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七旬老人街頭撿起“金屬瓶”不料炸裂“引火燒身”

作者:深圳晚報

炎熱夏日的後遺症尚未過去,但許多普通物品暴露在陽光下後,已成為隐藏的殺手。近日,南方科技大學醫院急診科收治了一名特殊患者,76歲的男子好奇地在路上撿起金屬瓶,意外瓶子被撞擊炸開,造成"起火"。醫院急診科、整形外科等多專科及時聯合治療後,老年人面部愈合狀況良好,已順利出院。

近日,深圳一位老人走在路上,發現地上有一個金屬瓶,出于好奇,他把它撿起來了。沒想到,老人手中的原瓶,不小心就落在了石頭上,因為在烈日下長時間,瓶子瞬間爆裂,氣湧而出,瞬間燃燒起來。老人還沒來得及反應,就好多地方都着火了。附近的行人趕緊找滅火器為老人滅火,但大火熄滅時,老人已經多處燒傷,路人迅速撥打了120個緊急電話。

南科大學醫院急診科醫生接到急救任務後趕到現場,立即做濕臉敷、補液、止痛等早期急救治療,以減輕老人的疼痛,并将老人先送回醫院深治。經急診科和整形外科專家檢查咨詢後,老年人身體燒傷面積為18%,其中16%為II度燒傷,2%為III度燒傷,傷口主要位于頭部、面部和右手,部分鼻毛也燒焦,有輕微的吸入損傷。胸部檢查發現,老人左側8-10肋骨多處骨折。

七旬老人街頭撿起“金屬瓶”不料炸裂“引火燒身”

整形外科醫生檢查房間以讨論病情。

患者老年加燒傷面積為18%,有部分三度傷口,并伴有呼吸吸入損傷,整形外科主任白曉東帶領醫生迅速進行補液抗休克、抗感染、抗應激、吸氧、呼吸霧化等治療,固定胸壁,防止肋骨骨折移位,時刻注意患者的各項名額, 對靜脈血栓形成和其他問題高度警惕。

經過專家及時調整治療方案并細心護理,老年人病情終于穩定下來,第四天開始好轉:面部腫脹開始消退,眼睛可以睜開,飲食正常,體溫也降到37.5°C左右,走出危險期。經過多學科關節随訪,經過十天的努力,老年人左臉、頸部、胸部、上半身、左上肢、左手等傷口愈合狀況均良好。

白曉東說,燒傷在整形外科和燒傷手術中很常見,每年都會接到不同程度的燒傷患者來醫院。他提醒市民注意安全防範措施,避免在高溫下接觸未知液體及易拉罐。對于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灼傷、燙傷的應急處理,白曉東建議,首先要迅速避開熱源,火源大,火源盡量避免喊叫,用濕毛巾保護口鼻。其次,采取"冷處理",繼續在水龍頭下用冷水沖洗傷口,或将傷口處理在裝滿冷水的容器中并浸泡30分鐘,無論離開冷源後疼痛明顯減輕。如果傷口被衣服覆寫,請将其切開,以避免使皮膚灼傷更嚴重。如果更嚴重的是及時去醫院,請專科醫生處理。需要注意的是,制作面條時不要使用紅藥水、紫藥水等有色液體,以免影響醫生對燒傷深度的判斷,也不要使用堿面條、醬油、牙膏等亂七八糟,以免造成感染。

深圳晚報記者周偉、記者林志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