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女孩發育,需要看醫生嗎

作者:青争魚N

上了中學的孩子每天晚上要做作業還要上網休閑一下,經常感覺孩子睡眠不夠擔心她不再長個了。想起小時候擔心長得太快提前發育,三番五次去醫院求醫的過程。

孩子到三年級的時候突然生長速度迅猛,開始沒多少感覺,一個暑假回來跟幾個小夥伴玩的時候感覺快比她們高出了半頭。小區裡的爺爺奶奶叔叔阿姨見了就誇這孩子長這麼高了,以後一定是個大高個。每每聽到這些話心裡就美滋滋的,因為爸爸個子比較矮,是以一直對身高有擔憂,這下好了長的挺高。

過年回到老家的時候,聽到好多說孩子發育的事兒,主要現在的孩子經常吃炸雞等垃圾食品,聽說孩子的小堂妹才二年級就已經開始發育了,心裡也隐隐有些擔心,我們家孩子是不是生長發育速度過快呢?主要是說如果發育早的話那可能後期就不長了,身高還是比較低的。

就這樣在忐忑不安中又過了幾個月,自己家的孩子,自己天天看着沒多大感覺,可是小區的鄰居們見到孩子,還是說孩子長得快,當然他們都是誇獎的意思。家裡過段時間會給她量一下身高在牆上做個标記,我們仔細把以前做的标記歸總了一下,發現在過去的一年裡她長了整整12公分,不到十歲的她已經長到了147公分,好像确實有點快。

女孩發育,需要看醫生嗎

實在不放心就決定去醫院看看,但是兒童醫院的号可太難挂了,普通号10元專家号有20元和30元的,20元的是副主任30元的是正主任,想着既然要看那就挂個專家号吧,但是反複看了好久兩周後的正主任号也都沒有了,于是挂了一個副主任号想着先看看再說吧!

挂的号是在下午到了兒童醫院就開始在那等,不知道是因為大部分都是預約号,還是因為兒童醫院實在挺大,人倒沒有特别多但也等了很久。終于在四點多的時候看上了,副主任是一個大概五六十歲的老太太,面相看起來有點兇說話一點笑容也沒有,我們說擔心孩子長的太快,她直接就開始刷刷開單子,要驗血還要做頭顱核磁。

單子開出來一看一共有2000多塊錢,我心想這還不知道怎麼回事呢就花這麼多錢,我們是不是先簡單的檢測一下?于是就跟大夫咨詢,結果大夫說檢查就是這些項目。我跟大夫說,聽說有測骨齡的,我們是不是可以先測一下骨齡?大夫說可以,于是就給我們開了單子,我們急急忙忙跑去測骨齡,然後拿到結果時間已經快到下班的點,跑回去診室好在大夫還在沒有病人很清靜,心想那我好好咨詢一下吧!

從骨齡上看确實提前發育了大概有九個月的時間,但是大夫說如果想幹預還是要測她剛才說的那一堆,我問她那現在這個骨齡的片子看起來她是到了一個什麼程度,需要幹預嗎,可能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大夫說不知道要做完其他的檢測才清楚,能長到155公分就算正常。聽完心裡有些火大,啥啥不知道是非要讓我們做那2000多塊錢的檢查嗎?再說長到155公分對我們來說一點也沒有得到安慰。合着我們查了這個骨齡的片子,也沒有任何作用不能給我們任何建議,我說我們回去再考慮一下吧 。

回家的路上特别生氣,就心想不在這家醫院看了我們再換一家别的醫院去看看。回到家後,在網上查了很多的資料查醫院查醫生,最後終于看到了總醫院有一名大夫從資料上來看很不錯,這名大夫是一個博士生導師,曾經赴美進修兒童醫學在整個天津算是比較知名的了吧?于是我們決定挂她的号,兩周之内的已經沒了,定了鬧鈴到可以挂第三周号的時候大清早搶到了号。

第三周我們一大早就來到了總醫院,雖然我們已經盡力早出發但是等我們到的時候,樓道外邊的小廳裡已經烏泱烏泱的全是人了。以前覺得小孩看發育這件事兒可能沒有多少人吧,現在到了醫院才知道那叫一個人多呀。醫生每次叫幾個号到樓道裡等着依次進診室,其他沒有叫到的都在外面的小廳裡等着。以前以為有發育問題的可能都是女孩,沒想到男孩來看的也特别多。因為等待時間特别長,是以在外面有跟别人聊天也有觀察在等待的小孩子們,得出一個不知道是不是正确的結論,那就是來這看的孩子,女孩普遍是發育過快,男孩普遍是發育緩慢個子矮小。

終于輪到我們了,負責引導的小大夫把我們叫進去就急忙關上門,這間小小的診室跟兒童醫院的診室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兒童醫院的診室空曠明亮,偌大的診室裡隻有那個副主任一個人。總院可能年代比較久,這間診室并不是很大然後裡邊起碼有四五個人樣子都很年輕,大概是主任帶的博士生吧。一個人負責引導我們進去,然後一個人負責量身高體重,量完以後會給一個小條,上面寫了孩子的身高體重,還有父母的身高。體重秤的對面有一溜桌子,主任和兩個學生在那一字排開,一個學生負責收集病人帶來的資料包括檢查的片子,病曆本以及剛才的小條,一個學生負責在電腦上進行輸入,然後才是主任本人親自看診。

從資料上看,這個主任大概應該也有五六十的樣子了,但是她看起來很年輕聲音很爽朗,臉上洋溢着熱情的笑容。她先是問了我們為什麼來看?我們說是因為擔心孩子個子長得過快,她一聽就笑了說個子長的高還不好嗎?我們向他表示了自己的擔憂,也說明了在過去的一年長了有十幾公分。于是她說那就先測個骨齡看看吧,我特意問了她需不需要做其他的檢查,她說不用。我又告訴她,我們之前在兒童醫院做了骨齡檢測,可以用嗎?她說當然可以,于是我們把片子拿給主任看,主任看完說她覺得問題不大,現在的孩子普遍發育過快,提早九個月不是什麼大問題。如果我們實在擔心可以過三個月或者半年再來複檢視看。就這樣,我們第一次在總醫院就診,隻花了個挂号費不到中午就回家了。

又過了半年,我們再次來到總醫院,簡單詢問了一下就開了單子又測了一個骨齡,結果很快出來了拿到結果我們又回去找主任看,和半年前的各種資料做比對發現骨齡提前到了11個月,而孩子的身高也又長了六公分已經達到了153公分,主任說孩子長到155公分是沒有問題的,努努力大概還能長到一米六,這個身高也可以了 ,骨齡發育也沒有特别快這次隻提前了兩個月。

看着爸爸眉頭緊鎖不說話的樣子,主任又笑了:閨女長這麼高還發什麼愁啊,你就偷着樂吧! 我們這是内分泌科,結果來看病的基本都是擔心發育問題的,但大部分其實都沒問題。現在孩子普遍營養比較好,加上可能平時不注意吃的一些食品裡邊含有激素是以發育過快。她還給我們提了建議,少吃垃圾食品多吃水果蔬菜保證充足睡眠等。主任說我們實在想幹預就要做全套檢查然後進行下一步,但她的建議是不用管,觀察就好。确實,客觀來說因為遺傳身高低,孩子能長到一米六也算可以了,因為此時她已經比奶奶高了。就這樣我們滿意地離開了醫院。

而此時孩子的小堂妹也是發育過快,已經在進行幹預了。因為他們家不僅有父系的遺傳因素,媽媽的個子也比較矮是以更擔心。因為他們在南方,是以去的是上海的大醫院檢查。聽他們講選擇幹預的過程很複雜,首先進行檢查的時候還要住院一天需要孩子睡上一段時間做激發試驗,然後每隔28天打一次針,大概需要1到2年的時間。這其中不僅要花費昂貴的費用,還需要大量的時間程式也比較繁瑣,聽聽心裡就發怵。既然醫生都讓我們放寬心,那我們就聽醫生的吧。此後也不再去檢查,隻是認真對待孩子的飲食,合理安排她的作息。

幾年過去了,她果然長到了一米六。不過好像确實不怎麼長了,但是年齡還小别人總說還有希望。到底會不會再長個我們也不清楚,但是長到一米六的身高雖然比我們的心理預期有一點差距,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給她加強營養,能長高最好,不能的話一米六我們也可以接受。

通過去兩家不同的醫院遇到兩位不同的醫生,深切的感覺到了世界的參差。一個不分青紅皂白就要做2000多塊錢的檢查,做了簡單的檢查,詢問是怎麼回事隻有冷冰冰的不知道。而另一個不僅盡量讓你少花錢,而且還會用言語開導讓人如沐春風。

其實說白了醫生要看的也不僅僅隻是醫術,醫德也同等重要。一個看診的病人如果能夠得到認真的回複,有比較積極的心理認同,治病效果也好很多吧!相反,如果醫生态度生硬什麼都不願多做解釋,也可能會讓病人産生消極心理,疑神疑鬼反而不利于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