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李淵苦苦哀求,讓李世民放過大哥的5個兒子,李世民是如何做的?

作者:樹人談史

那麼,為什麼很多人會下意識地認為唐朝開國皇帝是李世民呢?這主要還是因為唐朝真正的開國皇帝李淵的存在感太低了。

衆所周知,曆朝曆代的開國皇帝哪個不是文韬武略?即便是劉邦還有朱元璋這樣從底層一步一步打下江山的布衣皇帝,雖然小時候吃了沒讀書的虧,日後都成為了文治武功俱都顯著的一代帝王。

李淵苦苦哀求,讓李世民放過大哥的5個兒子,李世民是如何做的?

作為唐朝的開國皇帝,史學界對李淵的評價也褒貶不一。雖然也有少部分學者認為李淵深謀遠慮,富有遠見,可絕大多數學者都認為李淵是個糊塗蛋,尤其是他優柔寡斷、賞罰不明的處事方式,更是為日後的玄武門之變埋下了禍根。

李淵出身于關隴貴族家庭,自幼就接受過良好的貴族教育,在這一點上,無論是劉邦還是朱元璋都無法跟他相比的。但是在唐朝建立的過程中,李淵卻并沒有發揮太大的作用,唐朝的建立依靠的都是長子李建成和次子李世民的幫助。

其實,根據史書上的記載來看,李淵還是很有一些本事的,尤其是過目不忘的本事更是令人驚歎。尋常一個人,隻要是李淵見過的,他都能牢記數十年而不忘,天下的山川要沖他隻看一眼就能夠牢記于心。

然而,在唐朝建立的過程中,李淵的這個特長卻并沒有發揮出太大作用,反而在處理兩個兒子之間的沖突中昏招疊出。

李淵苦苦哀求,讓李世民放過大哥的5個兒子,李世民是如何做的?

起初李世民決定勸李淵起兵時,就生怕父親不答應,他還特意找來裴寂幫忙,兩人從晉陽宮找來幾位美貌宮女陪李淵喝酒。直到把李淵灌醉後,裴寂才趁機說出了起兵反隋的建議。

而在起兵反隋的道路上,李淵主要依靠的也是次子李世民,論功勞毫無疑問是李世民最大。但是李世民隻是次子,按照嫡長子繼承制的規定,李世民并不是首選繼承人。

在古代王朝中,接班人的問題如果處理不好,無論是對王朝本身還是皇室來說,都是一件天大的禍事,輕則同室操戈,重則丢掉江山。

唐朝建立後,李建成被冊封為太子,可唐朝的天下大部分都是李世民打下來的,是以李建成和李世民之間就産生了不可調和的沖突。

按照現代的觀點來說,皇位肯定是有德者居之,如果才能不夠的話,坐上皇位也是自取滅亡。可古人卻不這樣認為,李建成身為皇長子,必定是要繼承父親李淵的江山,而李世民拼命打下來的江山就等于是給他人做嫁衣。

李淵苦苦哀求,讓李世民放過大哥的5個兒子,李世民是如何做的?

或許李世民自己能忍受,可他手底下沖鋒陷陣的那些謀臣猛将卻無法忍受,他們可都想着當從龍之臣,哪能坐視李建成當上皇帝呢?是以,秦王府與太子府之間的争鬥,與李世民手下的将領也有着密不可分的關聯。

在處理兩個兒子之間的沖突上,李淵并沒有什麼太好的辦法。起初他為了激勵李世民打江山,給李世民畫下大餅,甚至還暗示将來皇位一定會傳給他。

等到李建成被冊封為太後,李淵知道畫大餅也騙不過李世民了,就開始幫助李建成來打壓李世民。在李淵的偏袒之下,李建成的勢力發展的很快,而秦王府的衆将等于是被架在火上,雙方的沖突一觸即發。

其實李淵也不願意看到兩個兒子争鬥,可他本就庸庸碌碌缺乏強硬手腕,實在是沒有好的手段來解決這件事。後來為了平息太子與秦王的争端,他竟然還提出要把李世民封到洛陽,把陝州以東的廣大區域都歸李世民管轄,還讓李世民在洛陽建行宮,設天子旌旗。

李淵苦苦哀求,讓李世民放過大哥的5個兒子,李世民是如何做的?

但是這個事情被李建成給破壞了,最後并沒有實際達成。不然的話,恐怕不用等到李淵駕崩之後,這兩兄弟就得兵戎相見了。

由于李淵始終搖擺不定,導緻秦王府與太子府的沖突日趨激烈,最終釀成了玄武門之變的慘禍。一日之間,長子李建成和四子李元吉均被次子李世民所殺,連他自己都遭到了尉遲恭的軟禁。

李淵被軟禁後,李世民前來見他,事已至此李淵隻能把李世民選為皇位繼承人,還苦苦哀求李世民不要殺害李建成的5個兒子。

其實這個時候,李淵如果态度能夠堅決一點,把保住孫子性命作為和平讓出皇位的條件,或許還能保住幾個孫子的性命。

李淵苦苦哀求,讓李世民放過大哥的5個兒子,李世民是如何做的?

李世民雖然殺了兩個兄弟,可這畢竟是出于自保的目的,既然威脅已經被清除,他應該不會再去幹弑父的蠢事,不然手下将領可能都瞧不起他。

李淵不開口求饒還好,一開口非但沒救下李建成的5個孩子,甚至還連累了李元吉的5個孩子。李世民生怕斬草不除根春風吹又生,幹脆一不做二不休,于是讓人把10個侄兒全都殺了。

回頭看唐朝的曆史,會發現唐朝圍繞皇權展開的鬥争十分殘酷,從李治到武則天再到李隆基,一個比一個狠毒,甚至武則天為了登上皇位,連自己的親生兒子都不放過。究其原因,恐怕都是受到了李世民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