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縣級整合 鄉鎮統籌 村村受益

作者:光明網
縣級整合 鄉鎮統籌 村村受益

新舉措

記者 沈浩 劉玄軒 記者 白成忠/Instagram

近年來,墨江哈尼族自治縣堅持把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作為抓黨建、推進鄉村振興的重大政治責任,探索"黨組織+"模式,以多種形式擴大村集體經濟,結合村經濟三大特色, 結合鄉村經濟的三大特點,結合"資産管理""資源開發""産業驅動""服務型""合作共赢"三大特征的優勢

注重黨建上司、示範驅動、多部門聯合支援、多管道資源整合,通過培育不同基礎、不同類型、不同模式的集體經濟強村示範村項目,以一個點的表面、整體推進,形成強村與弱村,共同發展和發展村級集體經濟的良好局面。2019年以來,村級共實施項目42個,總項目資金2100萬元。目前,全縣168個村(社群)村集體經濟收入超過5萬元。

培育行業穩定收入

2020年,雅儀鎮14個村集體經濟收入将達到5萬元以上。這一成績得益于墨江縣鄉鎮機關開展"培育龍頭産業助力集體增收"扶持試點。縣級整合配套項目、鄉鎮服務項目管理、村級紅利受益于集體經濟普惠模式,不僅集中資源拓展主導産業,更讓産業紅利實作村效益。

"現在一個月兩三百頭肥豬,今年的市場也不錯,養豬場的效益不會差。亞義鎮南文田村群大農李福克從事養豬15年,近三年來,他的養殖規模翻了一番,并建立了現代化的種豬廠,帶動周邊農民增養更多的生豬,目前,崖縣鎮養豬欄36706頭, 成為名副其實的有錢人行業。

支援大家庭,與生活産業。墨江縣按照某鄉鎮發展規劃,整合項目扶持資金,積極培育龍頭産業,幫助農民增收。2018年,根據瑤鎮彙報項目規劃,東西上海一體化扶貧合作項目、省台辦助學項目等資金330萬元,投入養豬産業支援。支援李福科擴大養殖規模,更新産業模式,建成半自動現代化養豬場,實作物料自動轉移、電動刮擦等清潔養殖。

"當我的職業生涯遇到瓶頸時,政府的扶持基金給了我繼續把行業做大的信心。李福科與周邊1144名養殖戶簽訂育種合作協定,建立效益關聯機制,為養殖戶提供市場和技術服務,提高養殖效率,吸引養殖戶育種。如今,項目區年存欄5000多頭生豬,每年9000多頭豬,實作年總收入1800萬元。

工業發展,群衆增加收入,項目扶持資金達到預期效果。"項目助劑資金安排到我鎮,歸全體村民所有,我們考慮如何把資金用好,讓助助資金不僅服務群衆,而且有穩定的回報。亞縣鎮人大常委會主任劉健表示,鎮政府與農戶簽訂了資金使用協定,按每年5%的資金支援,提高資金占用費,作為該鎮的集體經濟收入。目前,從農場已收取33萬元的補助村集體經濟費用。

去年,亞縣鎮整合了國家行政學院助學金項目、上海東西部扶貧合作項目、省台辦幫助該項目各級各類資金500餘萬元投入豬、肉牛、茶葉等龍頭産業培育。

劉健介紹,為保證項目資金安全"不漏水",在項目規劃中,地方采取"雙保"措施。一是與配套企業簽訂協定,以固定資産抵押,就是取得項目資金使用條件。二是引入風險評估公司對項目進行審計,識别相關養殖基地的資産,一旦出現營運風險,確定項目資金屬于養殖基礎設施,可以重新招标并投入使用,獲得資産收益。

管理規範 村内福利

今年春耕季節,雅奕村的三個村群Ofong、Buha和Dagantian發起大規模投資,修建從小龍潭到田間的灌溉渠,雅奕村及時從村集體經濟收入中花錢幫助群衆購買部分水管,并幫助解決群衆在修繕過程中的糧食問題。由于每個村都有一次性的村集體經濟效益,這樣的造福人民的舉動在雅儀鎮随處可見。

"發展村集體經濟,不是每個村都适合的。劉健說,雅儀鎮14個村,過去集體經濟1萬元的隻有5個村,"貝殼村"有6個。

由鄉鎮開展項目服務管理,收入也從鄉鎮配置設定到村,鄉鎮通過财政投入發展,對村集體經濟的生産物資和收入配置設定具有支配地位,這樣的管理運作模式就是要考慮到那些找不到合适的村集體經濟來源的村組。

規範綜合項目資金投入。先由鄉鎮到工業項目前期測繪,确定實施方案的可行性,縣級到現場進行實地考察,再在項目評審會後,由專家對項目實施風險進行評估,由縣級相關部門準許實施項目标的。"無論是企業還是大家庭,要獲得這筆幫助基金,你都需要經過層層審計許可。劉健表示,通過建設規模、資金投入、後期返還等因素的精細核算,確定了資金的安全和收益的穩定。

集體經濟利益的配置設定和使用受到管制。通過項目資本投資産業培育獲得的紅利收入全部記入村集體經濟收入賬戶,由崖縣鎮政府統一管理和配置設定。對于集體經濟收入超過5萬元的兩個村,不進行新的配置設定,其餘12個村由鎮根據實際收入進行配置設定,實作該村集體經濟5萬元以上的目标。

有的村集體經濟從無到有,5萬多元的資金怎麼用在刀刃上?亞縣鎮出台了《亞嶼鎮村級集體經濟收入配置設定和使用管理辦法》,明确了"4 25%"的資金使用原則。即25%用于基層黨組織的運作,25%用于改善生活環境、建設美麗村莊、救災等公益事業,注重改善民生,25%用于擴大再生産,特别是為群衆廣泛參與,輻射驅動項目優先,確定村級集體經濟的持續發展和壯大, 25%為村幹部績效獎。

多村公平合作與發展

多年來,由于自然資源匮乏和區位條件落後,大嶼村集體經濟薄弱。為了改變老樣子,壩鎮黨委和政府滑坡,結合實際情況,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組織優勢,為發展長期有效的農村集體經濟,以因地制宜,通過上海項目财政支援, 助力聯合機關、壩滑鎮黨委、政府合理利用資源,整合村項目,采取股份合作制度擴大項目投入力度,以投資固定資産,發展村集體經濟。2019年,酒店、餐飲、體育作為鐵道之一的國家文化主題酒店誕生,9村共享股份,聯合經營。

天陵文化主題酒店總投資2億餘元,擁有客房28間,停車場400平方米,室内籃球場600平方米,就業教育訓練基地,教育宣傳基地,餐廳120平方米,總建築面積2660平方米。同年12月,9個村通過以租房的方式将主題酒店轉營業,經營租金收入平均分布在9個村,作為村集體經濟收入,每年可達2萬多元。從第二年的租金計算開始,基本租金比上一年增加了2%,保證了村莊的集體經濟收入。

關于天陵文化主題酒店"一加一"(鎮委、村級黨組織企業)的管理模式,大峪鎮老彭村監理主任劉建慶說:"我們有一座獨特的摩天輪山,現在我們有了鐵道嶺民族文化主題酒店,不僅增加了村子的集體經濟收入, 但在促進旅遊業和當地産品銷售方面也發揮着重要作用。"全鎮将繼續整合資源,振興村集體資産,把村集體經濟發展與工業發展結合起來,增強'黨建+'的服務功能,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産業,擴大村集體經濟。

作者:

來源:雲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