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黑龍江省東南部的北方小城——尚志,是以民族英雄趙尚志的名字命名的英雄城市,是經典文學作品《暴風驟雨》的故事發生地,也是散發着冰雪魅力的中國雪都。
100多年前,中東鐵路哈爾濱至綏芬河段建成通車。線路自西北延伸至東南方向,自此,人員聚集,商賈往來,村鎮落成。
100多年後,哈爾濱至牡丹江高速鐵路建成通車。在這條全長293公裡的高鐵線上,共設有11座車站,其中5座車站歸屬尚志市,分别是帽兒山西站、尚志南站、一面坡北站、葦河西站、亞布力西站。
這五座車站
是尚志的五種打開方式
如同綻放的五張笑臉
向所有旅客發出真誠的邀請
帽兒山西站
找尋北方的春天
開往牡丹江的高鐵列車從哈爾濱開出不久,就把城市遠遠甩在了身後。
漸漸,窗外有了起伏的山巒,那些山位于視線可及的距離之内,令人心生愉悅。
列車運作40分鐘,是省城和一座叫作帽兒山的小鎮之間的距離,也是高樓林立的都市和林木茂盛的“神山”之間的距離。
傳說,在張廣才嶺的西坡上,有神仙的一頂氈帽掉落下來,從此帽子變成了山峰,這座山得名帽兒山,這座小鎮也就成為帽兒山鎮。
三月的北方雖然乍暖還寒,但冰淩花已在帽兒山綻放了春天的第一張笑臉。
高鐵拉近了遊客和春天的距離。如今,帽兒山早早就迎來了坐着高鐵來尋訪春天的人們。
帽兒山下的幾座村莊也熱鬧起來了。人勤春來早,和冰淩花一起唱響春天的還有那些勤勞的小鎮人。
離開帽兒山的時候,遊人的包裡都會裝上一袋子大煎餅或一罐蜂蜜,或許還有幾朵嬌嫩的冰淩花……他們把帽兒山的春天裝進了行囊。
尚志南站
尚志的今天,如英雄所願
高鐵列車穿山越嶺,停靠在尚志南站。
尚志南站是中式風格,簡潔硬朗,莊嚴肅穆,展現出一座英雄城市的氣質。
從尚志南站出發,驅車10分鐘,就能抵達中國書法文化博物館——尚志碑林。這裡是原趙尚志紀念館,也是大陸東北地區最大的文化碑林,存有趙尚志、趙一曼等抗日英雄和當代名家的詩詞墨迹。
尚志碑林沿用了原烈士紀念館的舊址,并将遺存的部分抗戰景觀也保留下來。
徜徉在尚志碑林,仿佛置身于曆史長河中。
“……争自由,誓抗戰。效馬援,裹屍還。看男兒拼鬥疆場……待光複東北凱旋日,慰軒轅。”這是趙尚志壯懷激烈的《黑水白山·調寄滿江紅》,碑文讀來讓人不覺潸然淚下。
遊客如果恰逢周末來到尚志,還可以趕一個尚志最大的“集”。尚志出産的蔬菜瓜果,基本都會在這個集市上亮相。行走在“大集”的煙火氣息中,你可以看到這片肥沃的土地孕育出的各種“成果”,那是英雄用鮮血換來的安居樂業的日子……
尚志的今天,如英雄所願。
一面坡北站
最美的秋景,在這裡等你
一面坡北站位于山腳下,車站兩邊有許多樹木,枝葉繁茂。
一面坡這座小鎮最為可圈可點的景色,當屬秋天。
入秋的一面坡,總還是有點羞答答的樣子。葉子泛着不是太青的綠意,某個天氣好的早晨還會有幾顆露珠。也有葉子在慢慢變紅,也有菊花悄悄盛開……一面坡的秋天好像濱綏線上的“慢火車”,慢悠悠地駛向目的地。
在一面坡,随便走在一條山路上,就會有瓜果的香味沖進鼻腔。也許一時見不到瓜田,更尋不着樹上的果子,可那甜甜的味道就是一直包圍着你。
如果你有足夠的時間,那就在這小鎮上逗留兩天吧。在秋天,從清晨到傍晚,從陰雨到天晴。坐在那些百年老房子的門口,這裡的時光就是那些俄羅斯畫家筆下的秋天,就是那幅著名的油畫《秋天,陽台》,或是那幅《秋天,後院》。你也有機會體會沈從文筆下的秋天,“等天色暗下來,秋蟲漸起”。
茹科夫斯基《秋天·陽台》
一面坡這座小鎮的秋天不是在風景區裡,也不是在一棵樹上、一池稻裡,它的秋天就在整個秋天裡。
葦河西站
在這裡,請深呼吸
高鐵列車抵達葦河西站。在哈牡高鐵沿線的城鎮中間,葦河鎮就像一位沉默内斂的兄弟。在這裡,山就是山,水就是水。
葦河鎮地屬丘陵淺山區,峰巒起伏,四面環山、兩水圍繞。這裡蘊藏着豐富的生物資源,保留着許多尚待探索的美景。
來到葦河,你要做的,就是深深地呼吸……
亞布力西站
中國的達沃斯,世界的亞布力
亞布力西站距哈爾濱站約204公裡,距牡丹江站約96公裡。每年冰雪季,亞布力都會迎來全中國乃至全世界的客人。
在亞布力,每年從國慶節後就開始下雪,一直下到來年的三四月份。是以,這裡也誕生了吸引全世界目光的優質滑雪場。
在亞布力滑雪旅遊度假區,還坐落着一座露營帳篷般的現代建築——亞布力企業家論壇永久會址。會址總占地面積約2.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約1.6萬平方米,是亞布力的地标之一,也是企業家心向往之的精神家園。
中國的達沃斯,世界的亞布力。
列車駛過春夏秋冬
尚志的五座高鐵站
在不同的風景裡
等着你
素材:《人民鐵道》報業有限公司黑龍江記者站(哈爾濱局集團公司融媒體中心)
文字:徐亞娟
圖檔:康健 何佳曦 李昕洋
編輯:林飛翼
審校:高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