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