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人才資源配置,不同年代人的”選擇”

作者:地新視界

我們總是按照不同年代将每一代人進行區分,從60後到70後到80後再到90後和00後,每一代人因為生活環境的不同,在職場的選擇上更是差別很大,60和70因為小時候生活條件比較艱苦,人更吃苦耐勞,在就業時更能耐得下心,吃的了苦,80後出生在改革開放之初,生活中人與人的差別很大,有的人從小生活富足,有的人小時候一樣很苦,是以在就業上就差别比較大,而90後和00後從小沒有怎麼吃苦,父母能給他們幸福的生活,在職場上的他們更加自信。

職場新人的高離職率

在90後以前的老一代人心中,恪守崗位與職能對供職機關高度忠誠勤勞和任勞任怨是毋庸置疑的道德要求,職場新人屢屢沖擊這條标準,讓很多人産生不适感,需要理清的是熱愛事業和盡職盡責依舊是不變的職場倫理,隻不過對事業的熱愛不等同于對某家機關的留戀,在崗位上任勞任怨不意味着不能另覓高枝,除了幾個獨特行業,那種認為長期在一個機關才能做好一份事業的觀念,其實是計劃經濟思想的殘餘。

人才資源配置,不同年代人的”選擇”

勞動關系的雙邊性

勞動關系是雙向的企業有招聘階段的選人用人權,有對在崗職工提出合理職場要求的自主權,員工也有選擇東家的權利,現今90後更頻頻地使用自己的選擇權,他們對工作的要求也從泛泛的待遇擴充到辦公室氛圍發展預期等諸多方面,這個變化的發生不言而喻跟這一代職場新人的成長環境息息相關,總體來講90後成長于衣食無憂的生活環境中,家庭在這些的成長階段提供了充分支援,收入不穩定還依賴家庭幫助的年輕人為數不少,不論這個狀況合不合理它都是經濟建設到一定程度的階段性結果。

人才資源配置,不同年代人的”選擇”

職場新人的閃辭

這一情況決定了職場新人對跳槽沒有太大的後顧之憂,剛工作時頻繁離職,與在整個職業生涯中頻繁跳槽不可一概而論,職場新人閃辭依然屬于對自身職業規劃和人生道路的試探過程,不乏有人在幾經周折之後,終于找到稱心如意的工作從此安下心來,換言之工作第一年跳槽幾次不算問題年年辭職才有病。

人才資源配置,不同年代人的”選擇”

新人離職率攀高

職場新人離職率攀高不隻對舊的職場規則發起了挑戰,也悄無聲息地營造了一種職場新常态,從表面上看跳槽過頻提高了用人成本讓用人機關感到不适,但從深層次看人才流動正是激發人才資源潛力的重要管道,用人機關亦可從中受益,年輕人對工作要求高了,對一份自己真正熱愛的工作會更加投入,而不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才是更合理的人才資源配置。

人才資源配置,不同年代人的”選擇”

在幸福環境下長大的年輕人,在職場上更加“自我”一些,比較注重自己的感受,也可以說是一種灑脫,他們這種遇事态度也是老一輩人所沒有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