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南诏國曆代國君

作者:正經pk娛樂

南诏國(738-902年),國君姓蒙。

1、細奴邏(617/618-674年,高祖/奇嘉王,蒙舍诏迦獨旁之子)

2、邏盛(634-712年,不詳,高祖之子)

3、炎閣(?-712年,不詳,邏盛之子)

4、盛邏皮(673-728年,不詳,炎閣之弟)

5、皮邏閣(697-748年,不詳,盛邏皮之子)

6、閣羅鳳(712-778年,不詳,皮邏閣之子)

7、異牟尋(754-808年,孝恒王,邏閣鳳之孫)

8、尋閣勸(777-809年,孝惠王,孝恒王之子)

9、勸龍晟(797-816年,幽王,孝惠王之子)

10、勸利晟(801-824年,不詳,幽王之弟)

11、勸豐祐(817-859年,昭成王,勸利晟之弟)

12、祐世隆(843-877年,景莊帝,昭成王之子)

13、隆舜(860-897年,聖明文武皇帝(宣武帝),景莊帝之子)

14、舜化貞(876-902年,不詳,隆舜之子)

南诏國曆代國君

南诏國

南诏國是彜族蒙舍诏龐獨迦之子細奴邏建立的政權。

唐太宗貞觀年間,為了躲避哀牢王的嫉妒迫害,就跟着他的父母去蒙舍川從事農業勞動。

貞觀二十三年,白子國王把王位禅讓給細奴邏,建立了大蒙國。南诏國建立了。

到唐高宗時期,細奴邏多次朝貢唐朝,和唐朝關系友好。永徽五年,蒙舍诏被攻擊,細奴邏就把他的兒子邏盛派到唐朝,請求唐朝出兵幫助。

細奴邏死後,邏盛繼位,也多次朝見唐朝。後來在唐朝去世。

邏盛死後,他的兒子炎閣繼位,但是在當年就去世了。

炎閣死後,他的弟弟盛邏皮繼位,唐朝開元年間,也病逝。

盛邏皮死後,他的兒子皮邏閣繼位,他在位期間,在唐朝的幫助下,吞并了其餘五個诏,并把王都遷到了大理,南诏正式立國。

開元二十六年,朝見唐玄宗,受到禮遇,被封為雲南王、越國公、開府儀同三司。

皮邏閣死後,閣羅鳳繼位,開始他臣服于唐朝,幫助唐朝抗擊吐蕃,後來因為唐朝雲南太守對他無禮,并且強行征取财物,于是在天寶九年,閣羅鳳攻擊姚州,殺了雲南太守。

第二年,唐玄宗派兵攻打,又被打敗。

天寶十一年,閣羅鳳依附吐蕃,号東帝,改年号為贊普鐘成。

天寶十三年,唐朝再次攻打南诏,又被打敗。不久,安史之亂爆發,南诏趁機擴大領土。

閣羅鳳建立制度、修築道路、設定城池、吸收漢族先進文化,成為了西南強大的奴隸主政權。他重視儒家文化,幾次想和唐朝重修于好,說自己叛唐是不得已。

唐代宗大曆四年,閣羅鳳改元長壽,大曆七年,又擴建新城,大曆十四年,閣羅鳳病死,因為他的兒子鳳迦異早死,他的孫子異牟尋繼位。

異牟尋繼位後,就率領軍隊和吐蕃會和,一起攻擊唐朝,一路攻城略地,群眾都逃往深山。

唐德宗派兵與山南的兵會和,打敗了異牟尋,異牟尋害怕了,就遷都,吐蕃就封異牟尋為日東王,把南诏降為吐蕃的屬國。

當時吐蕃要求異牟尋繳納非常多又重的賦稅,還奪取了自己的險要的城堡。異牟尋已經不勝負擔。清平官鄭回建議和唐朝重歸于好,異牟尋覺得對,但不敢貿然行事。

貞元四年,唐朝節度使韋臯安撫各蠻族,異牟尋收到韋臯的信,吐蕃懷疑他有二心,就索要大臣的兒子為人質,異牟尋更加生氣,就歸順了唐朝。

貞元九年,異牟尋和韋臯夾擊吐蕃,拿下了十六個城池,把甯北節度移到劍川,稱為劍川節度。

第二年,唐朝和南诏訂立盟約,吐蕃開始衰落,南诏成了西南地區的強國。

後來異牟尋去世,兒子尋閣勸繼位,尋閣勸早年受到清平官鄭回的教育,很有漢文化修養。

異牟尋死後,尋閣勸繼位,派人去唐朝告哀,唐憲宗派人去出使南诏,祭奠異牟尋,并且冊封尋閣勸為南诏王。在位期間,就設定了東京和西京。但他在位一年就去世了。

尋閣勸死後,兒子勸龍晟繼位,但他年少,荒淫無道,南诏國的王權開始衰落,後來被弄棟節度使殺了。

勸龍晟被殺後,他的弟弟勸利晟被擁立,但大權掌握在弄棟節度使王嵯巅手裡。

勸利晟死後,弟弟勸豐祐繼位,唐穆宗冊封他為雲南王。他派人去唐朝謝天子。

寶曆元年,重新修好崇聖寺,大和三年,因為不能忍受西川節度使杜元穎淩辱,就派王嵯巅攻打蜀地,掠奪了很多财物、人口回去,南诏國自此學到了中原的技藝和文化。

大和五年,把在西川掠奪的人口4000人還給了節度使李德裕,第二年,又攻打骠國。

大中十二年,怨恨安南經略使的盤剝,就派兵拿下了安南都護府。第二年,指令兒子祐世隆和王嵯巅共同攻擊唐軍,殺了唐軍數萬人,在邊界立下銅柱。這一年,勸豐祐去世。

勸豐祐死後,祐世隆繼位,因為他的名字沒有避唐太宗和唐玄宗的諱,又因為不能忍受安南經略使李琢對少數民族的苛薄,就和唐朝關系不友好了,于是就自稱皇帝。

時間不長就進攻播州,拿下了。鹹通二年,派兵打下了安南,又攻打邕管,經略使逃到了巒州。

第二年,又攻打蜀地,拿走了萬壽寺的石佛。再一年,又攻打西川。

鹹通五年,攻陷安南的邕管,六年,占領嶲州,七年,再攻打安南,但被嶺南西道節度使高骈打敗。

鹹通十年,派遣使者入唐朝,歸還了從成都掠奪的人口3000人。但很快就以使者被殺為由,再次帶兵進攻唐朝,攻陷了嶲州、清溪關、犍州、嘉州。鹹通十一年,拿下黎州,圍困雅州、眉州,攻打邛州,圍困成都。西川節度使殺了内奸,多次苦戰,打退了祐世隆的進攻。

鹹通十二年,他修建鄯闡王宮。十四年,再次騷擾西川,拿下黎州、雅州,攻擊定邊軍。

乾符元年,再次攻破黎州,進入邛崃關,劫掠成都。乾符二年,再次攻打雅州,被四川節度使高骈打敗。派遣使者進入唐朝乞求結盟。

乾符四年,再次攻打蜀地,被打敗,歸途中得病,死在了越嶲景淨寺。

祐世隆死後,兒子隆舜繼位,第二年改國号為大封民國。但他貪圖享受,把國事全部交給大臣決策。同年,他派人去唐朝請求和好,唐僖宗答應了。并派使者作答,以此平定邊患。

乾符六年,南诏騷擾四川,高骈請求與南诏和親。右谏議大夫、吏部侍郎認為有辱身份,不同意,這事就擱置下來,南诏使者再次來唐朝請求和親。那個時候高骈已經調到荊南,但還不放棄以前的看法。宰相還争論不休,都被罷職。

當時辛谠派人去南诏檢視,見到了隆舜,隆舜下馬問唐朝皇帝安好,隆舜就射箭取樂,并迎這個使者入帳飲酒,派人詢問《春秋》大義,友好送他回去。

當時高骈降伏了嗢末,打造軍械,訓練士兵,讓東南蠻夷震動。是以隆舜又派人去唐朝朝貢,唐僖宗派人去南诏通路。

廣明元年,唐僖宗把安化公主嫁給隆舜,并派李龜年去南诏商讨和親事宜,李龜年回來後,說南诏很忠誠。

中和元年,隆舜派使者來迎接安化公主,唐僖宗說正在商讨安化公主用的車服,是以遲延。

中和三年,隆舜再次派人來迎親,唐僖宗派婚使,還沒有出發,黃巢之亂被平定,唐僖宗東歸長安,就先讓使者回國。

光啟元年,隆舜派人來朝見,迎接安化公主,高骈建議殺了這些人,唐僖宗就派人殺了他們。這些人死後,南诏沒有了謀臣,國勢越來越衰落。這年,昆侖國向南诏進獻美女,隆舜接受了。

隆舜有很多寵妃,經常聽信她們的讒言殺了臣下,荒淫暴虐越來越嚴重,嵯耶九年,清平官鄭買嗣指使隆舜的近臣殺了隆舜。

隆舜死後,他的兒子舜化貞繼位,舜化貞是傀儡皇帝,他派人去唐朝求婚并想借唐朝的力量牽制鄭買嗣。當時的唐朝攝政王朱溫認為鄭買嗣會廢主自立,就拒絕了。

中興五年,舜化貞派人去緬甸搬救兵,緬王為報答隆舜的複國之恩就調集三萬兵,日夜操練,準備讨伐鄭買嗣。

第二年,緬甸還沒出兵,舜化貞就暴斃。舜化貞死後,鄭買嗣把南诏宗室全部殺了,南诏國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