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秦始皇統一華夏最功勳蓋世的五位名将,這五位能不能服衆?

作者:大嘴曆史文案

秦始皇這一生的豐功偉績,想必不用後人來評價,早已深深地印在了我們的心中。他統一六國,築長城,統一文字、貨币、度量衡。

曆史上秦始皇,向來都說他是暴君,把他的好處一筆抹殺了,其實這是冤枉的秦始皇,他首次完成中國大一統的政治人物,中國曆史上第一位使用“皇帝”稱号的君主。

秦始皇奠定了中國政治史上兩千餘年之專制政治格局,曾被明代思想家李贽譽為“千古一帝”。

秦始皇統一華夏最功勳蓋世的五位名将,這五位能不能服衆?

而我覺得秦始皇一生最大的豐功偉績就是統一六國,為今天之中國創下華夏版圖!

那麼接下來我講述一下,助他統一六國的五員大将,他們血戰沙場,為秦國的大統立下汗馬功勞!

1.王翦

王翦排在第一位,實至名歸,他是統一六國的最大功臣!

王翦(生卒年不詳),關中頻陽東鄉(今陝西富平東北)人,是琅琊王氏和太原王氏的始祖,戰國時期秦國名将、軍事家,與白起、李牧、廉頗并稱"戰國四大名将。

王翦軍事指揮才能傑出,曾率軍消滅燕、趙,掃平三晉;大敗項燕,消滅楚國;與其子王贲一并成為秦始皇兼滅六國的最大功臣。

秦始皇統一華夏最功勳蓋世的五位名将,這五位能不能服衆?

後官拜太師、封武成侯。秦始皇十一年(前236年),王翦領兵攻打趙國的阏與,王翦領軍隻十八天,便令軍中不滿百石的校尉回家,并從原軍隊的十人中選出兩人留在軍中,結果所留下來的都是軍中精銳。王翦就用這支士氣很高的精銳部隊攻下了阏與,同時一并攻取了趙的九座城邑。

橫掃三晉

鏟除呂不韋和嫪毐後,秦王嬴政正式親政,秦國統一天下的戰争開始了。這場統一戰争以前236年秦軍伐趙拉開序幕,前後持續15年。期間,除了最先的滅亡南韓王翦沒有參與外,其他五國,要麼為王翦帶兵所滅,要麼為其子王贲攻克而亡。

秦始皇十八年(前229年),王翦從上郡發兵,下井陉,與楊端和軍兩軍呼應。準備一舉攻滅趙國。結果遇上了趙國的名将李牧,相持一年多的時間。王翦采用反間計,除掉李牧。李牧死後,王翦勢如破竹前行,大敗趙軍,并殺了趙軍主将趙蔥,攻下趙國的都城邯鄲,俘虜趙王遷,趙國原來的各處土地入為秦地,成為秦郡。

秦始皇十九年(前227年),發生了曆史上著名的荊轲刺秦王事件,荊轲失敗後。秦王政盛怒,并利用這個機會,派王翦領軍攻燕國。燕王喜和代王趙嘉聯合抵抗秦軍,燕代聯軍由燕國的太子丹統領,最後在送别荊轲的易水河邊兵敗。王翦乘勢攻取了燕都城薊,燕王喜逃到了遼東,燕國也名存實亡了。

秦始皇二十二年(前225年),秦王派王翦之子王贲攻打楚國,大敗楚兵。然後王贲軍迅速北上,進攻魏國,最後用黃河、大溝水淹大梁城,城盡毀。魏王假投降。接着王贲又平定了魏國各地,設魏地東面為砀郡

平定叛亂

秦王政八年(前239年),秦王政命王弟長安君成蟜為主将,樊于期為副将率軍攻打趙國,不料,長安君在樊于期的唆使下臨陣倒戈,舉兵反叛。

嬴政派王翦前往平叛。王翦派說客混進叛軍,見到了長安君,遞送了勸降書信,情理并用,恩威并施。長安君歸降,叛亂平息。樊于期逃奔燕國。但可惜的是,長安君後來并沒有保住性命。

秦王政即位之初由于年少,國政由相邦呂不韋所把持。呂不韋權傾朝野,又與太後偷情,見秦始皇日漸年長怕東窗事發想離開太後,

又怕太後怨恨,是以獻假宦官嫪毐給太後。

嫪毐與太後在秦故都雍城(今陝西鳳翔)生下了兩個私生子,以秦王假父自居。在太後的幫助下,嫪毐封長信侯,領有山陽、太原等地,自收黨羽,在雍城長年經營,建立了龐大的勢力。

秦王政九年(前238年),嬴政前往太後所在的雍城行郊禮。王翦領兵鎮壓鹹陽,派三萬精銳保護秦王西行。秦王離開後,呂不韋在國都鹹陽把持國政,王翦不動聲色,調遣兵力,嚴陣以待,以防呂不韋伺機生變。嫪毐因淫亂宮闱的罪行敗露,發動兵變,進攻秦王嬴政所在的蕲年宮,史稱“蕲年宮之變”。

秦王及時察覺了這一陰謀,搶先發兵平定叛亂,追斬嫪毐,在鹹陽清洗了嫪毐集團數百人,是以事涉及呂不韋,不久就免去了其相邦之職。不久,在王翦的建議下,将其賜死,秦始皇全面掌握了國家權力。

2.白起

白起跟秦始皇在曆史上沒有直接關系,雖然到最後滅六國的是王翦,但大部分多被白起削弱了最強的勢力,像強大的趙國,還有敢于和秦國對抗的楚國到最後多沒有能力和秦國叫闆了。曆史上白起殺神的名号,可不是蓋的,實屬秦國第一猛将。是以把他排在第二位。

秦始皇統一華夏最功勳蓋世的五位名将,這五位能不能服衆?

主要成就白起(?—公元前257年),白氏,名起,郿邑(今陝西眉縣常興鎮白家村)人。戰國時期傑出的軍事家、“兵家”代表人物。楚平王之孫白公勝後代。

擔任秦軍主将30多年,攻城70餘座,為秦國統一六國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受封為武安君。功高震主,得罪應侯,接連貶官。

秦昭襄王五十年(前257年),賜死于杜郵。作為中國曆史上繼孫武、吳起之後又一個傑出的軍事家、統帥,白起與廉頗、李牧、王翦并稱為戰國四大名将,名列武廟十哲。

白起指揮許多重要戰役,平生大小70餘戰,沒有敗績。伊阙之戰殲滅韓魏24萬聯軍,徹底掃平秦軍東進之路。大破楚軍,攻入郢都,迫使楚國遷都,楚國從此一蹶不振。長平一戰一舉殲滅趙軍45萬人,開創了中國曆史上最早、規模最大的包圍殲敵戰先例,奠定了自己被後世尊為一代名将的基礎。據梁啟超考證,整個戰國期間共戰死兩百萬人,白起據二分之一。

白起的作戰指揮藝術,代表了戰國時期戰争發展的水準。白起用兵善于分析敵我形勢,然後采取正确的戰略、戰術,對敵人發起毀滅性的進攻。

如伊阙之戰中集中兵力,各個擊破;鄢郢之戰中的掏心戰術,并附以水攻;華陽之戰長途奔襲。長平之戰以佯敗誘敵,使其脫離既設陣地,爾後分割包圍戰術,全殲敵軍。不以攻城奪地為唯一目标,而是以殲敵有生力量作為主要目的的殲滅戰思想,而且善于野戰進攻,戰必求殲,這是白起最為突出的特點。

他是戰争史上運用圍殲戰術作戰的無與倫比的統帥。也是中國戰争史上很善于打殲滅戰的軍事統帥之一。

3.蒙恬

他統一六國後鎮守邊疆,率30萬大軍北擊匈奴,築長城,是以排在第三位。

蒙恬(約公元前259年-公元前210年),姬姓,蒙氏,名恬,祖籍齊國(今山東省臨沂市蒙陰縣),秦朝著名将領,被譽為“中華第一勇士”,中國西北最早的開發者,古代開發甯夏第一人。因其改良過毛筆,也被譽為“筆祖”。

公元前221年,蒙恬被封為将軍,攻破齊國,拜為内史。

秦統一後,其率三十萬大軍北擊匈奴,收複河南地。後率軍修萬裡長城和九州直道,構成防禦鎮守北方,匈奴懾其威猛,不敢再犯。公元前210年,胡亥即位後,賜死蒙氏兄弟,蒙恬吞藥自殺。

秦始皇統一華夏最功勳蓋世的五位名将,這五位能不能服衆?

秦國兼并天下後,蒙恬奉命率三十萬大軍北擊匈奴。收複河南地(今内蒙古河套南伊克昭盟一帶),自榆中(今内蒙古伊金霍洛旗以北)至陰山,設三十四縣。又渡過黃河,占據陽山,遷徙人民充實邊縣。其後修築西起隴西的臨洮(今甘肅岷縣),東至遼東(今遼甯境内)的萬裡長城,把原燕、趙、秦長城連為一體。長城利用地形,借着天險,設定要塞,有力的遏制了匈奴的南進。後受遣為秦始皇巡遊天下開直道,從九原郡(今内蒙標頭市西南)直達甘泉宮,截斷山脈,填塞深谷,全長一千八百裡,可惜沒有修竣完工。蒙恬駐守上郡十多年,威震匈奴。

秦始皇非常尊寵蒙氏,信任、誇獎蒙恬的才幹,并且親近蒙恬的弟弟蒙毅,蒙毅官至上卿,外出則陪秦始皇同乘一輛車子,居内則侍從在秦始皇的跟前。蒙恬擔任外事,蒙毅常為内謀,當時号稱忠信。是以,其他的諸将相,都不敢和他們争寵。

蒙毅法治嚴明,從不偏護權貴,滿朝文武,無人敢與之争鋒。某日,内侍趙高犯有大罪,蒙毅依法判其死罪,除去他的宦職,但卻被秦始皇給赦免了。從此時起,蒙氏兄弟便成了趙高的心病。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三十七年)冬,秦始皇嬴政遊會稽途中患病,派身邊的蒙毅去祭祀山川祈福。不久秦始皇在沙丘病死,死訊被封鎖,趙高擔心扶蘇繼位,蒙恬得到重用,對自己不利,就扣住遺诏不發,與胡亥密謀篡奪帝位。他又威逼利誘,迫使李斯和他們合謀,假造遺诏。“遺诏”指責扶蘇在外不能立功,反而怨恨父皇,便遣使者以捏造的罪名賜公子扶蘇、蒙恬死。扶蘇自殺,蒙恬内心疑慮,請求複訴。

使者把蒙恬交給了官吏,派李斯等人來代替蒙恬掌兵,囚禁蒙恬于陽周。胡亥殺死扶蘇後,便想釋放蒙恬。但趙高深恐蒙氏再次貴寵用事,對己不利,執意要消滅蒙氏。便散布在立太子問題上,蒙毅曾在始皇面前毀謗胡亥,胡亥于是囚禁并殺死了蒙毅。秦二世又派人前往陽周去殺蒙恬。

使者對蒙恬說:“你罪過太多,況且蒙毅當死,連坐于你。”蒙恬說:“自我先人直到子孫,為秦國出生入死已有三代。我統領着三十萬大軍,雖然身遭囚禁,可我的勢力足以背叛。但我知道,我應守義而死。我之是以這樣做是不敢辱沒先人的教誨,不敢忘記先主的恩情。”

使者說:“我隻是受诏來處死你,不敢把将軍的話傳報陛下。”蒙恬長歎道:“我怎麼得罪了上天?竟無罪而被處死?”沉默良久又說:“我的罪過本該受死,起臨洮,到遼東築長城,挖溝渠一萬餘裡,這其間不可能沒挖斷地脈,這便是我的罪過呀!”于是吞藥自殺。

4.王龁

在邯鄲之戰,秦兵損失慘重,但後為為秦國立下赫赫戰功,是以排在第四位

王龁(?-公元前244年),亦作王齮,号信梁,戰國末期秦國将領。

王龁經曆三代秦王,為秦國宿将,于公元前259年奪取趙國的武安和皮牢,後代替王陵統軍圍攻趙都邯鄲,但未能攻克。王龁在公元前247年攻克上黨各城,秦國将其設為太原郡。公元前244年,王龁去世。

秦始皇統一華夏最功勳蓋世的五位名将,這五位能不能服衆?

秦昭襄王四十五年(公元前262年),秦昭襄王派将領白起率軍攻打南韓的野王,野王投降秦國,使南韓的上黨郡同南韓的聯絡切斷,上黨郡太守馮亭以上黨郡歸附趙國。

秦昭襄王四十七年(公元前260年),秦昭襄王派時任左庶長的王龁率軍攻打南韓,奪取上黨,上黨太守馮亭投降趙國,趙國在長平(今山西高平西北)屯兵,準備接收上黨并防備秦軍。

同年四月,王龁是以攻打趙國,趙國派将領廉頗率軍還擊秦軍。秦、趙兩軍士兵時有交戰,趙軍士兵冒犯秦軍偵察兵,秦軍偵察兵斬殺趙軍副将茄(姓氏不詳,名茄),戰事日益擴大。

六月,秦軍攻破趙軍陣地,奪下兩座城堡,抓獲四名尉官。七月,趙軍高築圍牆,堅壁不出。秦軍實施攻堅戰,俘虜趙軍兩名尉官,攻破趙軍陣地,奪下西邊的營壘。廉頗固守營壘,采取防禦态勢與秦軍對峙,秦軍屢次挑戰,趙軍堅守不出。趙孝成王多次指責廉頗不與秦軍交戰,秦國丞相、應侯範雎派人到趙國花費千金施行反間計,大肆宣揚道:“秦國最懼怕的,就是馬服君趙奢之子趙括為将帶兵,廉頗容易對付,他即将投降秦國。”趙孝成王早已惱怒廉頗,因廉頗軍隊傷亡很多,而且屢次戰敗,但卻堅守營壘不敢出戰,再加上聽到許多反間謠言,便信以為真地派趙括取代廉頗率兵反擊秦軍。

秦國得知趙括當上将領,就暗地裡派白起擔任上将軍,讓王龁擔任尉官副将,并下令軍中有敢洩露白起出任最高指揮官者,格殺勿論。趙括一到任上,就發兵攻擊秦軍。秦軍假裝戰敗而逃,同時布置兩支突襲部隊逼近趙軍。趙軍乘勝追擊,直追到秦軍營壘。但是秦軍營壘十分堅固,不能攻入,而秦軍的一支突襲部隊兩萬五千人已經切斷趙軍的退路,另一支五千騎兵的快速部隊楔入趙軍的營壘之間,斷絕它們的聯系,把趙軍分割成兩個孤立的部分,趙軍運糧通道也被堵住。這時秦軍派出輕裝精兵實施攻擊。

趙軍交戰失利,就構築壁壘,頑強固守,等待援軍的到來。秦昭襄王得知趙軍運糧通道已被截斷,就親自到河内,封給百姓爵位各一級,征調十五歲以上的青壯年全部集中到長平戰場,攔截趙國的救兵,斷絕他們的糧食供應。

同年九月,趙國士兵斷絕口糧已經四十六天,軍内士兵們暗中殘殺以人肉充饑。困厄已極的趙軍撲向秦軍營壘,發動攻擊,打算突圍而逃。

他們編成四隊,輪番進攻四、五次,但仍然不能沖出去。他們的将領趙括派出精銳士兵并親自披挂上陣,率領他們與秦軍厮殺,結果秦軍射死趙括。趙括的部隊大敗,趙軍士兵四十多萬人向秦軍投降。白起認為趙國士兵變化無常,不全部殺掉,恐怕要出亂子,于是用欺騙伎倆将這些降兵全部活埋,隻留下二百四十名年紀尚小的士兵放回趙國。

此戰前後秦軍共殺死趙軍達四十五萬人,趙國上下一片震驚,史稱長平之戰。

屢攻趙國

秦昭襄王四十八年(公元前259年)十月,白起兵分三路攻打趙國,派王龁率軍攻打并奪取趙國的武安和皮牢。

秦昭襄王四十九年(公元前258年)正月,當時五大夫王陵奉命率軍攻打趙國的都城邯鄲(今河北邯鄲)。王陵進攻邯鄲,但戰果甚少,進展不大,秦國便增派部隊援助王陵繼續作戰。結果王陵部隊損失五個軍營,秦昭襄王因王陵作戰不力而将其免職,改派王龁代替王陵統率部隊。八、九月,王龁圍攻邯鄲,但沒能攻克下來。楚國派春申君黃歇同魏國公子信陵君魏無忌率領數十萬大軍攻擊秦軍,秦軍傷亡慘重。

秦昭襄王五十年(公元前257年)十二月,秦國調動更多士兵駐紮在汾城附近。當時王龁繼續攻打邯鄲,但依舊未能攻克下來。恰逢各國援軍向王龁進攻,王龁幾次敗退,告急使者往返于秦國。魏無忌率領援軍在邯鄲城下大敗秦軍,王龁于是撤除邯鄲圍軍退走,回轉投奔汾城附近駐軍。二個月後,王龁進攻汾城,随即跟随張唐攻克魏國城邑甯新中,将其改名為安陽。

秦昭襄王五十一年(公元前256年),趙國将領樂乘、慶舍率軍攻打王龁軍隊,将王龁軍隊擊敗。

秦莊襄王三年(公元前247年),王龁攻克上黨各城,秦國将其地設定為太原郡。

秦莊襄王三年(公元前247年),秦莊襄王去世,其子秦王政即位,以呂不韋擔任相國,李斯擔任舍人,王龁與蒙骜、麃公等人擔任将軍,共同輔佐朝政。

秦始皇三年(公元前244年),王龁去世。

5.蒙骜

雖然他沒能等到秦滅六國的那一刻,但是,他屢立戰功,無疑為秦始皇一統天下掃平了障礙。雖然他也是秦國名将,因他是白起的下屬,是以排在第五位。

蒙骜本是齊國人,秦昭襄王在位時期(公元前306年—公元前251年),他從齊國西入秦國侍奉秦昭襄王,官至上卿。

秦莊襄王元年(公元前249年),蒙骜擔任将領,奉命率軍攻打南韓,南韓割讓成臯(今河南荥陽西北)、鞏二城給秦國,秦國設定三川郡(治今河南洛陽東北)。

秦始皇統一華夏最功勳蓋世的五位名将,這五位能不能服衆?

而《史記·蒙恬列傳》則記載,是蒙骜奪取南韓的成臯、荥陽(今河南荥陽東北)二城而設定三川郡。秦國設定三川郡後,其疆界到達魏國的都城大梁(今河南開封)。

秦莊襄王二年(公元前248年),秦莊襄王派蒙骜率軍攻打趙國,平定太原。

秦莊襄王三年(公元前247年),蒙骜率軍攻克魏國的高都(今山西晉城)、汲縣。繼而攻打趙國的榆次(今屬山西)、新城(今山西朔州南)、狼孟(今山西陽曲),一共奪取三十七座城池(《史記·蒙恬列傳》記載為秦莊襄王二年)。同年,魏國的信陵君魏無忌率領燕、趙、韓、楚、魏五國聯軍攻打秦國,在黃河以南打敗秦軍,擊退蒙骜,于是魏無忌等軍解兵撤離。

秦始皇元年(公元前246年),秦王政(即秦始皇)即位,任用呂不韋為丞相,李斯為舍人,蒙骜和王齮、麃公等為将軍。同年,秦國攻占趙國的晉陽(今山西太原西南)。不久晉陽反叛秦國,蒙骜率軍平定叛亂。

秦始皇三年(公元前244年),蒙骜攻打南韓,奪取十三座城池。同年十月,蒙骜攻打魏國的氏篸、有詭二城。秦始皇四年(公元前243年),蒙骜攻取氏篸和有詭。同年三月,蒙骜撤軍而回。

秦始皇四年(公元前243年),魏無忌去世。秦始皇五年(公元前242年),秦王政得知魏無忌去世的消息後,于是派蒙骜再次率軍攻打魏國。蒙骜奪取魏國的酸棗(今河南延津西南)、燕(今河南延津東北)、虛(今河南延津東)、長平(今河南西華東北)、雍丘(今河南杞縣)、山陽(今河南焦作東)等二十座城池,設定為東郡(治濮陽,今河南濮陽西南)。

秦始皇七年(公元前240年),蒙骜去世,時年約七十多歲。

以上五位戰将,有兩位是早期為秦國日後統一打下關鍵基礎。

他們為秦國一統六國立下汗馬功勞,助秦始皇開創華夏盛世!

感謝大家的閱讀!歡迎大家下方留言評論![祈禱][祈禱][祈禱][祈禱][祈禱][祈禱]