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隻瓯柑的洄遊

作者:閱讀時代雜志

“落日放舟循桔浦,輕霞入路是桃源。”

我循着明代政治家張璁那水汽蒸騰的詩句,回到你,一隻遠遊上海的瓯柑,出生和出發的地方。

2022年秋天上海虹口,我站在四川北路街角,這裡是魯迅先生常去的内山書店,已變身蔚為大觀的“1927·魯迅與内山紀念書局”。書局對面三十米之隔的水果店,是年春天隐現過瓯柑,便是你的終點,我和你相遇的起點。

上海是滿世界的“沃柑”。我卻在與一隻瓯柑的驚鴻一瞥之間,獨獨品嘗出一種“複雜的甜味”。

甜是甜的,卻夾雜着比例含混的些微酸爽、點點清苦。落下胃裡,口腔生津,清香不散。

一隻瓯柑的洄遊

你帶來的這份驚奇,之後随着平庸的日子擱淺。直到,橘黃蟹肥時節,我度過濃濃淡淡的疫情,被友人邀約到她安好如昨的故鄉瓯海,随口說了句“走到哪裡是哪裡”,便撞進了一種情境——我竟在無意中,為上海街頭遭遇的你,做了一趟逆流而上的洄遊。

你的故鄉,在水中央。

原是從城中心的塘河“淌”起,由遠及近,由模糊到清晰。像衛星地圖放大像素般——溫州的瓯海,瓯海的三垟,三垟的洲諸之地,小洲上的柑林;交通工具,則由快艇而雙腳,由雙腳而小車,由小車而水泥船,最後又是一對泥濘的插在淋過秋雨的泥沼地裡的雙腳。

水泥船的視角最是驚喜。

船愈靠愈近,這邊,我還萦繞在童年懵懂時,爬上上海蘇州河上一模一樣的水泥船,左搖右晃尋找平衡的樂趣中;那邊,朋友得意地告知,帶我來瓯柑林的唯一理由,是“正逢摘果季”,這時候水中小洲小渚上,無數個同樣的你,像紅黃的謎底撞入眼簾……

泥濘之地上的柑林之行,辛苦而開眼。

泥濘,是因為你喜歡濕與溫,在溫州瓯海,就是所謂“溫并海,地斥鹵,宜橘與柑”。因了唐朝時,溫州刺史韋庸開展湖堤十裡、疏通溫瑞塘河,被海的堿與鹹調和了的三垟濕地,便得以滋養最大最适宜的瓯柑水土。

辛苦,是千年後的我,深一腳,淺一腳,褲管帶白泥,低頭彎腰,為避開與身高齊平的柑樹親吻,每逢失去重心亂抓枝幹時,不由一次次摸到沉甸甸的你,為避免讓少年的你過早“離鄉背井”,我掙紮着用狼狽之姿保全挂果,就算依然擦碰,也讓你和同伴們如笨重的風鈴被風撞擊,顫顫巍巍地點頭,并不落下——柑樹旁的溝渠裡,熟透落下的瓯柑不少,那是過熟後的“自由落體”,好過被莽撞人促迫着果與枝幹分離的悲傷。

就在走向“最好看的果”的一路,三垟果農的後代看着我們饞津津的樣子,說話了:“果子已熟,可以摘;但論到吃,摘下的果子并沒有熟。”

他的意思是,吃你最好的季節,不在豐收的此時,甚至不在采摘之年。

我于淩亂中有所頓悟和贊同。曾經以為當年春天買到的,是前一年摘下的“遲”柑;到了你的故鄉,卻發現下一年的春天,才是最當令的吃柑季。

一隻瓯柑的洄遊

這一切隻因為,瓯柑下樹後,着急着初食,是微苦的。必須懂得一樣事情——等待。

收獲季之後,必須挨過有點長的冬天,甚至不妨待到盛春百花怒放之後。你在閑居中,修身養性到身心通透了,才會散發出最足額足份、最豐富厚重的甜。更何況,才下樹枝的你,青澀中還蘊藏着看不見的火氣,吃多幾枚,浮火攻心。而到了元旦後,尤其是端午,最好的果子熬過三個季節,非但轉色、轉味,而且被歲月淬煉掉了虛火,撫平了心性,開始發散出“降火”的藥理。

這時候,忽然領悟到為什麼非但有宋人韓彥直《橘錄》卷上直描你“風味照座,擘之則香霧噀人”,更有“端午瓯柑勝羚羊”的民間說法。看樣子,溫州人早就懂得了你的好,這種好,是要待時而發,是要懂得隐忍和雪藏,等待苦味散盡,在時間和空間的沉澱裡蘊蓄一樣事物最好的味道。

孟浪如我,既然已經到了你的故土,還是輕擇下一枚,嘗試你青春少年的滋味。

舌尖被清泉一樣噴出的香氣刺激一下之後,忽然就有苦多于甘,又帶着一點點麻,直撲味蕾。好一枚“苦柑”!

我是故意用黃皮清柑之苦,為一場關于成長與成熟的等待钤印嗎?

這個時候,來不及運出的千萬顆你,在柑林裡搭起的黑色帳篷裡,歸攏待發。河上舟舸穿梭,細雨未歇中,種柑人戴鬥笠、穿雨衣,空船靠岸,滿筐滿倉離岸。一條條水泥快艇在大羅山前的水面上來回切割,浮起青綠中間雜黃色的一座座小山,消失于不見盡頭的水上白霧——不是忙着去上市,而是帶你運去适合的倉庫隐居。

離開土壤後,你要甘于“藏在深閨人不識”。每十天半月,篩去爛蒂或爛身之果,悄悄等待一波波出籠的時機。或在元旦,或在立春,最晚則到端午,真正地成為立于天地,從容吞吐香氣和甜味的一枚大果。

最适合的日子裡,你們終究要離開羅山的隐隐青山迢迢水,離開236條河道縱橫、161座島洲神秘布列的老家,開始向城市、大海、遠方一路遠行。

據說,春天新一代瓯柑樹花開,氣度不凡。春夜黃昏,大羅山、黃嶼山或馬嶼山上看你無死角,如果把大地倒過來當天空,夕陽餘光中,你所在大地星星點點。15天後,你的花瓣就要落地,綠蔭掩蓋,泥土埋葬,重歸寂靜。

我不無遺憾地想,那時我應該在上海,一定錯過了。

可旋即又沒有什麼遺憾。新一個春天,新一年端午,我在瓯海錯過的花季,卻可以彌補于四川北路街角遭遇的你。我不會錯過你的金色年華。

隻要蓄養和等待。等待羅山淨水日夜不息的饋贈,變成你的苦味。等待陽光和充溢的雨水滋養,在一個個身體裡發酵,生長成為一種倔強的苦中帶甜。

等待一場别離後,我們在另一個次元中相遇相知,識得人生三昧。

來源:“六根”,《閱讀時代》2023年第3期

作者:伍佰下

責編:馬京京

編輯:鄧汝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