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Linux常用指令基礎

linux 常用指令

基礎指令

宿主目錄

目錄結構

檔案管理

目錄管理

使用者管理

别名管理

壓縮包管理

網絡設定

shell技巧

幫助方法

/表示根目錄

~表示家目錄

軟體的安裝(CD光牒中的軟體呢):

1.首先需要映射對接光驅(映射到/media檔案夾),mount(映射挂載)  dev(硬體裝置)
   mount /dev/cdrom /media (映射 硬體cdrom 到/media檔案夾)
 2.打開/media檔案夾下,對應的CD光牒檔案CentOS,打開CentOS,找到對應的軟體安裝包(字尾名為.rpm)
 3.安裝軟體:rpm -ivh 安裝包名.rpm
 4.安裝完後,啟動軟體:service 軟體 restart
           

基礎指令:

1.init 0 關機

init 6 重新開機

2.ls 檢視目前目錄

3.cd 切換目錄或者直接回到家目錄

cd - 切換最近使用的兩次目錄

cd.. 切換到上一級目錄

4.pwd 檢視目前路徑

5.ctrl+c 強制中斷目前程式

6.clear/ctrl+l 清空目前螢幕

目錄結構:根目錄下的核心目錄

1./mnt 測試目錄

2./root

root 使用者的家目錄(root使用者的目錄超級目錄)

3./home

普通使用者的家目錄,建立的使用者目錄都在/home目錄在

4./tmp

臨時檔案目錄(檔案上傳時)

5./boot

系統的啟動檔案目錄(啟動引導檔案)

6./etc

配置檔案存放目錄(軟體的配置檔案存放)

7./bin (bin 程式的安裝目錄)

所有的使用者都可以執行的程式

(比如 ls 在/bin下 所有使用者都可以執行)

8./sbin

隻有root才可以執行的程式

(比如 init 0在/sbin下 隻有root超級使用者才可以執行)

9./var

日志檔案目錄(存放軟體日志的地方)

10./usr

使用者自己的軟體都放在這兒

11./dev

存放硬體裝置的地方(比如 /dev/cdrom)

12./media

挂載CD光牒使用的檔案夾

檔案管理:

1.建立檔案:touch file1

2.删除檔案:rm -rf file

3.修改檔案名: mv file1 file2(重命名和 移動檔案使用的是同一個指令 效果相同 )

4.檢視檔案内容:cat file4 more file4

檢視檔案的前三行 cat file4 | head -3 ( | 表示前面的執行結果作為後面的開始執行内容繼續加工)

檢視檔案的後三行 cat file4 | tail -3

在linux中滑鼠選中的内容就是 所複制的内容:選中即為複制
    在外面複制内容拿到linux中 點選滑鼠右鍵即可粘貼 
    鍵盤上的上下鍵可以檢視之前之後的執行指令(翻看曆史用的額 上翻下翻)
    檢視所有執行過的指令:history
           

5.複制檔案: cp file1 file2

6.移動檔案:mv file1 file2

7.編輯檔案: vi file2 (檢視檔案内容用 vi 容易破壞檔案内容 最好用cat)

ESC :q 退出

:q! 強制不儲存退出

:wq 儲存後退出

8.批量建立檔案: touch file{1....9}

9.查找檔案:

1)find

find / -name file

2)updatedb

locate file

10.查找檔案内容:

1)打開檔案 /name 進行搜尋

2)cat file | grep -i name (-i ignore忽略大小寫)

目錄管理:

1.建立目錄:

mkdir dir1

遞歸建立目錄:

mkdir -p dir1/dir2/dir3

2.删除目錄:

rm -rf dir1....

3.修改目錄名稱或移動目錄

mv dir1 dir2

4.檢視目錄

ls

遞歸檢視目錄

tree dir1

使用者管理: (隻有root 才可以建立使用者)

1.建立使用者:
    useradd user1

2.删除使用者:
    userdel -r user1

3.設定密碼:
    passwd  user1

4.檢視使用者:
    id root
           

别名管理:

1.添加别名
        alias  name='執行的語句'

2.删除别名
        unalias name

3.檢視别名 
        alias
           

zip壓縮包:

1.制作
    zip -r name.zip  name

2.解壓
    unzip name.zip

3.檢視
    unzip -l name.zip
           

gz壓縮包:

1.制作
    tar czf name.tar.gz name

2.解壓
    tar xzf name.tar.gz

3.檢視
    tar tf name.tar.gz
           

網絡設定:

1.檢視ip
    ifconfig
    ifconfig name (檢視name網卡的ip)

2.臨時設定ip
    ifconfig eth0 ip

3.永久設定ip (修改網卡的配置檔案中的ip配置)
    vi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0
    IPADDR=ip
    NETMASK=255.255.255.0
    service network restart
           

shell技巧:

1.tab補全功能

2.history(檢視指令曆史)

3.!203 (調用曆史中的編号為203的指令)

4.!h (調用曆史中最後一次以h開頭的指令)

5.| 管道(把前面的結果作為後面的輸入)
           

擷取幫助:

ls --help (ls的幫助文檔)
ls -h ()
ls -l
man ls
           

Iptables防火牆

1.檢視防火牆
    iptables -L

2.清空防火牆
    iptables -F

3.儲存防火牆
    service iptables save
           

selinux防火牆:

1.編輯
    vi /etc/selinux/config
    SELINUX=disabled

2.重新開機系統
    init 6
           

小例

shell腳本的程式設計:

1.建立一個腳本檔案 vi my.sh

2.給檔案一個執行權限 chmod a+x my.sh

3.進 vi my.sh 編寫程式
        #!/bin/bash
        #DZQ

        if((i=0;i<10;i++))
        do
            useradd  user${i}; //建立十個使用者
            echo $i; //循環輸出0-9
            sleep 1; //執行休眠一秒
        done

4.執行腳本檔案 ./my.sh

5.檢視執行結果
           

點點滴滴積累!

轉載于:https://www.cnblogs.com/zq-ding/p/11356105.html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