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python遞歸算法案例_python中的遞歸算法的介紹及使用

python遞歸算法案例_python中的遞歸算法的介紹及使用

大家學習的數學公式和語言公式也不少,在算法中,還有一個讓人又愛又恨的算法,就是我們今天的主題,遞歸算法,大家對此可能不大了解,但是對于之前跟大家說過的斐波那契數列,不知道還有印象嘛,有時候,遞歸算法形同類似,一個斐波那契數列也可能是一個典型的遞歸算法,不相信的小夥伴可以來看下。

1、一個執行個體

1,1,2,3,5,8,( ),21... 求括号中的數字?

以上内容我們可以得到個公式

F (n) = F (n-1) + F (n-2)(n>=3,n∈N*)

這是一個斐波那契數列,也是一個典型的遞歸數列。

2、如何了解 “遞歸”?

● 遞歸條件

“遞歸條件”指的是自己調用自己,比如 F (n) = F (n-1) + F (n-2)

● 基線條件

在遞歸終止條件,不再調用自己,進而比避免進入死循環

3、遞歸的代碼執行個體#!/usr/local/bin/pythons

一*- coding:utf-8-*

def fn(n):

if n== 1

return 1

if n== 2:

return 1

return fn(n-1+ fn(n-2)

for i in range(1, 10)

print(fn(0), end=,)

相信通過以上這麼細緻的描述,大家一定對遞歸算法有足夠的了解了吧,從上述整個邏輯流程裡我們可以獲知,遞歸内容是非常簡單整潔的,這是好處,但是也是弊端,要求我們對邏輯掌握非常強烈,好啦,大家好好把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