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博白縣電商服務站案例丨站點服務暖人心,代銷農産助脫貧

作者:八桂有料

近年,博白縣積極貫徹落實自治區統籌推進農村物流高品質發展的工作部署,結合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項目建設,整合優勢資源,積極打通物流配送,實作線上線下融合。

目前我縣快遞進村覆寫130個行政村,日均進村快件投遞超3000件,并帶動了博白鳳梨、桂圓等特色農産品網絡銷售,在博白縣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簡稱:縣電商公服中心)的積極推動下,建制村快遞服務覆寫率100%,進一步加快了縣、鎮、村的電商服務站點體系建設,積極打通快遞進村的“最後一公裡”。

博白縣電商服務站案例丨站點服務暖人心,代銷農産助脫貧

東平鎮隸屬于廣西壯族自治區玉林市博白縣,地處博白縣中部,總面積271.2平方千米。縱貫博白南北的南流江,把頓谷鎮和東平鎮隔開,東平鎮位于南流江的東面平原地帶,東平的名字也是以而來。

2021年8月,東平鎮楓木村俊海超市與博白縣電子商務公共公服中心簽訂協定,植入電子商務服務,俊海超市“變身”成為東平鎮楓木村的電商服務站。在縣、鎮政府的上司下,通過縣電商公服中心的上門一對一教育訓練、業務指導等,讓站長學習電商的相關知識,了解博白縣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的作用、電商服務站配備的功能以及需要提供的服務等。

博白縣電商服務站案例丨站點服務暖人心,代銷農産助脫貧

(一)打通快遞進村“最後一公裡”,“一站多能”帶動實體經濟

博白縣采取“快遞+電商”的模式,通過整合縣域快遞物流企業,入駐縣級農村電子商務公共倉儲物流配送中心,進行“統倉共配”,破解了“快遞進村”投遞量少、距離遠、盈利難等問題,在全區走出了一條“快遞進村”盈利的新路子。

如今,我縣已建成鎮級物流配送站28個,村級物流配送點155個,日均派件量約1000件,月攬件量突破12萬件,月投遞量66.75萬件,很好地解決了快遞下鄉“最後一公裡”、農産品進城“最先一公裡”的問題,同時有效地激活了農村消費市場。

楓木村緊跟鄉村振興的步伐,打通了快遞進村“最後一公裡”,電商服務站開通了快遞代發代收、網上代買代賣、便民代繳代辦等許多便民服務,村民紛紛點贊:“以前網購取件太麻煩,都不願意上網買,現在有了服務站,不用再跑到鎮上的寄取快遞,友善好多呢!”。

博白縣電商服務站案例丨站點服務暖人心,代銷農産助脫貧

據電商服務站站長說,年前最忙的時候,過年時快點量超200個,現在平均每天約有150件的快遞來到站點。其實快遞占據服務站不小的位置,但站長卻不收取村民任何費用,站長更看重快遞帶來的人流量,一定程度上帶動了小賣部的消費,站長利用線上管道,建立微信社群,用于管理和維護客戶群體,客戶來領快遞同時也會抓住這一優勢進行到店購買,實作轉化。

電商服務站是快遞進村的“最後一公裡”,是農民搭上電商列車的始發站,是電商下沉農村的終點站。

(二)實行“前店後倉”,達成資源共享

縣電商公服中心從業人員了解到各服務站點的需求和困難,為降低站點經營成本,提高站點收入,對接到線上供應鍊“啦啦優選”,開啟了“前店後倉”模式,站點零囤貨的同時,拿到品質高、價格低的商品,利用國家電子商務物流倉儲中心,整合各快遞下鄉車輛實施“統倉共配”推動了同城020次日達保證商品流通的效率,訂購的貨品将與收發的快遞件由縣級物流配送中心統一配送到服務站點。

楓木村服務站點也實行了“前店後倉”把前半段區域設定成購物區,主要上架銷售面向村民的商品;站點後半部分設定營運區與倉儲貨架,主要放置快遞物流件,完成收銀與快遞件收發業務等。“前店後倉”的營運模式可以使站點快遞收發與商品銷售有效融合,資源共享,大大增加站點收入。

博白縣電商服務站案例丨站點服務暖人心,代銷農産助脫貧
博白縣電商服務站案例丨站點服務暖人心,代銷農産助脫貧
博白縣電商服務站案例丨站點服務暖人心,代銷農産助脫貧

(三)承接手工活、代銷農産,帶動鄉親共同緻富

在電商服務站提供便民服務的同時,站長也将站點設為收購點,利用在實踐過程中積累的經驗與鄉親們溝通,幫助大家解決生産銷售以及農産品“銷路難”遇到的問題。

陽光下一個個辣椒被曬紅了“臉”,村民們忙着把成熟的辣椒采摘放到桶裡,地裡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村民會把自家采摘好的辣椒拿到服務站,然後站長會把辣椒統一代銷給收購商,讓辣椒會銷往全國各地。據悉,楓木村有20-30畝的辣椒種植基地,每天有10-30戶村民需要代銷辣椒,楓木村每天産出5000斤至7000斤左右的辣椒,一個季度産達18萬斤。辣椒種植已成為楓木村調優農業産業結構、推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重要産業,在辣椒豐收景象的背後,是站長熱情幫助村民代銷辣椒發揮了重要作用。

地處廣西東南部的博白縣,氣候溫和、雨水充沛、光照充足,盛産竹子、芒草等植物,為芒竹編織技藝的發展創造了得天獨厚的條件。因編織工藝聞名于世,編織技藝被列入“廣西壯族自治區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予以保護和傳承,是以博白縣成為了廣西芒竹産品的主要出口基地。

博白縣電商服務站案例丨站點服務暖人心,代銷農産助脫貧

種植辣椒之餘,在站長利用資源管道對接到龍頭企業收購芒編的幫助下,為了增加收入,楓木村20餘戶村民開始承接加工制作芒編的活兒,以補貼家用。“我這個年紀,守在家裡帶帶小孩,還能有份工作,一天下來能做20個芒編,每天賺80來塊當做貼補家用,又不用擔心賣不出去,站長都幫我們安排好了。”村民一邊算着一邊說,據悉,村民們把織好的芒編統一交給站長,然後再由站長代銷給龍頭企業收購。

博白縣電商服務站案例丨站點服務暖人心,代銷農産助脫貧
博白縣電商服務站案例丨站點服務暖人心,代銷農産助脫貧

站長通過帶動村民們制作芒編、代銷農産品等服務,讓村民們積極參與到農村電商創業中,助力家鄉群衆增收緻富,讓更多的人從中受益,為家鄉經濟發展起到積極作用。

博白縣電商服務站案例丨站點服務暖人心,代銷農産助脫貧

看到家鄉變得越來越好,站長也堅定了要帶動鄉村振興的決心,經營自己事業的同時,不斷拓展服務點及農産品的銷售管道等業務,始終以“便捷增收助農”為己任。

博白縣電商服務站案例丨站點服務暖人心,代銷農産助脫貧

如今,電商服務站就是站長架起的一座橋梁,一頭連接配接村民,一頭連接配接更廣闊的市場及消費者,也成為了全村經濟發展、文化建設和社會進步的重要視窗。

博白縣電商服務站案例丨站點服務暖人心,代銷農産助脫貧

未來該站将繼續發揮好服務功能,更好地滿足廣大農戶的需求,不斷發展創新,帶領大家配合縣電商公服中心,努力推動博白縣電商進村綜合示範項目,真正實作“網際網路+農業”戰略目标,為新時期鄉村振興貢獻力量。

博白縣電商服務站案例丨站點服務暖人心,代銷農産助脫貧

免責聲明:部分圖檔轉載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