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話說北約之兵力結構

作者:晨楓老苑
話說北約之兵力結構

本文首發“溫哥華的魚”,作者授權推送

直屬兵力

北約自身缺乏常備部隊,當北大西洋理事會決定發起一項軍事行動時,由各成員國自願提供軍事力量,在完成任務後将部隊也将回歸原來的建制。

北約的快速反應體系擁有以下三支直屬部隊,根據北約成員國簽署的備忘錄和技術協定屬于全體盟國共享的可部署兵力。

北約海軍打擊和支援部隊 - STRIKFORNATO是一個可快速部署和擴充的海上作戰指揮部,總部位于葡萄牙奧埃拉什(裡斯本西郊),其司令由美國第六艦隊司令兼任。該部隊專注于聯合海上遠征行動,是美國海軍和兩栖戰兵力參與北約行動的指揮控制樞紐。STRIKFORNATO目前由12個成員國提供兵力,分别是美國(牽頭國)、法國、德國、希臘、意大利、荷蘭、西班牙、土耳其、英國、波蘭、葡萄牙和挪威。

2018年在挪威舉行的“三叉戟結合點18”演習是冷戰結束後北約規模最大的軍事演習之一,期間超過200名來自STRIKFORNATO的司令部人員部署在第六艦隊旗艦“惠特尼山”号兩栖指揮艦上指揮了海上作戰行動,下轄兵力包括“杜魯門”号航母打擊群、第2遠征打擊群、海軍陸戰隊第2遠征部隊、加拿大/英國水面戰鬥群、挪威水面戰鬥群、挪威水雷戰部隊和1艘挪威潛艇。

> 演習結束後拍攝的全家福

北約機載預警和控制部隊 - NAEW&CF也被稱為“北約天空之眼”,總部位于德國蓋倫基興空軍基地,司令為美軍少将,下轄兩支預警機部隊,直接向歐洲盟軍最高司令彙報。

一支是駐紮在同一基地的北約E-3A機隊,擁有注冊在盧森堡的14架E-3A,屬于北約共同資産,面向整個北約提供指揮控制、空中與海上情報偵察及戰場管制能力。該機隊由美國和德國空軍準将輪流指揮,下轄作戰、後勤和基地支援三個聯隊。作戰聯隊擁有2個作戰中隊,共有20多個機組,人員來自15個北約成員國。

話說北約之兵力結構

> 北約的E-3A在機鼻下方安裝了電子戰天線整流罩

另一支是位于英國沃丁頓空軍基地的皇家空軍第8中隊,擁有6架E-3D,由皇家空軍操作,參與有限的北約空中預警行動。因為預算原因皇家空軍的E-3D沒有進行更新,2020年12月隻剩下2架飛機可用于作戰。2021年7月30日前沿部署在塞普勒斯的ZH103号機完成了最後一次作戰飛行,傳回英國本土後即全部退役,ZH104賣給了美國海軍作為E-6B的訓練機,2架出售給智利空軍。不過烏克蘭戰争爆發後ZH101和ZH106又重新啟封在波蘭執行了北約空中預警任務。

英國已經采購了3架E-7“楔尾”預警機,預計2023年傳遞,在此之前的預警任務将由北約和法國的E-3承擔。

話說北約之兵力結構

> 安裝有受油杆的E-3D

盟軍地面監視部隊 -AGS目前正在組建中,15個參與成員國(主要是東歐和北歐國家)聯合采購了5架基于“全球鷹”Block40的北約版RQ-4D“鳳凰”無人偵察機,向北約部隊提供實時的戰場态勢感覺能力。AGS主營運基地設于意大利錫戈内拉,擁有550名從業人員。目前5架飛機和基地基礎設施都已經到位,AGS永久性設施将于今年完工。

話說北約之兵力結構
話說北約之兵力結構

地面配屬兵力

在北約架構内可動用的地面指揮力量和兵力由4個部分組成:北約反應部隊、增強前沿存在部隊、北約部隊內建機關和分階段戰備部隊(陸地),前兩者配屬實際作戰兵力,後兩者隻是指揮和支援力量。

【 北約反應部隊 - NRF 】

NRF成立于2003年,任務是對危機進行快速反應,及時展開集體防禦,為後續部隊增援争取時間;在和平時期提供救災、維和、關鍵基礎設施保護等服務,這也是北約最主要的快反機動兵力。

在2004年達到初始作戰能力後NRF隻是執行了一些小規模的民事任務,包括雅典奧運會安保、阿富汗總統選舉安保、美國卡特琳娜飓風救災、巴基斯坦克什米爾地震救災等。因為當時北約可部署兵力都被投入了伊拉克和阿富汗戰場,再加上人員裝備短缺、成員國缺乏投入熱情等問題,2007年起NRF的部隊規模被削減了一半。

2014年克裡米亞危機後,北約盟國同意增強NRF的作戰能力以應對俄羅斯、中東和北非的局勢,經過重組的NRF由陸、海、空軍和特種部隊組成,兵力達到4萬人,具備高度靈活性,能夠快速部署到沖突地區。2021年8月NRF在重組後首次投入部署,組建了規模數百人的Noble特遣部隊将為北約工作的阿富汗人緊急疏散到歐洲各地安置。

2022年2月烏克蘭戰争爆發後,NRF的快速反應部隊首次被投入威懾和防禦作戰任務,向東歐增派了數千人的部隊。北約計劃将高戒備等級部隊的兵力擴充到30萬,其中包括非北約成員夥伴國家芬蘭、瑞典、烏克蘭和格魯吉亞提供的部隊。

話說北約之兵力結構

NRF由4個部分組成:指揮控制機關、高度戒備聯合特遣部隊、初始後續戰鬥群和其它附屬作戰力量。

NRF的總體指揮權屬于歐洲盟軍最高指揮官,布倫蘇姆和那不勒斯兩個聯合司令部負責具體的作戰指揮,每年輪換一次,2023年輪到那不勒斯司令部,另一個司令部則始終處于待命狀态。

高度戒備聯合特遣部隊 - VJTF是NRF的“箭頭”,2014年組建時為一個5000人的多國陸軍旅,由5個營組成,并得到海、空軍和特戰力量的加強,其先遣部隊可以在2到3天内投入部署。這支部隊可以在危機爆發之前就根據潛在威脅的最初迹象和警告采取行動,以阻止局勢進一步更新。

VJFT由各成員國輪流上司,為期一年,上司國投入的部隊最多。今年1月法國将指揮權移交給德國,此時VJTF已經擴軍到2萬人,其中8千人來自德國陸軍。明年輪到英國,但指揮權移交時間會推遲幾個月。加入VJTF的旅級部隊将為該部服務3年,這期間無法再執行其它任務。

話說北約之兵力結構

初始後續戰鬥群 - IFFG的戰備程度低于VJTF但高于普通部隊,在危機發生時将立即動員于VJTF之後投入部署,兵力為2個多國陸軍旅。

VJTF和IFFG的部隊平時都駐紮在本國軍營内,在演習、危機反應和集體防衛時展開快速部署。

除此之外NRF的附屬作戰力量還包括海軍兵力(包括2個常設海上叢集和2個常設掃雷叢集)、空軍作戰和支援兵力、特戰部隊和一個核生化防禦特遣隊。

輪流加入NRF的各成員國部隊必須達到北約統一的集體防禦和遠征行動标準,因為标準非常高,在部署前部隊需要參加為期6個月的北約演習計劃,調整兵力和作戰能力以适應任務需求。通常派出國在此之前還會進行6-18個月的先期教育訓練,為北約演習做準備。一旦決定投入NRF,偵察分隊将在5天内投入部署,後續的聯合特遣部隊司令部和快速反應部隊将在30天内部署完畢。

以烏克蘭戰争為例,2022年初随着俄軍在烏克蘭周邊集結,隸屬NRF的各部隊都收到了警報或展開了部署。2月上旬,美軍第82空降師一支4700人的步兵旅級戰鬥隊分兩批被派往波蘭東部,同時第18空降軍派遣300名司令部人員進駐德國威斯巴登設立聯合作戰總部,和位于波蘭波茲南的第5軍前方指揮部共同指揮美國駐歐陸軍部隊。另一支1000人的斯崔克騎兵中隊從德國維爾塞克部署到羅馬尼亞。

話說北約之兵力結構

> 2月11日,第82空降師的第二批士兵登機前往波蘭

2月16日,NRF下轄的美軍部隊中有8500人處于戒備狀态,做好了前往歐洲戰區輪換部署的準備。2月25日,這8500人中來自第3步兵師第1裝甲旅級戰鬥隊的7000人(4700名作戰人員加支援機關)抵達德國,并啟封了來自“第2陸軍預置庫”的數千部重型裝備。這個裝甲旅級戰鬥隊在7個月前剛剛完成為期9個月的南韓部署,針對歐洲輪換部署的準備期原計劃為3-4個月,現在被縮短到20天,大多數官兵從未部署到戰區。這是曆史上首次動用歐洲大陸的預置裝備,也是幾十年來首次有3個美國重裝旅(第1、3、4步兵師各一個裝甲旅級戰鬥隊)同時部署到歐洲司令部轄區。

話說北約之兵力結構

> 3月2日,第3步兵師師長康斯坦察少将在亨特陸軍機場送别前往德國的士兵

【 增強前沿存在部隊 - DFP 】

為了加強北約東北部的前沿力量存在,北約在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和波蘭四國各自輪流部署一個營級規模的多國戰鬥群。

話說北約之兵力結構

愛沙尼亞戰鬥群由英國上司,部隊還來自丹麥、法國和冰島;拉脫維亞戰鬥群由加拿大上司,部隊還來自阿爾巴尼亞、捷克、意大利、黑山、波蘭、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亞和西班牙;立陶宛戰鬥群由德國上司,部隊還來自比利時、捷克、冰島、荷蘭和挪威;波蘭戰鬥群由美國上司,部隊還來自克羅地亞、羅馬尼亞和英國。

此外北約正在東南方向籌建一個多國陸軍旅,由位于羅馬尼亞的東南多國師司令部指揮。

【 北約部隊內建機關 - NFIU 】

為适應北約東部和俄羅斯、烏克蘭接壤的前線國家所面對的安全環境變化,北約在8個國家設立了NFIU,它們位于索非亞(保加利亞)、塔林(愛沙尼亞)、裡加(拉脫維亞)、維爾紐斯(立陶宛)、比得哥什(波蘭)、布加勒斯特(羅馬尼亞)、塞克什白堡(匈牙利)和布拉迪斯拉發(斯洛伐克)。

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波蘭、斯洛伐克和匈牙利的NFIU隸屬于駐紮在波蘭什切青的東北部多國軍司令部,該司令部由445名官兵組成,指揮官由德國、丹麥和波蘭中将輪流擔任,根據盟軍最高司令的指令長期部署到指定作戰區,作為軍級指揮部或陸軍指揮部規劃組織轄區内的北約部隊聯合行動,屬于一個機動野戰指揮機構,接受荷蘭布倫蘇姆聯合司令部的上司。

羅馬尼亞、保加利亞NFIU隸屬于駐紮在羅馬尼亞布加勒斯特的東南部多國師司令部,該司令部的角色和東北多國軍司令部類似,隻是規模較小,接受那不勒斯聯合司令部的上司。

話說北約之兵力結構

NFIU是一個小型的聯合司令部,配備40名從業人員,東道國提供20名本國人員,其它北約盟國輪流提供另外20人,以顯示北約的存在。NFIU将組織北約戒備部隊在這些國家的快速部署,例如确認後勤網絡、運輸路線、檢查基礎設施,支援集團防衛計劃,協調訓練和演習,但它本身并不是一個軍事基地,沒有實際兵力,而是東道國武裝和北約之間的紐帶,類似于我軍的軍事代表處。

【 分階段戰備部隊(陸地)- GRF (Land) 】

按照戰備情況的不同,北約成員國的軍隊和各級指揮部被分成兩類:高戰備部隊(HRF)和低戰備部隊(FLR),兩者共同組成分階段戰備部隊(GRF),也就是北約的軍隊主體。HRF的戰備時間是0-90天,其中北約反應部隊NRF的快速反應戰備時間是0-30天。FLR的戰備時間是91-180天,通常用于支援、輪替已部署的指揮部和部隊。

GRF并沒有直轄的實際兵力,北約搭建了一套聯合GRF司令部體系以提供可部署的聯合指揮和控制能力,指揮不同規模的聯合作戰行動,最高能指揮軍級規模的部隊。現有的高戰備部隊(陸地)總部如下:

·盟軍快速反應部隊 (ARRC) 總部 - 英國格洛斯特

·快速部署德國-荷蘭軍總部 - 德國明斯特

·北約快速部署軍意大利總部 - 索爾比亞泰 奧洛納

·北約快速部署軍希臘總部 -塞薩洛尼基

·北約快速部署軍西班牙總部 - 瓦倫西亞

·北約快速部署部隊土耳其總部 - 伊斯坦布爾

·北速反應軍法國總部 - 裡爾

·歐洲軍團總部 - 法國斯特拉斯堡,歐洲軍團是一支獨立于北約之外的多國部隊,主力是法德旅,但北約可以通過盟軍指揮行動 (ACO) 計劃調動這支部隊

·東北部多國軍總部 - 波蘭什切青

·東南部多國師總部 - 羅馬尼亞布加勒斯特

·東北部多國師總部 - 波蘭埃爾布隆格

話說北約之兵力結構

> 盟軍地面司令部司令兼美國歐洲/非洲陸軍司令威廉姆斯中将在第12屆陸軍軍團司令大會上和所有GRF(L)司令合影

此外位于拉脫維亞裡加的北部多國師司令部和位于德國烏爾姆的聯合維持與保障司令部都已獲得比準将升格為高戰備部隊(陸地)指揮部,在未來1-3年内達到初始作戰能力。

話說北約之兵力結構

空中警戒

北約空軍沒有常設作戰部隊,隻是在多個方向設立了空中警戒區(air policing),各國輪流派出戰鬥機執行純防禦性質的空中巡邏任務,由拉姆施泰因空軍司令部監控,德國于德姆和西班牙托雷洪兩個聯合空戰中心指揮。

話說北約之兵力結構

> 德國于德姆聯合空戰中心指揮内景

【 波羅的海空中警戒 】

2004年波羅的海三國加入北約後,北約盟國派遣戰鬥機分遣隊(通常為4架飛機和50-100名支援人員)進駐立陶宛希奧利艾空軍基地執行空中警戒任務,根據北約防空快速反應警報(QRA)計劃維持7/24的空域監視和控制能力,每3個月輪換一次,由德國于德姆聯合空戰中心指揮。

話說北約之兵力結構

2014年克裡米亞危機後在愛沙尼亞阿馬裡空軍基地建立了第二個空中警戒站點,輪換期改為4個月一次,被稱為增強空中警戒計劃。波蘭馬爾堡空軍基地也從2014年開始作為一個備份站點,使用率逐漸提高。當局面緊張時會在上述三個站點同時部署3-4個分遣隊。

話說北約之兵力結構

> 2020年4月28日,英國皇家空軍第6中隊的4架台風戰鬥機準備部署到立陶宛希奧利艾空軍基地,在垂尾貼上了北約标志,同期一起部署在立陶宛的還有西班牙空軍的6架F-18

波羅的海空中警戒最主要的任務就是跟蹤、攔截定期往來于俄羅斯本土和加裡甯格勒地區的俄軍戰機。當它們接近北約領空時,值班的北約戰鬥機将起飛目視識别。

話說北約之兵力結構

> 2019年9月17日,2架比利時空軍的F-16在波羅的海上空攔截了2架圖-160,俄轟炸機有2架蘇-27護航

【 冰島空中警戒 】

冰島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看守着歐洲和美洲的空中、海上和水下北大門。雖然冰島是北約的創始成員國之一,但它沒有軍隊,隻有一支規模很小海岸警衛隊,國土防衛由北約集體承擔。

2008年開始應冰島政府的要求,北約輪流派出戰鬥機進駐凱夫拉維克空軍基地執行空中警戒任務,通常為4-6架戰鬥機,有時候派出國會增派加油機,每次持續3-4周,平均每年部署3次,由德國于德姆聯合空戰中心指揮。2019年和2020年,意大利與挪威分别首次派出F-35A進駐冰島。2022年烏克蘭戰争爆發後冰島政府正在考慮将空中警戒行動轉為持續部署。

話說北約之兵力結構

> 2021年2月22日抵達冰島的挪威皇家空軍第332中隊F-35A

【 比荷盧空中警戒 】

盧森堡也是北約創始成員國,但它的軍隊規模很小,總兵力9百多人,陸軍編為1個營4個連,空軍擁有1架A400M(由比利時第15運輸聯隊操作)和2架H145直升機,不過北約預警機部隊的14架E-3A名義上屬于盧森堡,挂盧森堡軍徽。

從2017年開始比利時和荷蘭空軍輪流派出2架F-16擔負快速反應警戒任務,執行三國一體化空防,每4個月輪換一次,由德國于德姆聯合空戰中心指揮。如果在荷蘭空域,具體戰術行動接受荷蘭紐文-米利根空中行動控制站(代号Bandbox)管制;如果是在比利時和盧森堡空域,接受比利時控制與報告中心(代号Efflux)管制。這一區域位于西歐腹地,空情比較少,平均每年隻有6次緊急起飛和4次有效攔截。

話說北約之兵力結構

> 荷蘭空軍制作的一次典型攔截過程,2架F-16從接到出擊指令到目視接觸俄羅斯圖-95戰略轟炸機隻用了15分鐘

【 西巴爾幹空中警戒 】

新加入北約的部分巴爾幹國家空中力量達不到北約的要求,北約為這些國家提高有效的空中保護。阿爾巴尼亞、北馬其頓和黑山的空中警戒由意大利和希臘空軍提高,斯洛文尼則由意大利和匈牙利空軍提供,由西班牙托雷洪聯合空戰中心指揮。

話說北約之兵力結構

> 飛行在巴爾幹上空的希臘空軍幻影-2000

此外作為增強空中警戒計劃的一部分,羅馬尼亞和保加利亞的空防也會根據情況得到各成員國空軍的加強。

話說北約之兵力結構

> 羅馬尼亞空軍的F-16和加拿大皇家空軍的CF-18一起執行空中警戒任務

話說北約之兵力結構

常設海上叢集

英國諾斯伍德海上司令部上司的4個戰鬥群是北約海軍的常備快速反應力量,分别是第1、第2常設海上叢集(SNMG1/SNMG2)和第1、第2常設掃雷叢集(SNMCMG1/2),其規模大約相當于我們的1個驅逐艦支隊加2個掃雷艦大隊。

1968年成立的SNMG1和1992年成立的SNMG2分别由4-6艘驅逐艦或護衛艦組成,各國輪流派出旗艦擔任指揮,一次加入叢集的最長時間是6個月,中途随時可以替換,執行各類演習、巡邏和通路任務。SNMG1通常在北海、波羅的海和大西洋活動,有任務需求時也進入地中海;SNMG2的前身則是北約地中海常設艦隊,主要負責地中海和黑海海域。

目前SNMG1由6艘軍艦組成:旗艦德國“梅克倫堡-前波莫瑞”号護衛艦(F123型)、法國“阿基坦”号護衛艦、波蘭“塔德烏什·柯斯丘什科”号護衛艦(佩裡級)、西班牙“巴贊”号護衛艦、葡萄牙“巴托洛梅烏·迪亞士”号護衛艦(前荷蘭卡雷爾·多爾曼級)和丹麥“尼爾斯·猶爾”号護衛艦(伊萬·休特菲爾德級),司令是德國海軍少将索斯滕·馬克斯。

話說北約之兵力結構

SNMG2也由6艘軍艦組成:旗艦美國“詹姆斯·威廉姆斯”号驅逐艦(伯克級)、意大利“馬爾戈蒂尼”号護衛艦(FREMM)、土耳其“巴巴羅斯”号護衛艦(MEKO 200TN型)、加拿大“弗雷德裡克頓”号護衛艦(哈利法克斯級)、希臘“普薩拉”号護衛艦(MEKO 200HN型)和荷蘭“七省”号護衛艦,司令是美國海軍少将斯科特·西約塔。

話說北約之兵力結構

2個編隊都參加過針對波黑和塞爾維亞禁運的1992年“海上監控”行動、1993年“海上衛士”行動、1993-1996年”鋒利衛士“行動,2009-2016年部署到亞丁灣參與了反海盜的”保護者“行動和”海洋盾牌“行動。

話說北約之兵力結構

> 3月11日,深入北極圈參加“聯合戰士23”演習的“巴贊”号,艦員們正在前甲闆除冰

1973年成立的SNMCMG1前身是海峽常備艦隊,主要負責大西洋、北海、波羅的海方向的掃雷任務。1999年成立的SNMCMG2前身是地中海常備掃雷艦隊,負責地中海方向。兩支掃雷部隊通常下轄4-6艘巡邏艦和掃雷艦,司令是上校。

話說北約之兵力結構

> 目前SNMCMG1的編成

話說北約之兵力結構

> 目前SNMCMG2的編成

【 高戰備部隊(海上)- GRF (Maritime) 】

北約海軍設立了5個高戰備部隊(海上)總部,用于指揮轄區内的北約特混艦隊,每個總部輪流為北約反應部隊提供海上作戰指揮功能。這五個總部是:

· 意大利海軍總部

· 西班牙海軍總部

· 英國海軍總部

· 法國海軍總部

· 北約海上打擊和支援部隊總部

這些總部沒有常設部隊,在演習和作戰需要時抽調各國艦艇組成海上高戰備部隊。例如2022年挪威組織的”寒冷反應“演習中,共有50艘艦艇1.3萬名海軍參加,除了SNMG1和SNMCMG1還有當時作為北約反應部隊旗艦的”威爾士親王“号、”加裡波第“号2艘航母,”迪克斯梅德“号兩栖攻擊艦、”鹿特丹“号船塢登陸艦等多艘兩栖艦。

話說北約之兵力結構

總體上看北約的常備兵力相當有限,陸軍的主力是一個軍級規模的北約反應部隊,用于在沖突爆發之前或者爆發時進行快速幹預;空軍在5個區域輪換派駐分遣隊級的小規模空中力量執行防禦任務;海軍則有4支小型艦隊部署在關鍵海域執行巡邏、威懾行動。

歐洲各國的武裝力量都在走下坡路,兵力和主戰裝備不斷縮減,戰備情況也相當差,維持自身防衛都顯得吃力。無論是在利比亞、叙利亞、阿富汗還是烏克蘭,北約歐洲成員國起到的作用都相當有限,以打醬油為主,真正防禦歐洲和幹涉它國的主力還是齊裝滿員的十萬駐歐美軍。

話說北約之兵力結構

> 對比一下上面的增強前沿存在部隊兵力分布圖,美國在這一架構之外還在整個東歐一線國家部署了自己的部隊和阿帕奇武裝直升機、愛國者飛彈等先進裝備

烏克蘭戰争爆發後美國和已經脫離歐盟的英國不斷拱火、施壓(包括北溪管道爆炸),在政治、經濟、金融和軍事等方面把歐洲各國牢牢綁在自己的戰車上,并且不斷從歐洲吸血維持自己的霸權,北約也從冷戰時期對抗華約的軍事集團變成了今天美英控制缺乏自主防衛能力的歐洲最有力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