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從複活節島的曆史得到的啟示

作者:星空格子

克萊夫·龐廷在其名著《世界的綠色曆史》(1992年)第一章裡,龐廷講述了人類曆史的一個驚人的寓言故事,那是從拉帕努伊島,一個地球上遙遠的地方的曆史上得到的一個寓言。該島位于太平洋,智利以西3500千米;離它最近的有人居住的地方是皮特卡恩島,距離它的西面有2000千米。

從複活節島的曆史得到的啟示

現代島上的樹是近來重新移植的

西方人又稱之為複活節島,因為第一次遇到該島的歐洲人是1722年複活節那天一艘艾倫娜号荷蘭船上的水手。艾倫娜的船員在該島發現了3000人,住在簡陋的小屋子或者洞穴裡。他們似乎不斷為争奪島上稀有的食物資源而争戰。總之,似乎那是一個極為貧瘠的地方。然而造訪者也發現了大約600多尊石像,每尊都高達6米以上。這些石像精雕細琢,十分美麗,許多頭頂上還有發髻(Topknot,有的重達10噸)。

從複活節島的曆史得到的啟示

成排的石像隻有這一排最壯觀

雕刻、運輸和安裝這些雕像肯定需要極為熟練的技術和管理能力,但是沒有迹象表明在18世紀複活節島上的居民懂得這些技巧。此外,很難了解在如此貧瘠的環境下如何能夠養活一個從事如此重大工程的社會。在18世紀,島上僅有一種野生樹木,一種野生灌木。(野生樹木到20世紀已經滅絕,但是後來從儲存該樹種的瑞典植物園中重新引種。)唯一的動物食品似乎隻有雞,因為島上居民沒有船,無法捕魚。 運用現代技術,例如研究花粉遺存,幫助考古學家重構古代環境地貌,我們部分解開了複活節島之謎,一個悲哀的故事從此得以披露。

從複活節島的曆史得到的啟示

未知用途的石建築

人類移居複活節島發生在全新世時代,大約1500年以前,有二三十位船民來到該島定居,他們來自馬爾奎薩斯(Marquesas)島,也就是今天的法屬波利尼西亞。複活節島面積小,資源有限,要在島上殖民并非易事。該島長僅22.5千米,寬不過11千米。沒有原産的哺乳動物,周圍海域的魚群也很有限。定居者帶來了雞、鼠。他們不久發現,他們習慣食用的農作物,如薯蓣科塊莖、芋頭、香蕉和椰子等,隻有甘薯一種能夠在島上生長茂盛。是以雞和甘薯就成為他們的基本食物。好消息是靠這些基本食物生活無須花費太多的精力。該島森林茂盛,有肥沃的火山灰。 過了一段時間,人口增加了,一些各自獨立的村莊出現了,遍布于整個島上。村莊和村莊首領之間的競争曾經采取戰争方式,同時也有很現代的方式:競相建造紀念性建築。經現代研究者碳定年法檢測石像等古建築,确定在公元700年,村民們開始建造巨大的石頭庭院或叫奧胡斯(ahus),樹起了雕像。

從複活節島的曆史得到的啟示

石頭建築

它們可能是紀念活着的或者死去的地方首領,因為有的還有墳墓。類似的紀念物在波利尼西亞各地也有發現,但是都沒有複活節島那樣高大。随着這些社會的繁榮,經濟的和政治的貴族制度形成了,島民的管理和技術水準也提高了。許多奧胡斯似乎與星星結成了某種關系,這表明他們懂得天文學知識,可以推斷他們是海洋民族的後代。這些島民甚至創造了某種簡單的文字。現存的文字刻在一種叫“朗戈朗戈”的木闆上,這是一種深褐色的渾圓木闆,有的像木槳,上面刻滿了一行行圖案和文字元号。有長翅兩頭人;有鈎喙、大眼、頭兩側長角的兩足動物;有螺紋、小船、蜥蜴、蛙、魚、龜等幻想之物和真實之物。

從複活節島的曆史得到的啟示

郎戈郎戈木闆複制品

考古學家要解答的謎團主要是,這些雕像是如何運輸并安置到位的。似乎它們是放在樹幹做的滾木上運送來的。到大約500年前,島上居民增加到了大約7000人,村莊之間的競争十分激烈。建造和運輸越來越多的雕像意味着越來越多的樹木遭到砍伐——直到最後一棵樹木被砍倒。社會很快就崩潰了。

從複活節島的曆史得到的啟示

石像

島上的采石場還遺留一些未完成的雕像,其火山岩才雕琢到一半,顯然這場災難是不期而至的。森林消失造成了破壞性後果,因為木材不僅用于運送雕像,而且用于建造漁船和房屋,織網織布(取自構樹纖維),用于烹調和取暖的燃料。人們再也不能捕魚、制衣、造屋,他們的食物也快斷絕了,開始住在山洞或茅棚裡。森林消失還導緻土壤遭受侵蝕,地力和作物産量都下降了。雞成了菜單中的頭等美味。人們落得為雞營造石頭堡壘而費盡心機,他們畸形地捍衛雞舍,甚至不惜為之流血打仗。因為動物蛋白缺乏而吃人的情況時有發生。由于不再圍繞建造雕像舉行儀式,政治結構也被摧毀了。實際上古老的傳統徹底消亡了,以至于兩個世紀後,居民們已經不知道島上的過去以及雕像的意義了。

從複活節島的曆史得到的啟示

總之,在政治和經濟競争的驅動下,人口增長和資源消耗,進而導緻環境和社會的突然崩潰。 這個故事最為可怕的一面是島民及其領袖肯定是目睹了這一切的發生。他們肯定知道,他們砍掉最後一批樹木的時候,他們正在毀滅他們自己的未來,毀滅他們兒孫的未來。但是他們還是把樹砍倒了。

在我們思考人類曆史的更大的軌迹時,拉帕努伊島是否是一個合适的比喻呢?畢竟在一定時期的迅速變遷造成了環境退化,不論是因為石器時代巨型土壤動物的滅絕,還是因為公元前3000年美索不達米亞地區或者1000年前瑪雅土地過度灌溉所導緻的,都是人類曆史上一再發生的主題。

從複活節島的曆史得到的啟示

随着全球不平等的加劇,資源消耗的數量直線上升,以支撐現代資本主義社會的巨大等級結構。現代社會有自己的競争性紀念物。從水到樹木的資源消耗的速度比再生的速度更快;從塑膠到碳排放的垃圾随意處置的速度比它們能夠為生态循環所吸收的速度更快。然而人口持續增長,全世界的政治家都在論證必須保持經濟持續增長,甚至要加速增長,以便能夠減低貧困國家的貧困程度,保持富裕國家的生活水準。但是增長實際上是可持續的嗎?如果現在的消費水準已經達到了一個危險的程度,那麼世界上全部人口都要達到像富裕的工業國家那樣消耗資源、生産垃圾的速度,這種觀念是極其可怕的。

印度國父甘地早在1928年就認識到了這個問題,他寫道:“神禁止印度步西方的後塵走工業化道路……如果一個3億人口的國家進行類似的經濟開發,就會像蝗蟲一樣掠奪整個世界。”盡管如此,資本主義,當今世界經濟發展的主力軍,就是靠着增長而繁榮昌盛起來的;掌握最大權勢的政界、商界領袖回應地方選民提出的各種短期項目和計劃的要求,就像拉帕努伊島上建造雕像的首領一樣。與在拉帕努伊島上一樣,我們似乎沒有能力制止威脅我們子孫輩未來的過程。 但也許我們能比複活節島居民做得更好一些。之是以如此希望,其中最重要的理由就是現在的集體知識可以在大範圍内比以前更有效地發揮作用。如果存在着有待為人類和整個生物圈解決問題的辦法,那麼現代人類的全球資訊網絡就肯定能夠找到它們。這些網絡曾經提供各種技術手段,有助于我們按照我們所希望的那樣重塑生物圈,而現代集體知識的巨大網絡也将有助于我們認識到我們日益增長的生态力量的危險性。

大體言之,挑戰是明白無誤的。為了避免全球重蹈複活節島的災難,我們必須找到更加可持續的生存之道。我們必須用一個能夠養活我們數世紀而不是數十年的速度使用水、樹木、能源以及原材料;我們必須讓我們産生的垃圾數量能夠被安全地吸收而不破壞我們的環境和周邊的生物。我們能做到這些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