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稱贊英女王敬業,為國家奉獻了自己的一生,卻忘了在英國曆史上還有一位女王,她也同樣敬業,為了國家終身未嫁。
她就是伊麗莎白一世,隻不過跟英女王平安順遂的一生不同,她的前半生可謂是一部悲劇。
聽這個名字伊麗莎白,是不是覺得很熟悉,沒錯大名鼎鼎的英女王也叫這個名字。
隻不過英女王是伊麗莎白二世,而她取這個名字也是為了向伊麗莎白一世緻敬,她值得所有人的敬佩。
可惜這樣一位名垂青史的女王,卻有着一個悲慘至極的童年。
伊麗莎白一世1533年出生在英國倫敦的王宮,她的父親是當時的英國君王亨利八世,母親則是王後安妮。
這樣顯赫的家世,按理來說應該有個不錯的童年,即使不是備受寵愛也該衣食無憂。
可結果恰恰相反,伊麗莎白每天都過着吃不飽穿不暖的生活,甚至還被當做侍女。
要知道她的母親可是王後,怎麼會讓自己的女兒淪落至此呢?
那是因為她的母親安妮,并不是亨利的原配,她原來隻是一個侍女,還是第一任王後身邊的侍女。
第一任王後和亨利生了不少孩子,可惜最後隻有公主瑪麗活了下來。
王後經常懷孕,就給了安妮可乘之機,再加上她當時隻是一個侍女,并不用像王後那樣時時刻刻注重自己的形象。
她可以盡情的展現自己的魅力,性感誘人,亨利自然把持不住,就這樣一來二去兩人就有了手尾。
為了給安妮一個名正言順的身份,亨利狠心的跟第一任王後離婚了,轉身迎娶了安妮擔任王後。
這也導緻了瑪麗一直都很仇視安妮,她覺得就是因為安妮父母才會離婚,母親才會被趕出王宮。
因為安妮的緣故,瑪麗也很讨厭伊麗莎白,是以當瑪麗加冕後,伊麗莎白隻能被軟禁,不過這些都是後事了。
當上王後的安妮并沒有過上想象中幸福的生活,反而步入了前任王後的後塵,她也成為了一個生育工具。
曆史總是驚人的相似,安妮為亨利生下了很多孩子,隻不過最後存活下來的隻有伊麗莎白一人。
不同的是,安妮的下場遠比前任王後要慘烈的多,被發現出軌的她直接被亨利處死了。
安妮的離世也使得伊麗莎白失去了庇護她的人,年僅3歲的她就此開啟了悲慘的童年。
亨利一直以來想要的都是兒子,是以才會讓王後一直再生孩子,隻不過期待的次數越多累積的失落也就越多。
他怨恨前兩任王後沒能生下一個兒子,連帶着瑪麗和伊麗莎白也不喜歡。
身為親生父親的他,不肯承認瑪麗和伊麗莎白是自己的女兒,這一舉動無疑是直接剝奪了兩人的繼承權。
連親生父親都不重視,見風使舵的侍從們更加不會在乎兩人的感受。
他們對兩人态度惡劣也就算了,還經常克扣二人的食物,甚至還讓他們幫自己幹活。
身為一國公主卻落得如此的下場,實在是令人難以相信。
隻不過伊麗莎白并沒有抱怨自己的生活,也是,一個三歲的小女孩又懂些什麼呢。
她就像一張白紙,别人怎麼跟她描述,怎麼在她的那張紙上畫畫,她就會變成什麼樣的人。
伊麗莎白變成了一個非常崇拜亨利的人,她并沒有因為自己遭受了不公平待遇而抱怨,她想成為像亨利那樣高高在上的國王。
也就是這種想法,讓她即使在昏暗的日子裡也有着對未來的期盼。
日子就這樣一天天的過去了,亨利也終于有了自己的兒子。
生活好像逐漸走上了正軌,伊麗莎白的好日子也來了。
伊麗莎白遇到了一個善良的王後,也是亨利的第六任妻子,她不忍心看到兩個可憐的女孩這樣被人欺負。
她苦口婆心的勸說亨利,終于為兩人争取到了接受教育的機會,還恢複了兩人的繼承權。
幸好有她的存在,幫助伊麗莎白獲得了繼承權,不然英國史上可能少了一位英明的女王。
折騰了這麼多年,沒過多久亨利也去世了,沒過多久他心心念念的兒子也随他去了。
亨利離世的時候,他的兒子才9歲即使坐上了王位也就是個傀儡,而且那麼小的孩子懂得什麼。
加冕僅僅6年,他就因病去世了,其中内情隻可意會不可言傳。
在外戚的幹擾下,他将王位傳給了自己的表姐,被壓迫了多年的瑪麗,好不容易有了反抗的機會,她怎麼可能同意。
于是她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拿下了王位,隻不過對于曾經一起共患難的伊麗莎白她并沒有給什麼好臉色。
她一直記恨着安妮搶走了自己的父親,伊麗莎白從小受人欺淩,察言觀色什麼的再熟悉不過。
她伏低做小,甚至被軟禁一年多也毫無怨言,隻是想在瑪麗面前赢得一些信任,經過不懈的努力,她終于成功了。
1558年瑪麗逝世了,蟄伏數年的伊麗莎白終于登上了王位,那一年她25歲。
在本該結婚生子的年紀,她卻沒有結婚,并不是沒有人追求而是她不想結婚。
結了婚就意味着要生孩子,她見過太多因生子離世的王後了,她不願用自己的生命去做賭注。
而且結婚後,另一半會分走她部分權力,苦苦等待多年才獲得如今地位的她并不願意别人分走她的權利。
更重要的是,不結婚她就可以一直跟其他國家的國王或繼承人搞暧昧,以此來謀取更多的利益。
她想的真是透徹啊,她也真的愛權利,為了國家為了自己的地位她原意終身不嫁。
可跟其他國家國王暧昧,也要有資本才行,說白了就是要長得漂亮才能吸引人。
但人都是會變老的,人老珠黃是不可避免的,伊麗莎白自然也知道,是以她選擇用化妝來掩蓋自己的衰老。
她用鉛粉和醋做成類似粉底一樣的東西塗在臉上,為了保持形象她還用動物的毛發為自己做了很多頂假發。
就連口紅都是用朱砂做的,要知道這些東西都含有劇毒,短期使用倒還好。
可伊麗莎白一用就是數年,甚至為了避免麻煩她一個星期都不洗臉,生怕弄花了自己的妝容。
殊不知就是這樣帶妝一周的舉動,大大的加速了她的衰老乃至死亡。
她的頭發開始越掉越多,牙齒也慢慢的掉落了,臉上的皮膚也越來越差。
沒有辦法她隻能将粉越塗越厚,直到1603年伊麗莎白去世了,享年69歲。
衆所周知英王室成員一直都很長壽,可惜伊麗莎白隻活到了69歲,這一切都是她長期使用重金屬化妝品導緻的。
可這也沒有辦法,畢竟她是為了維護自己的美貌,穩固英國的地位。
但不可否認的是,伊麗莎白是值得敬佩的。
她的人生可以說是完美的逆風翻盤,從任人欺辱到成為高高在上的女王,她的一生精彩至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