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号稱各路花旦人手一部的姐弟戀,播出之後境遇似乎不上不下不尴不尬。
題材乍看很熱,但出圈爆款似乎一部都欠奉。
吳磊、周雨彤這部不但涉及姐弟戀,還有職場、運動題材線的劇作,似乎寫着一副“貪圖很多”的模樣。
能突出重圍嗎?
從前六集首播成績來看,似乎挺能打。
剛剛開播4分鐘,收視率就破1
首播6集之後,熱搜更是大有屠榜架勢。
吳磊在《長歌行》中憑借阿詩勒隼一角,充分向觀衆們證明“小吳磊長大了,可以演很蘇的偶像劇男主了”。
周雨彤在《我在他鄉挺好的》中,演活了都市打勞工的心酸,讓人特别能共情。
出品方檸檬,更是有“小”系列家庭劇和《三十而已》《二十不惑》等女性群像爆款。
台前幕後也算是強強聯手的高配置了吧?
來,我們簡單聊聊前六集觀感。
一,重細節、氛圍感大于“全憑懸浮金手指”的傾向
或許是因為對周雨彤此前職場角色真實感的濾鏡仍在;
或許是劇作開場鋪排了相對不那麼懸浮的工作主線;
或許是因為女主處理事件中的冷熱進退、道理牌情感牌配比适宜;
或許是上述因素兼而有之;
《愛情而已》梁友安的工作糟心事,觀感相對舒适。
雖說某些内容也不過是五十步和百步的差異,至少好過全憑“走路帶風、金句靠罵人、幹活靠濾鏡”的離譜型職場角色。
不是往外撒出去“以張揚寫厲害”,都是往裡收、走細膩周密路線。
至少思路和方向是好的。
職場塑造的第一筆,也不從辦公室開始,而從私人生活被工作嚴重入侵開始。
梁友安特别想養狗狗,申請領養之後、和狗主人面試的周末時間,頻繁被工作電話打擾。
挂了一個又來一個。
你看,“電話好多、好忙”,這是所有劇作都會用的正常配置,不值錢。
但梁友安拒絕第一個、應下第二個,依據職别調整态度,打勞工推不掉推不動的心酸,展示相對有層級;
此外特别注意的是梁友安還為狗狗準備了計劃表,她平素工作的細緻周全、對狗狗的喜愛、被打擾難以得償所願的遺憾,都很具體。
進入工作部分戲份之後,梁友安處理的第一個危機,是更換座位牌。
戲劇性很足,但質感很輕飄。
核心訴求是“要讓我們老闆(作為一級贊助商代表)在大合影中出現在他該出現的位置上”。
目标明确,很拎得清,但手法一言難盡。
不過,此後一系列處理其他問題的橋段,梁友安進退有據、軟硬适度的溝通能力,可看性高很多。
比如同僚和來當男兔子的宋三川發生争執。
同僚态度惡劣“想要錢就别挑”,話難聽、态度惡劣不禮貌、但要求不能算無理。
梁友安處理方式柔和很多。
從講道理溝通清楚、到退一步設身處地替對方着想、再到在職權範圍之内給出一點讓步,再到将蝴蝶結摳掉換成狗狗,整段溝通觀感舒适。
雖說我個人覺得蝴蝶結換成狗狗也沒啥大差别(不還是帶着個粉粉的兔子耳朵嗎),覺得宋三川同意是态度分、好感分大過事實差異,但我認為這段有在努力言情預熱内容和職場工作能力。

《愛情而已》中梁友安工作内容整體觀感不錯,一方面是用具體的溝通細節、代替“放狠話”“搞出離奇大招”的懸浮感。
溫和會溝通、沉穩又不失可愛的角色,很讨喜。
另一方面則是用被困瓶頸中、反複訴求想轉崗但被老闆撕碎申請的尴尬,用個人選擇和公司意向不合拍的艱難,來引發“職場難”的更有共鳴基石的共振。
再另一方面,則是用适度的偶像劇式濾鏡和不過分逾越的“自帶美好愛心泡泡”既視感,增添一點适中甜度。
有能力線上的價值感,但不過度強調呼風喚雨的懸浮“爽”;
有掣肘頗多的無奈感,但也不過度渲染走投無路的委屈和緻郁;
三分艱難、三分優秀、三分甜,算是在女性職場線和CP愛情線(前奏)中不錯的均衡調試吧。
二,困境中的雙向扶持
1. 不同困境表象下的相同核心
目前故事主線中,梁友安宋三川明面上大體算工作業務關系。
梁友安要為公司挑選潛力代言人,老闆中意成績好但人品不佳的金翌,梁友安了解更為深入、内心更中意有心結表現不穩定但長期值得投資的宋三川。
梁友安和老闆的不同側重取向,表面上看是直接執行層面和隻把控大方向的上司層之間的差異,一個有時間有精力了解更多、另一個隻夠時間掃一眼資料。
同時深層次上也是二人“是否唯功利論”的不同,傑總在商言商、純粹粗暴追求利益,梁友安多了一點無處安放的良心。
她如今職業晉升通道不明确,個人态度和公司意志不統一,處處艱難、步步被掣肘。
如此境況下的梁友安和宋三川,某種意義上也算相遇于鬧市的孤獨“天涯淪落人”。
從年紀、社會閱曆等外在條件層面看,梁友安和同僚奈特顯然屬于同一層級,和“小屁孩”宋三川鴻溝非常多。
但從“困境中掙紮”“求心安”的内在次元看,梁友安和宋三川才是同一戰壕裡的知音知己和雙向救贖。
宋三川嘴臭心軟,一張臭臉一副冰冷神情一把刀子嘴。
梁友安外表圓潤擅長折中妥協,但内裡又清清冷冷有一把特别硬的剛強。
某種意義上也很互補。
2. 逐漸升溫的細膩代入感
特别值得誇獎的是,《愛情而已》倒沒有采用偶像劇“一眼萬年”“莫名就是喜歡”的前置模式,在二人相處中逐漸加入升溫因素。
層級清晰、溫度明确,有更有代入感的好感氛圍感。
(貼一段之前誇過的第一集的兩段戲)
二人之間的幫助、回饋等所謂“人情分”,都有來有往。
馬拉松賽場邊宋三川注意到梁友安嘴都起皮了,給她一瓶水;
此後訓練場上,梁友安回贈她一瓶“一口氣喝完,保證你氣都順了”。
都是“在衆人未曾發覺關心之時,送出的一點善意關懷”。
再比如兩位互贈創口貼的橋段,雖然很俗氣很老套。
但一來一回有來有往,反而打破了生硬的套路感。
更有幾分基于善意投桃報李的暖意。
再比如劇中有很多小細節。
吃馄饨時宋三川發現梁友安不吃香菜。
第二次一起吃馄饨時,他幫忙挑出了香菜葉。
(香菜委屈,香菜做錯了什麼嗚嗚)
對比劇中二人一同蕩秋千的畫面,我個人更喜歡香菜等細節。
宋三川嘴硬心軟,跑馬拉松掙錢捐給惡性良性腫瘤醫院的病人,不正大光明捐,要偷偷給,甚至被報案誤當盜竊賊抓,也不肯主動好好解釋這是捐款。
(和心結有關)雖說這樣的主角善良濾鏡、光環有點暈,但畢竟從一而終貫穿着對角色“嘴硬心暖”的個性塑造。
同時宋三川觀察力線上,能發現細節、并且展現在小事上,閉環觀感不錯。
相比之下,劇中二人一同蕩秋千的畫面,“要搞點甜的是以不管是否幼稚”既視感過于強烈;
這般内容更适合出現在MV中,畫面美和甜的氛圍感大于實質内容;
劇中男女主感情進行到某一階段之後,插播一段MV也是合理正常操作,目前這段似乎有點太趕早。
梁友安對宋三川,始于一貫行事作風裡多留一線的善意,糾結于選錯人辜負對方也辜負自己認知的唏噓不忍,溫暖于善意得以回報的暖心舒暢;
雖則目前沒有什麼怦然心動的内容,但一步步從陌生到熟悉到另眼相看,節奏感舒适。
宋三川對梁友安,目前眼神挺不清白的。
總之,有點好嗑。
從本質上說《愛情而已》中男女主CP線内容依舊是偶像劇特供。
高度理想化、美好化、純情化。
但在同僚告白不成便倒打一耙、在工作困難重重上司手腕厲害等複雜功利關系中,這一點不摻雜質不涉算計不問得失的珍視與歡喜,愈發顯得燦爛、剔透。
三,群像
劇作群像部分,宋三川那不願意承認的老爹安從(塗松岩飾),梁友安老闆傑總,以及他前六集中目前隻出現過一次的太太陳可,都很有記憶點。
安從和宋三川一起出現在擁擠的街道破舊的小屋裡,自帶外慫外油内暖内剛的人間煙火氣。
塗松岩非常适合這類角色。
假父子開局的一場重要戲份,是貪圖店面不成之人上門鬧事,拿面粉冒充骨灰,歪曲事實指責安從賺癌症病人的黑心錢。
這一段明面上看是在寫宋三川的殺伐果斷、聰明幹練。
他一眼識破“是面粉而并非骨灰”的騙局,火速潑了面粉點着打火機,威脅“以現在空氣中的面粉濃度,随時可能爆炸”,放狠話“下一個躺在骨灰盒裡的就不知道是誰了”。
這段戲劇性過強,市井裡“孤膽英雄少年”光環過滿,反而容易讓人覺得虛。
反倒是安從這般骨子裡執拗、手法上沒有金手指開挂能力的角色,更能增添落地感和溫情濾鏡。
後爹和兒子的日常相處内容(比如摳了鹹鴨蛋黃等内容),戲份不多,但質感整體不錯。
老闆傑總,塑造也很有意思。
上位者不動聲色的壓迫感,在鼻子前吊着根胡蘿蔔騙人的話術等等,都很典型。
前六集中陳可戲份不多,但溫柔裡有種難以撼動的力量感,莫名讓人有好感。
另一邊,傑總的兒子、梁友安同父異母的妹妹梁桃這倆未來的歡喜冤家,戲份又吵又老套又幹癟,欲揚先抑的手法感覺“揚”不起來,目前看來很不讨喜。
前六集中最接近“反派”面目的金翌,承擔重要的戲劇沖突推進功能。
串起梁友安工作中的受限無奈和宋三川球場小可憐的被欺淩境地,角色的功能化子產品過于明顯過于外露。
塑造層面,臉譜化、類型化、套路化痕迹很重。
内娛劇作(或者說流水線一些的産品)格外偏愛塑造這種“讓人牙癢癢、把壞都寫在臉上”的惡心人類型。
寫人性弱點、個性負面因素無可厚非,但這種“把讨厭全放在表層”猛烈潑出的做法,和人工發糖人工砒霜一樣,人工的匠氣很重。
個人也不覺得這是演員表演上單一的鍋,從導演到編劇到演員,各環節全流程共謀出塑膠感角色。
《愛情而已》裡梁友安和閨蜜這條線,讓我有些困惑。
周雨彤此前《我在他鄉挺好的》、四位發小閨蜜姐妹情非常動人。
檸檬團隊擅長拍女性群像劇,兩部《二十不惑》裡小姑娘們之間的情誼,也特别戳我。
(《三十而已》三位相處我就不太能get到)
《愛情而已》前置給女主安排了标配閨蜜,她的角色功能,前一部分緊扣熱點話題、後一部分四舍五入是“女主感情進退心境外話音大放送”。
前者比如處理和前夫争奪撫養權的内容,橋段圍繞種種敏感話題而設定、但内容淺淡浮于表面,進度條很不紮實;
後者試圖出金句的意圖明顯,但女主對暧昧同僚逐漸從好感到厭惡,故事程序本身表達很清晰,再來一局“和閨蜜聊心事”,本質重複、質感略幹癟。
《他鄉》《二十》中姑娘們互相幫助的美好情意,《愛情而已》中從皮面故事上看,全都有。
但或許是因為細碎套路和刻意,觀感難以企及前作。
(當然這或許也是劇作類型以及側重點不同有關)
當然整體而言《愛情而已》觀感不算糟。
結語
和日常生活最貼近的都市劇作,某個次元上也最難拍。
過度美化主角,容易金手指失真;
過度臉譜化負面阻力,容易烏煙瘴氣太狗血。
在日常雞毛蒜皮的零碎、戲劇性的張力、偶像劇的怦然心動和甜蜜之間,想要有恰當的分寸,當然不易。
《愛情而已》或許是頗為勇敢的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