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為什麼今天必須重提“丢掉幻想,準備鬥争”?

作者:風機網絡
為什麼今天必須重提“丢掉幻想,準備鬥争”?

友導讀

在俄烏沖突一周年之際,在讨論這場戰争給全球帶來的前景之前,我們有必要反思近現代世界戰争的原因。

帝國主義即戰争,這是已經被曆史證明的真相。兩次世界大戰的慘烈及其暴露出的人性負面的貪婪和殘暴,至今在戰争發動者那裡并沒有得到檢討和檢讨。蘇聯解體後,理論上不再具備發生第三次世界大戰的條件,然而現在的俄烏沖突再次證明:資本主義階段性沖突以戰争形式的表現近在眼前。

我們懷着一種必要的緊迫感,誠邀您一起來聽聽著名學者溫鐵軍教授的提醒:美國已經在為下一步在中國周邊制造戰争沖突做準備,希望大家不要再幻想維持原有的以國際大循環為主的全球化,跟上國内大循環為主的戰略轉型,刻不容緩。

認清目前局勢,緊随國家戰略,丢掉幻想,準備鬥争 ——歡迎品讀溫鐵軍教授演講。

本文是根據溫鐵軍教授《丢掉幻想,準備鬥争》系列講座的内容整理,未經溫老師本人審閱。與您分享,邀您共同思考。

為什麼今天必須重提“丢掉幻想,準備鬥争”?
為什麼今天必須重提“丢掉幻想,準備鬥争”?

熱戰還是冷戰,取決于哪一種戰争形式收益最大

人類曆史上的第一次以殖民主義為主要内容的全球化,實質上是一場西方殖民化主導國家集體的“反人類犯罪”。在這場以歐洲中心主義為主的侵略性文化的演變過程中,世界上多個大陸淪為殖民地,這些大陸上的原住民遭到滅頂之災。這就是人類進入工業化之前的殘暴曆史。

然而西方殖民者卻将這一程序歸納為“現代性”,并進一步把現代性的經驗過程推演為“現代化”,其真實内涵,即人類在歐洲中心主義的文化主導下推進的這種廣為劫掠、大規模殺戮的殖民罪惡,都被所謂“現代性”的意識形态掩蓋了。 

為什麼今天必須重提“丢掉幻想,準備鬥争”?

在殖民化時代,也就是第一次全球化時代,歐洲各國從殖民地掠奪勞動剩餘和資源開發的剩餘,以這些剩餘形成資本積累,進入歐洲的工業化程序,歐洲崛起了。産業資本崛起,形成工業化大生産,由于資本主義的内生性沖突,生産的剩餘商品迫使其推進産業資本階段的全球化,占領全球市場。越是占有全球市場,就越需要更大規模地占有原材料,于是殖民主義的全球化過程仍然在延續,但它卻和産業資本結合了。當全球化過程和産業資本打造出的堅船利炮結合時,産業資本的全球擴張就展現出帝國主義時代的暴力,工業帝國争奪世界市場的沖突爆發,導緻以歐洲為主戰場,相繼發生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戰。

第一次世界大戰,歐洲的工業化國家之間,用工業化過程中發展出來的武器能力,也就是殺人的能力,打出了一場像絞肉機一樣的戰争,今天有很多作品描述當年一戰的慘烈。産業資本制造出堅船利炮這樣的工業化武器裝備,再用工業化的武器裝備去推動産業資本全球擴張,促使尚未進入工業化的國家加快了工業化程序。

但緊接着,這些被工業化推起來的國家發動了更大規模的戰争——第二次世界大戰。如果說早期殖民主義的全球化是規模性的反人類犯罪,那麼産業資本的全球化就是使用工業化制造的殺人工具推動的人道主義災難。兩次世界大戰所代表的是人類本性中殘暴的一面。

在兩次世界大戰中崛起的兩個最大的工業化國家——美國和蘇聯,對世界做了一次闆塊分割,世界進入了冷戰時期。在兩次世界大戰展現出來的人性負面本性都沒有被很好檢讨的情況下,人們繼續利用意識形态宣傳為戰争的過程洗白,即所謂冷戰意識形态:似乎隻要意識形态正确,比如為了自由、民主之類的人為制造出來的制度話語,便可以毫無顧忌地去侵略别國、去殺人放火、幹盡壞事。

二戰以後,戰争其實從未停止過。在金融資本主導全球化階段,且不說巴爾幹沖突,現在的俄烏沖突就爆發在歐洲的土地上。歐洲人卻很難再用原來的歐洲中心主義,或者叫西方中心主義的文化去解讀白人之間的殘殺。

從2008年華爾街金融海嘯爆發開始,金融資本的全球化遭受嚴重沖擊。但是金融資本集團并沒有按照西方經濟學所說,依靠市場自發的緊縮“出清”度過危機,而是試圖以更進一步的金融資本擴張解救危機。這種解救危機的方式本身就是一個惡性的演化過程。

這個惡性演化的結局就是我們今天看到的,金融資本全球化在即将解體階段最後的瘋狂,它到底是用熱戰的形式表達,還是用其他的戰争形式表達:貿易戰、科技戰、生物戰,乃至氣候戰,取決于哪一種戰争形式獲得的收益最大;取決于資本主義金融資本階段相關利益集團如何形成成本收益的核算。

熱戰雖然還沒有發生在眼前,但隻是時間問題。現在中國周邊地緣政治的引爆點都在緊張狀态之中,不斷發生沖突的地區比比皆是。北約的擴張、 “五眼聯盟”(美國、英國、加拿大、澳洲和紐西蘭)的逐漸合圍,這種情況就是我們“丢掉幻想,準備鬥争”的第一個值得高度關注的領域。

為什麼今天必須重提“丢掉幻想,準備鬥争”?

俄烏沖突很清晰地展現了戰争經濟學

俄烏沖突很清晰地展現了戰争經濟學的内涵:隻要戰争機器開動起來,每日、每時都需要追加成本,戰争就是交戰雙方互相追加成本的過程,誰追加少了一點,誰就是戰敗方。戰争成本隻有依靠打敗對方,占有己方要求的收益,它才可以被支付。對于戰争雙方來說,戰争經濟學是鐵律,無論哪一方都不可能簡單地接受戰敗的結果。隻需看看俄羅斯總統普京如何表達自己輸不起的事實:在極端情況下,無論小型核武器,還是戰略性核武器,均是可以使用的。

當美國為首的西方形成了多國共同推高戰争成本的戰略聯盟後,俄羅斯一國将明顯地感覺到己方無法支撐不斷推高的戰争成本。俄烏沖突的結局并不樂觀,在目前戰争成本不斷上推的情況下,總有一方會先預感到己方無法再追加成本。如今已經顯現出一方隻有使用極端手段才能克服掉己方戰争成本追加不逮的情況。

曆史上,戰争的最後,人類往往不忌憚使用最極端的戰争工具。今天的俄烏沖突事實上已經演化成多國參戰的局面,并且金融資本集團為了進一步在中國周邊引發戰争沖突,已經把中國所謂援助俄國的企業列入制裁名單。我們能不能獨善其身、置身事外?這恐怕是一個最值得擔憂的前景。

而現狀是,對于這樣的前景,我們仍然是心存幻想、缺乏準備。很少有人真正相信戰火會燃燒到中國,甚至仍在幻想繼續維持全球貿易,沉浸在舊有的全球化幻想中,拒絕做任何鬥争準備。

當國家遭遇到貿易戰、科技戰、生物戰等一系列以“戰”為名的打擊之後,已經明确提出“以國内大循環為主體”的戰略調整,但我們并沒有實質性的推進戰略轉變。沖突發生在内部時可以有多種解釋,但要害就在于結構多元化、條塊分割、尾大不掉的國内利益群體并沒有認真貫徹國家戰略,而且并不是以受到懲戒。

總之, “丢掉幻想,準備鬥争”并不是虛幻的,而是具有針對性和現實性的說法。

特别感謝董筱丹老師(《去依附》的作者)在本文審閱過程中提供的經濟學專業指導。

附專業人士分析:

為什麼美國不希望俄烏結束沖突?

近期有一種說法:美國矽谷銀行破産以及美國國債風波是高盛和美聯儲的陽謀。現在,美聯儲仍在一邊加息,一邊給美國破産的銀行以及美國存款戶兜底。至于非美國銀行、非美國儲戶、非美國銀行的股東,就沒有這個待遇了,變成被收割的對象。

回到最根本的問題,這次因矽谷銀行破産引起的金融風波的基礎資産其實就是美國國債。盡管美國現在有高達31.4萬億美元的國債,但誰會相信美國現在就還不起?實際上,美國每年隻要付一點利息就可以了。是以現在不存在還不起的問題,隻要基礎資産不出事;即使出現問題,也頂多是流動性問題,趁着美聯儲還沒有僵死,流動性不是問題。但流動性拯救誰?受益的當然是和美國利益密切相關的主體。

但是未來10年内,如果美國的債務規模達到50萬億美元,那美國還款的難度比現在大多了,可能就還不出來。

對于債務的處理通常有三種辦法:

  1. 賺錢還錢(通過經濟增長)
  2. 節省開支還錢
  3. 變賣資産還錢

方法2和3美國肯定不會用,因為美國實行的是所謂“民主政治”,誰用誰倒台。至于方法1,因為美國GDP的增長遠遠小于債務增長,債務結構隻會越來越惡化。

那怎麼辦?美國就用反直覺的做法:

第一種是通脹賴賬,明天的債務不如今天的債務時間價值高。

第二種是負利率,收割能源國、貿易剩餘國的外匯存底。這幾年中國的外彙投資不盡如人意,因為我們的資産結構以及美國所謂國家安全限制等原因,我們會比國外私人資本投資收益少3—5個百分點。這也是過去五年美歐日主動擁抱負利率的根本原因,其實就是賴賬。至于日本經濟學家、野村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辜朝明的資産負債表收縮缺乏投資機會引起負利率的說法,并不可信。

第三種,俄烏沖突帶來了美國的意外之财。歐洲和俄羅斯流出資本5—6萬億美元給美國輸血,美國的危機可以延緩一年;但問題是,如果俄烏戰争結束,這5—6萬億美元的資本大部分又要回流。是以,現在最不想讓俄烏沖突結束的是美國。美國不僅不想俄烏沖突結束,而且還打大陸台灣的主意,因為如果東亞生亂,估計會有15—20萬億美元資本流出,這差不多是當年蘇聯解體時流出的資産規模,而且其中相當大的部分是永久性流出。是以有分析人士認為,目前美國嗜血的精英界對大陸台灣的沖動應該是比炸毀北溪管道沖動大1000倍。

第四種,最近三年各國央行一直在減持美國國債。雖然最近一年有5—6萬億美元避險資金流到美國,但這些資金沒有如美國總統拜登所期望的那樣進入制造業,而是買了美國國債以及隔夜國債回購,保持高度的流動性,随時會換成美元再度流走。

既然是送上門的肉,那美聯儲和華爾街一定要吃上一口。是以,美聯儲那麼多專家、壓力測試工具,在美國通脹已經緩解而且預期向下的情況下,仍然維持高利息,并且還要繼續加息。難道真是為了打壓通脹?而且貨币政策通常都有6個月左右的滞後效應,現在這麼用力,6個月後會是什麼樣?結果不言而喻。

是以,美國這種反常的操作,隻能說明一個問題:進入美國并且購買美國國債的外國資本需要留下“買路錢”。雖然美國這樣做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但隻要美聯儲的流動性信用還在,就不會出系統性風險。

至于金融風波造成的财富再配置設定,這是高盛等主動制造風浪的極好機會。如今區區22.5億美元的流動性就擊垮基礎資産良好的有2200億美元的矽谷銀行(資本充足率13.5%,基礎資産持有到期不會産生任何損失),其中的存在某種問題或陰謀,可想而知。

可見,美聯儲和美國财政部以及華爾街主動做局美國國債,通過一波主動做空低吸高賣,應該能夠讓美國賺取或賴掉1—2萬億美元。為這買單的主要是各國央行、非美國的商業銀行以及離岸金融機構。當然,這一過程中,美國在操盤、消息釋出、行動執行以及壓力測試等方面都需要有很高的技巧。

( “為什麼美國不願意俄烏戰争結束” 這部分内容來源于專業人士網際分享,謹供您參考。——編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