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足球俱樂部到底為誰而服務?中國足球請想辦法讓球迷掏錢開始重生

作者:駿東體育

在漫長的等待之後,中國足協和中足聯籌備組于今日在北京召開新聞釋出會,對外公布2023賽季中超、中甲、中乙三級聯賽準入俱樂部名單。此前因發動“會員制自救”而備受各界關注的陝西長安競技無緣新賽季的中甲聯賽。

筆者之前寫過一篇關于《從AFC溫布爾登的營運看陝西長安競技的會員制自救》的文章,旨在探讨足球俱樂部到底應該如何營運的問題,其中引用了大連人主教練謝晖在接受采訪時的一段話:

球迷是我們的衣食父母,是我們存在的動力也是意義。沒有市場,是因為我們從來就不夠用心去培育這個市場,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球迷市場也不可能是一朝一夕搭建起來的,但是如果不做,永遠不會有。

足球俱樂部到底為誰而服務?中國足球請想辦法讓球迷掏錢開始重生

今天,我們就這個話題來繼續探讨中國足球俱樂部的營運問題。

在聊這個問題之前,有一個首先必須要思考的話題:

足球俱樂部到底為誰而服務?

一個看似很簡單的問題,中國足球搞了30年都還沒弄明白。

從邏輯上來說,足球天然為球迷而服務。一般而言,俱樂部的收入由三部分組成:

轉播費、商業收入和比賽日收入

哪塊跟球迷沒關系?

球迷越多,轉播費就越高;

球迷越多,為職業俱樂部的投入的消費也就越多;

球迷越多,門票收入和衍生收入也就越多。

以世界上收入排名前20的俱樂部為例,除開2020-21的疫情賽季之外,商業收入-轉播收入-比賽日收入的比例基本上是在40:45:15之間:

足球俱樂部到底為誰而服務?中國足球請想辦法讓球迷掏錢開始重生

收入越高,足球俱樂部的營運本身、青訓和相關産業才能發展起來,才會有更多的苗子願意參與到足球這項運動當中來,選材面廣了之後,天才才更有機會被挑選出來,那麼出成績的機率才會越高。

但是,如此顯而易見的資料模型,對于中超公司及各俱樂部來說似乎非常的費解。

以2019賽季的廣州恒大隊為例,2019年的廣州恒大隊應該是公開資料所能查詢到的中超俱樂部收入之最,營業收入達到了7.82億元。

足球俱樂部到底為誰而服務?中國足球請想辦法讓球迷掏錢開始重生

但是,看似光鮮的營收背後卻是巨大的财政窟窿和不得不作為母公司廣告部而存在的荒誕。

足球俱樂部到底為誰而服務?中國足球請想辦法讓球迷掏錢開始重生

從收入上來看,廣州恒大隊的廣告收入雖然高達5.66億元,然而母公司恒大地産集團卻貢獻了4.63億元。刨開母公司及關聯公司的贊助費外,門票收入5726萬元,中超分紅以及獎金收入為8700萬元,球迷商品收入3672萬元,加起來将将超過1.8億元——而當年恒大隊的營運成本卻高達24億元。

恒大隊雖然不掙錢,但根據恒大集團董事局主席許家印的投資理念:

“投資足球對股價不應該有影響,其實這是營銷的政策。比如說在中央台打廣告的話1秒鐘大概15萬元,那麼我們這一場球下來,比如說4月2日中超開幕式在廣州舉行,有25家電視台現場直播,有300多家媒體報道。11個運動員穿着印上了‘恒大’兩個字的背心,你說是不是很值錢?一個半小時的直播時間如果做廣告要多少錢?我認為我們搞這個足球是非常正确的。”

足球俱樂部到底為誰而服務?中國足球請想辦法讓球迷掏錢開始重生

換句話說:

足球賺不賺錢不要緊,俱樂部母公司賺錢就行

這樣一個看起來很無厘頭的投資邏輯,卻被絕大多數中國足球的投資人奉為圭臬。

這是職業足球的荒誕,也是足球作為一項本應“從群衆中來、到群衆中去”的運動在中國卻演變為了完全無視職業足球的根本球迷的“無根之萍”。

在各種因素的作用下,開展了轟轟烈烈中性名運動的中國職業足球聯賽在失去了原本廣告部的價值之後,不得不開始重新思考俱樂部和球迷的關系:

我們的足球俱樂部,到底有沒有尊重過球迷

以本文的主角所在地陝西為例。

中國足球搞職業足球聯賽30年,三秦大地的曆史上已經出現了多家如今已經解散的俱樂部:

1994年,陝西民營企業家李志民以158萬人民币的價格,通過投标的方式将八一隊接到了西安,1996年八一離開遷至昆明。

失去了八一隊的李志民在1996年創辦了屬于陝西人的第一家俱樂部陝西國力,并由陝西女婿賈秀全挂帥。但國力的命運最後就跟出自賈指導那句經典的“三号隋波”一樣,在2000年前後被假球、黑哨、騷亂和欠薪所困擾,在遠走甯波和哈爾濱不久之後就解散了。

失去了國力之後,陝西人又依樣畫葫蘆,從上海搞來了國際隊,在隊中已經有了李毅、李彥、沈晗、王赟一批老國際的班底下又引入了孫繼海、趙旭日、曲波、毛劍卿等中超名将,誓要為陝西足球掙回一些榮譽。最終又因為各種問題南遷貴陽,如今也已經解散。

足球俱樂部到底為誰而服務?中國足球請想辦法讓球迷掏錢開始重生

我現在能想到的關于陝西足球最鮮活的形象,反倒是2016年10月6日在朱雀體育場外高呼“對得起我們嗎”的何勝大哥...

足球俱樂部到底為誰而服務?中國足球請想辦法讓球迷掏錢開始重生

這三十年來的陝西足球史,

又何嘗不是中國足球隻服務于肉食者而背離了人民群衆的真實寫照?

中國足球俱樂部的商業開發理念和能力極度落後。直到2020年上海申花推出了申藍湃,國内才有了第一個以職業足球俱樂部為依托的商業品牌。

足球俱樂部到底為誰而服務?中國足球請想辦法讓球迷掏錢開始重生

搞到現在,也隻有四件商品,大機率是喇叭腔了。

不過,如果打開申花的官方商城的話,商品的種類其實是挺全的:

足球俱樂部到底為誰而服務?中國足球請想辦法讓球迷掏錢開始重生

哪怕是曼聯的官網,周邊或許也就這麼幾個門類:

足球俱樂部到底為誰而服務?中國足球請想辦法讓球迷掏錢開始重生

是以我們商業化做的最好的俱樂部的周邊産品并不差多少。

那麼,中國足球的消費力差在哪裡呢?

回到問題的本質:

差在本土化,差在消費的歸屬感。

2021年的時候,德勤出具過一份《中國足球協會超級聯賽—2020賽季商業價值白皮書》,其中提到了兩個數字:

在2020年,對周邊産品的人均消費是763元。

整個中超商店的天貓表現全年一共賣掉了6878件商品,累計銷售額是150萬元,流量是17.7萬人。

這是什麼概念?

一件中超正版球衣,429元;一件俱樂部文化衫,269元。

作為對比:

2022年9月22日,李佳琦重回淘寶直播間。開播前一小時,直播間上架的消毒液、洗臉巾、洗潔精等8款生活日用品,價格不超過100元。這些産品上架後立即被秒空,售價75元的洗臉巾被賣出了12萬份,僅這8個連結的銷售額就已經超過1500萬元。

直播結束後,顯示觀看直播的人次為6352.8萬。

足球俱樂部到底為誰而服務?中國足球請想辦法讓球迷掏錢開始重生

看到中超正版球衣的價格和設計風格,我猜絕大多數人的第一反應絕對就倆字兒:

不值

足球俱樂部到底為誰而服務?中國足球請想辦法讓球迷掏錢開始重生

就這麼個設計風格,就這樣一個明明朝不保夕還非裝大爺的存活狀态,中國的足球俱樂部們有什麼資格讓球迷們掏錢支援自己的俱樂部。

是以,歸根結底,我們的中超俱樂部需要做的,不僅僅隻是提供高品質的比賽,更需要思考如何紮根和服務自己所在的省份和市區,想辦法吸引更多球迷真正成為俱樂部的衣食父母,而非想過往那樣靠發米卡糧油卡和麥當勞而來的群衆演員和加班人。

中國足球的再上路,

請從尊重球迷開始。

足球俱樂部到底為誰而服務?中國足球請想辦法讓球迷掏錢開始重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